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4067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

《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Word文档格式.docx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成为陶老求真教育的一个信条,这句话,道破了教育价值观和道德观。

一个“真”字指明了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

这些教育理念应该成为学校贯彻始终的教育理念,进而明确提出教与学的目标,即让学生成为一个“真人”。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

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

做便是学。

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

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会的是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

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

因为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

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

游水也是如此,游水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

通过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全面发展自己的态度、情感、价值观,达到“知情意合一”,自我实现求真知做真人的目的。

(3)生活即教育理论: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主要讲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

①教师要把知识和生活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来“达民之情”、“遂民之欲”。

②教育是解放人类的,教育要启迪人类的智慧,用智慧高质量生活。

③“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

④先生说:

“书是有地位的,过什么生活就读什么书。

”还说:

“书不过是一种工具罢了,书是不可以死读的,但是不可以不用。

”强调的是用好书。

2.我国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各种制度

《中小学生守则》中的要求学生做到:

第九条: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六条:

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

考试不作弊。

《中学生德育大纲》: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习惯。

3、内化学说:

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内化学说认为,内化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客体的东西转变为主体的东西。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可见,内化的好坏与教育效果成正比。

此在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各种教育活动,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主体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开展这项研究,有利于新形势下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创新德育新形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一步丰富国内关于品行教育的理论和初中生道德发展和形成的理论研究,为实施素质教育架起新的支点。

为学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二)实践价值

1.抓好品行培养,有利于推行以德治国方略

在新时期,党的十六、十七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新的奋斗目标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是必须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公民。

青少年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也是成长中的小公民。

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品行,既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

养成良好的品行,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重中之重。

青少年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是处于生长发育中的社会公民,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

青少年良好品行的培养是他们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

如果说以德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的话,那么青少年的品行培养就是这项工程的基础工程。

2.抓好品行教育,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教育担负着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任务。

当然,一个民族的素质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但是在评价一个民族的素质时,往往首先是通过这个民族多数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而获得感性认识的。

例如:

日本、韩国、新加坡人的文明礼貌及爱护环境的卫生习惯;

德国人守时办事严谨、负责的习惯等等。

因此,抓好品行培养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3.抓好品行培养,有利于初中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品行培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的教育,也是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的教育。

本课题将着眼农村初中生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农村初中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以使广大初中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青少年要想成才,使人生有价值,首先要学会做怎样的人。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对他们予以积极的、正确的、全面的教育导向,抓住这一最佳时期,重视并长期坚持品行培养,会对他们一生产生有益的影响。

4.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我国目前中学教育的实际看,在德育中,不仅忽视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

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尴尬事实是:

我们的大学教育居然还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品行教育,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补课。

可见,培养青少年的良好品行,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青少年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又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另外,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育,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

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帮助广大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品行,既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情况:

在国外,有关品行教育的研究相对比较早,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但这些已有研究基本侧重于学生道德发展和形成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学生品行的具体行为的研究还是不够的。

总的来说,对少年儿童品行发展和形成过程中"

行"

的研究比较少,往往注重"

知、情、意"

这几方面的研究。

但是,"

知、情、意、行"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

最终都要落实在"

上。

 

近年来,从品行入手来研究青少年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但整体来说国内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比较泛化,也表现得比较模糊。

例如,将很多本是属于品行教育的内容混同于理想与事业的教育。

无论在我国现行的《中学生守则》(10条)还是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40条)中,均没有出现有关品行的明确内容。

本课题研究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初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研究,对品行培养的一般理论和具体实施策略做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来探索青少年良好品行养成的途径,为我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为农村初中生寻找一条美德成长之路。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理论目标

探索珠三角农村初中生品行教育的规律及实施策略,完成农村初中生品行教育的理论构建工作。

2、实践目标:

(1)通过研究,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本校特点的学生品行教育的德育内容体系,寻找有效的实施途径、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以品行教育为突破口,营造良好的学校德育文化氛围,形成我校优良校风,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育人目标:

通过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行,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诚朴责任、学会感恩”品质和“自主发展、开拓创新”精神的合格公民。

五、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学校德育目标化研究

2.德育途径的多元化研究

(1)校本课程开发

(2)以学科渗透德育为抓手,改革课程教学

(3)德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3.德育内容的系列化研究

(1).诚朴教育

(2).责任教育

(3).自主教育

(4).创新教育

4.德育队伍的全员化研究

(1).教师的师德表率作用与全员德育

(2).构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德育共同体

5、德育环境的优质化研究

(1)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德育共同体研究

(2)优秀电影、视频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研究

(3)学校-社区-家庭有效教育互动方式研究

(4)开发校本课程,弘扬优良校风研究

(5)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品行教育研究。

六、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构建的德育系列教育活动体系的研究

有效的德育教育活动必然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也是学生乐于接受,能够理解、确实可行的德育规范和行为。

