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339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docx

全瓷修复材料的性能

全瓷修复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一、全瓷修复材料介绍

全瓷材料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临床应用,最早的铝瓷强度很低,加工技术是简单的烤瓷技术,精确度较差。

全瓷材料优秀的美观效果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其一经出现便倍受口腔修复医师和广大患者的青睐,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美观修复材料,而其力学性能和加工工艺也得以不断改善以适应更广泛的应用。

全瓷修复材料发展至今已经从最初的单层材料发展为叠层复合材料,从玻璃陶瓷发展为氧化物陶瓷,加工工艺从烤瓷、铸造发展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加工的精密切削工艺。

现今的全瓷修复体已经具备良好的边缘适合性和较好的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大部分的美观修复要求。

目前,用于帖面修复的全瓷材料可以为单层全瓷材料,而用于冠桥修复的全瓷材料的主流为叠层复合陶瓷,即由基底瓷和饰瓷两部分组成,基底瓷制作全瓷内冠满足修复体的强度要求,通过适的加工技术提供良好的边缘适合性,外层的饰瓷用以恢复修复体的解剖形态和美观要求。

同时,基底瓷的光学性能也直接影响全瓷修复体的美观效果,饰瓷层的结构和力学性能也会影响整个全瓷修复体的强度。

最后,两种材料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匹配性直接影响界面质量,关系到全瓷修复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了解和认识各类全瓷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有助于正确选择和使用全瓷材料制作及满足美观需求又满足长期生理功能的美观修复体。

本章主要介绍目前口腔修复临床常用的全瓷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与临床应用的关系。

(一)全瓷修复材料的化学构成(图)

首先基于目前叠层复合材料的应用方式,全瓷修复材料分为用于制作内冠和桥支架的基底瓷和外层的饰瓷。

饰瓷材料的化学构成主要是硅酸盐玻璃,主要成分是SiO2,Al2O3,还包括:

Ca、Na、K、B等元素用于调节玻璃的熔点、流动性等物理性能。

同时含有微量的稀土元素用于体现不同的颜色特征,玻璃成分中散在分布少量ZrO2或Y2O3微小的晶体结构,用于调节折射率,表现不同的透明度。

当前常用的基底瓷材料根据其化学构成有以下几类:

1.玻璃基质陶瓷:

玻璃基质内含有不同晶体物质,以增强玻璃的强度和韧性。

不同产品产生结晶相的方式不同,所含晶体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

通常具有良好的透光度,通过加入不同比例的金属氧化物可以调整材料的颜色,美观效果较好,但强度较差。

可以不经过饰瓷的修饰,直接制作嵌体、贴面和全冠修复体。

也可以制作基底冠,通过烧结饰瓷完成最终修复体。

1)长石玻璃陶瓷:

主要由长石晶体和玻璃基质组成。

主要代表产品是VitablocsMarkⅡ(Vitablocs,VitaZahnfabrik,BadSäckingen,Germany),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显示的微观结构为玻璃基质中不规则地分布着大量透长石(sanidine)晶体,晶体的直径在3-7µm。

依靠CAD/CAM技术加工,可以使用的系统是Cerec(Sirono,DentalSystemGmbH,Bensheim,Germany)系统。

弯曲强度达到105MPa。

2)云母玻璃陶瓷:

主要由晶体相的云母和玻璃基质组成。

代表产品Dicor(Dentsply/YorkDivision,York,Pa.)含有55%四硅氟云母和45%玻璃基质。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显示的微观结构是玻璃基质中不规则地分布着大量的盘状云母晶体,晶体的直径在1.0-10µm。

DicorMGC加工方式是CAD/CAM技术,而Dicor则通过失蜡铸造和微晶化处理的方法加工。

可以直接完成嵌体、贴面、双尖牙全冠等修复体的制作,经过上色和上釉完成最终修复体。

也可以制作前牙基底冠,通过烧结饰瓷部分完成最终修复体。

其他产品包括:

OlympusCastableCeramics(OCC,OlympusCo.,Tokyo,Japan),它除云母晶体外,另外含有ß锂辉石(ß-spodumene)晶体。

3)白榴石增强玻璃陶瓷:

