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8439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13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住宅小区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建筑名称:

松北新区前进家园住宅小区1#楼工程

2.建设地点:

哈尔滨市松北区。

3.建设单位:

哈尔滨松北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

4.建筑面积:

6316.55平方米,其中阳台面积317.70平方米。

5.建筑基底面积:

1028.78平方米。

6.建筑工程等级:

三类。

7.结构形式:

砖混

8.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9.建筑层数:

六层。

10.建筑高度:

21.00米。

11.防火设计建筑分类:

多层二类住宅。

12.耐火等级:

二级。

13.屋面防火等级:

三级。

14.抗震设防烈度:

六度。

15.首层设计标高为±0.00,室外地面设计标高为-0.300。

16.外墙采用370mm厚红砖,外挂80mm厚苯板。

17.外墙面一二层采用仿理石外墙面砖,标准层采用深褐色外墙面砖。

18.外墙为塑钢双玻塑钢门窗,单元入户门为电子对讲门,分户门为乙级防火防盗保温门。

19.居室及厨房的阳台门均为塑钢门窗。

建筑细部设计:

1.自然地面以下,凡承重墙靠土一侧均作垂直防潮,用1:

2.5水泥砂浆20mm掺5%TH2000防水剂,墙身水平防潮层标高为-0.06m。

2.散水坡900宽,住宅楼梯栏杆扶手采用不锈钢。

3.单元入口处设信报箱,除楼梯间外其余房间均作地热采暖,屋面采用聚氨酯防水涂膜,保温层采用100厚挤塑板。

结构设计:

1.本工程底部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2.基础采用电动振拔沉管灌注桩。

3.室外地面以下采用MU10粘土砖,M10水泥砂浆,室外地面以上采用MU10粘土砖,M10混合砂浆(1~4层),MU10粘土砖,M7.5混合砂浆(5~顶层)。

4.圈梁层层设置,所有240、370厚墙均设圈梁。

 

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工程名称:

序号

项目

内容

工作量

工作单位

备注

单位

数量

负责单位

及人员

涉及单位

完成日期

1

技术准备

图纸会审

卢为民

建设监理设计施工

2005.5.10

2

技术准备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卢为民

施工

2005.5.10

3

物资准备

主要材料准备

材料科

材料供应单位

2005.5.20

4

物资准备

地平材料准备

材料科

材料供应单位

2005.5.20

5

物资准备

构件加工准备

材料科

材料供应单位

2005.5.20

6

现场准备

定位抄测

卢为民

施工

2005.5.5

7

现场准备

场地平整

甲方

2005.5.5

8

现场准备

暂设工程

项目部

施工

2005.5.5

9

现场准备

工机具进场

项目部

施工

2005.5.5

10

现场准备

水电道路

项目部

甲方

2005.5.5

11

劳动力准备

技术工人准备

项目部

施工

2005.5.5

12

劳动力准备

力工准备

项目部

施工

2005.5.5

三、工程量一览表

序号

分部分项工程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基础土方工程

m3

251

2

桩基础工程

273

3

基础混凝土垫层

m3

54

4

基础承台

m3

175

5

基础承台梁

m3

96

6

回填土

m3

350

7

基础砌筑工程

m3

48

8

现浇混凝土楼板

m3

1842

9

现浇混凝土楼梯

m3

140

10

现浇混凝土框架柱

m3

280

11

内墙抹灰工程

m2

22646

12

墙体保温工程

m2

600

13

外墙面砖工程

m2

1450

14

屋面工程

m2

1421

15

内墙涂料工程

m2

22646

16

塑钢窗安装

m2

2186

17

玻璃安装

m2

980

18

楼梯栏杆安装

T

2.8

19

复核编制

四、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施工方案:

1、施工流水段划分

本工程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饰,先围护、后内部的顺序开展施工。

将整个工程划分为两个施工区。

基础工程施工,因其施工阶段主要工种为力工、钢筋工等,且因后台场地台主要为钢筋工半成品加工及搅拌机操作占地,可以利用较大面积场地进行材料的堆放,因此,在此施工阶段材料的储备能够满足桩基础施工的需要,故采用全面开挖的形式施工,根据土质和施工的需要进行放坡和基坑的支护。

当施工至±0.00以上,进行主体施工时开始,由1段向Ⅱ段形成流水施工,流水施工时应统一指挥,合理调度,根据施工的工作量需要配备劳动力,认真计算流水步距,科学搭接,保证流水节奏的均衡,避免窝工现场的产生。

