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3153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docx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

宜三中2014级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为清初王士祯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

王士祯之前,虽有许多人谈到过神韵,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神韵的概念并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说法,只是大体上用来指和形似相对立的神似、气韵、风神等一类的内容。

到王士祯时,他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了出来。

王士祯所提出的神韵说的根本特点是,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选、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神韵为诗中最高境界,王士祯提倡神韵,自无可厚非,但并非只有空寂超逸,才有神韵。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

“诗之品有九:

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

”可见神韵并非诗之逸品所独有,而为各品之好诗所共有。

王士祯将神韵视为逸品所独具,恰是其偏失之处。

王士祯对严羽的“以禅喻诗”或“借禅喻诗”深表赞许,同时更进一步提倡诗要入禅,达到禅家所说的“色相俱空”的境界。

他说:

“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

”还说:

“诗禅一致,等无差别。

”他认为根植于现实的诗的“化境”和以空空为旨归的禅的“悟境”,是毫无区别的,而最好的诗歌,就是“色相俱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逸品”。

从诗歌反映现实不应太执著于实写这一点讲,他的诗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从根本上来说,他是以远离现实为旨归的。

关于诗歌风格,王士祯推许“冲淡”“自然”“清奇”三品,而不提“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

他反对诗歌“以沈著痛快为极致”,一再强调严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并认为“唐诗主情,故多蕴藉;宋诗主气,故多径露”。

最明显的是他对几首咏息夫人的诗的评论,有评论认为杜牧的“至竟息亡缘底事?

可怜金谷坠楼人”,是“正言以大义责之”,他颇不赞成;他认为只有王维的“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才“更不著判断一语,此盛唐所以为高”。

正因为如此,所以王士祯撰《唐贤三昧集》时,竟不选李白、杜甫的诗。

在王士祯之前,由于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运动,言必汉、魏、盛唐,造成了诗走向肤廓、貌袭的流弊,而公安派矫正前后七子之失,其弊又流于浅率。

王士祯企图矫正两派之失,提倡神韵说,倡导诗应清远、中淡、超逸,在表现上应含蓄、蕴藉,片面强调诗的空寂超逸、镜花水月的境界,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同时他反对现实性强的诗歌及“沈著痛快”、酣畅淋漓的风格,抹杀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这又导致诗歌走上了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

(节选自2012年《诗歌美学》第1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神韵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神韵说是清初王士祯倡导的在清朝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

B.神韵说强调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要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C.神韵说推崇“冲淡”“自然”“清奇”的创作风格,反对“雄浑”“劲健”等风格。

D.神韵说导致诗歌走上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这抹杀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

2.下列诗句中,符合“神韵说”的创作主张的一项是()

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B.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C.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渔翁》)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一种文学理论的提出离不开前人的理论基础,“神韵说”的提出就是如此。

B.在诗歌创作主张上,王士祯和严羽有同有异,相同点是都主张含蓄蕴藉的创作风格。

C.“神韵说”尽管也有不足之处,但在清代前期的诗坛上是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创作理论。

D.同是咏息夫人的诗歌,王士祯认为从诗歌的主旨考虑,杜牧的诗比不上王维的诗。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

“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

“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俄有言:

“居易母堕井死,而贼《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

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

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

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

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

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②科头:

不戴帽子,裸露发髻。

③鸡林国:

朝鲜半岛古国名。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昌初致仕  (做官)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

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燕:

通“宴”,宴饮)

D.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 (劝课,督促)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权贵有嫌其出位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乃放纵诗酒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与刘宾客齐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其诗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

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体诗是唐朝形成的一种诗体,又称格律诗。

分为律诗、绝句两种,又各有五言、七言之别。

律诗每首八句,两句为一联,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

绝句又称截句,每首四句,是截取律诗的一半形成的。

B.唐诗可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赞为“顶峰上的顶峰”。

C.盛唐时期是唐诗创作的高峰,名家辈出,既有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陶渊明、王维、孟浩然,也有边塞诗的代表高适、岑参,更有“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D.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4分)

(2)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赴京途中遇雪

孟浩然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9.请赏析颈联中“迷”“噪”二字的妙处。

(5分)

答:

10.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分析。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每空1分。

选填8句)

(1)扪参历井仰胁息,。

(2),砯崖转石万壑雷。

(3),孤舟一系故园心。

(4)画图省识春风面,。

(5)其间旦暮闻何物?

