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3587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

《童趣》

  一、词语积累

  [余]我。

[童稚(zhì)]幼小。

稚,幼小。

  [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

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毫,细毛。

  [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身。

 [私]暗自,暗暗的。

[拟作]比作。

拟,比,比拟。

 

  [向]接近。

 

  [昂首]抬头。

昂,抬。

  [项]颈,脖颈。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徐]慢慢地。

 

  [观]看,观赏。

 [果]果真。

 

  [唳(lì)]鸟鸣。

 

  [怡(yí)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定神]使精神安定。

[以……为……]把……当作……。

[砾(lì)]碎石、碎瓦。

 

  [壑(hè)]坑谷、深沟。

 

  [神游]游览于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满足。

[兴]兴趣。

 

  [盖]有“原来”的意思。

 

  [为(wèi)]被。

 

  [方]正。

 

  [鞭]用鞭子打。

 

  [数十]几十。

 

  [驱]赶,驱逐。

  二、整体把握

  本文围绕“物外之趣”记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

一是把蚊子成雷当作“群鹤舞于空中”、“鹤唳云端”;二是将丛草、虫蚁、土砾分别当成树林、野兽、丘壑,神游其中;三是观虫时驱赶癞虾蟆。

  三、阅读探究

  1.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

  本领: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习惯: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收获:

时有物外之趣。

  2.体现全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

物外之趣.

  3.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㈠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

㈡神游丛草、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

㈢观虫斗、驱癞虾蟆之趣。

  4.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

有怎样的作用?

  词语:

“怡然称快”、“怡然自得”、“神游”、“呀然”等。

  作用:

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儿童观物时的心理,表现了“物外之趣”,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5.推测作者将癞虾蟆“驱之别院”的目的。

  可能为“二虫”复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6.第四段表现作者“童稚”的语句是什么?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作者获得“物外之趣”的基础和关键是什么?

基础:

细致的观察。

关键:

丰富的想像。

  8.从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样得来的?

  ①有强烈的好奇心。

②有细致的观察力。

③有丰富的想像力。

  《〈论语〉十则》

  一、词语积累

  [时习]时常地复习。

时,时常(又:

按一定时间)。

习,温习、复习、实习。

  [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从。

  [(不)知](不)了解。

  [愠(yùn)]生气,发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

省,反省。

  [为(wèi)]替,给。

  [谋]谋划,指办事。

  [忠]尽心竭力。

  [交]结交,交往。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故]指学过的知识。

  [罔(wǎng)]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

  [诲(huì)]教,教导。

  [知(之)]知道(它)。

  [是]此,这。

  [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看齐,一齐。

  [内]指内心。

  [善者]指长处。

善,好。

  [从]跟从,这里指学习。

  [士]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

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hóng)毅]刚强,勇毅。

  [任]负担,担子。

引申为责任、职责。

[重]重大。

  [已]停止。

  [岁寒]寒冷的冬天。

岁,指时间。

  [凋(diāo)]凋谢。

  [行]奉行。

  [其]大概。

  [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想,希望。

  [勿(wù)]不要。

  [施]加。

  

(二)通假字、古今字

  1.通假字:

[女]同“汝”,你。

[(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2.古今字:

[说]“悦”的古字,愉快。

  (三)成语

  [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很快乐吗?

”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见贤思齐]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形容谦虚好学。

  二、阅读探究

  1.第一则:

(1)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乐趣(态度)和为人态度(个人修养)?

○1学习方法:

学后要时常复习。

○2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探讨学问。

  ○3为人态度:

对不了解自己的人,毫不怨恨。

  

(2)学后复习本是一件艰苦的事,孔子怎么说是愉快呢?

  在复习中巩固了所学,加深了理解,收获增多,这对一个渴求知识和技能的人来说一定是愉快的。

  (3)“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投奔自己,向自己学习,且双方可以探究学问,这自然是十分快乐的事情。

  (4)从第三句来看,我们应学习孔子什么美德?

胸怀宽广,为人大度。

  2.第二则:

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

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重视品德修养。

德乃为人之本,治学之基。

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德,有才无德,其人会遭人鄙视,其才也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却会引起消极的影响。

  3.第三则:

(1)“温故”和“知新”是否是并列关系?

作者强调了什么?

为什么?

  不是。

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孔子说: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复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所以,关键是要“知新”,这就要独立思考。

  

(2)“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新发现,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增长自己的能力。

  4.第四则:

(1)这一则阐述了怎样的内容?

