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烂漫春光随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8810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烂漫春光随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烂漫春光随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烂漫春光随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烂漫春光随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烂漫春光随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最新烂漫春光随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最新烂漫春光随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最新烂漫春光随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最新烂漫春光随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最新烂漫春光随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烂漫春光随笔.docx

《最新烂漫春光随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烂漫春光随笔.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烂漫春光随笔.docx

最新烂漫春光随笔

烂漫春光随笔

烂漫春光随笔【第一篇】:

春光无限好,清欢却难寻

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

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

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

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

客来满酌清尊酒,感兴平吟才子诗。

岩际窟中藏鼹鼠,潭边竹里隐鸬鹚。

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无心怯路歧。

今夜只应还寄宿,明朝拂曙与君辞。

——《寄宿田家》高适

闲暇时,习惯性地打开音乐盒,指尖随意地翻看着页面上的音乐名,若是看到倾心的字眼,便会点进去,试听一会儿,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收获到一份心情,一份感动,即便这种做法有些虚度光阴,亦不愿去打破这份内心的妥帖。

倘若说时间是生命的宽度,那么心情,便是生命的细度,我不愿一味地追逐其宽,而忽略了内心的感受。

喜欢在光阴里绣字、在清欢中漫歌。

于我而言,文字和音乐便是生活中最佳的点缀,无论是孤独、愉悦、还是安静,都可以在那里觅得一片净土,安放尘心。

无意中,《天外村》三个字落入眼底,一时间竟看得有些痴了,一缕淡淡的醉意油然而生。

也许是想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吧,那也可算作是一处天外村了,没有喧嚣,亦无争斗,有的只是良田美池,流水人家,时光安然,岁月无恙,如此景象,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

想必这首名为《天外村》的音乐,亦带有某种无法言喻的魅力,能够将人的思绪从喧嚣红尘,带至一处清明澄净的云水之畔,无惊亦无扰。

一个久居复杂世态中的人,内心最渴盼的,也不过是一剪静好的光阴而已。

有人说,人生如茶,经历过苦涩、回甘后,余下的只有清洌。

是呵,唯有经历过一番风雨沧桑的人,才能够真切地体悟到简净的美丽。

蓦然想起前几天与友人交流过的一首诗——《寄宿田家》,此诗中之境给人的感觉,亦是这般淳朴,这般自然。

写这首诗的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印象中,只知他一生漂泊,辗转于仕途,留下的诗篇也多是描写边塞情景,抑或反映民生疾苦,直至读了这首《寄宿田家》才发现,原来如此爱国志士,也有着淡泊世俗的一面。

其实,古往今来每个人都是这样,一生辗转于名利、爱恨、得失之间,疲惫过,也厌倦过,也许这个时候,只有一方清宁才是治愈心伤最好的良药。

“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

”这是一个安静祥和的村落,四处有山水竹林环绕,良田美池相间,村民们往来种作,且歌且乐,好不闲淡自得。

而恰逢路过此地的高适,已不知风尘仆仆地跋涉了多少个日夜,当他面对眼前这般景象时,不觉心神一荡,豁然开朗,着实不愿再多走一步。

于是,他便索性止住了行程,暂寄在一个姓田的老翁家里。

经过闲谈,高适得知,原来这个老翁一直都隐居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这样也好,虽形单影只,却也乐得清闲自在。

人生短短数十载,不同的人,选择亦是不同,有些人,即便伤痕累累也要与世俗魂魄相依,有些人,即便饱尝寂寞也要与红尘撇清干系,亦有些人,居于闹市却又渴望清宁,拥有了清宁却又耐不住寂寞。

人生就是这样,处处充满着矛盾与破碎,没有所谓的完美,一旦选择了前者就必须舍弃后者,因为命运,从来不会给你任何后悔的机会。

这个田家老翁亦是寂寞的,当他选择了高蹈世外,也便选择了寂寞。

只是此处的寂寞并非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那般狭隘。

有些人家财万贯,被众星围捧,却内心空芜,有些人,两袖清风,与山水比邻,却心满意足。

前者的寂寞,是因欲求太满,而后者的寂寞,则是因心性淡泊。

于你,于我,少一分执念,也便多一分淡然。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每每想及此句诗,都会感触良多,当一个人能够真正地做到无欲无求时,也便读懂了寂寞,活出了人生的本色。

