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3352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docx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资料整理

资料汇总:

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

一、单元总说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

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

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

“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补充提供。

这是学生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结束后,要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

每个板块后面有一些要求认读的字,第一个板块后有10个字,第二个板块后有13个字。

让学生结合阅读学会认读,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集中认读。

 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的活动主要有:

(1)小组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

(2)举行猜字谜游戏;搜集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笑话;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

 汉字的起源。

(3)搜集汉字字体特点及变化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搜集书法作品,举办书法展览。

(4)用多种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一般每星期完成一个板块。

开始时用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

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节,把几节语文课连起来上。

二、教学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5.认识24个生字。

三、活动建议

 

(一)基本思路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与课文的教学方法不同。

本组综合性学习,可以采用这样的思路:

(1)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2)仔细阅读两个板块的“活动建议”,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参考哪些材料。

(3)制订活动计划。

教材上列出的活动建议比较多,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在每个板块中选择一、两项活动。

(4)小组开展活动。

就一个班级来说,小组活动可以有“并进式”和“阶段式”两种方式。

“并进式”是各小选内容,同时开展不同的活动。

如,第1组猜字谜,第2组搜集歇后语,第3组搜集谐音的笑话,第4组了解汉字的来源。

由于小组学习任务不同,教师可以编制“活动建议卡”,提示不同内容活动的要点,发给相关的小组,供学生制订计划和活动时参考。

“阶段式”是根据班上多数同学的需求和本地条件,集中开展两三项活动,逐项进行。

各小组活动内容相同,但具体材料和活动方式仍然有自主性。

如,猜字谜,各组搜集和猜的字谜不会完全相同,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全班集中活动。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师都要及时了解各小组的进度,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使用“阅读材料”,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5)选择编小报、办展览、开成果汇报会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共同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提升对汉字的感情,作为本次活动的总结。

认读本组阅读材料中的生字。

 语文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基础比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并进式”学习流程,大致安排是:

①制订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1课时);②“有趣的汉字”分组活动(2课时);③“有趣的汉字”全班交流,阅读《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2课时);④“我爱你,汉字”分组活动,包括社会用字调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3-4课时);⑤“我爱你,汉字”全班交流(2课时);⑥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认读本组阅读材料中的生字,展示和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2课时)。

 语文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基础不够好的班级,可以采用“阶段式”学习流程,大致安排是:

①全班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1课时);②“猜字谜”,先小组活动再全班活动(2课时);③全班活动“有趣的谐音”(1课时);④阅读《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1-2课时);⑤阅读《汉字的演变》和《甲骨文的发现》(1-2课时);⑥调查同学作业中的错别字(有条件的调查街头错别字),写简单的调查报告(3课时);⑦欣赏汉字书法(1课时);⑧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展示和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2课时)。

(二)实施要点

 1.制订活动计划。

为了让活动有序开展,需要制订活动计划,使小组每个成员明确活动时间、内容、方式、分工等。

活动计划是一种应用文,有一定的格式,教师要对怎样制订活动计划加以指导。

一般来说,活动计划分标题、正文两部分。

标题要写清什么单位、开展的是什么活动。

正文要写清“什么时间”、“做什么”(目标、任务)、“做到什么程度”(要求)和“怎样做”(措施办法),以及“由谁做”(参加人员和分工),也可以把要做的事逐项列出,看起来有条不紊。

末尾写上制订计划的日期。

 综合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要求小组明确分工,每个成员都有具体任务。

这是学生初次制订活动计划,可以比较简单。

计划要在全班交流,也可以在教室里张贴。

 2.猜字谜是学生喜爱的游戏。

开展这项活动重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

所以,要鼓励学生把活动设计得有趣味,吸引同学。

如,制作灯谜、举办猜字谜游园会、设置字谜擂台、进行猜字谜接力赛。

谜面的形式多样,有文字谜、画谜、动作谜等。

活动要有层次,可以分成猜课本上的字谜、搜集和猜课本以外的字谜、自编字谜互相猜等几个阶段展开。

汉字字数众多,许多字谜也比较难猜,对

猜出来的字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注重思考的过程。

有时还需要教师举例说明思考的方法。

在自编字谜时,鼓励学生一字多编,活跃思维。

 综合性学习要提倡探究。

要引导学生尝试探究猜字谜的方法。

猜字谜主要有三种方法:

组合法、象形法和意会法。

组合法是根据谜面的暗示,把字的笔画或部件作加减,凑成一个字。

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

“口”把“牛”的尾巴咬掉了,就成了“告”。

象形法是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

比如,“河边一蜻蜓,天上双雁飞”,猜两个字。

蜻蜓是细细长长的,两个翅膀一个头,像个“干”字,加上河的边上三点水,是“汗”。

双雁像“从”,天的上面是一横,合起来成了“丛”。

意会法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联想。

比如,“客满”猜一个字。

客满就是人太多,谜底就是“侈”。

猜谜的时候,常常要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3.谐音的表现形式很多,歇后语是比较常见的,可以让学生通过工具书、网络等去搜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有趣的谐音》这个活动中要搜集的是谐音的歇后语,喻意性歇后语,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不在搜集的范围内。

搜集到的歇后语让同学猜,可以出示前一部分,猜后一部分。

还可以用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展示,让全班同学共享资源。

古诗、对联、笑话不太多,不一定让学生去搜集。

有些笑话比较低俗,学生搜集之后需要加以选择,避免把低俗的笑话向全班介绍。

 4.《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两篇短文可以让学生略读。

《仓颉造字》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做两件事:

一是谈谈没有文字的不便,鼓励学生想象“结

绳记事”、“物语”的好处和问题,体会文字发明的重要性;二是讲讲仓颉造字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讲故事不要只指定少数学生,应当给每个学生提供机会,可以采用同桌互相讲、小组成员轮流讲等方式。

在讲故事中运用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和表达方法,《“册”“典”“删”的来历》要让学生学会提取主要信息,能了解“册、典、删”三个字的本义,然后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其他汉字的来历。

了解了一些汉字的来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字的意思,正确地书写。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仓颉造字》只是一种传说,学生会想到汉字的起源还有哪些传说,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上汉字究竟是怎样起源的;读了《“册”“典”“删”的来历》,学生还想知道其他汉字的来历,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寻找资料,自主学习。

5.了解汉字演变的过程。

开展这项活动,要尽量利用两则“阅读材料”。

 阅读和研究“汉字的演变”的表格,要让学生了解汉字从古到今大体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查找资料,了解这些不同的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还要引导学生从表格中发现汉字演变的趋势。

从这个简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甲骨文的发现》可以在略读的基础上,讲讲这个故事,然后谈谈感受。

希望学生能了解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甲骨文是现存的最早的文字系统;同时认识到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6.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这项

 内容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阅读《一点值万金》,再交流自己的感受。

(2)搜集有关写错别字闹出的笑话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

(3)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检查电视字幕用字不规范的情况(此项活动费时太多,而且长时间看电视上的字幕会对学生视力造成损伤,可以采用回忆的方法)。

调查社会用字情况的活动适宜在城市或乡镇进行,一些农村学校可以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本或作业中的错别字,提出防止和减少错别字的建议。

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单位或当地政府写建议书,建议改正错别字。

对调查社会用字的小组,教师要专门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发生事故。

在社会用字情况调查后,可以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

(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社会上的错别字,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商店,发现了广告招牌上有错别字的有多少家;这些错别字大致有哪些类型;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

(3)提出改进建议。

7.汉字书法欣赏。

这项活动可以从阅读课本开始:

先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读读背背《赞汉字》,并用诗中的词语印证书法作品,如,行书流畅,楷书端庄,草书奔放。

然后拓展到课外,搜集碑帖,参观书法展览,访问当地有书法特长的人,举办小型书法展览等。

欣赏书法艺术的要求不要太高,同学写得好的字也可以欣赏。

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可聘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家长进行指导。

