《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310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二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docx

《《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单元》.docx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备课组名称

备课组成员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

组长:

陈利英组员:

吴红波谭伟华

课题

5《翠鸟》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

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掌握“鲜艳”、“疾飞”、“锐利”等词语意思。

读懂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建议与反思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

  1.初读课文,介绍翠鸟的生长环境。

  

(1)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

  

(2)查字典理解词语“鲜艳、疾飞、锐利”。

  2.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教师重点指导查字典,学习生字。

  

(1)读课文有关句段,找出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指导查字典理解字义。

  

(2)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同时告诉学生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

读一读,查一查。

  (3)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加深理解。

指导学法:

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二、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2.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作业。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怎么办?

(查字典)除了查字典以外还可以怎么办呢?

这节课我们将用另外的方法来理解不懂的词语。

  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有几句话?

  完成填空练习:

  一双()的爪子;一双()的眼睛;一张()的嘴

  

(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联系图画和课文)

  

(1)爪子、眼睛和嘴;

  

(2)翠鸟的颜色:

(头上、背上、腹部)

  (3)齐读描写翠鸟身体的句子。

用曲线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4)从上到下说一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

  理解词语“鲜艳”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并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做:

联一联,想一想)。

  (5)提示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从几个方面写的?

(喜爱、习性、颜色、形状)

  (6)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翠鸟活动特点。

  

(1)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

  

(2)画出表现翠鸟活动特点的词语。

  理解“疾飞”的意思:

先查字典,然后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也是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导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捉鱼本领。

  

(1)读读课文,想想翠鸟怎样捉鱼。

  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2)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翠鸟它一动不动是因为它有一双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翠鸟能发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能叼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3)指导理解:

“尽管……还是……”、“像……一样”、“只有……还在……还在……”的句式,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4)读第二、三自然段。

  翠鸟之所以能贴着水面疾飞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5)从图和文可以看出翠鸟外形、动作怎么样?

(美、快)

  4.学习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我们”为什么想捉一只翠鸟?

又为什么要打消了这个念头?

  

(2)为什么作者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结合前后内容,指导理解。

  三、课后小结。

  1.通过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

翠鸟不仅外形美,而且有本领。

(会捕鱼会隐蔽保护自己)。

  2.在这节课上还学会怎样理解词语。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

  按三层意思去背诵。

第一层意思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第二层意思讲翠鸟身上羽毛颜色非常鲜艳。

先总说,再一步步就头部、背部、腹部分别具体说。

第三层意思讲翠鸟小巧玲珑。

  2.指导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抓住“贴着、疾飞、停在、注视、等待”指导理解背诵第二自然段。

抓住“悄悄地露出、吹小泡泡;锐利、眼睛、蹬开、飞过去、叼起、贴着、摇晃、荡漾”等词句,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本课生字较多,可归类学习。

  

(1)旧字带新字(部件法)。

  艳、腹、褐、衬、灵、待、锐、泡、饲、疾、逮。

  

(2)重点指导

  翠:

上边“羽”和“羽”进行区分。

  赤:

上边是“土”字。

  希:

注意上边“”第一笔为撇“”,下边是“布”字。

  2.出示卡片,读一读生字新词。

  四、指导课后练习。

  1.重点指导第2、3题。

  

(1)按课文原文体会括号里所填词语的意思和作用。

(填的是翠鸟捉鱼动作的词语)

  

(2)指导理解词语,用“鲜艳、疾飞、锐利”各说一句话。

   ①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方法解释第3题词语的意思。

   ②找出这“鲜艳、疾飞、锐利”三个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教师点拨。

   ③指导学生模仿课文例句,用“鲜艳、疾飞、锐利”各说一句话。

  五、作业:

  写生字词。

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板书设计

爪子红色

头羽鲜艳

外形特点背羽浅绿

腹羽赤褐

眼睛透亮,灵活

可爱(保护动物)

翠鸟鸣声清脆

捕食敏捷叼

学完课文后,可让学生讨论:

作者是怎样观察两只山雀的?

