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测量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8186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密度测量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密度测量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密度测量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密度测量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密度测量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密度测量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密度测量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密度测量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密度测量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密度测量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密度测量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密度测量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密度测量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密度测量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密度测量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密度测量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密度测量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密度测量讲义.docx

《密度测量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度测量讲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密度测量讲义.docx

密度测量讲义

诚成教育教师一对一讲义

教师:

学生:

日期:

星期:

时段:

课题

学习目标与分析

学习重点

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与过程

教师分析与批注

一、密度

1.定义:

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密度=

即ρ=

3.密度的单位:

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4.密度单位的读法:

千克/米3读作:

“千克每立方米;克/厘米3读作:

“克每立方厘米”

5.密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1g/cm3=103kg/m3,1kg/m3=10-3g/cm3

6.密度的含义:

①每种物质都有它一定的密度,对同种物质来说,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两者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②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③密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状态也有关.

7.一些常见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密度见教材

注意:

查密度表可知

(1)铜、铁、铝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铜>ρ铁>ρ铝还要知道水,酒精,各种油,酱油,海水相互之间的密度比较

(2)水的密度为1.0×103㎏/m3,那么一桶水的密度是1.0×103㎏/m3,一滴水的密度是1.0×103㎏/m3,冰的密度为0.9×103㎏/m3,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固体中金属的密度大,水银虽然是液体但它是金属,所以密度也大,气体的密度小.

8.密度的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为1.0×103㎏/m3,它表示每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

 

测量方法

1.固体密度的测量

  实验原理:

ρ=

,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用量筒或量杯测出物体的体积V,根据密度公式ρ=

计算出物体的密度ρ.

(1)密度大于水的固体密度的测量

①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③用细线拴住固体放在量筒中使其浸没,测出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2;

④计算出固体的密度ρ=

(2)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的测量.

①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③用细铁丝或大头针将固体按压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出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2;

④计算出固体的密度ρ=

例1、在测量一块不规则小矿石(质量分布均匀)密度的实验中: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所示。

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端调。

(2)用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甲图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小矿石的质量为    33.4    g。

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小矿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乙图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    10  cm3,矿石的密度为    3.34    g/cm3。

(3)小矿石磨损后,它的密度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例2、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小刚设计了

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

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

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  11.2 g,塑料球的体积V= 20 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  0.56   g/cm3.

 

例3、某小组测量—种易溶于水口形状不规则的固

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__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    147.6 __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  60    cm3。

 

2.液体密度的测量

 

(1)用天平测出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把杯中的液体倒出适量于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

 (3)测出杯和剩下液体的总质量m2;

(4)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

易错点:

(不注意误差而选用不合理的实验测量方法)

(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2;

(2)用空烧杯盛一定量的被测液体,并用天平称出质量m1;

(3)把烧杯中的液体(盐水)倒入量筒(杯)中,测出体积V;

(4)计算被测液体的密度

 

例题、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  水平     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   左端零刻度线         处,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得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总为140g.图(

a)显示的是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则m=  106.4 g;

 (3)图(b)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体积V,则

V=   30cm3;

 (4)酱油的密度ρ=   1.12   g/cm3.

 

3.“合金”密度问题的解题思路

“合金”指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配制不同浓度的盐水选种,盐水就相当于盐与水的“合金”,黄河水中泥沙的含量,金首饰中的含金量,运输过程中如何放置密度不同的物质才能既充分利用车厢容积又不超重等问题均属“合金”问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

总体积等于各物质体积之和,总质量等于各物质质量之和,再依据ρ=

列出有关方程联立求解.

4.判断物体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方法

(1)比较密度法:

利用题设条件求出密度ρ,如果ρ=ρ物,物体是实心的,如果ρ<ρ物,物体是空心的;

(2)比较质量法:

设物体是实心的,求出质量m,如果m=m物,物体是实心的,如果m>m物,物体是空心的;

(3)比较体积法:

设物体是实心的,求出体积V,如果V=V物,物体是实心的,如果V

心部分的体积V空=V物-V

例题:

质量相等半径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

铜>

铁>

铝),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球是(  )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讲解 根据密度计算公式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密度大的体积小.因为

铜>

铁>

铝,质量相等半径相同的(体积相等)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含有物质部分的体积最小的是铜球,所以中间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铜球,如图1—3—4示.选项A是正确的.