从最基本的做起,从细节做起。

确定哪些最基本的德育规范和行为,通过怎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如何对学生的德育行为进行评价和激励,如何开展有效的主题教育活动,因此构建“知行合一”的德育系列教育活动的体系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

2.学科教学中渗透品行教育的途径研究

学生的主要活动在课堂,如果德育工作不能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光靠几次主题性的教育活动和阵地教育,德育的效能必然是不高的。

因此学科教学与“学做真人”良好品行教育的有机结合方式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研究中要根据各科学科的特点,结合“求真知,做真人”的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七、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农村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构建研究。

学校是德育教育活动的主阵地,但社会大环境,家庭教育对学生品行的影响 也不容忽视。

家庭不重视良好品行的培养。

我校现状是,农村学生及外来务工子弟居多,家长对子女的成长关心不够,家长的文化程度的偏低,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对头,导致了学生在思想行为习惯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大部分家长只管孩子上学没有,对孩子的行为漠不关心。

社会的复杂不利于学生品行的培养。

我校地处珠三角地区,经济繁荣,流动人口多,社会环境复杂,导致个别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存在着偏差。

八、科研保障条件

1、成立课题组,组织、管理好研究队伍,制定好研究实验方案和各子课题实验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调控,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确保课题研究正确、有效地开展。

课题组组长:

薛任强

副组长:

卢新泉梁红令

主要成员:

冉启彪李宗强关定祥胡新祥周丽霞王晓艳钟春玲廖雁群。

2、学校主要领导亲自参加,课题研究中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

骨干教师分担子课题,在全校范围内铺开。

3、建立学习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①确定相关的理论学习内容,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②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课题组教师,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可采用自学、集中学、讲座、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参与热情。

③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反馈检查情况。

4、加强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不断深化。

①形成课题研究的氛围。

由校长室牵头开展研究课题,定期撰写阶段报告书,课题组成员和各学科相关教师全员参与,积极探讨,形成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加快课题的研究进程。

②围绕课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教研科研不分家,使课题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使课题研究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③学校的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处处开花结果。

5、及时总结、落实奖励措施,调动教师的教科研激情。

①组织教师围绕课题开展案例评比,教育故事会等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成果,撰写论文和教学反思。

②采用激励机制,对教科研工作的优秀者、优秀科组,对教科研卓有成效的教师落实奖励措施,更好地调动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激情。

③学校列出专项课题研究经费,购买相关理论书籍,选派老师参加课题培训,奖励课题研究优秀教师,出刊成果汇编等。

九、课题研究思路、方法

(一)课题的研究思路:

1、活动育人。

开展文体艺活动、重大节日活动、系列专题教育活动。

2、教师言行育人。

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3、课堂育人。

发挥个人学科的育人功能,知识传授与德育结合。

发挥主题班会的育人功能。

4、阵地育人。

黑板报、升旗仪式、学生会监督岗,校外德育基地,手抄报、广播站、图书室……

(二)课题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首先观察学生中存在品行方面的问题,客观地分析长处及短处,以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2.问卷调查法

广泛收集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调查报告,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从中把学生的品行要求放在第一位,不良的行为得到及时矫治。

3.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的一种方法。

比如对某一个学生的前后学期变化对比并寻求原因,从而通过对若干个个案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4.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对实施对象之间或个案与个案之间的比较研究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通过对若干研究方法的比较,找出适合我校实际工作的方法,更加以指导以后的工作。

5.文献资料研究法

文献资料法,即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养成教育的资料,然后再进行整理、分析,从中筛选出有用的资料供给学生阅读、学习,对照检查,反馈。

十、研究工作方案

课题从研究的阶段来考虑,拟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鉴定三个主要阶段。

各阶段的阶段目标不同,第一阶段侧重于理论研究与早期实验,第二阶段则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具体地实施课题方案,形成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第三阶段属总结提高阶段,分析前面两阶段所取得的资料和数据,形成最终的研究结论。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7年9月——2008年7月)。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课题实施方案的设计、研究梯队的组建、组织和管理机构的建立、有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有关人员的培训等。

该阶段完善一些制度,设计相关的活动方案,并进行初期实验。

本阶段实验的重点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1、学校品行培养领导小组。

实行由校长负责,有政教处、团支部、负责人及各年级组长等组成。

2、班主任及相关德育督导人员培训工作,品行培养资料的收集。

3、课题实施方案的设计及论证、申报工作。

4、完善南头初级《南头初级中学管理制度汇编》,其中包括学生管理条例。

加强仪容仪表、班容班貌等检查,继续开展“阶段之星”“文明学生”“文明班”等评比活动。

5、制定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方案,开展“感激父母—感激老师—劳动者—感激学校”征文、演讲、手抄报等系列活动。

