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36774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doc

《浅谈小学生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小学生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doc

浅谈小学生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作者:

李朝营

单位:

新密市米村镇柿树湾小学

浅谈小学生数学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做错数学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长期存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只有弄清楚学生真正的出错原因,才能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避免错误,真正体验到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为教师,教学必须植根于探讨研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找到最佳方法进行解决,减少无效劳动,让师生之间在轻松愉悦中去学会知识。

  我们仔细分析了学生们的作业,发现错误以计算、解决问题为主。

下面我们从两方面谈谈错误的症结以及解决措施:

  一、计算方面

  1、低年级学生计算错误原因的分析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计算错误的收集,进行了汇总分类:

  

  

(1)基础知识不扎实:

有一些错误的产生是由于运算的基本概念等知识不扎实造成的。

如:

9+6这样的,20以内的加减法还没掌握好。

  

  

(2)算理不明:

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对计算法则没有牢固掌握和准确运用造成的。

如12×3有的学生就算2×3=6,最后结果等于16,没有体会到3个十的意义。

 

  (3)思维定势:

消极的思维定势具有习惯性,成见性,想当然等特性,会严重干扰和抑制学习的顺利进行。

如在“25÷5,36÷4,56÷8”等题后夹一道“20+4”,很多学生往往错算成“20÷4”。

  

  (4)注意不集中:

在计算过程中常出现看错数字或符号等顾此失彼,丢三拉四的现象。

 

  (5)书写潦草:

有些学生不注意书写格式,字迹潦草,如把“6”写成“0”,把“7”写成“1”等。

  (6)计算错误:

一些计算方法很简单却常常出错误,如连续退位的多位数加减法,要不忘了进位或退位,要不不用进位或退位还去进位或退位。

 

  (7)缺乏验算:

计算中即使出现一些错误,如果有检查验算的习惯,也不难发现问题,自我纠正。

可是,常出现计算错误的学生,偏偏就没有验算的习惯。

  

  2.探索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策略

  计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

懂理,就是使学生懂得计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熟练就是经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对基本计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灵活就是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计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

例如:

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

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规范书写格式。

计算过程中的随意书写和杂乱的笔迹,是学生出现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只有规范书写,才能保证他们看清运算的符号和数字,从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3)加强练习。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特别是要加强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练习,使20以内加减法在他们脑海中刻下牢固的印记。

  

  (4)培养认真的良好习惯。

要求学生做题要“三看”,一要看清运算的数字,二要看清运算的符号,三要手脑并用,眼看着,手写着,脑想着,旁骛所思,心无所想,三者合一。

更要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

  

  (5)在教学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对学生容易忽略的环节,作出必要的突出,加强其刺激强度,最大限度的减少错误生成的诱因。

并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加强对易错题的对比性练习,防患于未然,让学生自查,互查,及时纠错,从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二、解决问题方面

  1、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错误原因的分析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对解决问题中的错误,进行了分类:

  

(1)思维定势  

例如:

我们经常遇见这样的学生,只要问题中有“一共”就用加法,问题中有“剩余”就用减法,全不顾问题和条件的内在联系,以至于“每个本2元,买8个本一共要用多少钱?

也用加法2+8=10。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加法、乘法的意义,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求“一共”用加计算,只是加法应用题中的一种,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凡是把几个数合并起来就要用加法,而不能看见“一共”用加法。

 

(2)类似题目混淆  

例如:

“①白兔有9只,黑兔有6,黑兔比白兔少几只?

②白兔有9只,黑土比白兔少3只,黑兔有多少只?

”这两题比较接近,很多学生可能会弄不清楚,这里我们需要通过比较,可以把相似、相近的应用题知识区别开来,找出它们的差异,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信息遗漏  

对一些隐藏了条件的应用题,要让学生反复读题,正确、全面地理解其中的关键词句,挖出隐含的解题条件。

如“小明带了3元钱,小红和小兰各带了4元,他们一共带了多少钱?

”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对“各”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了“各”的含义,才能正确解题。

还有一些图文结合的应用题,条件给的不明显,需要从图中或文字中去挖掘,这样的题学生比较困难。

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平时要善于积累,对一些应用题会有一定的帮助。

  

  (4)不明白题目的生活意图。

  例如:

老师和学生共23人,每只船限坐4人,至少要租几只船?

  错解:

23÷4=5(只)……3(人)

  答:

至少要租5只船。

  

  所得的商和余数都是直接的答案,都不需要考虑其他的生活因素,学生也慢慢养成了算完就答的习惯。

而这题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是个很难得的贴近生活的典型题目。

所以答案是需要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思考的,而且只要老师稍作点拨,学生都能醒悟或理解“多余的3人,也必须做一条船啊!

”这些孩子不明白其中的生活价值,为了解题而解题,才会如此,所以,数学学习还应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让学生走进生活,真正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错误原因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低年级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图文结合出示内容,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既要求学生能解决问题,又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鲜活的画面很容易将学生带到一个情境,吸引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老师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画的顺序,培养思考的习惯,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利用这些条件可以求什么?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让学生从小就会找数量关系,最重要的是理解题中已知数学信息是表示什么?

问题是求什么?

如何利用已知条件求问题。

培养小学生读题的习惯,一遍不懂读两遍,多读几遍,在读的过程中理会题目的意思。

同时,加强与生活经验的联系,要从身边接触到的生活问题出发。

与其让学生解决从未接触的生活数学不如整合题目,改学生经常接触的事情,同时要让学生参与进学习活动中,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学只是形成过程,在活动中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兴趣和技巧。

 

(3)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低年级的教材很多图文结合的应用题,它末尾都会设一个开放题: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老师要善于去引导学生,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一个学生提问能力的强与弱,也可以看出他对题目的理解程度。

所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也很重要。

 

(4)培养学生说题能力  

说题就是是把自己脑子里想的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而已。

然而很多学生可能仅会做这道题,却说不出这道题目的意思,或者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那么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说。

应用题包含的知识比较丰富,在指导学生解题时,一般要求学生读题,讲述题意或者要他们补充条件,提出问题。

分析之后,让学生充分去说,可采取自己说、同桌说、小组说。

这样反复的说,头脑里就出现了解题的思路,在列式解答就迎刃而解了。

 

  经过一学期的收集,我们了解了学生数学学习中易错的知识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我们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集体研究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追求有效的课堂。

  面对错题,我们正确对待。

用好错题,化腐朽为神奇。

重视错题,开启智慧大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