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3224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几分之一的认识,同时让学生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进行初步的认识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

此外,本课时内容也是今后认识几分之几、比较分数的大小及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的基础。

因此,要让学生切实掌握这些内容,尤其是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对教材的处理:

以“动态生成”和“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设计本课教学的。

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运用平日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体验,动手“创造”分数,在讨论交流活动中学习新知,目的在于想充分展示新知的趣味性,让学生一接触到就能喜欢上,从而萌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教学方法选择: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

在本节课中,我力图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我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学生从平常的经历中去发现跟分数有关的现象或事件,并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等课堂教学活动来探究分数的相关知识与意义。

根据课标中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体会分数的重要性,了解分数的意义。

2.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通过一系列“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想一想”等教学活动,学生经历分数形成,理解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几分之一的认识,同时让学生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进行初步的认识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

此外,本课时内容也是今后认识几分之几、比较分数的大小及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的基础。

因此,要让学生切实掌握这些内容,尤其是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对教材的处理:

以“动态生成”和“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设计本课教学的。

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运用平日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体验,动手“创造”分数,在讨论交流活动中学习新知,目的在于想充分展示新知的趣味性,让学生一接触到就能喜欢上,从而萌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体会分数的重要性,了解分数的意义。

2.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通过一系列“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想一想”等教学活动,学生经历分数形成,理解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

教学难点:

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

教具:

月饼实物图,圆形纸,正方形纸,练习纸,长方形纸

学具:

直尺,彩笔,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师:

老师指导同学们都喜欢交朋友,今天啊,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

友。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究竟是谁。

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并提出以下故事情景。

芳芳最近要过生日,明明买来了礼物,四个苹果,两个小蛋糕,一个美味的月饼(在ppt中呈现)。

两人一起开开心心的过生日,在分礼物的时候,芳芳迷茫了,剩下的一个月饼要怎么分才最公平呢?

提问: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帮芳芳公平地将礼物分给他们两个人呢?

学生:

提出一人一半,平均分的这个词。

老师:

强调“平均分”,并在黑板上板书。

2.导入新课

请一个同学将实物月饼图平均分成两份。

提问:

拿出一般的实物月饼图纸问学生能不能用以前学的数学知识来表示呢?

学生:

不能或0.51老师:

我们今天啊,要学习另一种知识来表示这一半,那就是用分数2来表示。

在黑板上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探究,理解新知1师:

通过刚才分月饼,我们怎样得出分数2的?

1生:

将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2。

教师用实物月饼图演示,1并板书分数2得来的过程。

同时强调不是平均分不能用分数表示。

并讲明这就是分数的定义。

师:

我们知道了分数的意义,接着我们来看看分数又是怎样书写的。

其中一份分子

平均分分数线

总分数分母1读作:

二分之一2112.借助教具圆形卡纸,进一步认识简单分数34并理解它是如何得来的。

1113.说明像234这样的书就叫分数。

12

三.巩固拓展,灵活运用

1.折一折。

通过动手让学生按要求折纸: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打开观察并在练习纸上填空。

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份.

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

然后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做出自己喜欢的简单分数,并让学生将自己折好的分数在讲台上展示给大家看,并说说这分数是怎样折出来的。

并让学生对其作出评价。

2.判一判:

在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展现准备好的试题,看图判一判。

让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得到巩固。

并充分理解到只有平均分是产生分数中所必须的条件,同时明白是谁被平均分。

3.说一说:

通过说一说的看图练习题,如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

(1)1份是这根绳子的3。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分数的意义,让他们不仅会人认识分数,做分数,还能说。

从而使学生对分数的初步知识更透彻,对分数的运用更为灵活,同时为在生活中使用分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小结

先让学生说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请结合生活用分数说一句话。

然后老师总结今天所学知识:

我们通过平均分实物,初步认识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这样的数就叫分数.

五.板书设计

分一分

(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3--55页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

必要性。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熟练认读分数,能够写简单的分数。

3.了解分数的含义知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表示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含义。

知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

成几份,其中一份表示几分之几,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2、会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了解分数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分数图片?

?

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纸片?

?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分一分”。

看到这个“分”,你想到了什么?

(平均分)

对,我们分东西的方法有许多,但是数学上要重点研究“平均分”。

我们就来解决几道平均分的问题。

(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几个?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几个?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几个?

你能列式吗?

这半个苹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吗?

怎样表示?

还可以怎样表示?

你会写二分之一吗?

(生示范写)

告诉大家,这是一个什么数?

师示范写,强调书写顺序。

先写短横线,它的名字叫分数线;再写分数线下面的数,它叫做分母;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它叫做分子。

这个分数读作:

二分之一。

一起来边读边写。

比较一下分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那你知道分数线、分子、分母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吗?

这个分数代表什么意思吗?

再回到开始的问题。

笑笑得到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淘气也得到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二、1、拿出学习纸,你能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它的二分之一吗?

2、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分数的意义)

请同学评价。

纠正不准确的地方。

请学生多次叙述。

3、同学们,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你还想认识其它更多的分数吗?