主要由结晶相的白榴石和玻璃基质组成。

代表产品IPSEmpressⅠ(Ivoclar-Vivadent,Schaan,Liechtenstein)的微观结构是玻璃基质中均匀分布35-55%四面体白榴石晶体,加热后瓷块可以融化,通过真空压力铸造方法加工。

其弯曲强度可达175MPa,可以直接完成嵌体、贴面、双尖牙全冠的制作,经过上色和上釉完成最终修复体。

也可以制作前牙基底冠,通过烧结饰瓷部分完成最终修复体。

其他产品包括:

ProCAD(IvoclarVivadent,Schaan,Liechtenstein),Optec-HSP(Jeneric/PedtronInc,Wallingford,Conn),Optec-OPC(Jeneric/PedtronInc,Wallingford,Conn),Cergogold(DegussaDental,Hanau,Germany)等。

4)二硅酸锂加强玻璃陶瓷:

主要由二硅酸锂晶体和玻璃基质组成。

常用产品有IPSEmpressⅡ(Ivoclar-Vivadent,Schaan,Liechtenstein),成品瓷块中有60wt%面条状或长条形二硅酸锂晶体,晶体的直径0.5-5µm。

加工方法和设备与IPSEmpressⅠ相同,具有良好的透光度,颜色可以选择,美观效果较好,其弯曲强度(407MPa)较IPSEmpressⅠ明显增加。

可以直接完成嵌体、贴面、后牙全冠的制作,也可以制作前牙基底冠和前牙三单位固定桥支架,还有报道用于制作全瓷粘接固定桥的支架。

其他产品包括3GOPC(PedtronCoperation,Wallingford,CT)等。

5)镁铝尖晶石玻璃陶瓷:

主要由镁铝尖晶石和玻璃基质组成。

主要产品包括In-CeramSpinel(VitaZahnfabrik,BadSackingen,Germany),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显示的微观结构是玻璃基质中分布着镁铝尖晶石晶体,晶体直径1-5µm。

其加工方式是CAD/CAM技术,可应用的系统是Celaysystem(Mikrona,Spreitenbach,Switzerland)和Cerecsystem(SironoDentalSystemGmbH,Bensheim,Germany)。

其他产品有Cerestore(CoorBiomedical,Lakewood,Colorado),加工方式是注射法铸造。

2.玻璃渗透氧化物陶瓷

1)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

在疏松多孔的氧化铝中渗透了一定量玻璃成分。

主要指In-CeramAlumina(VitaZahnfabrik,BadSackingen,Germany)产品,玻璃渗透前的胚体是不完全烧结的多孔高纯度氧化铝,其孔隙率是30%左右,孔隙的大小为1-5µm,渗透后的陶瓷微观结构可见氧化铝结构之间充满了玻璃成分。

多孔氧化铝胚体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氧化铝粉末调和后,利用粉浆涂塑方法在耐火代型上成型,然后在1125℃高温下烧结2小时左右,在此温度下的氧化铝烧结是不完全烧结,烧结后形成疏松多孔结构,这种状态下的氧化铝质地较软,韧性较好。

另一种方法是CAD/CAM技术,可应用的系统是Celaysystem(VitaZahnfabrik,BadSackingen,Germany)和Cerecsystem(SironaDentalSystemGmbH,Benshein,Germany),不完全烧结的多孔氧化铝胚体制作成可切削的成品,通过数控车床切削成修复体形态。

制作完成的氧化铝胚体在1100℃下进行玻璃渗透,渗透所用玻璃粉是镧系玻璃,融化后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氧化铝胚体的颜色是纯白色的,玻璃粉有不同颜色,可根据修复体所需的颜色进行选择。

高温融化的玻璃进入多孔氧化铝的间隙之中,冷却后通过喷砂去除表面多余的玻璃,玻璃渗透之后,多孔氧化铝成为致密结构,增加了强度,此时氧化铝晶体的含量是85%。

这种陶瓷材料的弯曲强度高于玻璃陶瓷,其中粉浆涂塑方法制作的弯曲强度是440MPa,CAD/CAM方法制作的弯曲强度是594MPa。

其透明度较玻璃陶瓷有所下降,因此需要增加饰瓷恢复修复体外形和美观效果。

用于制作基底冠和前牙三单位固定桥的支架,也有报道用于制作全瓷粘接固定桥的支架。

2)玻璃渗透氧化锆陶瓷:

多孔氧化铝胚体中加入部分氧化锆成分,胚体的孔隙中渗透玻璃成分。

主要指In-CeramZirconia(VitaZahnfabrik,BadSackingen,Germany)产品,多孔胚体瓷块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其中含有35%的二氧化锆,其作用是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另外含有16%的CeO2作为稳定剂。

加工胚体以及玻璃渗透的方法和过程与In-CeramAlumina相同。

玻璃渗透氧化锆陶瓷的弯曲强度(630MPa)优于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可用于制作基底冠和前、后牙三单位固定桥支架。

3、氧化物陶瓷

1)致密氧化铝陶瓷:

主要成分是完全烧结的三氧化二铝,氧化铝含量99.9%,少量的氧化镁添加剂作用是促进氧化铝完全烧结。

显微结构是致密排列的三氧化二铝晶体结构。

主要产品ProceraAllCeram(NobelBiocare)依靠CAD/CAM技术加工,具体方法后面再做详细介绍。

弯曲强度可达690MPa,氧化铝陶瓷的颜色可以调节成近似牙本质的颜色,但透明度较差,需要增加饰瓷恢复修复体外形和美观效果。

用于制作基底冠和前、后牙三单位固定桥的支架。

2)氧化锆陶瓷:

即含氧化钇稳定剂的二氧化锆(Y-TZP),是目前产品种类最多的牙科陶瓷材料,大多产品含有重量比3-5%的三氧化二钇作为稳定剂,显微结构是多晶像的氧化锆晶体结构(tetragonal),晶体颗粒的直径为0.5-1.0µm,产品为陶瓷块,加工方式是CAD/CAM技术。

这类陶瓷的弯曲强度可达1000MPa以上,颜色多为纯白色,个别系统有不同颜色的瓷块供选择,透光度差,需要增加饰瓷恢复修复体外形和美观效果。

一般用于制作后牙基底冠和长跨度的固定桥支架,也有用于制作全瓷粘接固定桥支架的报道。

常见的产品包括:

ProceraAllzircon(NobelBiocare),Cerconsmartceramics(DeguDent,GmbH,Hanau-Wolfgang,Germany),Denzir(Cad.esthetics,AB,Skellefteå,Sweden),EverestZH/ZS-Blank(KaVoDental,Germany),Prozyr(Norton-St.Gobain,Raleigh,NC),Lava(3MESPE,Seefeld,Germany)等,以上产品含有3%的三氧化二钇。

而DC-Zirkon(DCSDentalAG,Allschwil,Swizerland),Zirconia-TZP(MetoxitAG,Thayngen,CH),In-CeramYZ(VitaZahnfabrik,BadSackingen,Germany)等产品含有5%的三氧化二钇。

(二)常用的全瓷材料加工方法

1.CAD/CAM技术:

是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技术,目前是全瓷修复材料的主流加工方式。

1)CAD/CAM技术完成完整修复体

典型代表是Cerecsystem(SironaDentalSystemGmbH,Bensheim,Germany),目前已发展至三代产品。

系统包括扫描仪和数控车床。

制作流程包括,临床制取印模和模型,预备体代型表面喷粉,光学扫描仪采集数字印模,利用软件在计算机上建立数字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修复体形态。

数控车床切削成修复体形态,在模型上试戴,调整外形,磨光,上色,上釉,完成最终修复体制作。

可以加工玻璃陶瓷,用于制作嵌体、贴面、全冠修复体。

2)CAD/CAM技术完成修复体的基底冠

外层的饰瓷部分恢复修复体的形态和美观效果,常规粉浆涂塑和烧结的方法完成饰瓷的制作。

Precident-DCSsystem(DCSProductionAG,Allschwil,Switzerland),Prozyr(Norton-St.Gobain,Raleigh,NC),Cerconsystem(DeguDent,GmbH,Hanau-Wolfgang,Germany),Cad.estheticsCAD/CAMsystem(Cad.esthetics,AB,Skellefteå,Sweden[22],KaVoEverestCAD/CAMsystem(KaVoDental,Germany),Lavasystem(3MEspe,Seefeld,Germany)等系统都可以通过这种加工方式进行全瓷修复体的制作。