你从中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

  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

  

(2)为什么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学是基础,只学不思,是死学;只思不学,是空想。

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精髓。

  5.第六则:

(1)孔子教育仲由(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用现代汉语概括孔子的观点。

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2)为什么说谦虚是一种智慧?

首先,谦虚是一种美德。

其次,只有谦虚,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为求知和交往等创造良好的条件。

  6.第六则、第七则:

(1)这两则讲了怎样的学习态度?

  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

既要学习长处,又要借鉴短处,从而反省自己。

  

(2)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七则的主要意思。

取长补短。

  7.第八则:

(1)孔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鼓励门人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2)曾子为什么要强调“弘毅”?

  “弘毅”是刚强、勇毅的意思,只有刚强、勇毅才能接受重任并为之奋斗。

  8.第九则:

怎样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以“松柏”比喻君子。

只有在险恶环境下,才能显示出君子的操守。

  9.第十则:

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

  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

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

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也可谈其消极成分,略。

  四、总结:

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

  ①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学习态度:

有朋自远方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品德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一、词语积累

  [内集]家庭聚会。

内,指家人。

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似]相似,像。

  差(chà)]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于。

  二、阅读探究

  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

轻松、温馨。

  2.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

  3.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

  4.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

为什么?

  第二种意见:

“柳絮因风起”一句好。

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陈太丘与友期》

  一、词语积累

  [期行]约定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日中,正午时分。

  [舍(shě)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舍,放弃。

去,离开。

  [乃]才。

  [时年]当时的年龄。

  [戏]嬉戏,玩耍。

  [客]客人,指朋友。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委]丢下、舍弃。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无信]不讲信用。

  [引]拉。

  [顾]回头看。

  二、阅读探究

  1.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

  不讲信用,粗野无礼。

  2.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

  3.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

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第一种意见]不同意。

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

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第二种意见]同意。

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

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4.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同意。

面对元方的反驳,有人很惭愧,想与元方握手道歉,这说明他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5.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

  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

第一,从信用方面看,父亲朋友失约在先,无信;从礼貌方面,父亲的友人当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无礼。

因此,友人最后哑口无言,只得赔礼道歉。

  【附】课内古时词名句积累与赏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汉·曹操《观沧海》

  [简析]借助奇特想像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体现了作者的博大胸怀。

  海日生残夜,江春如旧年。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简析]新旧事物交替,表明时间匆匆过,抒写出淡淡的乡愁,同时也给人以希望。

蕴含的哲理:

旧事物是蕴含在新事物之中的,新事物定能冲破重重阻碍,发展壮大起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简析]选取具有初春特征的典型事物,在动态中将春的活力,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描绘出来。

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想像。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

  [简析]调动嗅觉、听觉,抒写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并将客观事物与人的活动统一起来,表达了闲适的心情,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简析]选取六种代表性景物,自然组合,天衣无缝。

前句景物色彩暗淡,毫无生气;后句景色明丽,清闲、恬淡。

两句一正一反勾起游子无尽的愁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简析]旅途未尽,夕阳在山,更勾起旅人的绵绵愁情,不禁使人断肠。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文言文复习要点

一、给下列字注音

唳()砾()愠()罔()殆()诲()凋()

冥()甍()垣()亘()睥()睨()黯()

倏()骤()拟()遽()堕()髀()跛()

二、文学常识:

1、《童趣》选自《》,作者,代家。

2、《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

孔子,名,字,时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家,家。

3、《山市》作者,字,别号,世称,

代家。

其代表作品是《》,此书题目的意思是,

这是一部集。

郭沫若对此书的评价是

(用对联表述)。

山市现象相当于人们常说的。

4、《世说新语》是朝的组织人编写的,这是六朝小说的代表作。

5、《智子疑邻》选自《》,作者是末期的著名家。

6、《塞翁失马》选自《》,作者是(朝)的。

三、解释重点字词的意思:

  1、果大亡其财(     ) 驱之别院(    ) 而内自省也(   ) 

     徐喷以烟(    )差可拟(      ) 松柏之后调也(    )

  项为之强(       ) 相顾惊疑(    ) 怡然称快(     )

     果如鹤唳(       )元方入门不顾(     )人不知而不愠(     )

     诲女知之乎(     )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

     恒不一见(       )  始悟为山市(      )士不可以不弘毅(     )

     盖一癞蛤蟆(     ) 或凭或立(     )人烟市肆(   )(      )

     下车引之(    )差可拟(    ) 不筑(   )