2、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

见施工平面面置图。

3、施工中土方的调配和运输

根据现场查看的结果,施工现场狭小,没有土方存放的空间,因此基础施工时所挖土方全部外运,待基础回填时再进行土方的回运。

4、主要施工设备的选择

该工程施工现场用于堆放材料的场地较小,不利于大量的和较长时间的储备施工材料,所以,该工程拟采用塔式起重机一座型号为QTZ40,回转半径为45m,用于该工程的垂直和水平运输,另配备1座龙门架,龙门架高28m,卷扬机起重量为1T。

使用二台350L搅拌机,用于现场搅拌砼及砂浆。

另配备钢筋切断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弯曲机,电焊机,砼振捣器等小型设备,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采用施工设备的详细计划见附表。

5、劳动力计划

施工阶段所需劳动力,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在不同的施工阶段以各主要施工工种的劳动力数量要有所侧重。

基础施工以力工为主要工种,主体施工以瓦工为主要工种,装饰工程施工以抹灰工为主要工种。

各施工期配备其他工种包括木工、钢筋工、电焊工、电工、架子工、油工、机械工、防水工等以辅助工程施工和为后续工作作好施工准备。

劳动力计划见附表。

6、脚手架及围护结构的搭设

本工程位于哈市,为满足市容环境的要求,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树立公司的形象,拟采用钢管脚手架,及密目安全网进行外围护,以减少施工中的噪声和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施工场地内应搭设安全通道,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一)、测量放线方案、措施

1、建立健全测量放线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测量放线方案,并将为此建立由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质检员共同组成的确保工程质量的测量放线组织机构。

2、测量方案:

项目经理部进场后,应根据建筑总平面、进行测量定位。

定位方法:

采用直角坐标法对工程进行定位,横纵向控制轴均不少于三条,保证定位测量的准确性。

定位后经哈尔滨市规划局、监理部门、项目经理部、公司主管部门共同进行定位验线后,再进行分区段细部轴线测量放线,标高、轴线必须一次性测设完成,设定各区控制点,控制点相互闭合后方可使用。

3、工程测量依据:

施工总平面图、施工图、放线测设图、工程地质报告,标高确定选定绝对标高,根据设计文件推算相对标高,确定±0.00标高。

4、选择仪器:

J2型光学经纬仪

1台

南京产

DS3级水准仪

1台

南京产

钢尺

2把

线坠

2个

塔尺

1根

5、保证测量质量技术措施:

5.1、测量使用的仪器要按时进行校核,排除仪器自身误差;进行温差、尺差、高差修正。

5.2、定位完成后要会同建设、监理、设计及勘察单位复测验收。

5.3、主体施工阶段建筑物垂直度的控制,采用经纬下倒镜法投测轴线。

5.4、及时会同业主,监理工程师验线,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下道工序,及时做好原始记录及抄测记录。

5.5、标高控制措施:

工程定位后首先确定“永久性”±0.00水准点,以永久性水准点为基准点,首层结构施工完成后将基准排尺,抄测控制标高即总高程及层间标高。

(二)、土方工程

本工程采用机械挖土,分两个施工段进行。

1、土方工程施工前应向建设单位要求提供工程地质报告及附近原有建筑物外网管线的隐蔽资料,以便施工中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2、土方工程施工前应作好土方平衡计算、挖方、填方量相等,余土外运。

3、土方开挖时核对工程地质资料,观察现场所挖土与地质勘探资料是否相符,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将即与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4、土方工程施工前应按施工图抄平放线,撒好灰线,记算放坡系数。

5、采用人工挖土,开挖基坑不得超过基底设计标高,合理安排运输路线。

用水平仪控制标高,随挖随测,挖完后复测,复核轴线,作好记录。

6、基坑开挖应连续进行分层开挖尽快完成,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7、土方施工完成后,应会同勘察、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对地质情况进行验槽,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土方工程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为:

土方标高:

0mm,-50mm;长度:

0mm;不允许边坡偏陡。

(三)土方回填

1、施工方法

采用人工回填为主,夯实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每层250毫米。

2、施工顺序

配合基础施工,分段及时回填。

3、工艺流程

a.基础回填

模板拆除基础混凝土质量检查、隐蔽验收基坑、槽底清理分层铺土,粑平机械夯实取土样,检验密实度验收上一层土循环。

b.房心回填土

管、沟、线等地下工程完成→抄平→分层铺土→机械夯实→取土样,检验密实度→验收→上一层土循环

4、操作工艺

a.土方回填土前要将基坑内的杂物清除干净,回填土不准用腐植土、淤泥土等回填土,如有大土块必须打碎后再回填。

b.每层土虚铺厚度根据土质和试验确定,每层土夯实三遍,一夯压半夯。

对于打夯机不便施工的边角处的回填土采用人工夯实,夯夯相连。

c.对砌块墙要从两侧同时进行回填,以免把墙挤歪。

d.当采用碾压机时,每层填土的厚度为300mm,机械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km/h,做到薄填、慢驶,多次碾压;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碾轮每次重叠度约15~25cm,边缘处压不到的地方用小型夯实机夯实。