这些系统都是小型的CAD/CAM系统,通常包括扫描仪、数控车床等设备,通过扫描模型获得数字模型,由技师在技工所内利用小型CAD/CAM系统完成修复体基底冠的制作。

以KaVoEverest系统为例,该系统包括扫描仪、数控车床和结晶烤炉三个主要部分。

这一系统的扫描仪设计为多重光束扫描模式,可以识别模型的倒凹。

制作流程包括,制取印模和模型,修整代型,扫描仪通过扫描代型采集数字印模,利用软件在计算机上建立数字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修复体基底冠的形态。

数控车床加工基底冠胚体,胚体是不完全烧结的氧化锆,质地较软,切削较容易,切削胚体时进行了放大,预留20-30%的收缩量,在结晶烤炉内完成继续烧结过程,成为致密的氧化锆陶瓷,完成基底冠的制作。

数控车床也可以直接切削完全烧结的氧化锆,此时不需结晶过程,没有放大和收缩,直接完成基底冠制作。

技师在基底冠上烧结饰瓷部分,最终完成修复体的制作。

这一系统还可以加工玻璃陶瓷和钛金属。

如果牙体预备不均匀导致局部修复间隙过大时,可以通过二次扫描的方法制作基底冠,具体方法是技师在模型上根据需要制作基底冠的蜡形,扫描仪扫描代型后,再扫描蜡形,切削完成的基底冠与技工制作的基底冠蜡形形态一致,目的是使完成的基底冠局部增加厚度,补偿过多的牙体预备,避免因局部饰瓷层过厚而增加的崩瓷风险。

Procera系统与上述系统不同,它的特点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与传统技工技术相结合。

过程如下:

制取印模和模型,修整代型,专用接触式扫描仪在代型上采集数字印模,利用软件在计算机上建立数字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修复体基底冠的雏形。

所有数据经Internet网络传输到Procera制作中心,在流水线上制作致密氧化铝陶瓷基底冠,基底冠送回技工室,烧结饰瓷完成修复体。

基底冠的加工方法以加工氧化铝基底冠为例,首先制作放大的代型,目的是弥补氧化铝的烧结收缩。

将氧化铝粉末通过等静压技术,在放大的代型上压制成为胚体,数控车床切削胚体的表面形态,使之成为基底冠的外表面形态。

然后烧结切削后的胚体,氧化铝在烧结过程存在20%的收缩,完全烧结后完成基底冠的制作。

此系统可以加工氧化铝和氧化锆陶瓷,也可以加工钛金属。

2.铸造法

1)失蜡铸造、结晶化处理

代表产品是Dicor(Dentsply/YorkDivision,York,Pa.),制作流程分为两部分,首先通过失蜡铸造方法制作半结晶胚体,然后进行高温结晶化处理,在玻璃基质中形成四氟硅云母晶体,使之成为云母玻璃陶瓷。

具体方法如下,制取印模和模型,修整代型,在代型上制作修复体的蜡型,包埋蜡型形成铸圈,在烤箱中失蜡成为铸模,融化的玻璃料在1370℃离心铸造成半结晶的透明胚体,胚体在650℃开始形成晶核,在1075℃下保持10小时,完成结晶过程。

2)真空压力铸造

代表产品是IPSEmpressⅡ(Ivoclar-Vivadent,Schaan,Liechtenstein)系统,主要设备是铸瓷炉(包括EP500,EP600)。

加工过程如下,制取印模和模型,修整代型,在代型上制作修复体的蜡型,用专用磷酸盐包埋材料包埋蜡型,利用传统的失蜡技术形成铸模,在920℃的高温下,在专用铸瓷炉中,真空条件下,利用瓷柱加压铸造,冷却后,2-bar的压力下玻璃珠喷砂去除包埋材料,金刚砂切盘切除铸道,得到修复体的铸件。

其他系统包括OPC系统(OptimalAutopress,Jeneric/PentronInc.)等。

3.粉浆涂塑、烧结法

In-Ceram(VitaZahnfabrik,BadSackingen,Germany)系统制作不完全烧结疏松氧化铝胚体的方法之一就是粉浆涂塑成型加烧结的方法。

制作流程包括:

制取印模和模型,修整代型,并翻制特殊的耐火代型,将氧化铝粉末调和成糊状,涂塑在耐火代型上成为修复体的雏形,干燥后将其连同耐火代型一起放在烤瓷炉中,1120℃高温下进行2小时左右的烧结,形成不完全烧结的多孔氧化铝胚体。

