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8070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docx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复习专题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会考专题复习)

一、【学习目标】:

1.运用遗传的基本规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3.举例说出与性别有关的几种遗传病及特点,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点】运用遗传的基本规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三、【学习难点】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基础层次问题:

(一)知识清单:

1.基本概念:

1.1交配类型:

杂交:

基因型的生物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

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自交是获得的有效方法。

测交:

就是让与相交,用来测定F1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某生物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2性状类型:

性状: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1.3基因类:

等位基因:

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性状的基因。

显性基因:

控制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

控制性状的基因。

1.4个体类:

表现型:

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

是指与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基因型+。

纯合体:

是由含有基因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体:

是由含有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1.5遗传规律中的常用符号

符号

含义

2.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阅读课本30页)

2.1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杂合体形成配子时,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2.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的分离或组合

是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决定不同

性状的,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3.伴性遗传

3.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1)女性患者的________和________一定是患者。

(2)因为男性只有一个X,女性有两个X,所以_________患者多于_____________。

(3)具有________遗传现象。

3.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1)男性患者的________和________一定是患者。

(2)_______患者多与________。

(3)具有世代________性。

3.3伴Y遗传的特点:

患者均为性,性不患病,遗传规律是。

(二)基础目标检测:

1.考查目标由子代性状推断亲代遗传因子组成:

正常人对苯硫脲感觉味苦,对苯硫脲没有味觉叫味盲。

若几对夫妇子代味盲率分别是25%、50%、100%,则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是:

()

①BB×BB②bb×bb③BB×bb④Bb×Bb⑤Bb×bb⑥BB×Bb

A.①③④B.④②⑤C.⑤④②D.④⑤②

2.考查目标由亲子代性状推断显隐性:

玉米开单性花,进行异株异花传粉与同株异花传粉,把黄和白玉米隔行种植在一块试验田里,让它们在自然的条件下传粉,结果黄玉米结出的果穗上子粒全部是黄色,白玉米果穗上子粒有黄有白。

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色对白色是显性,黄玉米是纯合子,白玉米是杂合子

B.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和白玉米都是纯合子

C.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是纯合子,黄玉米是杂合子

D.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和黄玉米都是纯合子

3.考查目标遗传中概率的分析与计算:

3.1有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他们各自的父亲都是单眼皮。

这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

()

A.100%B.0%C.25%D.75%

3.2已知基因型为AaBbCc×aaBbCC两个体杂交,求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4.考查目标伴性遗传:

4.1VitaminD佝偻病是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4.2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中丈

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从优生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

A.男孩男孩B.女孩女孩C.男孩女孩D.女孩男孩

4.3一对患同种遗传病的夫妻,生了一个不患此病的正常女孩,那么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二、迁移应用问题:

一般显、隐关系

三、能力目标检测:

1.人的性别决定时期是:

()

A.卵细胞形成时B.精子形成时C.受精卵形成时D.婴儿出生时

2.如图6—3—1所示(6号为纯合子):

(1)此病属于性遗传,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若用B或b表示该基因,4号的基因型为,致病基因来自。

(3)7号为杂合子的可能性为,8号为杂合子的可能性为。

(4)若7号与8号婚配则属于,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可能性为。

3.决定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bb、BB和Bb的猫分别为黄、黑和虎斑色。

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三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

()

A.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B.全为雌猫或三雄一雌

C.全为雌猫或全为雄猫D.雌雄各半

4.有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他们各自的父亲都是色盲患者,从理论上分析:

(1)这对夫妇所生孩子中患色盲的可能性是。

(2)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中,患色盲儿子的可能性是。

(3)这对夫妇所生的男孩中患色盲的可能性是。

(4)预测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儿子且患色盲的可能性是。

(5)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中,女儿和儿子患色盲的可能性各是。

我的收获

新的疑惑

●“爱美之心,人毕有之”。

随着整容医疗水平的日臻完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治造”美丽,雕塑形体。

●如今愈演愈烈的“整容热”似乎屡屡应验着莎士比亚当年的那句预言:

“上帝给她们一张脸,她们却还要自己造一张”。

自从“中国第一人造美女”横空出世以后,各地蜂起效仿,一时之间,百“美”争艳,让人眼花缭乱。

●⑴“人造美妇”结婚后所生的孩子一定会像她一样美丽吗?