让学生明白:

观察要有顺序,要耐心、仔细。

观察动物时可见根据动物的动作、叫声来想象动物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等等,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课题

6、飞吧,海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面临、一抹、乖巧、仿佛、欢愉、淡水、喂

食、斩钉截铁、属于”等词语。

2.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人和自然界动物的关系,让学生懂得如何关爱动物。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人和自然界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该如何关爱动物。

教学难点

理解人和自然界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该如何关爱动物。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建议与反思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

谁又见过海鸥呢?

说说你见过的海鸥。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海鸥的课文。

(出示海鸥图片。

3.板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想: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2.检查。

①学生开火车读生词,让学生说出难写的字并说出记字方法。

如:

“佛、截、属

”等。

②指名读课文,检查读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

③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讲出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学习课文,理解感悟

(一)从外形体会海鸥的可爱。

1.出示海鸥图片,说说海鸥是什么样子的。

2.找出课文中描写海鸥外形的句子。

3.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句子,可以读一读,也可以画一画。

4.学生汇报。

5.指导朗读,提示画海鸥时注意:

浑身雪白,翼尖灰黑。

(二)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默读课文。

想:

友人怎样喂小海鸥?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有着一种默契

”?

①学生汇报。

②读句子,评议。

③联系上下文谈体会。

2.小组合作学习。

①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同学听,说喜欢的理由。

②学生汇报。

③师指导朗读,并讲读书方法。

3.读中质疑:

“霍然而起”“绕室徘徊”是什么意思?

①师引导学生回忆理解词语方法:

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联系上

下文等。

②学生用动作演示,理解词语意思。

4.发散思维:

友人与海鸥的深厚情谊真令人感动。

此时,你感受到什么?

想给大

家说什么?

(生畅谈,师总结。

5.组织讨论:

“它应该属于大海”应怎样理解?

四、总结升华,拓展训练

1.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爱护小动物,人与动物应该和睦相处,

关爱他人等。

2.说说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板书设计:

6飞吧,海鸥

海鸥深情厚意友人

跳自鸣喂眺兴

跃由叫 食望奋

动物和平相处人类

 

 

课文两处写了蜗牛说的话,要让学生明白这都是作者的想象。

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变得生动活动活泼,更有趣,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蜗牛的喜爱之情。

课题

7蚂蚁的救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会认的字8个,会写的字15个,会掌握的词语14个。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4、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建议与反思

第一课时

  一、解课题,学习新课

   1、导语:

   同学们,蚂蚁是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然而就是这种小昆虫的相互救助之举,却给了作者以巨大的启迪。

我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会对小蚂蚁产生一种新的情感,会有更多的感悟。

   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齐读题目,思考问题:

     

(1)“救助”是什么意思?

(2)“蚂蚁的救助”是什么意思?

   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默读边想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一说课文大意。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

   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

   3、出示生字卡,检查学习情况。

   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

   5、理解词语意思

   6、小结: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写法,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读音。

如“挣扎”与“挣到”都是在本课中出现的词语,但它们的读音却不一样。

希望在课文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字的读音,写法,还要进一步深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作用,积累下来加以运用。

  三、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

   1、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3、在书中画出不懂的地方。

   4、小结:

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呀!

读后你有什么想法,请你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和同学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昨天的课上,我们结识了一位可敬的动物朋友。

我们了解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齐读课题“蚂蚁的救助”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

    

(1)是什么事引起蚂蚁相互救助的?

    

(2)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3)我在一旁又做了什么呢?

    (4)从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启发?

    (5)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1)分组汇报自己自学后的想法。

    

(2)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

    (3)小组中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交流过程:

    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

找出事情的起因。

   

(2)出示语句:

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助,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会渗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这句话。

   (4)提问:

读读改写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

书中为什么这样写?