完成的多孔氧化铝内冠胚体需经过玻璃渗透过程成为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内冠。

4.CAD/CAM技术附加真空热压铸

CAD/CAM技术完成的氧化锆内冠表面压铸玻璃陶瓷,是最近出现的全瓷修复体加工新工艺,代表产品是Ivoclar公司生产的IPSe.maxZirPress,这种工艺加工的全瓷修复体结合了氧化锆陶瓷高强度和玻璃陶瓷透明度好的优点。

所使用的压铸用玻璃陶瓷瓷块是氟磷灰石玻璃陶瓷,微观结构是玻璃质中含有不同晶粒大小的氟磷灰石晶体。

通过调节晶粒的大小来控制材料的透明度、乳光性和亮度。

可用于制作单冠、固定桥和种植体上部结构。

具体方法:

将清洁的氧化锆基底冠表面涂界面剂并烧结,然后在氧化锆基底冠表面制作蜡型,制作完成的蜡型连同氧化锆基底冠用专用包埋材料包埋,失蜡后形成铸模,在专用铸瓷炉中真空热压铸成型,可以一次通过压铸直接完成修复体的形态,通过上色技术完成修复体的制作,也可以压铸一定厚度的玻璃陶瓷,再通过在表面烧结饰瓷完成最终修复体的制作,利用这种技术完成的修复体表现为三层复合陶瓷结构。

二、不同全瓷修复材料的光学性能特点

全瓷冠的美观效果与基底瓷的选择,饰瓷的制作,基牙的状态,粘接剂的选择相关。

针对不同的基牙状态和患者的要求应选择不同的基底瓷材料,运用适当的修复方法,配合正确的粘接材料。

饰瓷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玻璃基质,通过添加少量不同化合物可以调节颜色、透明度,也可以表现出自然牙的乳光效果、荧光效果,可以较好的模拟自然牙的美观效果。

主要影响修复美观效果的因素是饰瓷部分的厚度和均匀度。

通常认为0.7mm以上厚度的饰瓷可以提供模拟天然牙的自然美观效果。

基底瓷材料受材料化学结构的限制颜色和透明度的调节范围明显少于饰瓷材料,不同基底瓷材料的所能达到的颜色和透明度有所不同。

其中透明度的差异对全瓷修复体美观效果的影响较为明显。

陶瓷材料的透明度主要取决于对光的透射,如果大部分光线被散射或反射,材料表现不透明。

如果仅有少量的光线被反射或散射,大部分透射,材料表现出透明效果。

玻璃陶瓷类具有很好的透明度,同时可以调节出接近牙本质的色泽,更容易模拟透明度较大的天然牙效果,特别是牙体预备量较小,饰瓷部分较薄的情况之下也可以达到较好的美观效果。

白榴石增强玻璃陶瓷的透光效果最好,可以不经过饰瓷修饰通过简单的上色技术直接完成的修复体,最适合制作瓷帖面修复体,可以在较小的牙体预备量的基础上达到较好的美观效果。

但是由于这类陶瓷的透明度较大,对于基牙颜色的遮盖效果有限,不适合用于经过金属桩核修复的基牙,以及变色严重的死髓牙,如果用于这类基牙需要适当增加内冠的厚度,在选色时选择颜色饱和度略底的内冠,并在与基牙颜色一致的代型上制作修复体,选择使用具有遮色效果的粘接剂。

总的来说,玻璃陶瓷材料更适合牙本质颜色正常的活髓牙,更易模拟透明度较高的天然牙,此时也要注意选择粘接剂的颜色,避免使用白色不透明的磷酸盐和羧酸盐水门汀,特别是修复体的透明度较高时,粘接剂的颜色可以影响修复体的美观效果。

目前市场上应用的口腔修复氧化锆透明度很小,当内冠厚度达到0.6mm时,几乎不透明,未经处理的氧化锆为纯白色,经过添加铁或稀土元素后可以呈现淡黄色,但颜色的调整范围非常有限,不能完全的模拟不同的牙本质颜色特点。

