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语文比较阅读《从军行》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37622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上册语文比较阅读《从军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二上册语文比较阅读《从军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二上册语文比较阅读《从军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二上册语文比较阅读《从军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上册语文比较阅读《从军行》教案Word下载.docx

《初二上册语文比较阅读《从军行》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上册语文比较阅读《从军行》教案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上册语文比较阅读《从军行》教案Word下载.docx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

  到书上)

  1、边塞诗:

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

  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

  2、《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

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

本诗体现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以身许国的壮志。

  3、王昌龄:

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

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

  2、理解诗意,感情朗读。

  (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找出诗中体现边塞风光的景物,思考:

这些景物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2、抓住“暗”

  “孤城”体会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戌边将士的思想情感。

讨论:

这样的场面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3、面对如此残酷的战争,将士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4、前两句的景物描写与后面有什么关系呢?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赏析提示第

  一、二句写出了形势的危急。

  “青海”地区,是唐代经常与吐

  蕃作战的地方;

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

戍边战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一方面,背景是昏暗的。

长云,指横在天际的云,把雪山都遮蔽,因而天色就比较昏暗了。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战士所在的地方,又是孤城,又是被围困的,不但远离中原,而且远离玉门关,可见其形势是如何凶险了。

  第

  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纵观全诗,

  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

  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两句形成鲜明对照。

第三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觉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

本诗在抒写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使得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这首诗歌最突出之处。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五、课堂反思(有反省才能有发展,有思考才会有提高)附1:

古诗鉴赏六看古典诗歌的鉴赏,一看类型(送别类,怀古类,思乡怀人类,战争或边塞类,爱情类,民生类,闲适类,借景抒情类,托物言志类),二找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三定感情,四找技巧(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五下结论(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六品风格。

  附2:

王昌龄诗作《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