5、质量要求

a.每层夯实后,按规定进行环刀取样,达到要求后在进行下一层铺土。

b.压实系数采用环刀法检验,压实系数控制在0.93~0.95,采用贯入仪检验垫层质量,通过现场试验以控制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合格标准。

c.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每夯压一层,应检验该层的平均压实系数。

当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填上层。

环刀取样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2/3的深度处。

d.采用贯入仪时,检验点的间距应小于4米。

当取土样检验土层的质量时,每50米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

e.基底处理、回填的土样、土方验收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GBJ201~83规定。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毫米)

检验方法

1

顶面标高

+0,-50

水准仪、拉线、尺量

2

表面平整度

20

2米靠尺、楔型尺

(四)、外墙苯板保温施工

本工程外墙为370厚粘土砖墙外包80厚苯板,为确保苯板保温工程达到优良标准,施工前应编制有针对性单项措施。

施工要点如下:

1、砖墙墙体表面处理完毕并施工完找平层并进行苯板粘贴。

2、在粘贴前,应先清理基层墙体,使墙面没有防碍粘贴的物质,并应检验墙面的垂直和平整度,不符合要求部位应提前处理。

3、粘贴苯板时自下而上进行,上架后先给定的控制线弹好水平线,吊好垂直线。

基层墙体先用水淋湿。

4、粘贴苯板时应垂直错缝粘结,板时应对缝紧密,缝隙宽度不得大于2mm,板间高差不得大于1mm。

每贴完一块苯板应及时清除挤出的多余胶浆。

5、在保温层的边缘部位必须用整块苯粘贴,不得用小块板拼接;门、窗洞口角部,应用整块苯板割出洞口,不得拼接。

6、苯板表面找平、清扫等处理应在保温层施工完毕24小时进行。

(五)、钢筋工程

1、钢筋绑扎

(1)、钢筋进场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经二次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表面无锈蚀及杂物,弯曲的钢筋调直后方可使用;

(3)、钢筋下料时应采用优选下料,长短搭配,减少消耗;

(4)、钢筋代换时,必须经设计者和有关技术人员批准后方可施工;

(5)、主梁与次梁交叉绑扎时,次梁的主筋应放在主梁的主筋之上,当梁的受力筋为双排筋时,应在上、下之间加垫钢筋头,以保证钢筋间距且垫筋不亦伸入构件的保护层内;

(6)、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I级钢筋40d,II级钢筋45d;

(7)、钢筋的接头不宜设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8)、钢筋的搭接处用22#铁线绑扎牢固,绑扎点不少于3处(两头、中部);

(9)、钢筋绑扎的绑扣不许遗漏,双向极必须满扣,绑扎后的钢筋弯钩朝向正确;

(10)、在同一截面内受拉区钢筋其绑扎接头的面积,不得大于其截面面积的25%,受压区为50%。

(11)、柱的箍筋除按设计需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钢筋弯到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错开设置,且抗震勾的长度≥10d,角度不小于135度;

(12)、直径大于20的II级钢筋,采用单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d,焊缝厚度不小于0.3d,且不小于4mm,焊缝宽度不小0.7d,且不小于4mm,焊接中心通轴同心。

质量要求:

1、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及接头的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

2、钢筋弯钩方向正确,绑扎松扣,掉扣数量不得超过绑扣数的10%;

3、一般项目详见《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六)、模板工程

本工程模板采用钢模板与胶合板大模板。

1、模板工程施工程序为:

审核模板图--配模设计--柱支模(加固、校正)--柱验收--梁板支模(加固校正)--梁板验收。

2、主体施工,按柱子、梁、板不同对象,进行统一的模板设计,原则上尽量用竹胶合大模板,以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

力争达到砼质量标准。

3、现浇板、圈梁、楼梯等构件支模,应在支模前进行针对性交底,以保证支模质量。

4、支模质量要求

4.1、模板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4.2、模板的接缝不大于2.5mm。

模板的实测允许偏差如下表,其合格率严格控制在90%以上。

5、模板体系技术措施

5.1、柱模的下脚必须留有清理孔,便于清理垃圾。

5.2、梁跨度大于4m时应起供,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模板工程验收重点控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

6、模板拆模要求

6.1、非承重模板(墙、柱、梁侧模)拆除时,结构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1.2Mpa。