(强调原因)

    学习第二部分:

     

(1)当花盆水渗下去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

     

(2)按提示填空回答问题。

        当时,我想,我准备。

   (3)我为什么放弃救助蚂蚁的行动?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

换一个词,意思不变。

(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

   (4)体验这种情感再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5)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在谈救助过程时,品味词语、句子,体验作者情感。

   ①区分“用力”与“奋力”两个词。

   明确:

“用力”与“奋力”都是使劲的意思,“奋力”比“用力”程度更深;从“奋力”一词,体会到什么:

作者为了与第三自然段区分,避免了重复。

   ②哪幅插图画出了这个情景?

看图说说蚂蚁怎样救遇难的同伴?

   ③画出描写获救蚂蚁被救出后的动作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④我看到还在水中的蚂蚁时,是怎么想的?

又是怎样救助落难的蚂蚁的?

   ⑤出示句子:

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

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⑥蚂蚁被救出后,又有怎样的举动呢?

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⑦品味“立即、亲吻触抚、试图、衔、碰”等词语并想象它们当时想什么呢?

说什么呢?

     (6)指名读第二部分,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说一说蚂蚁相互救助的过程。

    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作者看到蚂蚁的救助过程是怎么想的?

有什么感受?

     

(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作者写蚂蚁的救助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

   2、总结:

    小蚂蚁虽然弱小,然而在同伴遇到危险时,它们奋力相揪,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面对它们,我们怎能不升腾起敬重之情呢?

从它们身上,我们也得到了启示,那就是——(看板书总结)。

   3、请你对小蚂蚁说一句话。

赞美它的品质、精神或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完成选做题。

   2、积累词语。

   3、小练笔:

小蚂蚁,我想对你说

板书设计:

起因:

蚂蚁遇难

经过:

相互救助

蚂蚁的救助  结果:

脱离危险关爱他人  关爱生命

点明文章的主题

课题

8*大象保姆

教学目标

1、学习会认的10个生字,理解它们在词语中的意思。

2、引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增强关爱动物,和动物友好相处的意识。

3、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具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大象的资料。

2、大象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建议与反思

一、提出问题,激趣引入

   1、谁知道大象能帮助人们做什么事?

   2、大象很聪明,能帮人们干这么多的事情,课文里一头大象担负起了照看主人小孩的工作,这位保姆工作的怎么样?

让我们走进这一家人的生活去看一看吧。

  二、自学生字,初步感知:

   1、读书,画出不认识的字及不理解的词语。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自己说一说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讨论,感悟理解:

   1、理清课文层次

     哪些内容是写大象保护主人娃娃的内容的?

其余部分写的是什么?

   2、出示自学提示:

    

(1)为什么作者先写把黑熊踏成肉饼,再写对主人忠心耿耿呢?

    

(2)大象是怎样保护主人娃娃的?

都写了几幅场景,哪部分最使你感动?

   3、默读课文,先自学再组内交流。

   4、同学交流,读中感悟

    第一部分:

     1、小组汇报自学提示第1题。

     2、教师小结:

大象凶猛对敌、亲切对人。

    第二部分:

     1、分组汇报自学提示第2题。

     2、帮助学生理出几个场景。

     

(1)观察课文插图画的内容和课文哪一部分是相对应的?

能归图画拟个名字吗?

        第二幅图画:

猛撞大树,踩狗抛尸(读书上相应内容)

        第三幅图画:

舍身相救,感激不尽(读书上相应内容)

     

(2)课文中哪部分内容没有相应的插图,如果让你画一画,你怎么画,给它起个题目。

     (3)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语句。

       ①把最感动你的内容读出来。

说说让你感动的原因。

       ②指名读,进一步体会。

     (4)在理出几个场景的基础上,讲一讲这个故事。

  四、总结全文,归纳板书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大象具有什么品质?

你有什么想法。

   2、本文为我们描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头勇敢、忠诚的大象,让我们感到的确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动物朋友呢?

(请一两个同学说一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关心爱护它们,把它们作为我们的朋友对待。

  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花篮”。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3、小练笔:

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人应该怎样对待动物?

