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调试方案手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8516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调试方案手册.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调试方案手册.docx

xx调试方案手册

 

东营电厂

 

15m3/h脱盐水系统调试方案手册

 

化水车间

 

一、试车准则

二、试车准备工作

三、试车前具备的条件

四、调试组织计划

五、调试步骤

1、查线

2、送电

3、一体化净水器调试

4、多介质过滤器调试

5、反渗透调试

6、混床调试

7、联动试车

8、自控调试

六、其它

七、故障处理

调试方案

一.试车准则

a)一体化净水器、多介质过滤器、保安过滤器滤芯及RO膜元件安装必须在管道、设备吹扫、清洗、试漏、试压完成达到规定指标后方能进行,RO膜元件还必须在相关条件全部满足后方能装填。

b)电气、仪表、控制设备必须在配电系统充分检查合格方能分步进入调试校验。

c)多介质过滤器、RO装置、混床装置必须达到进水指标后方能进行调试。

d)参与调试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操作,严禁未经培训人员上岗操作。

e)在开车现场,没有得到相关部门、人员同意,不得擅自对调试方案中的条款、步骤及提到的相关文件资料进行修改。

二.试车准备工作

a)工艺配管:

检查所有的配管是否按设计图要求连接完毕、配管的固定支架安装牢固、法兰间的紧固件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并已紧固。

不符要求的先整改,然后分段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洗,清除管道内的焊渣等杂质,再按设计要求进行管道试压,有渗漏之处及时处理(补焊或更换)。

注意粉尘、污垢不能进设备。

b)机泵:

检查所有的机泵基础已找正,中心轴盘动灵活,点动测试电机转动方向与标示方向一致,机油、润滑油按要求已注入,水泵开机是否发出异常响声或震动,如有则查明原因加以消除,所有水泵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c)设备:

检查多介质过滤器,吹洗设备清除杂质,备用。

检查保安过滤器内部零部件数量与设计相符并完好,吹洗设备,清除杂质,备用。

检查RO装置设备完好、配件是否齐全,吹洗设备清除杂质,备用。

混床装置检查,连接正确,配件齐全,再生系统良好,酸碱充足,设备擦洗干净,阀门开关灵活。

检查原水箱、反洗水箱、中间水箱、除盐水箱内部防腐是否完好,清除杂质,清洗水箱内壁干净备用。

d)仪表:

按PID图检查所有配管及装置上的压力表、液位开关、流量表、电导率表、SDI仪、温度表等仪表数量是否相符,检查仪表接头、仪表根部阀、接线是否完好并经调校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e)电气:

检查电气、控制设备定位并安装牢固,按设计图已接线完毕,并经查线,校验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f)阀门:

检查所有自动阀门接线准确、开关位准确,动作灵活,与连接管道无磨擦,需慢开的阀门具备慢开能力。

g)水质:

调试前对系统进水水质进行检测,若与设计水质出入较大,立即汇报相关部门,调整工艺参数或变更工艺。

h)仪表空气系统正常:

蒸汽压力不低于,

现场电磁阀箱气源压力调至MPa

i)加药系统准备完毕:

按照设计要求配制各种药液在计量箱内

按照设计投加量调节各种药剂的计量泵的刻度

三.试车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a)化学水处理工程已机械安装竣工。

b)工艺系统调试用的水、电、气系统具备连续供应能力。

1)水量:

30m3/h,压力≥3Bar;

2)电源:

380v/220v,50HZ,最大负荷120kw;

3)多介质压缩空气:

压力:

70KPa,耗量m3/min

4)混床压缩空气:

压力:

—耗量—m3/min

4)仪表空气:

压力:

,无水、无油,最大耗量m3/min;

c)药剂到达现场

(一)、化学药品的规格及耗量(调试期间消耗量,为确保设备的连续运行,将所需的药品保留一定的库存);

阻垢剂300Kg(标准液)

d)调试器材

1)调试工具:

量杯、水桶、量筒、秒表、常用五金工具及电工工具等,满足调试需求;

2)分析仪器、仪表:

PH计、浊度仪、温度计、比重计、电导仪、污染指数测定仪、电工仪表及必需的离子检测仪等。

3)分析用药品:

满足设计、调试的需求。

能满足分析水样各指标。

e)公用工程

1)照明:

厂房内照明灯具的安装必须安全可靠,已验收并能交付使用,其照明亮度满足晚上施工及调试的要求。

2)通讯:

满足技术协议的有关规定及调试的要求。

3)暖通:

满足设计要求,并具备投入运行条件。

4)消防:

满足设计要求,并具备投入运行条件。

5)安全:

满足设计、施工、调试的要求。

6)排水:

排水沟已具备排放条件(最大瞬时排放量250m3/h),排水顺畅,并符合设计要求。

f)相关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

g)参与试车人员经培训合格合格后上岗。

h)试车领导组织机构已建立,并明确试车人员的具体分工。

 

四.调试组织计划

1、人员安排:

电仪查线人员:

电仪送电工程师:

工艺调试工程师:

自控调试工程师:

其他:

安装工人2人

2、计划安排:

东营三峰

29工作日

序号

任务名称

工期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1

1、编程

7工作日

2

2、电仪查线、送电

3工作日

3

3、泵类动设备找正、调试

3工作日

4

4、管道吹扫、试压

3工作日

5

5、填料的填装

2工作日

6

6、多介质过滤器的冲洗

3工作日

7

7、反渗透膜的填装

2工作日

8

8、反渗透装置调试

2工作日

9

9、混床再生调试

4工作日

五调试方法、步骤和记录表

在调试人员到位和调试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开始调试

1查线

查线方法:

运用万用表、查线器检查所有现场配线是否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查线步骤和记录: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将MCC柜外送电源的开关置于断开状态

2

确认MCC柜主进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3

确认电缆、电线的施工已经结束

4

确认要查的电缆电线未曾使用,且目前状态未带电。

5

检查动力电缆并记录

6

检查仪表电缆并记录

2送电

送电方法

检查所有设备的就地控制箱,在继电器,接触器的主触点确保断电的情况下,手动调试各开关按扭,检查继电器,接触器的动作和指示灯的运行情况。

现场仪表箱的保险断开后,给仪表箱送电,检查保险上所送电源是否与仪表需要电源一致,再检查接线方式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检查无误后和上保险给仪表送电。

上两步完成后,用摇表检测所有水泵的电源线相间及相对地电压是否正常,

相间电压为220V,相对地电压为380V,检查正常后送上动力电源。

检查所有气动电动阀门的电源是否符合要求,送上电源手动调试观察各个阀们的动作情况和运行反馈情况。

送电步骤和记录

a)MCC柜受电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将MCC柜外送电源的开关置于断开状态

2

确认MCC柜主进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3

检查MCC柜的相-相、相-地、柜体-地的绝缘电阻

确认符合要求

4

电源是否已经送至MCC柜主进线开关上端

确认

5

检查MCC柜主进线开关上端的相间、相地间的电压等级

确认符合要求

6

将MCC柜主进线开关闭合

7

检查MCC柜相间、相地间的电压等级

8

完成MCC柜的受电过程

b)MCC柜送电检查(检查泵类等各组电源)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将MCC柜外送电源的开关置于断开状态

确认

2

将MCC柜外送电源的出线置于断开状态

确认

3

将MCC柜外送电源的开关置于闭合状态

4

手动操作,按下现场的启动按钮

5

检测MCC柜外送电源的出线端的电压等级

确认符合要求

6

MCC柜具备外送电源的条件

c)DCS柜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检查DCS柜上的受电设备是否具备受电条件。

确认

2

检查DCS柜上的主开关的状态

确认

3

检测DCS柜上的主开关的绝缘情况并记录

4

闭合MCC柜上的控制电源开关

5

完成对DCS柜的送电

d)仪表控制箱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检查就地控制箱上的受电设备是否具备受电条件。

确认

2

检查就地控制箱上的主开关的状态

确认

3

检测就地控制箱上的主开关的绝缘情况并记录

4

闭合DCS柜上的控制箱的电源开关

5

完成对就地控制箱的送电

 

泵类等动设备检查、盘车、找正

检查方法

检查所有水泵是否按要求加油,点动操作各水泵,观察水泵运转情况:

转向,轴转动是否灵活,开机震动情况,噪音如有异常排除后方可进入下一步。

检查步骤和记录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所有水泵是否按要求加油(记录加油位置)