6、构思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组建以班主任为龙头的班级教育模式。

7、整理“学校社区家庭教育一体化”的思路,组建相应的机构。

第二个阶段:

实施阶段(2007年7月——2009年2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分年级全面开展课题研究,进行具体实验,进行个案追踪与

访谈、理论研讨、指导与培训,推广成功经验等等。

这一阶段德育重点有两个:

一是诚朴责任,学会感恩,这是启动阶段感恩教育的继续与深入;

二是自主学习,开拓创新。

主要从责任感与学习的上进心上进行行为习惯研究和指导。

1、启动阶段研究成果推广。

2、全体教师的培训。

3、继续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意识,严格贯彻《南头初级中学学生一日常规》,规范学生的行为,提升学生的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

加强各项检查工作,学生出勤、清洁卫生、学生个人卫生、仪表仪容、校服、自行车停放、两操、公物管理、班级墙报、南头初级中学学生一日常规等方面。

分别实行日检、周检和月检制度,结果作为学校文明班评比的主要依据。

文明行为的养成注重加强对学生个人行为、班级集体、社会公德、学会感恩等方面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1)学生的习惯从个人卫生习惯头发、指甲、服饰到书包、单车的摆放,学习用具的准备、上课的精神状态、回答问题到坐姿,甚至上下课的仪式,同学师长相遇问候,事无大小都严格要求,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增强团队精神。

(3)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专家讲座、法制教育(片、讲座、专题课);

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各种途径来强调交通安全意识。

使学生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4)利用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开展感恩教育,让德育回归生活。

利用节庆日,开展师生间、家长子女间、同学之间的祝福、慰问互庆活动,增强了人际亲和力,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

学习态度的培养。

“个性影响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严抓细管,规范管理,注意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和学习态度的引导。

4、分年级进行品行教育实验。

初一级:

加强入学新生的养成教育,特别是《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弘扬家庭美德,争做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中学生,组织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南头初级中学学生一日常规》。

初二级:

以遵纪守法教育为重点,克服不良行为。

加强法制教育,引领学生文明、守纪;

教育学生自尊、自强、团结同学;

激励学生勤奋,进取,远离网吧。

初三年级:

以培养社会公德,树立良好形象为重点。

开展“扬理想风帆,做合格人才”主题教育活动。

要求学生重实效、讲拼搏、长才干,争取中考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5、突出本阶段重点内容:

“诚朴责任、学会感恩”和“自主学习、开拓创新”

第一方面:

以“诚朴责任、学会感恩”为目标,进行品行教育。

(1)以“诚朴、责任”为核心,进行优秀班级建设。

完善“文明班”、“成绩优良班”等评比制度,创建一批校内优秀示范班和优秀班级,形成班级管理的鲜明特色,创建优秀示范群体,带动班级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2)以“诚朴、责任”为核心,加强德育制度建设。

学校从学生行为规范实际和学校特点出发,以《中学生守则》为依据,完善和制定相关的校本制度,如:

《南头初中学生管理制度》、《南头初中仪表检查制度》、《南头初中文明班、成绩优良班的评比细则》等。

(3)以“诚朴、责任”为核心,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熏陶作用。

宣传画、征文、手抄报、争做合格小公民等活动,围绕诚朴做人的中心对学生进行教育。

(4)以“诚朴、责任”为核心,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比如选编100个体现了诚朴、责任美德的故事,编辑成一本书,取名为《人格的魅力——诚朴、责任的故事》等。

第二方面:

以“自主学习、开拓创新”为核心进行自主管理教育。

(1)、提高班级自我管理水平,创建一批校优秀示范班和优秀班级,形成班级管理的鲜明特色,创建优秀示范群体,带动班级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2)、以学校“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主题活动为平台,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开拓创新的能力。

(3)、加强学生社团组织和建设,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组建“校园小卫士”队伍;

增建学生校长助理队伍;

完善校内团总支、学生会、广播站、文学社、青少年志愿者等学生干部队伍。

(4)、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服务于他人的能力。

5、扎实推行以班主任为“龙头”的班级组教育管理模式。

6、整理“学校社区家庭教育一体化”的思路,组建相应的机构。

7、本阶段完成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达到预期目标,写出相应的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

验收和总结阶段(2009年2月——2009年7月) 

全面总结、整理与课题有关的课题研究工作资料,编辑出版课题研究成果集子,写好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发布研究报告,推广科研成果等

1、写好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出版各类专著,包括教师研究论文集、校本课程读本、教育论文集、活动设计方案集、为学生养成教育开展的各种征文或作品集等。

推行有效模式的相关音像资料,拍摄相关的优质录像课。

3、“农村初中生品行研究与探讨”课题总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