“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

”这种生活与桃花源里的武陵人倒是颇为相像。

在这片田园净土上,人们无须遵守朝廷所下达的教条制度,亦无须记得今夕何夕,只要随心,随意便好。

故而,这位田家老翁即便是活到了满头华发,也未曾记过时间,唯有看到山复青,花遍开时,才知道又是一年春天到来了。

高适路过此地的时节,恰恰便是春天,旦见这里山清水秀,草木葳蕤,村民门前种植的柳树幽深的连成了巷子,野谷流出的清泉也正缓缓地流经田边的水池,山岩的罅隙中藏匿着灵动的鼹鼠,水潭边的竹林里栖息着罕见的鸬鹚,种种画面入目,竟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绝妙的自然风景图,震撼着一颗被俗世烟火熏染已久的心。

“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无心怯路歧。

”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心性亦是随和,淳朴。

倘若有因赶路而车马劳顿的行人至此,他们便会热情地邀请他们到村子里暂作休息,并拿出自家酿制的清酒款待他们,若有雅兴,村民们还会同客人闲步山林,击节踏歌,吟咏上一些诗词佳句。

这里没有尔虞我诈的舞台,亦无浓墨重彩的戏子,每个人都只有一张面孔,干净而真实。

你完全可以抛开烦琐的思绪,卸下沉重的行囊,融入其间,直至找回那个最本真的自己,再赶赴人生的下一段旅程。

转瞬间,已是夕阳西下时分,路上的行人愈来愈少,此刻正受到田家老翁热情招待的高适已然呈现出熏熏然的醉态,然而,纵然是这般模样,他也无畏前方道路的崎岖,也许是白日耽搁太久,也许是肩上的责任太重,以至于这短暂的夜晚,他都浪费不起,路在远方,而心时刻在路上。

只是,当他下定决心要辞别老翁离去时,却发现自己已对这里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任凭自己如何努力,都难以迈出脚步。

是呵,这样一剪静好的光阴,不正是他内心所期许的吗?

只有在这里,他才会感到轻松,感到自在。

“今夜只应还寄宿,明朝拂曙与君辞。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高适终还是选择了暂停行程,寄宿在老翁家中,这也是他所能给自己的最大让步。

因为他已在尘世的浊流里漂泊的太久,也陷入的太深,想要回头已是不能。

即便这里有太多令他眷恋的地方,也终是与他无缘呵,等到翌日天亮,他依旧还是要背上行囊,继续赶赴那跌宕未知的前程。

是呵,这种高蹈世外的生活注定不属于高适,亦不属于久居尘世中的你我。

我们都是食人间烟火的人,身上背负着太多难以推卸的责任,亦有着太多难以抛却的尘念,若做到清心寡欲,实在太难。

一曲《天外村》依旧在耳畔盘旋回荡,透过悠扬清冷的旋律,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渐行渐远的身影,正一步步地走向红尘深处,直至那个叫“东坡”的地方,那个让他心有所依的村落,被眼前的烟尘所湮没。

然而,他却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与山水注定做不了归人,那种清闲自在的生活,于他,永远只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烂漫春光随笔【第二篇】:

旖旎春光

一直都说,每个人的作品都会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

从画可以看出人的心境;字可以看出人的性格;作品可以看出人的喜好。

上周做老师布置的“中国风尚”作业,昆曲的韵调与画面便一下子闯进了我的思绪中,旖旎至极,闭上眼就浮现出杜丽娘的身影。

这周回家,稍有了空闲的时间,便在土豆搜索了青春版的牡丹亭拿出来略看一二。

是因为对于昆曲最熟知的剧目就是牡丹亭了吧,汤显祖的文字又极度地吸引着我,光是看着那几个字都感受的到它的美,闭上眼便就是一幅水墨画般的写意场景。

悠远而清雅,绚烂而婉转,昆曲果然是江南之物啊。

边赏着牡丹亭,又想起了往日一些模糊的记忆。

已经记不清是小学还是初中时,学校组织了我们几次去逸夫舞台看戏曲,仿佛记得有京剧还有就是现在心弛神往的昆曲了。

那时候还很小,受着外公的影响,虽然谈不上喜爱,因为那时小毕竟还不懂,但也一心一念地想着这些戏曲很有文化很美。

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听的是哪一出戏,但眼睛记录下的画面还是清晰的:

舞台微黄的灯光,女旦美丽古典的扮相,悠扬清远的唱腔,顾盼生姿,现在想来竟觉得美好的犹如梦境一般,都是很美很美的。

那些古老的中华文化都是很好的,停下脚步,回头凝望,柳暗花明又一村。

发展未来固然是最重要的,但别忘了,传承历史也是极为重要的,就好像做人,不能忘本。

更何况,那些都是很美很美的。

烂漫春光随笔【第三篇】:

走进春光

大戈壁的春天来得有点晚,这已经三月下旬,气温才随着温柔“春风”地轻抚,升高了一些。

尽管草儿还卑微与地下沉睡,但那份不安分早萌动着一份激情,随时会钻出土地,跟春天来一场不离不弃的约会。

看着窗外蓝天白云,艳阳高照,这明媚的春光让人心动,我们这些宅人,屁股终于坐不住沙发。

吃过饭,看孙子饶有兴趣在阳台上玩耍,我赶紧趁着这个空隙,登录网站看看,还没有来得及进入后台,就听见老家伙开始嚷嚷:

“看你们这一伙懒怂,就知道坐着看电视,望电脑,这样的生活方式,身体跟眼睛能好吗?

今天星期六,不要再天天爬你的网格,出去感受一下春光,走进春天多好!

”我一听,这是要发火的节奏,孙子也跑过来抢着拔电源。

说过休息天领着去放风筝的。

不敢怠慢,赶紧关闭电脑,装上水跟水果,简单收拾一下,带着四岁的孙子去广场,寻觅春的足迹。

小巧玲珑的孩子,机灵得很哟,一会跑前面,一会又落后面,蹦蹦跳跳的透着可爱!

我夸奖:

“看我家龙儿,多帅气!

”我这话音没落下,就见小子挺起胸膛,学着军人脚步走路,样子逗人确实帅。

我一看乐了,小小年纪,就喜欢让人夸奖,这孩子……

走过七拐八弯的小巷,入了大道路口,孙子过十字路,可是严格执行老师告诉红停绿行的交通规则。

有那么几次,正好赶时间,趁着一半绿,拉起他急急的过,还没有走到路对面,绿变红了,这下到好,孩子坠着屁股一步都不走了,嘴里喊叫:

“红灯不许走!

”我一看疾驰的车飞过身边,太危险,顾不了那些说道,赶紧抱起强行走过去,他踢打着我:

气愤地嘟囔:

“奶奶不好,不是好孩子!

”我感觉羞愧,想着以后真的不能这样,大人是孩子的老师,我们做到了,孩子才能作得更好。

后来跟他出去时,我会等待充足的过街时间,拉着他奔过绿灯。

路边上松树已经绿了,杨柳丝儿柔柔的舒展着,随清风曼舞。

虽然枝桠光秃秃的,但柳丝儿已经明显的变了模样,染上了淡黄绿色,离萌芽不远了。

我的眼前仿佛已经看见,草长鸢飞、新燕争泥的无限春光。

透过树的缝隙,就已经看见天空飞翔的五颜六色的风筝,小子眼睛放光,那个高兴劲真没法形容,嘿!