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8、大象保姆

            猛撞大树  踩狗抛尸

            奋勇搏斗  身负重伤

            舍身相救  感激不尽

     勇敢、忠诚

课题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平音、翘音以及同偏旁的字的学习与积累,熟练掌握汉语知识。

2、通过查字典、联系具体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体会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与底蕴

3、通过本次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了解鲤鱼溪得名的原由以及这儿的鲤鱼不怕人的原因。

4、通过“动物明星会评选会”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收集展示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

教学难点

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

教具准备

词语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建议与反思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语海畅游”

1、板书课本中的平、翘音

2、认真读以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讨论、交流

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4、出示“悦、忆、惧”等竖心旁的字字以及“思、悲、怨”等心字旁的字

(1)口头组词

(2)说说你发现什么规律?

(3)反馈:

出示泡泡里的话,全班齐读。

5、一字多义的训练。

(1)学生查字典,并选择正确的解释。

(2)反馈学习情况

(3)全班齐读泡泡里面的话。

二、读读背背

1、出示古诗《清明》。

2、你知道这首古诗的意思吗?

3、交流诗句的意思。

4、全班齐读,熟读成诵。

三、阅读平台——奇妙的鲤鱼溪

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你读懂了什么?

2、作者在这篇短文里告诉我们什么?

3、自读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

4、你喜欢鲤鱼溪的鲤鱼吗?

5、说说你喜欢它们的原因是什么?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

第二课时

能说会道、笔下生辉

能说会道:

动物明星评选会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说话要清楚、要有条理,说话要具体。

   3、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围绕标准评议自己,评价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做到说话清楚,要有条理,要具体。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搜集有关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的资料。

(文字、图片等。

   2、教师准备一些动物图片、录象片段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导语:

同学们,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它们是翠鸟,海鸥,蚂蚁,大象。

   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与人类和睦相处,帮助人类做事的动物明星。

(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并用一两句话从外形、生活习性、特有技能几方面加以介绍。

)今天我们就召开一个动物明星评选会。

通过你们的介绍要评出全班的十大动物明星。

请同学们做好准备,力求使你介绍的动物成为“明星。

   2、介绍方法:

    

(1)要想介绍这些动物,你想从几方面介绍。

    

(2)归纳小结:

可介绍外形(包括形状、色彩、大小、体态、叫声等)

           可介绍生活习性(吃、住、玩、喜好、性格等)

           可介绍特有技能

           可介绍有关它的传说。

           可以抓一方面介绍,还可以把几方面结合起来介绍。

  二、小组交流,进行评议:

   1、公布评议条件:

     说话清楚、有条理、介绍的具体、内容比较丰富,有意思。

   2、分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3、推选组内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评选明星。

   1、推选主持人。

   2、分组交流。

   3、全班评议。

   4、投票选举明星。

   5、宣布评选结果。

  笔下生辉:

制作动物档案卡片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应用文——建立档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归纳整理资料。

  教学准备:

   1、进一步丰富补充口语交际时准备的材料。

   2、再搜集整理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资料。

(或评选的班上十大动物明星的资料。

   3、教师提供部分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在上节的口语交际课上,评选出了班上的十大动物明星。

这节课我们准备给这些明星建立一份档案。

请同学们看屏幕。

    出示:

动物小档案的图表

    我们怎么填写好这份档案呢?

  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分组讨论,怎么填写。

     每组选择一位动物明星,大家试着填写。

   2、分组展示,全班评议。

   

(1)评议要求:

      填写清楚;能通过档案看出这种动物的特点,使人了解这种动物;语言清楚明白;内容比较具体。

   

(2)各组通过屏幕展示明星资料图表,全班按要求评议。

      在评议中发现优点,发现问题,随机指导。

  三、大胆创新,发展思维。

   1、还有么形式可为动物建立档案?

     建立档案袋

    

(1)把同种动物当案卡片放到一个袋里。

(了解这类动物的特点。

    

(2)把有关一种动物的文字材料、图片等资料放到档案袋中,外面贴上这种动物的档案卡片。

(了解这一种动物各方面的信息。

      制作不同形式的档案卡片,如:

      名称类别出生地帮助人们的故事

      外形特点

      生活习性

      其它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