确认

2

打开水泵的保护罩,手动转动泵轴,感觉转动是否灵活、没有噪音。

确认

3

点动电机观察是否正常运转

4

记录泵体的震动情况

5

电机的转向

3一体化净水器调试

调试方法:

通过对多介质过滤器进

3多介质过滤器调试

调试方法:

通过对多介质过滤器进行浸泡、冲洗、反洗、正洗等过程使多介质过滤器达到能够对通过多介质过滤器的水进行过滤,且使产水达到设计指标。

调试步骤:

调试前准备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确认所有的气动阀门(手动阀门)的动作灵活,反馈正确

2

确认管道已经冲洗干净

3

检查气源的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压力:

70KPa,耗量m3/min

4

确认手动阀门开关灵活

5

检查原水箱水位

6

确认原水泵的加油、点动工作已经完成,并且运行良好。

7

将MCC柜上的原水泵的空开置于闭合的状态

8

将原水泵的就地控制选择于手动

浸泡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打开多介质过滤器A的进水阀

2

打开多介质过滤器A的上排阀

3

打开多介质过滤器A的排气阀

4

启动原水泵

5

观察多介质的上排阀,直到又水流出。

6

关闭原水泵

7

关闭多介质过滤器A的进水阀

8

静置、浸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浸泡时间。

注:

不可反洗新滤料,易被冲走。

正洗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完成对多介质过滤器的浸泡后,即可进正洗操作

2

打开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阀

3

打开多介质过滤器的空气阀

4

启动原水泵

5

打开多介质过滤器的下排阀

6

关闭多介质过滤器的排气阀

7

工作流量与设计制水流量相同的流量进行正洗,正洗至排水澄清即可

8

关闭原水泵

9

关闭多介质过滤器下排阀

10

关闭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阀

 

.反洗

一、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多介质过滤器的正洗程序完成后进入反洗。

2

此时,如果反洗水箱有水可以满足多介质过滤器反洗要求,则按以下步骤操作

3

打开多介质过滤器A的反洗进水阀

4

打开多介质过滤器A的反洗排放阀

5

启动反洗水泵

二、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多介质过滤器的正洗程序完成后进入反洗。

确认

2

如果反洗水箱无水,则由正洗好的多介质出水反洗另一台多介质

确认

3

打开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进水阀

确认

4

打开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排放阀

确认

5

打开正洗好的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阀

6

打开正洗好的多介质过滤器的出水阀

7

启动反洗水泵,开启泵的出口阀

注:

反洗程序开始,反洗排水浊度<3度(反洗出水清澈透明为标准)即可停止反洗。

反洗流速控制在30m/h左右,以无烟煤正常颗粒不被冲出为宜。

静置

关闭其他阀门使得滤料自然沉降10分钟,不致滤料乱层而泄漏影响出水水质。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多介质过滤器的正洗程序完成后多长时间

确认

2

关闭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阀

确认

3

关闭多介质过滤器的出水阀

确认

4

关闭多介质过滤器的正洗排放阀

确认

5

关闭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排放阀

重复

重复反洗—静置—正洗三步操作,逐个反洗多介质过滤器至SDI≤4为止

取样检测

确认出水水质。

确认SDI≤4后,装置进入备用。

 

多介质过滤器运行程序

序号

操作过程名称

阀门状态

运转设备状态

流量

时间

进水阀

出水阀

反洗阀

上排阀

下排阀

进气阀

原水泵

反洗泵

风机

m3/h

min

1

制水

正洗

(一)

50

5

制水

54

2

反洗

排水

(一)

15

松滤料

220

5

排水

(二)

15

气擦洗

3

反洗

220

15

静置

10

正洗

(二)

50

25

3

备用

备用

4

停运

停运

注:

1“○”表示阀开或泵开状态;

2累计制水24小时,延时进入下一步反洗。

☆出水不合格应从反洗工序开始进行多次反洗、静置、正洗处理。

4RO系统调试

调试前准备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管道冲洗干净,安装符合设计工艺要求

2

压力容器内清洗干净。

3

开启多介质给水泵(或过滤器出水阀)。

4

观察多介质出水压力

5

测量多介质产水的SDI≤1

6

测量多介质产水的余氯≤

7

各种加药装置完好备用

8

各种药剂按设计要求配制入计量箱

试压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开启反渗透给水泵(过滤器出水阀)