跑起来了,小手拉着我,旋风一样快。

闪进广场,这小家伙就开始忙活起来,举起风筝,可惜不得要领。

风筝不给他面子,不去天空,而是爬地上不起来,他就拖着一圈一圈的跑,偶尔借助一阵风,风筝想一飞冲天,可惜在那个小手里还是挣扎一会,一个跟头扑向大地。

我看的笑弯了腰,当爷爷的想做示范,可惜这小子牢牢的护着风筝不放,我们只好坐凳子上看他一个人拽着风筝放肆的跑。

不一会风筝线就缠绕一起,小家伙累的小脸红扑扑的,喘着粗气,剧烈地咳嗽,这还感冒着呢!

不能让这样拼命,我拉过他,想让其歇一会。

拿过来给顺线,他站着等待一会,理顺了就又跑起来,溜过来又串过去,玩的不亦乐乎。

连着半个小时好几次折腾,看他兴趣也小了许多,可能累了,自己乖乖走过来坐凳子喝水,我赞许他:

“龙儿,真不错,真不愧是男子汉,跑起来真有一股拼劲,不简单哟!

去幼儿园别忘了告诉小朋友,你跟爷爷奶奶去放风筝了。

”我让歇一会,这就可以了,你已经感受放风筝的乐趣了

坐在广场一隅,放眼过去,左方打太极的老人们,缓慢的施展着拳腿,姿势优美。

前方有一伙人围观着唱秦腔的一班子人马,说打逗唱里,回味古韵。

右边上男男女女牵引着踢踢踏踏跳着舞,整个空间满是悠闲的市民,满世界的透着祥和!

老家伙感叹:

“看这日子过得多逍遥!

这社会多好!

“是啊:

可惜我们已经步入老年,是要学会珍惜时间了!

”我符合。

看着好动的孩子,他就像一丝春风,吹过我有点荒芜的心田,这一丝风的威力可以穿透厚厚的盔甲,让其发芽萌动与整个春季,我想哪个花开的日子不远了……

烂漫春光随笔【第四篇】:

在春光中行走

春天真是一个多情的季节,翠绿的颜色一如天真的少女般清纯,七彩的花朵是少女多姿的妆扮,飘摇的和风像少女娇柔的轻抚,温润的春雨是吴越少女的软语,灿烂的阳光仿佛姑娘如花的笑颜……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心情是长了翅膀的小鸟总渴望飞出巢穴沐浴阳光,亲爱的,坐不住了吧,那就请在春光中行走。

被春日的娇媚所诱惑,已经和好友说好了选一个好日子徒步17公里从单位走回家,目的是观光沿途风景和锻炼身体。

昨天下午上完课,抛弃了常伴我的随身包裹,仅带相机手机和钥匙,穿运动衣装,着轻便球鞋,从学校出发。

第一个着眼点是西站街两边的绿化花木:

平时坐班车时常被道路两边的各色花草吸引,忍不住啧啧称赞的同时很希望近距离一睹芳容,今天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走近她亲近她爱抚她,被她陶醉为她倾倒,享受因她的美丽带来的欢快心情。

第二个着眼点是田野里的果园:

那一片片红的白的绿的花海绿海,是春天的名片。

徜徉在这样的海洋中,看人面桃花,品落花无意,读绿肥红瘦,你能感悟生的可贵活的美好,你能抛开烦恼净化心灵,你能向真向善向美。

第三个着眼点是伟大的母亲河:

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我们的一大半行程全是在沿着黄河观赏区修建的公路上行走,“曲径通幽处,天上活水来,峡路夹平湖,皆为人自开。

”(呵呵,即兴自作五言诗一首题目叫‘徒步风景区沿黄公路有感’)路两边防风林带交错着挺拔的白杨和千姿百态的垂柳,与护路的翠柏构成一个丰富的氧吧,当你透过树干不时观望黄河时,总会有粼粼的波光点亮你的眼,驻足观望,落日下的黄河是一位丰满妩媚的少妇,成熟又韵味十足,美妙而令人神往。

一条伟大的河!

第四个着眼点是友谊:

有20多年关系了,相同的性别相同的爱好相似的体能相似的心地共有的过往共有的生活,甚至连毛病都相同,和这么个知己一路上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家国天下,鸡毛蒜皮,间或给亲人朋友打个骚扰电话言不由衷地送一些迷汤高帽,嘻嘻哈哈,悠哉悠哉!