 8.习作。

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把活动的收获用笔

 记录下来,形式不拘。

可以记叙活动的过程,如,《猜字谜》《街头错别字“医生”》;可以抒写自己的感受,如,《我为汉字骄傲》《汉字书法美》;还可以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如,《作文中的错别字分析》《某某路广告用字调查报告》。

习作不在乎长短,但要把自己活动中感受最深的东西记下来,目的是养成习作的习惯,乐于用文字与别人交流沟通。

9.汇报、交流和总结。

在本次综合性学习结束之前,要进行汇报、交流和总结。

汇报、交流的形式有多种,教材中提示的有编小报、办展览、开成果汇报会,此外还可以开展“汉字知识竞赛”。

如,“汉字知多少”、“笔画最多的汉字”。

考虑到教学时间有限,不能加重学生负担,汇报和交流的形式最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意愿确定一种。

但不论采用哪种形式,要让全体学生参与。

编小报或办展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反映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成果汇报会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全组成员或推举代表汇报。

这里特别要强调生生互动,不应只有单向的讲和听。

具体做法可以采取:

(1)汇报人带动全班同学活动。

如,一个小组背诵《赞汉字》,可以邀请其他同学看着课本一起读。

(2)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

如,欣赏书法作品,汇报人讲完了他们的看法,可以再请别组同学发表意见。

(3)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其他同学解答。

(4)听众对汇报作评价。

如,打分、评星级。

通过这些形式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共享学习成果。

可以用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作为这次活动的小结,提升学生对汉字和汉字文化的感情。

 活动总结可以师生合作进行,既有学生谈收获,又有教师谈体会。

教师的总结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态度、合作精神和创造意识,也要适当对知识和能力进行梳理。

10.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既评价个人,也评价小组,关注个人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评价”。

“成长记录评价”有几种类型,本次活动宜采用“过程型成长记录”,即把活动各阶段的资料纳入成长记录。

可以收录的材料有:

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搜集到的资料、自己写的文章、小组编的小报、展品和汇报材料等。

整个成长记录后有自我评价、小组同学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

一般采用定性评价,教师要多用激励性评语,也可以适当采用等级或星级评价。

 (三)活动案例

 案例1:

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小组活动计划

时间:

11月6日—7日

地点:

黄韵奶奶家

活动内容:

丰富而有趣的汉字

活动过程:

1猜字谜2讲谐音笑话、歇后语3编小报

组长:

叶曼倩

分工:

主持:

叶曼倩

搜集资料:

金楚雪

编辑:

杨元芳

抄写:

黄韵、何晨阳

插图:

姚洁凡

“汉字演变”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

黄可馨

组员:

王晨、施雨彤、叶羽佳、唐明月

时间:

11月6日

地点:

唐明月家

活动内容:

查找古代汉字的字形和书写特点,古今字对比,可做成表格

展示方法:

把作品贴在班级黑板报上,了解汉字的字形及变化

分工:

王晨、施雨彤、叶羽佳找资料,黄可馨设计,唐明月用电脑制作

 

案例2:

不写错别字

 语文活动课上,同学们围绕“怎样做到不写错别字”展开讨论。

大家各抒己见,结果形成两条意见:

1.追寻写错别字的根源。

2.探求纠正、不写错别字的方法。

于是,同学们自由组合,4—8人为一组,由组长组织大家根据上述两条,就自己、同学写错别字的成因及纠正方法作一番调查研究,并写成小调查报告。

经过一个星期的合作探究,成果出来了,还真让我为之一喜。

请看学生总结的“写错别字的成因”:

1.同音混淆:

如,再、在,以、己,功、攻等。

2.形近搞混:

如,已、己,摘、滴等。

3.多笔少画:

(1)多横少横,如,酒、洒;

(2)多竖少竖,如,候、侯;(3)多撇少撇,如,式、柳。

4.对字义不加分析致错:

如,象、像。

5.由于心急,本应写前一字,心里却想着下一字,结果造成写错……

 再看学生提出的“纠正方法”:

 1.每人准备一本错别字更正本,凡是发现自己写的错别字,一律登记在本子上,再订正3遍;每隔一个星期再组词听写一遍。

2.把自己易混易错的字进行归类,经常复习。

3.进行同音字、形近字组词造句训练。

4.同桌结对,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及时订正错别字。

5.建议老师在班上进行纠正错别字比赛,评选“消灭错别字之星”。

 通过一段时间实践,学生中错别字大大减少。

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于是有学生提出,学校黑板报,街道上和商店的广告、招牌,社区的标语,一些报刊等也常出现错别字,污染了祖国的

 语言文字,他们愿当净化祖国语言文字的“小卫士”。

还有学生提出,可以上网查询、阅读报刊,寻找消灭错别字的方法。

我喜不自禁,立刻组织大家商讨活动方法及须注意的事项,与学生们一道利用假日开展活动。

活动有了新的收获:

学生们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商家纠正了错别字,自己也学到了与别人打交道的方法与技巧;写信给报刊,建议更正错别字,自己也在寻找报刊错别字中增加了阅读量,养成了认真阅读的习惯;还搜集、自编了许多记字法,如,编顺口溜:

“亡口月贝凡(赢)”,“横戌点戍戊中空”,“全封巳,半封已,不封是自己”……集录了《易读错的常用姓氏》《易读错的成语》等。

学生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空前高涨。

 

四、教材解读

(一)有趣的汉字

“有趣的汉字”的阅读材料,分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的来历三个部分。

字谜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游戏形式。

《字谜七则》提供的字谜是一些范例,有三种形式:

①—④是文字谜,谜面都像一首小诗,形象地描述了某一汉字的特征,读来琅琅上口。

谜底分别是“日、香、立、曼”。

⑤⑥是画谜,谜底是“休、斗”。

⑦是动作谜语,四位运动员分别姓林、杜、刘、孟。

通过猜谜使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初步认识字形往往表示着一定的意义。

学生了解了字谜的形式和构成方式,也可以自己去搜集或编制字谜。

 《有趣的谐音》介绍了使用谐音的几种传统语文形式,

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

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

歇后语可以分为喻意性和谐音性两类。

教材中出现的是谐音性歇后语。

它们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如,“孔夫子搬家”我们会想到他有很多书,而“书”跟“输”同音,所以隐含“净是输”的意思。

用这个歇后语来形容比赛或战斗老是失败,幽默诙谐。

古诗中有时也运用谐音达到一语双关的表达效果。

《“枇杷”与“琵琶”》则告诉我们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

文章的一、二两段主要讲人类早期长期没有文字,为了帮助表达、记忆等,曾经用过“结绳记事”、“物语”等方法,但都很不方便,“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这两段是就全世界的情况而言的。

三、四两段讲传说中是仓颉创造了汉字。

他从模仿鸟的足迹开始,进而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汉字。

仓颉创造的汉字,形态多样,意思丰富,受到人们的欢迎。

阅读这个传说,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主要让学生了解:

没有文字非常不便;汉字的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汉字是从模拟事物的形状开始创造的。

仓颉造字的传说,尽管在《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有记载,但现代多数专家认为,汉字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产生、形成的,不可能由一人独创。

仓颉可能只是整理文字的一个有名人物。

 《“册”“典”“删”的来历》是一篇有关汉字的知识短文。

它告诉我们,“册”“典”“删”三个字的出现和我国历史上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竹子和木头上写字有关。

甲骨文和金文是我国现存的古老文字。

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中可以看出,“册”是竹条连缀而成的大竹片,“典”是用手捧着文册,“删”是用刀削去错字。

明白了这几个字的来历,我们就不会写错了。

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汉字来历的知识。

从这几个字的来历中,我们还知道了“象形”和“会意”是汉字产生初期十分重要的造字方法。

 

(二)我爱你,汉字

 “我爱你,汉字”的阅读材料,分汉字的演变、错别字的危害、汉字书法欣赏三个部分。

 《汉字的演变》是一个表格,以“日、月、车、马”四个字为例,显示几千年来汉字的演变过程。

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字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甲骨文的发现》是真实的故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文字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距今已有四五千年。