6.2、承重模板(梁、板底模)的拆除时间如下:

悬挑构件需达到混凝土标准强度的100%,其它部位需达到混凝土标准强度的75%。

6.3、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6.4、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材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拆钢模板时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后即清理干净,板面涂机油,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7、模板工程的具体要求:

7.1模板工程的施工准备

7.1.1支模架:

本工程支模架采用由Ф48的钢管搭设,既作为支模工具又可作为施工操作的脚手架。

7.1.2钢管脚手架:

用由Ф48的钢管搭设,作为梁板等的底模支撑,一般间距不超过1000mm(按施工方案),钢管立杆之间设水平拉杆且设斜拉杆,互相拉撑成整体,水平拉杆,离地面300mm起设一道(扫地杆),以上每隔2m设一道。

7.1.3支架下面的土壤应预行夯实,并用通长垫板50×200mm扩大承载面积以防止下沉。

7.1.4施工机具

7.1.4.1施工机械:

圆锯机、电动扳手、手提圆盘、手提式电钻、手枪式电钻、钻床、平刨机、压刨机、手电刨、电焊机等。

7.1.4.2操作工具:

斧、锯、锤、撬杠、手工刨、扳手、起子、手摇钻、划线笔、墨斗、小油漆桶、细棉线、钢丝刷、毛刷等。

7.1.4.3检测工具:

经纬仪、水准仪、木折尺、钢卷尺、角尺、水平尺、线锤、靠尺、托线板、楔开塞尺等

7.1.5模板配制设计

7.1.5.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7.1.5.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所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工所产生的荷载。

7.1.5.3模板的制作和施工要满足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确保质量、方便施工、加速周转等要求。

7.1.5.4构造简便,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要求。

7.1.5.5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涂隔离剂,对油质等影响结构或妨碍工程施工的隔离剂不行使用。

7.1.5.6预拼装模板,要按不同的型号和规定(标识),并按平面布置的要求堆放在在棚库内,防晒、防潮、防挤压等措施,确保模具的几何尺寸的准确性。

7.1.5.7模板接缝应严密,不行漏浆。

7.1.6模板施工前先由放线员在底层做好柱模板控制线,并在柱钢筋上做好高程控制点。

7.1.7为加快组合钢模板的周转使用采用以下措施:

a.分区流水作业。

b.竖向结构与横向结构分开施工。

c.利用已浇注的砼支承上部模板结构。

d.在砼掺加早强剂。

7.2搭设模板支撑体系

用钢管和扣件搭设满堂红脚手脚,既作为柱的水平支撑,又作为梁板模的垂直支撑立杆为1500mm一道。

在柱与柱之间架设斜撑和剪刀撑,柱模板均固定在支撑体系上。

7.3基础制模:

基础模板安装前先复查地基垫层的标高及弹出轴线及基础边线。

要弄清楚各轴线之间的关系,避免差错。

基础模板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7.3.1基础土层要夯实并加垫木,轿子杠要搁平,敲木桩固定,外模敲牢在轿子杠上,撑好后挂线复核。

7.3.2基础支模要纵横拉通长线,当有土方阻碍时应将其铲平,以不妨碍施工为宜。

7.4柱模板

7.4.1工艺流程:

安装前检查→模板安装→检查对角线长度差→支装柱模板抱箍→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柱模修补。

7.4.2安装前应在模板下口处铺一层水泥砂浆(10mm—20mm厚),以免混凝土浇捣时造成柱底漏浆。

7.4.3柱的模板由四面侧板、柱箍、支撑组成。

柱顶与梁交接处,要留出缺口,缺口尺寸即为梁的高及宽(梁高以扣除平板厚度计算),并在缺口两侧及口底钉上衬口档,衬口档离缺口边的距离既为梁侧板及底板的厚度。

为了防止在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产生变形,模外应设置抱箍。

抱箍筋间距应根据柱模断面大小经计算确定,在柱下部1/3范围内不得大于200mm,往上可逐渐增大抱箍间距,但也不行大于400mm。

安装柱模板时,应先在基础面(或楼面)上弹柱轴线及边线,同一柱列应先弹两端柱轴线及边线,然后拉通线弹出中间部分柱的轴线及边线,按照边线先把底部方盘做好,然后再对准边线安装柱模板,为了保证柱模的稳定,柱模之间要用水平撑、剪刀撑等互相拉结固定。

7.4.4柱根部要设一块门子板为清理渣土用孔。

7.5梁板模板

7.5.1工艺流程:

复核梁底标高及轴线位置支梁底模(按规范规定起拱)绑扎钢筋→支梁侧模→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梁模连接固定