2

打开保安过滤器的进水阀和排水阀,同时打开排气阀,待排气阀出水后将其关闭

3

调整排水阀,调整压力为,检查RO进水管路和保安过滤器无漏点

4

打开保安过滤器的出水阀,同时关闭保安过滤器的排水阀

5

打开反渗透的进水阀

6

打开反渗透的浓排阀

7

检查反渗透的产水管路应无漏点

管路及设备冲洗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打开保安过滤器的排水阀

2

打开保安过滤器的进水阀

3

冲洗保安过滤器及进水管路

4

冲洗合格后打开保安过滤器的出水阀

5

打开反渗透的进水阀

6

打开反渗透的浓排阀

7

打开反渗透的产水阀

8

冲洗反渗透的产水管路和中间水箱至合格

阻垢剂计量泵的校核

在的背压下,用清水、500ml容量瓶或量筒校核计量泵的加药量并做好校核记录,然后按要求配置足量的阻垢剂。

1.已知参数给水流量:

Qa(t/h)加药浓度C(ppm)

阻垢剂原液浓度ρ(㎏/L)药箱有效容积V(L)

泵的最大出力Qm(L/h)

2、计量泵的调节原则

a)、计量泵的调节应在通电的状态下调节。

b)、计量泵应在充满液体的前提下启动,严禁长时间空转。

c)、计量泵的调节刻度应在25%~90%之间。

d)、采用高速低冲程的原则,即stroke相对小于speed。

3、泵的调节及药剂的稀释

a)、原液投加:

x·y=Qa·C/(ρ·1000Qm)

b)、一般情况下x、y比较小,无法满足刻度在25-90%范围内,要考虑稀释,稀释倍数为Z。

稀释液投加:

x·y=Z·Qa·C/(1000Qm)

c)、稀释溶液的比重视为1。

d)、Z值的选择建议为V/25倍数(原因是药品包装为25㎏/桶)

4、计量泵的校核:

用500ml量筒取500ml清水,把泵的吸入口放入量筒内,用秒表计每抽出100ml水的时间,至少计量三次取其平均时间,推算每小时注入量,进行理论与实际对比。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药液配制

2

第一次校核计量泵

3

第二次校核计量泵

4

第三次校核计量泵

5

根据实际加药量调整计量泵

保安滤器调试

打开保安过滤器,安装5µm滤芯,开启保安过滤器进水阀、排水阀对滤芯进行冲洗,到进出水电导相同即可或出水澄清。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打开保安过滤器,检查内部装置是否完备

2

检查保安滤芯质量及数量

3

安装保安滤芯

4

封装保安过滤器,进水试压

5

冲洗保安过滤器,至进出水电导相同即可或出水澄清

清洗膜壳

继续对RO系统进行冲洗10分钟。

停运保安过滤器,打开RO膜壳,用50%甘油水溶液对膜壳进行清洗。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准备清洗用药品及工具

2

用保安过滤器合格水对RO系统进行冲洗10分钟

3

打开RO膜壳,检查膜壳内部结构及附件质量及数量

4

配制清洗液

5

清洗膜壳

安装膜元件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准备物品:

安全橡胶靴、橡皮手套、钳子、甘油、防护眼镜、橡皮锤、扳手、干净的布、尼龙绳等

2

检查膜元件的密封环,并往密封上涂甘油

3

将膜元件的2/3推入压力容器内。

注意密封环必须在暴露端,且密封环唇面向外部

4

记录膜元件系列编号和在压力容器内的位置以及压力容器在系统中的位置

5

将甘油涂在连接件的O型环上

6

将连接件插入产品水管内

7

开始装入下一个膜元件。

注意对准连接件,并将相邻两膜元件连接好,慢慢地推入下一个膜元件,应保证膜元件中心线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8