图1—3—4

5.巧测密度

(1)无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原理:

借助水和一只空瓶,用V水=V液转换的方法

①测出空瓶的质量m0;

②测出满瓶水的总质量m1;

③测出满瓶液体的总质量m2;

④液体的密度ρ=

ρ水

(2)无量筒测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原理:

借助水和一只空瓶,用V固=V水转换的方法

①测出固体的质量m1

②测出满瓶水的总质量m2;

③将固体浸没水中并取出;

④测出剩下水和瓶的总质量m3;

⑤固体的密度ρ=

ρ水

6.密度与温度

(1)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由于一般物质都遵守热胀冷缩的规律,质量一定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膨胀,体积增大,密度变小.

(2)温度能影响密度:

其中气体最明显,固体、液体不太明显.温度对密度影响的实例比较多,如空调器安装时位置的选择、烧开水等.

(3)风的形成:

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

而形成风.

(4)水的反常膨胀:

一般物质都遵守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是水在结冰时体积要增大,如果膨胀受到阻碍会产生较大的力,可能有破坏作用,如在北方的冬天室外裸露的水管中的水在结冰时由于体积膨胀而将水管胀裂.

经典例题

例1.有一只空瓶的质量是250g,装满水后称得质量是750g,倒干净后再装满油称得质量是650g,问这瓶里装的是什么油?

分析:

要想知道瓶里装的是什么油,就是要我们求出该油的密度,然后对照密度表可判断出该油的类别.

说明:

解题过程中应注意对各物理量的脚标加以区别并能正确使用;运用公式计算时三者的单位必须统一,ρ、m、V三者在同一公式中应该对应于同一物质。

例2.下列哪几句话是正确性的()

①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②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③物质的密度等于用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④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①②③④都正确D.只有④正确

分析: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由物质本身决定,对于给定的物质密度是一定值,即根据公式

是一定的,它不会由于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显然说法①②是错误的,对同种物质,ρ一定,根据

可知,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说法③④是正确的

说明:

物理公式都有自己的物理意义,我们不能脱离其物理意义机械地用单纯的数学方法去判定。

例3.将一瓶煤油用掉一点以后,剩下的煤油()

A.质量和密度都变小了B.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分析:

质量是物体的特性之一,而密度也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一瓶煤油用掉一点以后,作为物体已发生变化,含的物质减少了,但是作为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煤油,所以剩下的煤油质量变小了,但密度却不变。

例4.人们常说的“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意思指的是()

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B.铁的体积比木头小

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D.以上说法都可以

误解:

A

分析:

产生选A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对密度的概念不熟悉,平常说“铁比木头重”,这种说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由于铁的密度比木头大,铁的质量就比木头大,铁比木头重。

但是,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铁比木头重:

一根木头的质量显然比一枚小铁钉大,这时则是木头比铁重了,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指的是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例5.如图所示:

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

分析:

对不同的物质比较体积的大小,由V=m/ρ可知,若质量m相等,则体积V与密度ρ成反比,由于ρ硫>ρ植>ρ煤>ρ汽因此V汽>V煤>V植>V硫

例6.一铁球的质量是2.2kg,体积是0.4×10-3m3,试鉴定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ρ铁=7.9g/cm3)

分析:

方法一:

比较密度

假设球是实心的,用求出的铁球密度与铁的已知密度相比,若相等则是实心的,若小于铁的密度则是空心的。

铁球密度ρ=m/V=2.2kg/0.4×10-3m3=5.5×103kg/m3

因为5.5×103kg/m3<7.9×103kg/m3,所以是空心的。

方法二:

比较质量

假设球是实心的,求出铁球的质量与题目所给的质量相比,若相等则是实心,若大于题目所给的质量则是空心的。

方法三:

比较体积

求出铁球中铁的体积与题所给体积相比,若相同则是实心的,若小于题目所给的体积则是空心的。

例7:

甲、乙两个实心球,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有关甲、乙两球的质量和密度关系,可能存在的情况有:

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种).