7.5.2梁模:

梁模板主要由侧板、底板、夹木、托木、梁箍、支撑等组成。

侧板底板用钢模板,均加木档拼制。

7.5.2.1夹木设在梁底模两侧,将梁侧板与底板夹紧,并钉牢在模板支架上。

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应在主梁侧板上留缺口,并钉上衬口档,次梁的侧板和底板钉在衬口档上。

7.5.2.2支撑梁模的支模架本工程采用Φ48钢管,为了确保梁模支设的坚实,应在夯实的地面上支模架,底垫板厚为50mm,宽度为200mm的通长垫板。

7.5.2.3梁模跨度在4m及4m以上时,梁底中部按梁跨L的0.3%起拱。

7.5.2.4环形梁的侧模板选用材料同底模一致,梁较高时,在侧模固定时由两侧横向直径Ф48mm钢管与少量穿墙螺栓水平拉结夹牢,防止模板下口向外爆裂及中部膨胀。

并在横向管内侧放置竖向50×100mm垫木贴近木模板,竖向垫木的间距不大于500mm。

7.5.2.5支撑顺序先柱后梁(先大梁后小梁)再平台,最后加水平搭头,纵横支撑加以固定。

7.5.2.6梁模安装后,要拉中线进行检查,复核各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对正。

待楼板模安装后,检查并调整标高。

各支模架之间要设水平撑或剪刀撑,以保持支模架的稳固。

7.5.3楼梯段模板由底模、搁栅、牵杠、牵杠撑、外帮板、踏步侧板、反三角木等组成,楼梯模板有的部分可按楼梯详图位置,有的部分则需放出楼梯的大样图,以便量出模板准确尺寸。

7.5.3.1各点标高及各部分尺寸必须准确;拼接棱角高度不得超过1cm;底板要平整,应形成折线形;同时,每一踏步范围内必须水平;楼梯模板必须牢固、稳定;底板及侧帮的拼缝要严密,防止漏浆。

7.6操作要点:

模板制作尺寸准确,表面平正无缝隙,边口整齐。

7.6.1支模要横平竖直不歪斜,几何尺寸要符合图纸要求。

7.6.2支模要做到:

看清图纸,断面尺寸正确,埋件正确,不漏浆,不变形。

7.6.3垫头要垫实,撑头要垂直。

7.7模板的拆除

模板的拆除经过技术人员的通知后方可拆除。

7.7.1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达到以下要求:

7.7.1.1不承重的模板(如柱、梁侧模),其混凝土强度应在其表面及棱角因拆模而不受损时,方可拆除。

7.7.1.2承重的模板(如梁、板底模),当梁的结构跨度≥8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时方向拆模;梁的结构跨度<8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70%方可拆模;板的底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0%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

混凝土强度应根据相同条件养护试块确定。

7.7.1.3应特别注意,虽然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但强度尚不够承受上部施工荷载时应保留部分支撑。

7.7.1.4楼梯的底模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底模。

7.7.1.5悬体构件施工完混凝土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可拆模。

7.7.2拆模顺序:

拆模顺序一般应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先拆板模,后拆梁模;重大复杂模板的拆除,事先应制定拆模方案。

7.7.3拆模要求:

7.7.3.1拆下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的材料要及时运出,清理。

7.7.3.2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下两端。

7.7.3.3拆除梁模板的底模时,应先松动木楔,然后逐块分片拆模。

拆下的模板应先放在支架上,然后用绳子吊送至地面。

7.7.3.4楼板模板支架的拆除,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上层楼板不在浇灌混凝土时,下层楼板的模板支柱不得拆除,局部在下层的楼板的支柱仅可拆一部分,跨度4m及4m以上的梁均应保留支柱,其间距不得大于3m。

7.7.3.5拆除后的模板要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及时运走,清理干净后,表面需刷隔离剂。

模板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以利再用。

7.7.3.6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

(七)、现浇混凝土及商品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与现场搅拌结合使用,对于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应遵守以下施工工艺:

1、现场搅拌混凝土施工前要到材料试验站出配合比,现场按配合比严格施工。

2、施工过程必须保证砼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施工过程更要注意加强各工种的配合。

尤其做好预留、预埋工作。

严禁随意凿洞,保证结构安全。

3、具体施工措施:

3.1、混凝土使用材料选择:

混凝土使用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明,现场验证,“二次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泥:

普硅32.5R,42.5R。

(哈水)

砂子:

优质中砂

碎石:

选择石场,选择优质石材级配合理。

柱2.0~4.0cm;梁、板0.5~3.0cm。

配合比设计:

砼材料选定后必须请材料试验站出配合比设计,按试验站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