请看老师出示的这幅图,涂色的部分应该用哪一个分数来表示?

为什么?

请学生将图贴在黑板上,并写出这个分数。

(共4个)

4、一起读一读写出的这些分数。

你发现这些分数都有什么特点?

(涂色部分只占一份,分子都是一。

如果涂色的部分不止一份,你能用分数表示吗?

拿出正方形学习纸,将它平均分成4份,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并且想一想用哪一个分数来表示。

请学生演示,并说明理由。

5、老师这里还有几幅图,你能用分数来表示涂色部分吗?

6、看看黑板上,我们写出了许多分数,像这样的分数还有许多。

板书:

像?

?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所以我们今天的这节课也可以叫做“分数的初步认识”。

三、你认识分数了吗?

我就用分数的知识来考考你。

送给你们一个闯关游戏,想不想玩?

有没有信心过关?

1、第一关:

看图说分数。

(注意指导学生表述的完整性:

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2、第二关:

看图写分数。

3、第三关:

判断。

4、第四关:

黑板上有8幅图,你能用分数表示它们没有涂色的部分吗?

师:

恭喜你们,这么快就轻轻松松过关了。

老师真是佩服你们的聪明。

师: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分数,比如:

一周有7天,1天就是一周的1/7,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分之几说一句话吗?

与同桌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

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课后评析: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折一折、说一说、涂一涂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认识分数。

始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操作,让他们在动手分图形中,感悟分数、理解分数、比较分数。

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同时通过动手折,动脑想,动口说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热情。

一、在探索中发现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

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装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

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

因此,数学的教学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数学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有“1/2”这个分数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修正、充实的过程。

第一层次,从自然数引入,以生活中的两个实际事例使学生感受到分数“1/2”产生的必要。

在这个阶段,“1/2”这个分数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模糊的。

因此,一学生用剪刀估摸着把圆形纸片剪成大小差不多的两半的直观操作,使绝大多数的学生感受到剪下的其中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1/2。

第二层次,另一学生的质疑并“把圆形纸片对折,在用剪刀沿折痕剪成两半”的演示中,学生对“1/2”这个分数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感受到只有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才是1/2。

第三层次,通过老师的演示和质疑:

“这一份是这个月饼(出示一个更大的圆形纸片)的1/2吗?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月饼(特指原先用来平均分的那个月饼)而不能是另外的月饼的1/2。

至此,对于一个月饼的1/2,学生有了较清晰的感知。

但此时学生对“1/2”的认识仅停留在直观的一个月饼的1/2,认知结构还不能转化为智能。

第四层次,1/2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学生茅塞顿开,纷纷举例。

对“1/2”这个分数的认识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为以后分数意义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学生感悟分数1/2的过程,是思维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

历经四个层次,学生享受到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对分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在发现中体验

数学教学只有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在发现中体验,认知、情感、技能、态度才能协同发展,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数学学习。

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在认识1/2后,教师以一句“认识了1/2后,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吗?

”为学生创设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自然引入认识分数“1/4”。

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去体验分数1/4,3/4,4/4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这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学生还学到了很多书本上不曾涉及到的知识。

如“2/4就是1/2”,“4/4就是整一张纸”等。

这里,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体味自主选择的轻松和快乐。

整个学习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在发现中加深了对分数的感受、体验。

三、在体验中发展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多元化的,除了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外,还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全面

提高自身的素质,发展情感,磨炼意志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完善个性人格等。

案例中,在教学的总结阶段,一学生提出了学习中碰到的疑问“怎样才能在圆形纸上表示出1/3?

”至此,学生对“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3。

”已经建立了清晰的认识结构,对折出一张圆形纸片的1/2、3/4等有了实践体验。

但对于一张圆形纸片如何折出它的1/3,即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了困难。

学生通过尝试操作、探索研究这一环节,顺利解决了这一实际问题。

这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又通过操作探索解决了问题。

师生自发的热烈鼓掌既是对问题解决的评价,更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总之,本案例中,学生对分数的认识,经历了从探索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从体验中发展的全过程。

教师只是起到组织者、点拨者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次又一次的“发现”新分数,认识新分数,他们感到分数就在身边,并获得一次次成功的体验,学得兴趣盎然。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下面我想就这节课当时设计时的一些想法以及教学后的反馈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以供大家交流,希望在交流中使自己得到提高。

一、找准学生的真实起点,有效组织教学

在教材的编排中,是第一次编排有关分数的内容,第一次正规的学习分数,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感知过分数。

在这节课的导入部分,我并没有过多的去创设所谓的生活情景,而是直接开门见山,从一句:

“你们听说过分数吗?