为什么?

●⑵这里的“上帝”在生物学上指什么?

5例1、决定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bb、BB和Bb的猫分别为黄、黑和虎斑色。

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三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

6A.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B.全为雌猫或三雄一雌

7C.全为雌猫或全为雄猫D.雌雄各半

8解析:

由于基因B和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所以含有B和b的只能是雌猫。

基因型为XBXB是黑色雌猫,基因型为XbXb是黄的雌猫;基因型为XBXb虎斑色雌猫,基因型为XbY是黄色雄猫;基因型为XBY是黑色雄猫。

9(虎斑色雌猫)XBXb×XbY(黄色雄猫)

10↓

11XBXbXbXbXBYXbY

12虎斑雌黄雌黑雄黄雄

13由此可见,三只虎斑色小猫为雌猫,黄色小猫可能是雌猫(XbXb),也可能是雄猫(XbY)。

14答案:

A

15例2.(7分)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

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

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请回答:

16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片段。

17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

18片段。

19(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片段。

20(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

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解析:

(1)血友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其基因位于甲图中的Ⅱ-2片段,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片段。

(2)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应部分才能发生交叉互换,所以是Ⅰ片段。

(3)从图看出,患该病的全部为男性,则可以推出该病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Ⅱ-1片段上。

(4)不一定,举例见答案。

创设情境考查性染色体组成及其基因遗传的方式。

22答案:

(1)Ⅱ-2;

(2)Ⅰ;(3)Ⅱ-1;(4)不一定。

例如母本为XaXa,父本为XaYA,则后代男性个体为XaYA,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后代女性个体为XaXa,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

23【自我诊断】

24●基础题

251.一对夫妇生了“龙风双胞胎”,其中男孩色盲,女孩正常,而该夫妇的双方父母中,只有一个带有色盲基因。

则此夫妇的基因型为()

26A.XbY,XBXBB.XBY,XBXbC.XBY,XbXbD.XbY,XBXb

27答案:

B

282.优生学是利用遗传学原理改善人类遗传素质、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一门科学。

以下属于优生措施的是()

29①避免近亲结婚②提倡适龄生育③选择剖腹分娩④鼓励婚前检查⑤进行产前诊断

30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31答案:

B

326.某男子患色盲病,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可能存在()

33A.两个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B.一个X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34C.一个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D.两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35答案:

D

367.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

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37()

38A.9/16B.3/4C.3/16D.1/4

39答案:

B

408.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41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42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C.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

43D.子代中宽叶雌株:

宽叶雄株:

窄叶雌株:

窄叶雄株=1:

1:

1:

1

44答案:

A

459.右图是一个某遗传病的家谱。

3号与4号为异卵双生。

他们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46A.5/9B.1/9C.4/9D.5/16

47答案:

A

48

10.右图是人类某种病的系谱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则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49A.X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50C.X染色体隐性遗传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51答案:

B

52●拓展题

53

11.下图是白化病(a)和色盲(b)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4

(1)Ⅰ2的基因型是;Ⅰ3的基因型是。

55

(2)Ⅱ5是纯合子的几率是。

(3)若7和8再生一个小孩,两病都没有的几率是;两病都有的几率是。

(4)若7和8再生一个男孩,两病都没有的几率是;两病都有的几率是。

56答案:

AaXBXbAaXBY

(2)1/6(3)9/161/16(4)3/81/8

5712.血友病是遗传性凝血因子生成障碍出血性疾病。

其中以血友病甲(缺乏凝血因子Ⅷ)最为常见。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目前,治疗血友病主要是输入外源性凝血因子Ⅷ。

由于不能根治,这种治疗将伴随一生。

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58

(1)当人体内存在血友病甲基因时是否就得血友病?

为什么?

59

(2)若一对夫妻都不是血友病患者,但女方的哥哥是血友病患者,那么,如果这个女人怀了一男孩,要不要对胎儿作血友病甲的有关检查?

为什么?

如果怀的是一个女孩呢?

