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9288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试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验教案.docx

《试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验教案.docx

试验教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次序号:

一、课  题:

试验一:

钢筋的拉伸、冷弯性能试验

二、课  型:

实验课

三、目的要求:

掌握建筑钢材的拉伸性能与冷弯性能试验方法。

四、重点、难点: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六、参考资料:

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

七、作业:

实验报告1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班  次

九、授课效果分析:

良好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1、复习0分钟

2、导入课题3分钟

3、教学内容83分钟

拉伸试验

试验步骤

(1)试验准备

首先测量试样标距两端和中间这三个截面处的尺寸,对于圆试样,在每一横截面内沿互相垂直的两个直径方向各测量一次,取其平均值。

用测得的三个平均值中最小的值计算试样的原始横截面面积A。

(2)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的测定

图解方法:

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或力-位移曲线。

从曲线图读取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和不计初时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力或屈服平台的恒定力。

将其分别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

仲裁试验采用图解方法。

指针方法:

试验时,读取测力度盘指针首次回转前指示的最大力和不计初时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指示的最小力和首次停止转动的指示的恒定力。

将其分别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得到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σs)。

可以使用自动装置(如微处理机等)或自动测试系统测定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可以不绘制拉伸曲线图。

(3)抗拉强度测定

抗拉强度可以采用图解法或指针法测定。

对于呈现明显屈服(不连续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从记录的力-延伸或力-位移曲线图,或从测力度盘,读取过了屈服阶段之后的最大力;对于呈现无明显屈服(连续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从记录的力-延伸或力-位移曲线图,或从测力度盘,读取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

最大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A)得到抗拉强度(σb)。

可以使用自动装置(如微处理机等)或自动测试系统测定上抗拉强度,可以不绘制拉伸曲线图。

(4)断后伸长率的测定

为了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样断后标距。

对于小横截面试样和低伸长率试样更应注意这一点。

(5)断面收缩率的测定

测量时,将试样断裂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对于圆形横截面试样,在缩颈最小处相互垂直方向测量直径,取其算术平均值计算最小横截面积;对于矩形横截面试样,测量缩颈处的最大宽度和最小厚度,两者之乘积为断后最小横截面积。

断裂后最小横截面积的测定应准确到±2%。

原始横截面积A0与断后最小横截面积A1之差除以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率得到断面收缩率Ψ。

冷弯试验

试验步骤

以采用支辊式弯曲装置为例介绍试验步骤与要求。

(1)试样放置于两个支点上,将一定直径的弯心在试样两个支点中间施加压力,使试样弯曲到规定的角度,或出现裂纹、裂缝、断裂为止。

(2)试样在两个支点上按一定弯心直径弯曲至两臂平行时,可一次完成试验,也可先按

(1)弯曲至90°,然后放置在试验机平板之间继续施加压力,压至试样两臂平行。

(3)试验时应在平稳压力作用下,缓慢施加试验力。

(4)弯心直径必须符合相关产品标准中的规定,弯心宽度必须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两支辊间距离为(d+30)±0.50mm,并且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有变化。

(5)试验应在10~35℃下进行,在控制条件下,试验在23±2℃下进行。

(6)卸除试验力以后,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并进行结果评定。

4、课堂总结2分钟

5、布置作业2分钟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次序号:

一、课  题:

试验2细集料试验(筛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二、课  型:

试验

三、目的要求:

掌握细集料筛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试验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四、重点、难点:

细集料筛分试验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试验教学

六、参考资料:

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七、作业:

试验报告2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班  次

九、授课效果分析:

良好。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1、复习0分钟

2、导入课题2分钟

3、教学内容82分钟

细集料堆积密度与紧装密度

试验步骤:

(1)用浅盘装试样约5kg,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2份备用。

(2)堆积密度测定

将试样装入漏斗中,打开底部的活动门,将砂流入容量筒中,也可直接用小勺向容器中装试样,但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应为50mm左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取质量(

)。

(3)紧装密度测定

取试样1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

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1根直径为10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

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

两层装完并颠实后,添加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

)。

细集料的筛分试验

试验步骤:

将来样通过10mm(圆孔筛)和9.5mm(方孔筛)筛,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

然后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1)水泥混凝土用砂,按下列步骤筛分:

①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50g(

),准确至0.5g。

置于套筛的最上一只筛(5mm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1%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到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②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2)沥青路面用细集料,按下列步骤筛分:

①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

),准确至0.5g。

②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盖没。

③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于水中,但不得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④用1.18mm筛及0.075mm筛组成套筛。