在装入所有膜元件后,将切割好的推力环插入压力容器浓水端

9

在浓水端装上端板

10

将卡环插入槽内

11

装好进水端板

首次启动顺序

1.系统开机启动前,在确保原水不进入膜元件的前提下,逐项检查确保预处理SDI合格;检查所有阀门并保证所有设置正确。

RO产水排放阀、进水控制阀、浓水控制阀必须全开。

2.用低压、低流量合格预处理出水赶走膜元件内压力容器内的空气,冲洗压力为MPa,每套冲洗流量为m3/h,冲洗过程中的所有产水和浓水均应排放到水沟。

3.在冲洗过程中,检查所有阀门和管道连接处是否有渗漏点,紧固或修补漏水点。

4.连续低压冲洗6小时以上或先冲洗1-2小时浸泡过夜后再冲洗1小时左右。

在低压、低流量冲洗期间不允许在预处理部分投加阻垢剂。

5.再次确认RO产水阀和浓水控制阀是处于打开位置。

6.第一次启动高压泵必须在高压泵与膜元件之间的进水控制阀处于接近全关的状态,以防备水流及水压对膜元件的冲击。

7.启动高压泵,检查连轴器是否牢固,泵轴连杆是否处于正确位置,电机转向是否正确。

8.避免膜系统超流量超压力冲击十分重要,因此在高压泵启动后应缓慢打开高压泵出口,RO进水压力均匀升高,浓水流量至设计值,升压速率应低于每秒。

9.在缓慢打开RO进水控制阀的同时,缓慢地减小浓水控制阀开度,以维持系统设计规定的浓水排放流量。

同时观察系统产水流量,调整RO进水控制阀和浓水调节阀,直到产水流量达到系统设计值。

检查系统运行压力,确保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10.检查阻垢剂投加量是否与设计值一致,测定进水PH值。

11.检查浓水朗格利尔饱和指数(LSI),指数由测量浓水PH值、DD、钙硬、碱度并经适当计算求得。

12.检测每一支压力容器产水电导值,分析有无不符合预期性能的对应压力容器,判断是否存在膜元件和压力容器“O”型圈的泄漏或其它故障。

13.确认机械及仪表安全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14.让系统连续运行1h,产水合格后,先打开产水合格输送阀,然后关闭产水排放阀,向后续设备供水。

15.记录第一组所有运行参数。

16.上述系统参数调节一般在手动操作模式下进行,待系统稳定后将系统转换成自动运行模式。

17.在连续操作24-48h后,查看所有记录的系统性能数据,包括进水压力、压差、温度、流量、回收率及电导率。

同时对进水、浓水和总系统产水取样并分析其离子组成。

此时系统运行参数作为系统性能的基准。

18.比较设计参数与系统实际性能参数。

19.在步骤(15)—(17)获得的初始性能资料将作为今后评估系统长期性能稳定性的参考标准在投运第一周内,应定期测量系统性能,确保系统在该初始投运重要阶段处于合适的性能范围内。

日常启动与运行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打开RO进水阀、浓排阀、产排阀低压冲洗3-5分钟

2

关闭浓排阀、进水阀,打开浓水调节阀

3

启动加药剂量泵

4

启动高压泵。

当高压泵运行达额定转速5秒后再缓慢打开进水阀,至压力升高到为止,升压时间控制在30-60秒之间,冲洗3分钟

5

淡水合格后打开脱碳进水阀、RO产水阀,关闭产排阀,同时启动脱碳风机,向中间水箱供水

6

调整高压泵出口阀、RO浓水调节阀,控制产水流量、浓水流量,使回收率由小逐渐增大到75%,控制进水压力使产水量达要求,确保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7

检测出水电导、pH值,分析进水、产水水质

8

校核相关表计

运行监督

1、每2h记录一次压力、流量、温度、pH、DD。

2、每4h记录一次SDI值。

RO设备停运

序号

工作内容

记录

备注

1

打开产排阀,关闭高压泵出口阀

2

按下按钮,停高压泵

3

打开浓排阀、冲洗阀。

4

启动冲洗泵,开泵出口阀,对RO低压冲洗5分钟

5

停阻垢剂计量泵

6

低压冲洗完毕,停冲洗泵,关闭冲洗阀、浓排阀、产排阀

[注]停高压泵、计量泵后,也可用预处理合格水进行低压冲洗。

冲洗时打开RO进水阀、产排门、浓排阀。

冲洗合格后,关闭RO进水阀、浓排阀、产排阀即可。

RO设备运行程序

序号

操作过程

阀门状态

转动设备状态

时间

进水阀

浓水排放阀

产水排放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