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7999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docx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

1、人类有三大安全对策:

一是安全工程技术对策。

二是安全教育对策,三是安全管理对策。

2、生命权、健康权…安全权,这是人娄最基本的人权。

3、目前我国已批承认的安全卫生国际劳工公约有9个。

4、1956年5月25日,周总理亲自主持制定了著名的“三大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5、1979年,卫生部、第四机械工业部颁布了《微波辐射暂行卫生标准》规定。

八小时连续辐射不超过:

38微瓦/平方厘米;日累计累不超过:

300微瓦/平方厘米;一次不允许超过5毫瓦/平方厘米。

6、企业生产车间和工作场所标准为85分贝。

最高不超过90分贝。

7、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全国每年的5月开展安全生产安全月活动。

目前为6月,深圳为8月。

8、199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正式实施。

9、199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实施。

10、1998年9月1日全国日大颁布实施《消防法》,全国消防安全日为11月9日。

11、《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11月1日正式实.12、《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13、2003年3月安监局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14、2003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

15、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

16、事故系统四要素:

人、机、环境、管理。

17、事故直接损失系数1:

4,间接损失系数1:

〉10018、人类发展哲学发展进程:

时代

方法论

1、工业革命前

无能为力

2、17世纪至20世纪初

亡羊补牢,事后型

3、20世纪初至50年代

总和对策及系统工程

4、20世纪50年代以来

本质安全化,预防型

19、系统按其组成性质,分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思维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等。

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20、系统具有六方面的特征:

(1)整体性

(2)稳定性(3)有机联系性(4)目的性(5)动态性(6)结构决定功能的特性

21、安全系统原理两个系统对象:

一是事故系统,二是安全系统。

22、事故系统四个要素:

人(最直接的因素)、机(最直接因素)、环境(重要因素)、管理(间接因素)。

23、安全信息流技术首先要认识生产和生活中的人—人信息流,人—机的信息流,人—环境的信息流,机—环境信息流等。

24、安全信息的功能:

(1)安全信息是企业编制安全管理方案的依据。

(2)安全信息具有间接预防事故的功能。

(3)安全信息具有间接控制事故的功能。

25、安全信息的分类:

(1)生产安全状态信息

(2)安全活动信息(3)安全指令性信息

26、安全的价值取决于:

(1)信息的及时性

(2)信息的准确性(3)信息的适用性(4)安全信息流

27、管理学的控制原理认为,管理活动四要素:

一是控制者,二是控制对象,三是控制手段及工具,四是管理成果。

28、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工程及时原理。

(1)消除潜在危险的原理

(2)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的原理(3)冗余性原理(4)闭锁原理

(5)能量屏障原理(6)距离防护原理(7)时间防护原理(8)薄弱环节原理坚固性原理

(9)坚固性原理(10)个体防护原理(11)代替作业人员的原理(12)警告与禁止信息原理

29、安全监督系统主要只由工会组成的安全防线,具体为:

(1)党组织抓党

(2)行政抓长(3)工会抓网(4)共青团抓岗(5)妇女抓帮

30、根据有关行政规范的规定,专职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人员数量要达到员工总人数的3%—5%。

31、注册安全主任的主要职责:

(1)定期向企业负责人提交安全生产书面意见

(2)参与制定措施(3)经常进行现场安全检查

(4)组织指导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32、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1)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遵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执业,不弄需作假,并承担在相应报告上签署意见的法律责任;

(3)维护国家、公众的利益和受聘单位的合法权益;(4)严格保守在执业中知悉的单位、个人技术和商业秘密;

(5)应当定期接受业务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33、安全组织机构中的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1)组织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政策、目标,以及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并督促个部门组织实施;

(2)协调、指导个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宣传教育等安全管理工作;(3)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34、我国安全生产法规的特点有:

保护对象是劳动者、生产经营人员、生产资料、国家和个人财产。

(1)具有强制性

(2)具有政策性(3)有科学技术性特点

35、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6、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法规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宪法为依据的‘以安全生产法为主体的、由有关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有关行政规章、技术标准所组成的综合体系。

37、《安全生产法》地二十四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作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8、《安全生产法》地三十四条规定:

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在同一座建筑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39、“三危”距宿舍〉50米,“三危”以外距宿舍〉25米。

40、未成年工是指年龄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41、“三同时”是保证建设项目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最有力的措施。

42、消防管理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43、职业病的防治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4、按标准的法律效力分类分为:

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45、安全生产国家标准颁布状况有:

(1)设计、管理类标准

(2)安全生产设备、工具类标准(3)生产工艺安全卫生标准(4)防护用品类标准

46、特种作业人员经安全技术培训后,必须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者,方准独立作业。

取得特种作业证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复审,复审的时间为每两年一次。

47、安全生产设备、工具灯标准:

《固定式钢直梯》、《固定式刚斜梯》、《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固定式钢平台》等。

48、在机器设备中,死亡事故最多的是起重机械。

49、压力机械是发生重伤事故最多的一种机械,连续发布了《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压力机械安全装置技术要求》《压力机用感应式安全装置技术条件》《压力机用光线式安全装置技术条件》《压力机用手持电磁吸盘技术条件》《模削机械安全规程》《冷冲压安全规程》。

50、《刑法》第134条:

工矿企业重大责任事故罪犯罪主体的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事业职工。

《刑法》第135条:

工矿企业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犯罪主体是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事业单位。

51、《劳动法》第53条规定:

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52、职业安全卫生设施是指:

安全技术方面的设施、劳动卫生方面的设施、生产性辅助设施。

53、《安全生产法》三大目标:

(1)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2)保护国家财产安全(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54、《安全生产法》五方结构:

(1)政府监督与指导

(2)企业实施与保障(3)员工愿意与自律(4)社会监督与参与(5)中介支持与服务

55、《安全生产法》两结合监管体制是:

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条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专项监管相结合的体制。

56、《安全生产法》四个责任对象:

(1)政府责任方

(2)生产经营单位责任方(3)从业人员责任方(4)中介机构责任方

57、《安全生产法》指明我国安全生产的三大对策体系:

(1)首先是事前预防对策体系

(2)第二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3)第三是建立事后处理对策系统

58、从业人员的八大权利是:

(1)知情权

(2)建议权(3)批评权、检举、控告权(4)拒绝权(5)紧急避险权

(6)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7)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8)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59、从业人员的三项义务:

(1)自律尊规的义务

(2)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3)危险报告的义务

60、四种监督方式:

(1)第一是工全民主监督

(2)第二是社会舆论监督(3)第三是公众举报监督(4)第四是社区报告监督

61、《安全生产法》明确38种违法行为,其中生产经营单位及负责人30种。

62、“三方原则‘:

国家—雇主—雇员三方利益协调的原则。

6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司:

负责发布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和伤亡事故统计的具体工作,分析和预测全国生产形式。

64、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15日内依法做出主力决定。

65、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三大职权:

第一是调查取证权第二是现场处理权第三是查封、扣押行政强制措施权

66、安全监管部门的五项义务

(1)审查、验收禁止收取费用

(2)禁止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指定产品(滥用职权)

(3)必须遵循忠于职守、支持原则秉公执法的执法原则(4)监督检查时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

(5)对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业务秘密尽到保密之义务

67、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在劳动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人员。

68、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企业负责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指定、落实防护措施不放过。

69、在“企业负责“的前提下,企业能得到的最经常、最全面、最有益的监督和协助,就是企业基层工会组织的“群众监督”。

70、群众安全监督的十条安全渠道:

(1)网络监督

(2)双向监督(3)民主监督(4)参政监督(5)依法监督(6)科学监督(7)舆论监督

(8)专题监督(9)信息监督(10)联合监督

71、我国对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职能部门的国家质检总局

72、六种特种设备:

1锅炉、压力容器;2压力管道;3起重机械;4电梯;5客运架空索道;6厂内机动车辆

73、矿山安全监察形式有:

国家监察、矿山内部监察、群众监督。

74、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强化行政执法管理,从上至下实行垂直管理、分级负责的体制。

75、一通三防:

通风、防瓦斯、防火、防煤尘。

76、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77、企业安全教育的对象主要包括企业的决策层、生产的管理者、员工、安全专业管理人员及职工家属五种。

78、企业决策层安全教育的知识体系,对决策层的安全教育重点在方针政策、安全法规、标准的教育。

企业决策层应树立如下安全生产观:

(1)安全第一的哲学观

(2)尊重人的情感观(3)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4)预防为主的科学观

79、企业中层管理干部的安全教育知识体系:

(1)多学科的安全技术知识

(2)推动安全工作前进的方法(3)国家的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体系

(4)安全系统理论、现代安全管理、安全决策技术、安全生产规律、安全生产基本理论和安全规程。

80、企业中层管理干部的安全教育目标:

(1)有关心职工安全健康的仁爱之心

(2)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感(3)有适应安全工作需要的能力

81、班组长的安全教育目标:

(1)强烈的班组安全需求

(2)深刻的安全意识(3)自觉的遵章守纪习惯(4)勤奋的履行工作职责

(5)机敏的处置异常的能力(6)高尚的舍已救人品德

82、企业每年必须对班组长进行一次系统的安全培训。

83、企业的安全专职管理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实现的具体实施者,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正规军”/

84、一般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主要包括:

(1)企业内的危险设备和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2)有关电气设备的基本安全知识(3)起重机械和厂内运输有关安全知识

(4)生产中使用的有害原材料或可能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防护基本知识

(5)企业中的一般消防制度和规则(6)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以及伤亡事故报告办法等

(7)发生事故时的紧急救护和自救技术措施、方法

85、企业普通员工的安全教育方法:

(1)职工的三级教育(厂级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

(2)转岗、变换工种和四新(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安全教育

(3)复工教育(指离岗3个月《包括3个月》以上的工伤后上岗前的安全教育

(4)特殊工种教育(5)复训教育(6)全员安全教育(7)企业日常性教育及其他教育

86、为何职工家属安全教育?

(职工家属的安全文化建设主要是使家庭为职工的安全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

内容包括:

职工的工作性质、工作规律及相关的安全生产常识)。

87、对职工家属的内容主要包括:

职工的工作性质、工作规律及相关的安全生产常识等。

88、安全经济学定义:

安全经济学是研究安全的经济形式和条件,通过对人类安全活动的合理组织、控制和调整,达到人、技术、环境的最佳安全效益的科学。

89、安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安全经济学的宏观基本理论

(2)事故和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规律(3)安全活动的效果规律

(4)安全活动的效益规律(5)安全活动的科学管理

90、合理安全投资通常我们要研究如下安全投资结构:

(1)安全措施费用与个人防护用品费用的结构

(2)安全技术投入与工业卫生投入的结构

(3)预防性投入与事后整改投入的结构(4)硬件投入与软件投入的结构等

91、安全生产经济激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分别称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经济激励。

92、行为科学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的一门科学。

93、人的行为模式两个角度:

一是从人的自然属性角度;二是从人的社会属性角度。

94、人的气质分为四种:

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95、社会心理因素包括:

(1)社会知觉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2)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3)角色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96、社会因素包括:

(1)社会舆论对行为的影响

(2)风俗与时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97、海因里希的事故法则得出的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1:

29:

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

98、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企业事故的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99.博德的事故的因果连锁:

管理失误——个人原因/工作条件——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事故——伤亡

100.事故连锁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

101.北川彻三从四个方面探讨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技术原因

(2)教育原因(3)身体原因(4)精神原因

102.事故能量转移理论事故美国的安全专家哈登于1956年提出,其本质定义为:

事故是能量的不正常转移,预防事故的本质是能量控制。

103.后果大危险原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104.危险源控制是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消除,主要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来实现。

105.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包括对危险源自身危险性的评价和对危险源控制措施效果的评价两方面的问题。

106.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实施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进行的。

107.工程技术对策是通过工程项目和技术措施,实现和生产的本质安全化,或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安全生产的安全性,有如下技术原则。

(1)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2)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地原则;

(3)冗余性原则;(4)闭锁原则;(5)能量屏蔽原则;(6)距离防护原则;(7)时间防护原则;(8)薄弱五一节原则;(9)坚固性原则;(10)个体防护原则;(11)代替作业人员原则;(12)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

108.预防、控制人为事故,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表态安全管理;

(2)动态安全管理;(3)劳动环境的安全管理;(4)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09.预防事故发生,主要抓好两个环节:

一是开展好安全教育,提高人们预防、控制事故的能力;二是抓好认为事故的自我预防。

110.如何改变人的异常行为,控制事故发生,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

(1)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行为控制的基础,是预防、控制主伙事故的关键)

(2)跟踪控制

(3)安全监护(4)安全检查(5)技术控制

111.设备在整个寿命期内的故障变化规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设备故障的初发期;第二阶段,是设备事故的偶发期;第三阶段,是设备事故的频发期。

112.与设备相关的事故规律,设备与人、环境的异常结合。

113.设备与环境的事故规律,是指由于人的异常行为与设备结合而产生的物质异常运动,在导致事故中普遍性表现形式。

114.设备与环境的事故规律,是提由于环境异常与设备结合而产生的物质异常运动,在导致事故中普遍性表现形式。

115.设备事故的分析方法,同其他生产事故一样,均要按“四不放过”的原则。

116.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企业负责人和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指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117.时间导致事故的规律:

(1)失机的时间能导致事故

(2)延长工作时间能导致事故(3)变异的时间能导致事故

(4)非常时间能导致事故

118.风险是某一有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事故后果的总和。

119.风险是某一有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事故后果的组合。

120.风险分为个体风险和整体风险。

121.一个时间有风险,必须具备两个特点:

(1)不确定性;

(2)有好结果或坏结果。

122.危险对人们只有坏结果,没有好结果。

123.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从而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佳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124.风险分析主要内容有:

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评价。

125.风险由以下要素组成;

(1)风险原因

(2)风险事件(3)风险损失

126.风险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127.风险管理内容包括:

风险分析和风险的控制管理。

128.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和效果评价构成一个风险管理周期。

129.风险控制的策略性方法:

(1)减轻风险

(2)预防风险(3)转移风险(保险是企业和个人转移事故风险损失的生要手段和最常用的方法,是裣事故经济损失的主要方式)(4)回避(5)自留(6)后备措施

130.风险控制的技术性方法:

(1)排除

(2)替换(3)降低(4)隔离(5)程序控制(6)保护(7)纪律

控制风险最好的方法是排除方法,不太好的方法的加强劳动和进行纪律处罚。

131.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132.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133.压力容器划分为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超高压容器四级。

134.所谓危险源点,是指包括第一类危险源的生产设备、设施、生产岗位、作业单位等。

135.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型和定量分析,是安全评价的核心。

136.安全评价的作用是:

是系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实现系统、科学的安全管理;最少的投入达到最佳的安全效果;促进各项安全标准制定和可行性数据积累;提高安全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137.安全评价过程是:

辨识危险性、评价风险、采取措施、直至达到安全指标。

138.安全评价方法按指标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和定量安全评价。

139.系统安全分析的具体技术方法主要有:

(1)故障树分析

(2)事件树分析(3)预先危险性分析(4)安全检查表分析(5)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6)安全操作研究

140.作业环境危险性三种因素: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后果。

D=LEC

141.

D值

危险程度

160——320

70——160

20——70

〈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142.根据危险可能会对人员、设备及环境造成的伤害,一般将其严惩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

(1)第一类(1类):

灾难性的

(2)第二类(2类):

危险性的(3)第三类(3类):

临界的

(4)第四类(4类):

安全的

143.“三危”创业不管其生产规模如何,都应当:

1。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2。

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144.凡是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生产经营单位(非三危企业),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置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45.如果本单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有困难,可委托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146.根据有关行政规范的规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有员要达到员工总人数的千分之二~千分之五。

147.注册安全主任作为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物或负责人的助手,负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日常工作,其工作直接对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负责,但是注册安全主任不能代替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承担安全生产法律责任。

148.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遵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执业,不弄虚作假,并承担在相应报告上签署意见的法律责任;

(3)维护国家、公众的利益和受聃单位的合法权益;

(4)严格保守在执业中知悉单位、个人技术和商业机密;

(5)应当定期接受业务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149.安全组织机构中的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1)组织制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政策、目标;以及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并督促个部门组织实施;

(2)协调、指导个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宣传教育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3)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15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可概括划分为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制度两大类。

151.“三同时”制度是指:

(1)一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

(2)技术改造项目;(3)引进的建设项目

必须与主体工程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52.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最基本的制度。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15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生产经营单位为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术水平和防范事故能力而进行的工作。

154.“三新”指:

新入厂的从业人员:

新调动工种的从业人员,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新设备的情况。

155.惩罚是对安全生产不良行为导致事故的责任主体的惩戒。

安全责任追究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们更好地履行安全责任,增强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

156.安全生产责任制应遵循“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157.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事故预防工作,简称“五同时”事故预防工作必需行政一把手负责,厂、车间、工段、班组的各级一把手都负第一位责任。

各级的副职根据各自分管业务工作范围负相应的责任。

158.厂长的安全生产职责:

厂长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总的责任。

审定本单位改善劳动条件的规划和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时解决重大隐患。

对本单位无能为力的重大隐患,应按规定权限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报告。

159.分管生产、事故预防工作的副厂长的安全生产职责:

(1)协助厂长做好本单位事故预防工作,对分管范围内的事故预防工作直接领导责任;

(2)协助厂长凿开安全生产例会,对例会决定的事项组织贯彻落实;

(3)主持编制、审查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