因此氧化锆内冠具有良好的遮色作用,适用于金属桩核和变色严重的基牙,氧化锆内冠需要足够的饰瓷厚度,特别需要注意修复体颈1/3饰瓷的厚度,避免颈缘处的生硬表现。

由于氧化锆内冠不能很好表现牙本质的颜色特点,可以在内冠表面做颜色修饰,以更好的模拟牙本质的颜色特点,经过仔细的饰瓷修饰氧化锆全瓷修复体可以达到很好的美观效果。

但是对于模拟透明度很高的天然牙,或修复很小的基牙,无法达到足够的修复体厚度时,应慎重选择氧化锆全瓷修复体。

目前应用于口腔修复的致密氧化铝颜色为乳白色,经过添加微量的铁元素,可以呈现淡棕黄色。

其透明度优于氧化锆,低于玻璃陶瓷。

应用于前牙时,通常的内冠厚度为0.3-0.4mm,此时的透明度可以模拟天然牙的自然美观效果,必须经过饰瓷的修饰,并保证饰瓷的足够厚度,以达到优秀的美观效果。

如果用于变色基牙需要增加内冠的厚度。

玻璃渗透氧化物陶瓷的透明度与氧化铝和渗透玻璃的折射率有关,如果所使用渗透玻璃的折射率与氧化铝不同,其透明度很差,但是通过调节渗透玻璃的颜色可以比较容易的获得内冠的颜色特征。

这类陶瓷只能制作内冠,必须经过饰瓷修饰才能满足修复体的美观要求,适合模拟透明度不大的天然牙,对于基牙颜色有较好的遮盖效果,如果用于表现较高的透明度需要增加饰瓷的厚度。

三、全瓷修复材料的力学性能

全瓷修复体的碎裂、折断是口腔修复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失败原因,认识全瓷修复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是分析失败原因进而避免失败的基础。

(一)饰瓷和基底瓷的基本力学性能

强度是陶瓷材料最重要的力学性能参数,陶瓷材料属于脆性材料,特点是耐受压应力,而不耐受拉应力。

对于陶瓷等脆性材料通常测定弯曲强度,以代表抗拉强度,在弯曲过程中,在试件的一个表面达到最大拉应力,在另一个表面达到最大压应力,脆性材料的破碎通常由于拉力,因此弯曲实验实际上提供了材料的抗拉强度的信息。

另外表现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参数包括断裂韧性和弹性模量,断裂韧性代表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断裂韧性越大,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越强。

弹性模量代表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弹性模量越大材料越不容易产生弹性形变。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Hertzian接触实验评价口腔修复陶瓷的抗损伤能力,Hertzian接触实验是基于1896年Hertzian发明的用于理想脆性固体材料的Hertzian破碎实验的改良。

Hertzian接触实验的基本方法很简单,就是利用一个坚硬的球在材料表面压一个凹痕,但却可以有效地洞察材料的损伤模式。

Hertzian接触实验也可以通过重复单次的接触延伸成为疲劳实验。

试样的损伤发生在短裂纹区域,这与材料的强度和抗磨损能力等对微观结构敏感的特性是一致的。

对于理想的脆性材料,接触失效开始于由拉应力单一大范围从接触点向外扩张的锥形或环状裂纹,称之为脆性模式。

对于韧性好一些的陶瓷材料,失效是开始于由剪切应力引起的小范围裂纹或裂隙带在接触点表面下方的扩散演变,称之为准弹性模式。

Hertzian接触实验对于演示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破坏模式中,微观结构的重要作用是很有价值的。

1.饰瓷的基本力学性能

饰瓷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玻璃,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饰瓷材料抗弯强度在60-120Mpa,断裂韧性小于1Mpa/m1/2,弹性模量约为90GPa。

强度明显低于基底瓷和牙釉质,弹性模量接近牙釉质。

饰瓷材料是典型的脆性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很低,在接触载荷作用下,接触失效呈现典型的从接触点向外扩张的锥形或环状裂纹。

2.基底瓷材料的力学性能

不同的基底瓷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不同,玻璃陶瓷的抗弯强度最低,范围在150-400Mpa,弹性模量与饰瓷材料接近,断裂韧性较饰瓷材料有所提高,可以达到2.5-3Mpa/m1/2。

其断裂模式仍然是脆性模式。

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的弯曲强度可以达到500Mpa,断裂韧性较玻璃陶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