(6),蓝田日暖玉生烟。

(7)白居易《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创作主张。

(8)开荒南野际,。

(9),齐彭殇为妄作。

(10)寄蜉蝣于天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1分)

浣花草堂 

   黄裳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

其中吴江朱氏的《杜诗辑注》是分量最大的一部,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

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

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

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个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

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就在成都的西郊建立了浣花草堂。

历代经过十次以上的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

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

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来拜谒的地方。

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

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

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安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了个新的天地。

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

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

穿过花径,我走到工部祠去。

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

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来的大树,洁净无尘。

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唐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的像。

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

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的塑像。

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排排坐的。

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

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

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了出去。

前面有回廊曲槛,可以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

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

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

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修的原样相去不远,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上有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来的轮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

像这种地方,不用说,大红大绿的建筑、大屋顶之类的铺陈,都是完全不合适的。

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题的一副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

这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

人们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的作品是“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个最光辉的席位——诗圣。

坐在水槛上休息。

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

仿佛看到了在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发出幽香的红蕖,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袅袅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轻得只禁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月色,江路梅香……

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

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

因为这一切都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挚爱的。

杜甫写出了许多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

可也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总看不大清楚,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

(选自《黄裳散文选集》,有删改)

(1)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

(4分)

 

(2)理解文中划线句的含义(6分)

①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

②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

(3)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

请加以概括。

(5分)

 

(4)要全面地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6分)

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    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    ,中国人民    ;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

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

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

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

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 .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

C .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D.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厂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15.下面语句中,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3分)(  )

   全球经济调整发展,但人类在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其生存环境也受到极大的破坏,水土流失及荒漠化日益严重。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开始实施,要保证西部大开发的完全成功,       。

         

A..应该从宏观上注意保护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

B.应该关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C.西部人民生存环境的问题必须早日列入议事日程

D.西部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必须提到议事日程

16.阅读文段一,之后在文段二横线处补写一组排比句,对书斋名的几种含义进行总结概括,每句15字以内。

(6分)

【文段一】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为“陋室”,表现了高洁的品性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老学庵”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书斋名,取“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之语铭斋,立志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项脊轩是明朝文学家归有光的书斋。

据说,他的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江苏太仓县项脊泾,他以“项脊”命名,有纪念祖先之意。

【文段二】

书斋名又称斋号,是书斋主人为自己的书斋所起的名字。

古往今来,中国文人墨客大都有为自己的书斋冠名的雅习幽兴。

从内涵来看,这些书斋名;

;。

品味着这些言简意赅、寓意深远的书斋名,眼前仿佛浮现出这些名家坐拥书城、伏案苦读、挥毫疾书、情致高雅的形象,使我们顿生景仰之情。

17.仿照示例,从所给历史人物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上,再写一段历史人物简评。

要求:

⑴紧扣人物特点和身份;⑵文字要精炼,尽可能运用整句、对称句;⑶所写文段要有一个中心主题。

⑷字数100字至150字之间。

(5分)

【示例】秦始皇

天下六合铸就大秦大气,强人倒下化为一声叹息。

你长袖一挥,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报怨;你离世一去,良将劲弩不见当年豪气,金城千里尽失昔日威严。

万世霸业,竟从内里崩溃;千古功过,任由世人评说。

【历史人物】屈原陶渊明杜甫李白白居易苏轼

                               

                                             

五、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60分)

面向阳光,你获得的是明朗、温暖与舒适,但你的脊背却是阴冷的,同时你的眼睛会被灼伤,会流泪。

背向阳光,你的脊背爬满阳光,但你看到的却是被照见的黑暗与不堪。

你更愿意面向阳光还是背向阳光?

对此你有什么体验或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