第五个着眼点是拍照:

17公里的路途在两个体育素质都属上乘的人的脚下消耗了三个多小时,这可都是拍照惹的祸呀!

不过,永留一抹春色几片风景在现代化的器械上,对飞速而逝的时光来说却是一笔永恒的纪念,对不再年轻的我们来说也是一段永久的历史。

我们失去了美丽的青春,又即将失去丰硕的中年,而这些留念在将来的时光中该是多么珍贵!

在春光中行走,追寻过往的美丽,把握美好的现在,塑造将来的美好!

烂漫春光随笔【第五篇】:

春光依旧寻常好

静谧的村庄刚刚苏醒,晨雾裹着炊烟,袅袅地,在春阳中稀释成将散不散的光雾,温柔地覆在我身上。

我在开满油菜花的田垄坐下,抬眸的瞬间,错落的马头墙间探出一枝半开的梨花。

——我又到了徽州。

青山绿水风物人家,一眼望去,皆是故人,在一日又一日仿佛一成不变的时光里不悲不喜地与我对望,望着我这又在红尘中打滚一年的青年人。

那似曾相识的雕花,我曾徜徉其间的深巷,寄宿过的人家……我怀着几分掺杂亲切与莫名的“近乡情怯”的情绪,不敢上前相认。

让我们留下来,留在这里吧。

带着书笔和日渐柔软的眉眼。

老人和孩子们都有友善淳朴的笑容,邻里相见了,会笑着打着招呼停下步子唠嗑,有闲的下午,街坊们凑一桌子,在半敞着门扉的院落里,趁着树荫,喝粗茶,斗地主。

或许可以租下一间老房子。

高墙小窗是隔开纷扰的樊篱,厅堂里古旧的挂画,和渗下阳光的天井处摆放的盆栽,以及屋前摊晒着新茶的竹匾,都合谋拉扯住时光的脚,在平淡的心安理得的光景中,连生活的步履也是不疾不徐,如门前潺湲淌过的河流。

不需要说出口,连我自己都心知这是傻话。

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清晨,推窗一霎,那铺面而来的沁凉空气和青山晓岚,还有似远似近的鸡鸣与鸟啼……面对这一切,我深深的贪婪的呼吸,都在告诉我,我心底是再清楚不过,因为它难得,因为离开这我就不会轻易遇见此情此景,因为平日里我距离它太遥远,所以这原本再平常不过的清晨,才显得这么珍贵,这么令人心醉。

我其实说不太明白,大江南北,走过那么多或精致秀丽或壮伟粗犷的风景,为何唯独这里,总让我心心念念着。

不需要定格于照片的草木、民居来提醒,不需要总会在视频中、甚至建筑课里邂逅的罗东舒祠堂来触动,一道搁了笋的菜肴,就足以让我的心又蠢蠢欲动,想再回到那一处,那一日。

去徽州时总是在春天。

新换上的薄衫让脚步都变得轻快,甩着胳膊在铺着石板的小路上闲闲地逛,路的尽头,总会有立在门前的妇人带着笑招呼我们去吃饭。

木头桌子,长条板凳,一杯烫手的新鲜绿茶,门扉是大敞的,外头或是青山夕色,或是小桥深巷,或是江涛渡口,或是田野远山……也没有正经规矩的菜单,就好像招待远客的主人家一样,炒了在山里新采或早集刚买进的时蔬,用平常的青花瓷盘瓷碗盛起,再上一大盆白米饭,端放在客人面前。

新鲜的春笋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无论是熬汤亦或和肉小炒,入口都是鲜嫩无比。

在徽州的每一餐饭,我几乎都是大快朵颐,盘中的菜汁,碗里的米粒,俱被扫荡得干干净净。

并非是它们有多美味,或多贵重,或独具地方特色,那都是最平常不过但爽口宜人的家常菜。

然而,一点穿堂风佐酒,陌生却和气的主妇在灶前忙碌,锅碗瓢盆的叮叮当当声夹杂着方言谈笑……家常菜的滋味和着柴火味儿化作最平实、亲切又安全的人间烟火,我这总游荡在异乡,常年拿中式或西式快餐果腹的游子,几乎有那么一瞬,湿了眼眶。