  

精析 可分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如果m甲>m乙,则

甲>

乙成立

  ②如果m甲>m乙,则

甲=

乙也成立

  ③如果m甲>m乙,则

甲<

乙成立

注意 根据体积、质量、密度三个量之间的关系,作出定性分析,考察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例8、靓靓同学的爸爸到海口出差给她带来了一个精美的贝壳。

靓靓特别喜欢物理实验,自己设计了一个测量贝壳密度的实验。

【器材】托盘天平(配了砝码)、大烧杯、小烧杯、细线和水。

【步骤】

(1)用托盘天平测量贝壳的质量。

按照图14甲所示,读出贝壳的质量m=     53.4      g。

(2)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1。

(3)将装有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如上图14乙所示放置(水至溢水口)。

(4)用细线悬挂贝壳缓缓浸没于大烧杯中,有部分水溢出进入小烧杯。

(5)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烧杯的总质量m2。

【结果】

(1)溢出水的体积是:

____

           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2)贝壳的密度是:

__

__           __(以上两空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字母符号表示)。

 

练习

1.下列能影响物质密度大小的因素是(   )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形状

2.医护人员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温度

3.体育课上用了多年的铅球,其表面损了一些,下列该铅球的哪个物理量不变?

(   )

  A.质量   B.重力    C.体积   D.密度

4.医院的氧气瓶内装的氧气密度为10kg/m3,为抢救酒后驾驶撞车的司机,用去了其中的1/5,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10kg/m3 ;  B.2kg/m3;   

  C.5kg/m3 ;   D.8kg/m3   .

5.一块铁放在炉火上加热,它的_____不变,体积_____,密度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体积相等的水银和水比较,_____质量大;质量相等的铜和铝比较,____体积大.

7.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 )

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8.(多选题)对公式ρ=

的理解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ρ与m成正比

B.同种物质m与v成正比

C.同种物质ρ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

D.同种物质ρ与m、v无关

9.用铝、铁、铜分别制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球,质量最大的是()

A.铝球B.铁球C.铜球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大的物体所含物质多

B.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小

C.将一个物体放在地球上不同地方,其密度不同

D.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11.对几块形状和体积各不相同的实心铜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铜块密度大

B.体积小的铜块密度大

C.几块铜块的密度都相同

D.需要知道铜块的质量和体积才能判断

12.两个铁球的质量相等,但体积不相等,由此可以判定()

A.两个铁球一定都是实心

B.两个铁球一定都是空心

C.两个铁球中至少有一个是空心的

D.无法判断

13.把一金属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g酒精,若将这块金属块从酒精中取出放入盛满水的杯中,则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A.大于10gB.小于10g

C.等于10gD.无法确定

14.在三个相同的烧杯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铝块、铁块、铜块分别投入到这三个杯子中,它们均没入水中且水均未溢出,则水面升高较多的是()

A.放铝块的B.放铁块的

C.放铜块的D.无法确定

15.质量相等的水、盐水、酒精分别倒入三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液面最高的是()

A.盛有酒精的杯子

B.盛有水的杯子

C.盛有盐水的杯子

D.三只杯子内液面一样高

16.如图所示,A、B、C是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关系是()

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B<ρC

D.无法确定

 

17.两个由不同材料制成质量相同的实心物体,其体积之比为V1∶V2=3∶2,则其密度之比ρ1∶ρ2是()

A.3∶2B.5∶2C.2∶3D.2∶5

 

18.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由图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A.ρA>ρB>ρ水B.ρB>ρA>ρ水

C.ρA>ρ水>ρBD.ρ水>ρA>ρB

 

19.下面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心铁球的质量一定小于实心铁球的质量

B.两种物质不同的物体,它们的体积跟物质的密度成反比

C.密度的单位kg/m3比g/cm3要大

D.通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比木头的密度大

20.某同学为了测一小物块的密度,他做了如下步骤:

A.在量筒内加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B.用细线把小物块浸没到量筒的水中,测出体积V2

C.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小物块的质量m

D.求出体积计算出密度

你认为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种球的密度之比为:

(   )

A.2:

1; B.1:

2 ;   C.3:

4; D.4:

3.

22.1m3的冰和1m3的水相比较(   )

  A.冰和水的体积相同,水比冰的质量大;

B.冰的体积跟它全部溶化成水后的体积相同;

  C.水全部结成冰后,与1m3冰的质量相同;

  D.冰的密度比水小,冰的质量比水大.

23.小明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该球内的气体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密度  C.压强  D.体积

计算

1.一个铁球,它的质量是624.1g,它的体积是100cm3,试问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如果空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