”导入课文,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学生对分数的认知的情况,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直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去探究新知。

二、面向全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的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一厢情愿,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在学生认识了1/2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

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时,让学生选择例举的分数用图形折出来或者自己把一个图形折一折创造出一个分数,并互相说说创造出来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隐性的心理参与和情感投入也加大了。

当然在学生全体参与的同时,我们忽视老师的引导者的身

份,在学生反馈的情况和动态生成中我们老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予以适当的调整。

三、设计层次性的练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练习设计时,先利用看到法国国旗你想到了那些分数,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判断能否直接用分数表示,进一步巩固分数产生的基础是必须平均分。

利用色块图,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利用验证1/8,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在猜想以后要验证,并让学生明白,虽然只分成了两份,但平均分后照样可以用分数表示,进一步完善分数的意义,体现极限思想。

我想通过一系列的练习的设计和安排,既可以巩固所学的新知,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四、注重完善知识本身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教学1/2时,从三个问题入手:

(1)涂色部分能用什么分数表示、

(2)所有空白部分能用什么分数表示、(3)观察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都由1/2表示,他们所表示的面积都一样大吗?

通过这些问题为我们今后学习分率和找对应的量打下伏笔。

从而不断地完善数学知识本身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第一次出现分数,由于分数与整数差异很大,学生会感到很困难,对分数的意义理解透了很不容易,本节课运用了直观积累的教学方法,通过分实物、折线、分线段等多种活动,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从而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初步知道了几分之一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课上,同学们用眼看、动口说、动手折、动手画,激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又通过了多种形式的练习,理解了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学会读写几分之一。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分数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交流亲身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具与学具

教具:

月饼实物图、圆纸片、长方形纸片。

学具:

长方形纸片5张、圆形纸片2张、梯形纸片2张、准备练习的图形作业、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

提问:

我们学过了“平均分”,如果把14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块?

把9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块?

把2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块?

老师现在要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应是几块呢?

?

?

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那么,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数,我们管它叫分数。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学习新课

1.老师出示一个月饼实物图,把它对折一下,从中间剪开。

提问:

老师把这个月饼怎么样了?

这两份的大小怎样?

说明老师是平均分的。

提问:

为什么说是平均分的?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我们就说每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

用分数表示为1/2(填在月饼实物图上)。

指导书写:

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月饼平均分成2份,横线下面就写“2”,表示这样的1份,在横线上面写“1”.读作:

二分之一(要求学生一边空书1/2,一边说说什么是1/2)。

提问:

这一份是整个饼的1/2,那么,另一份呢?

为什么也是它的1/2呢?

2.老师出示一个圆形纸片,把它平均分成了3份。

提问:

我把这个圆形片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谁会写1/3?

一位同学上前来板书,其余同学写在自己的小黑板上,老师巡视。

3.把一个圆形片分成了3份,每份是它的的1/3。

这句话对吗?

为什么?

4.让学生用三等分的长方形纸动手折出三分之一,并涂上颜色表示出它的三分之一。

提问:

我们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几份?

提问:

能说这个(指长方形纸片的1/3)是那个圆形纸片的1/3吗?

小结:

把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谁的几分之一。

(板书:

是谁的)

5.让学生按要求折纸: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打开观察并填空:

(1)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份。

(2)每份是它的()分之一。

写作:

()/()

6.让学生用直尺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直尺上的刻度1,2,3?

?

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写出每份是这条线段的()/()

7.口答:

(老师板书:

1/2,1/3,1/4,1/5,1/10?

?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它们是怎样得到的?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每个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表示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分母就是2,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分母就是3?

?

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

提问:

这几个分数的分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表示这样的一份,分子就是1.

巩固练习

1.那三张同样的长方形纸片,分别折叠出它的1/2,1/4,1/8,并涂上颜色。

提问:

折出它的1/2,分母是几?

应把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几份?

折出它的1/4,应把它平均分成几份?

根据什么?

2.在每个图里选适当部分涂上颜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

(将准备好的图形片练习)

提问:

每图中平均分成的份数与分数的哪一部分有关?

分数的哪一部分决定涂颜色的份数?

3.下面哪些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请写出来(见书本)

提问:

第4个图中的涂色部分为什么不能用分数表示?

4.写出下面各分数

六分之一九分之一十二分之一十分之一七分之一二十分之一

5.出示梯形纸片

每一份是这张纸的1/4吗?

为什么?

谁能在这个梯形的基础上再折一下,使每份大小相等.

提问:

这样每份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为什么?

比较大小,深化认识

1、以学生“作品”为材料,比较“数形结合”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直接给出两个分数,比较大小。

由此,让学生得到体验:

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平均分实物,折纸分线段,初步认识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这样的数就叫分数.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

认识几分之一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小块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写作:

1/2。

象1/2,1/3,1/4,1/5,1/10都这样的数,是分数。

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三分之一,写作:

1/3。

1/3在写作时注意:

分分分1.先写分数线,在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子数母2.注意书写的规范性、顺序性。

线3.分母与分子要在一条直线上。

归结:

分数中要注意:

平均分是谁的

教学反思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于生活。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中秋节分月饼。

从整数可以分开始,到不能用整数来分就会出现一个新的数的需要,在分月饼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平均分”这个概念。

做数学,体会几分之一的意义。

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和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资助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这节课,我注重为学生创造探究条件,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进一步探究分数的意义,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官认识。

本节课我安排了三次的操作活动,在认识1/2时,学

生通过分月饼初步感知了1/2的意义后,我安排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