然而总是还要离开的,此际的徽州是渡口的一枝杨柳,无心去系一叶短暂停泊的孤舟。

而深渡港口又一次鸣响的汽笛,像是一声催促。

但这悠长又短暂的时光啊,是饱蘸了墨的毛笔在生命的宣纸上落下的一笔,再留一个将断未断意犹未尽的尾迹吧。

我心知,日后,在笔墨纵横的余生里,我仍能一眼认出那再平实不过的一笔。

从石潭离开,徒步前往深渡港前的最后一站,昌溪,一路上,青山如屏次第开,像是相迎,又似相送。

悄寂的有些泥泞的山路上,你我一前一后地走着,也不多说话。

啁啾的鸟啼被风递来,和着心跳。

太阳渐渐攀升了上来,淡金色的光被未散的凉凉的岚雾漫射开来,仿佛一曲柔软又均匀的和声,降落于山峦流水上,明暗层叠,是高高低低的调子,是平平仄仄的韵脚。

再没有这样一处了,宛如我的原乡。

是了,原乡。

似乎是这国度古老的传统,士人骨子里的习惯——同时心怀进取的壮志与归隐的夙愿,在今天,仍不自觉地藏在了我们的心底。

纵然如今的人们已不像过去一般,对土地有深深的眷恋,却仍不自禁希望能有那么一处原乡,哪怕不身处其间,只消想起来,心底就会觉得安定安平。

仿佛,那是一处自留地,在外面的世界,遇见怎样的风浪,怎样的挫败,那里在,我们就有一个回身的余地。

在徽州的日子,我是再放松不过的。

好像某种枷锁忽然被乡村里某种淳朴的原力褪去,我又回归了一个孩童的形态,身心处于一种打开的状态而没有防备。

在那里的我,有一双新鲜而贪婪的眼。

我看到,数百年的民居,可以随意居住和任意参观;断壁颓垣间有烂漫的惊人的野花;天和水和光和山,都在共织一个被我诗化又记下的梦;而回身的一瞬,那一处残门内的油菜花,绚烂似梵高的画儿。

那一刻,我忽然惊觉,油菜花,该是东方的向日葵。

纵然它不是始终向着太阳,内里却具有相似的热烈与张力,只是更多了一种内敛的气质,恰合衬徽州的质朴与一种引而不发的魅力。

我又忍不住去想了,时间可等不等得及,在我能平心静气回身的那一日,一个又一个远去的村庄里,徽州,能保存微许朴素的轮廓。

我也不知道我是否能心存那么一线希望——终有一日,我还能回归这一处原乡。

或许那时,我成已为看惯了故事但愈发缄默的老者,沉淀了太多往事的时光隐藏在了皮肤的褶皱中。

我习惯微笑,笑容温和友好,牵动着皱纹飞扬,而时光,被安妥地放置在生命的褶皱中,沉眠。

在和平日别无二致的清晨,我颤巍巍地推开门扉。

静谧的村庄刚刚苏醒,晨雾裹着炊烟,袅袅地,在春阳中稀释成将散不散的光雾,温柔地覆在我身上。

我就靠坐在刻着花纹的门墩上,也或许是门槛前低矮的藤椅上,一侧,是高墙之间窄窄的小巷,一条条阡陌纵横倚靠着山峦,串起了人家,另一侧,是一望无垠的田野,大片大片油菜花那么平凡又那么明丽。

脚畔或许会有一朵将凋的野花,引得我凝神看了一看。

花开着开着就谢了。

我轻轻阖上眼,脑海里或许会浮现出某一年春天,那时我还年少,有轻快的步履和明媚的神色,怀揣着婉转心事细细哼唱着一曲《懒画眉》: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

纵然身畔的人听不清晰那吴侬软语但也无碍,仍自顾自唱得快活……唱着唱着,便也一生过去了。

陌上行人人渐老,春光依旧寻常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