  方出神() 诲女知之乎(   )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居然城郭矣()胡人大入塞()

往来屑屑()未若柳絮()因风起()

太丘舍去()人皆吊之()此何遽不为福乎()

无何、未几、既而、俄而  ()逾时、(     )倏忽()

  余忆童稚时(    )  吾日三省(    ) 诲女知之乎(   )

     君与家君期日中(    )(     ) 尊君在不(    )

四、特殊字词 

1、  通假字   诲女知之乎  ()   通()  义为() 

       项为之强    ()   通()  义为() 不亦说乎    ()   通()  义为() 

是知也    ()   通()  义为() 一切无有     ()   通()  义为() 

   裁如星点   ()   通()  尊君在不    ()   通()  

2、  古今异义

唯危楼一座  古义:

    今义:

    ;必将有盗 古义:

   今义:

    

与友期行    古义:

    今义:

    ;居十日   古义:

   今义:

   

相委而去    古义:

    今义;    ;去后乃至 古义:

   今义:

   

死者十九    古义:

    今义:

    ;讲论文义 古义:

   今义:

   

与儿女讲论:

古义:

    今义:

     ; 是知也:

古义:

   今义:

  

直接霄汉 古义:

   今义:

     

3、  一词多义

 其邻人之父(     )    必将有盗(     )  层层指数(    )

 父子相保 (     )   其马将胡(     )   鞭之数十(    )

 或千或百  (     )     大亡其财(    )去后乃至(   )

 或凭或立  (     )      亡而入胡(    )家祭勿忘告乃翁 ()

其邻人之父(     )      有善术者(   )温故而知新(  )

其恕乎    (     )      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思则罔(    )   

独以跛之故(   )松柏之后凋也(  ) 项为之强(  )

以丛草为林( )见藐小之物(    ) 为人谋而不忠乎()

徐喷以烟(    )人皆吊之  (    )  而二虫尽为所吞()

可以为师矣()昴首观之()始悟为山市()

然后知松柏(  )故又名鬼市云()以虫蚁为兽(   )

公欣然曰(      )邻人之父亦云()可以为师矣()

不以为然()与朋友交而不信()故时有物外之趣()

然数年恒不见( )  则是无信()独以跛之故(  )

4、 词的活用温故而知新()

天雨墙坏() 鞭数十() 智子疑邻()

吾日三省吾身()窗扉皆洞开()传不习乎()

家富良马()

五、请补充下列句中省略成分

1、神定,(  )捉蛤蟆,鞭(  )数十,驱之(  )别院。

                          

2、 一日,(  )见二虫斗(  )草间。

                              

3、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  )楼上。

4、过中(  )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六、译句:

注意文言翻译时语序的调整和省略成份的补充。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2、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或凭或立,不一状。

6、然数年恒不一见。

7、未若柳絮因风起。

8、此何遽不为福乎?

9、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0、其家甚智其子。

七、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童趣》一文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3、获得物外之趣的条件是什么?

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6、《山市》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

7、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

8、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市”?

9、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

10、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1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

你对此有何感受?

12、为什么“公大笑乐”?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1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

他有哪些特点?

你受到什么启发?

14、《智子疑邻》的寓意是

15、《塞翁失马》的寓意是:

16、“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17、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

18、学了《论语十则》后,你受到哪些教益?

八、出自本册文言文的成语

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

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亦乐乎择善而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七(上)文言文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至第六大题略

七、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写了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

2、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

3、获得物外之趣的条件是:

仔细观察和丰富的想像。

4、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5、恰当。

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

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

6、借孙禹年和他朋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

7、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8、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

9、孤塔—宫殿—城市—危楼

10、山市的特点:

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

1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

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12、“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

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13、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

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14、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15、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所以看待事物应持辩证的态度。

我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成败得失。

16、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新发现,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增长自己的能力。

17、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

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

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18、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

 

中考语文复习全收录十三:

七年级语文上下册文言文练习

 七年级上册:

1、童趣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项为之强项:

颈,脖颈。

强:

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徐:

慢慢地。

以:

  3、果如鹤唳云端果:

果真,果然。

唳:

鸟鸣

  4、以从草为林林:

树林

  5、兴正浓兴:

兴趣

  6、方出神方:

  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

用鞭子打,抽打。

驱:

  8、必细察其纹理细:

仔细。

察,观察

  9、昂首观之昂:

抬。

首:

头。

之:

它,代蚊子

  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

愉快的样子

  二、译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1、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