 《一点值万金》是一件真实的事,讲由于一“点”之差,使价值18万元的塑料袋成为一堆废品,警示我们要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街头错别字》的照片只是一个例子,目前街头招牌、广告,电视上的文字错别字相当多。

以此为例,是引导学生调查社会用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出一点力。

 《赞汉字》和《书法作品赏析》分别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汉字之美,可以互为参照印证。

《赞汉字》采用“千字文”形式的四言句式,赞美了汉字不同的字体“各具特长”,其中提到的字体有篆书、隶书、行书、楷书和

草书;特别指出对联的形式能体现汉字的书法之美。

这几行四言诗概括精练,用词贴切,如用“流畅”形容行书,以“端庄”描绘正楷,以“奔放”赞颂狂草(草书的一种),都十分准确。

把这段话熟读成诵,学生既可以从中大致了解各种字体的特点,又可以积累一些词语和表达方法。

至于书法作品赏析,要求不必高,只要学生能感受到汉字字体的多样性,认识书法是一种艺术就可以了。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是当代诗人刘湛秋的一篇散文。

在作者眼里,一个个“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

作者还以一些汉字为例,觉得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而它们在书法家的笔下,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

作者自豪地说:

“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本文语言生动,比喻形象,通过对汉字的赞颂,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读来令人振奋。

 选编这篇文章的意图是让学生在感受汉字神奇、有趣、古老、丰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汉字的感情,努力学好汉字,继承和发扬汉字文化的优秀传统。

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作为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小结。

文章中有的句子比较长,意思比较复杂,可以适当引导学生理解。

如“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迷醉,我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汉字,并震惊于它的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

”这个句子先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

汉字字数众多,汉字文化浩瀚壮观,像夏夜的星空令人神往。

这句话主要是表达自己“无限钟情于”汉字的感情,因为汉字是作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思维和交流最重要的工具,我们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震惊于它的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

汉字既古老又充满活力,在当今时代还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对汉字发生兴趣。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结束时,教材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展示学习成果。

最好把这次学习的感受写下来。

运用自己写的文章,加上搜集的资料、图片,制作小报、举办展览、开成果汇报会等,交流、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成果。

二是继续探究有关汉字的问题。

如,识记汉字的方法,防止错别字的办法,汉字的计算机输入法比较。

五、相关链接

 

(一)字谜一组

 1.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

(磨)

2.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

(旧)

 3.一个字,两张口,下面还有一条狗。

(哭)

 4.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

(驼)

 5.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

(明)

 6.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

(郭)

 7.有水可养鱼虾,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走遍天下。

(也)

 8.一点不出头。

(术)

 9.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

(七)

 10.十个哥哥力量大,一切困难都不怕。

(克)

 11.多出一半。

(岁)

 12.一只小帆船,载着一粒米,向东又向西,不知到哪里。

(迷)

 13.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

(匹)

14.一人住在山旁边,从来没有见过面。

(仙)

 15.再会。

(观)

(二)谐音举例

 歇后语

 飞机上吹喇叭──想(响)得高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老虎拉车──谁敢(赶)

膝盖上钉掌──离题(蹄)太远

 骑自行车下坡──睬(踩)都不睬(踩)

 古诗:

 竹枝词

 刘禹锡(唐)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对联:

 刘伶饮尽不留零(刘伶)贾岛醉来非假倒(贾岛)

 六七八九二三四五横批:

缺衣

(一)少食(十)

 

(三)汉字的起源

 汉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古老而又完备的汉字,是殷墟甲骨文,是商

 代人使用的文字,距今三千多年了。

而汉字产生的年代应该比甲骨文早得多。

关于汉字的产生,过去曾有过多种说法。

 关于仓颉造字。

这是汉字起源流传最广的说法。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李斯《仓颉篇》“仓颉作书,以教后嗣”;《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论衡·骨相》“仓颉四目”。

以上的古书记载,把文字的创造归功于仓颉,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长着四只眼睛,目光炯炯,面相奇异,能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辨鸟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