60。

61(3)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他的父亲、祖父是血友病患者,而他的母亲、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

则男孩的血友病基因获得的途径是。

(4)你认为根治血友病可采用的最佳方法是。

答案:

(1)不一定因为女性有可能是携带者

(2)要因为这个女人有可能是携带者,所怀的胎儿可能带有致病基因如果是女孩则不要检查,因为其父亲正常(3)外祖母→母亲→男孩(4)基因治疗[例1]有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他们各自的父亲都是色盲患者,从理论上分析:

(1)这对夫妇所生孩子中患色盲的可能性是。

(2)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中,儿子患色盲的可能性是。

(3)这对夫妇所生的男孩中患色盲的可能性是。

(4)预测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儿子患色盲的可能性是。

(5)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中,女儿和儿子患色盲的可能性各是。

解析:

根据题意确定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XAXa和XAY,其后代基因型可能出现:

女儿为XAXA、XAXa;儿子为XAY、XaY。

答案:

(1)25%。

关键词是“所生的孩子”与性别无关,后代中只有XaY是患者,理论值占1/4

(2)25%。

关键词是“所生的孩子”即后代中,女儿无色盲,XaY是患者,理论值占1/4

(3)50%。

关键词“所生的男孩”即后代中XaY是患者,理论值占1/2

(4)25%。

关键词是“预测,再生一个儿子”这个男孩出生几率1/2,男孩患色盲理论值1/2,即1/2×1/2=1/4

(5)0和

关键词是“孩子、和”把孩子分成男孩和女孩,女孩基因型XAXa、XAXA,后代中女孩全部正常,理论值为0,男孩中XaY是患者,理论者占1/2

[例2]人的性别决定时期是()

A.卵细胞形成时B.精子形成时C.受精卵形成时D.婴儿出生时

[例1]如图6—3—1所示(6号为纯合子):

(1)此病属于性遗传,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若用B或b表示该基因,4号的基因型为,致病基因来自。

(3)7号为杂合子的可能性为,8号为杂合子的可能性为。

(4)若7号与8号婚配则属于,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可能性为。

解析:

这是一道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类型的题目。

做这类题目的前提是必须掌握五大类遗传病的特点和分析判断的步骤。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显著特征是: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患者的亲代以上代代有患者(即具有世代连续性);双亲都患病,有可能生不患病的孩子——“有中生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往往有隔代现象;双亲都不患病,有可能生患病的孩子——“无中生有”。

62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除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外,还具有“男患者的母亲和女

634.遗传定律及其研究思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3.遗传规律中的常用符号

符号

含义

3.遗传规律中的常用符号

符号

含义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纯合子和杂合子

⑴纯合子是指遗传因子组成________的个体,如DD和dd。

⑵杂合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如Dd。

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值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2.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d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ab=bd),同时在C处给予一个

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会()

A.不会发生偏转B.发生一次偏转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3.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

()

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C.若图中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

4.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

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

6.右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

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对该地区农作物的生长有利

7.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8.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

若向水池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丙种群

9.下列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的是:

()

A.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调查

C.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

D.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10.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图1)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11.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

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人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

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12.右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有60只、标志的有20只。

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个环境中的K:

()

A.150只     B.200只

C.300只D.400只

13.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14.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

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是初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15.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有误差的是:

()

A.B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不一定比A少

B.若M表示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当MA<5MB时,生态系统将会崩溃

C.B摄入的能量即为B的同化量

D.A的能量大于B、C、D之和

16.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17.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和染色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核糖体  D.线粒体和内质网

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19.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20.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是:

()

A.各营养级的生物因呼吸而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

B.各营养级的生物中总有一部分未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

C.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比上一营养级的生物少

D.A和B的叙述都正确

21.右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农田生态系统做的专题研究并绘制成的食物网,他们作出的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积累的有机物

B.农民除草、灭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

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

C.该生态系统含有五个以上的种群

D.大田轮作(每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可改变原有营养结构,减轻病虫害

22.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右图走势不相符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

B.T细胞浓度——HIV浓度

C.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23.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木层B.森林中林间空地上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C.一片竹林中竹子高矮不一D.牛群中有的牛高,有的牛矮

24.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

年前种群数量比值为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

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前4年该种群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