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徐徐倒出,经过套筛流入另一容器中,但不得将集料倒出。

⑤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为止。

⑥将容器中的集料倒入搪瓷盘中,用少量水冲洗,使容器上粘附的集料颗粒全部进入搪瓷盘中。

将筛子反扣过来,用少量水将筛上的集料冲洗入搪瓷盘中。

操作过程中不得有集料散失。

⑦将搪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于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试样的总质量(

),准确至0.1%。

之差即为通过0.075mm部分。

⑧将全部要求筛孔组成套筛(但不需0.075mm筛),将已经洗去小于0.075mm部分的干燥集料置于套筛上(一般为4.75mm筛),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按上述筛分过程和要求逐个进行手筛,直到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⑨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质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

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4、课堂总结4分钟

5、布置作业2分钟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次序号:

12

一、课  题:

试验3水泥试验(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演

示]、安定性[演示]、强度)

二、课  型:

试验课

三、目的要求:

掌握水泥物力指标和力学指标的测定方法

四、重点、难点:

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实验教学

六、参考资料:

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测方法》

GB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七、作业:

试验报告3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班  次

九、授课效果分析:

良好。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1、复习0分钟

2、导入课题2分钟

3、教学内容82分钟

一、细度试验

试验步骤

(1)按取样要求进行样品处理。

(2)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3)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4)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二、标准用水量

试验步骤

(1)试验准备工作

试验前必须做到:

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

(2)水泥净浆的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拌制,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拌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每锅胶砂的材料数量

材料量

水泥品种

水泥

(g)

标准砂

(g)

(g)

硅酸盐水泥

450±2

1350±5

225±1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

石灰石硅酸盐水泥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三、强度试验

试验步骤

(1)胶砂的制备

①配合比:

胶砂的质量配合比应为一份水泥、三份标准砂和半份水(水灰比为0.5)。

一锅胶砂成三条试体,每锅材料需要量如表。

②配料:

水泥、砂、水和试验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相同,称量用的天平精度应为±1g。

当用自动滴管加225mL水时,滴管精度应达到±1mL。

③搅拌:

每锅胶砂用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

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按以下的程序进行操作:

a.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

b.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

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量加完。

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

c.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

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

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

(2)试件的制备

①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

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两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

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

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

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

②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

(3)试件的养护

①脱模前的处理和养护:

去掉留在模子四周的胶砂。

立即将作好标记的试模放入雾室或湿箱的水平架子上养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湿空气应能与试模各边接触。

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他试模上。

一直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时取出脱模。

脱模前,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和做其他标记。

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龄期内。

②脱模:

脱模应非常小心。

对于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分钟内脱模。

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24h之间脱模。

已确定作为24h龄期试验(或其他不下水直接做试验)的已脱模试体,应用湿布覆盖至做试验为止。

③水中养护:

将作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在20℃±1℃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

试件放在不易腐烂的箅子上,并彼此间保持一定间距,以让水与试件的六个面接触。

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

每个养护池只养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件。

最初用自来水装满养护池(或容器),随后随时加水保持适当的恒定水位,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

除24h龄期或延迟至48h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在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

揩去试体表面沉积物,并用湿布覆盖至试验为止。

④强度试验试体的龄期:

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

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

——24h±15min;

——48h±30min;

——72h±45min;

——7d±2h;

——>28d±8h。

(4)强度测试

①抗折强度测定

将试体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件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通过加荷圆柱以50N/s±10N/s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

保持两个半截棱柱体处于潮湿状态直至抗压试验。

抗折强度

以牛顿每平方毫米(MPa)表示,按下式计算:

式中:

——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N;

——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mm;

——棱柱体正方形截面的边长,mm。

②抗压强度测定

抗压强度试验通过抗压强度试验机和抗压强度试验机用夹具,在半截棱柱体的侧面上进行。

半截棱柱体中心与压力机压板受压中心差应在±0.5mm内,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有10mm。

在整个加荷过程中以2400N/s±200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

抗压强度

以牛顿每平方毫米(MPa)为单位,按下式计算:

式中:

——破时的最大荷载,N;

——受压部分面积,mm2(40mm×40mm=1600mm2)。

4、课堂总结4分钟

5、布置作业2分钟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次序号:

一、课  题:

试验4混凝土试验(工作性、抗压强度)

二、课  型:

实验

三、目的要求:

掌握混凝土工作性测定的实验步骤,掌握混凝土强度试验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四、重点、难点:

混凝土强度试验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实验教学

六、参考资料:

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七、作业:

实验报告4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班  次

九、授课效果分析:

配合比设计需通过练习题加强理解。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1、复习0分钟

2、导入课题2分钟

3、教学内容83分钟

一、工作性

试验步骤

(1)润湿坍落度筒和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

底板应放置在坚实的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两边的踏脚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2)将拌制的混凝土试样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1/3左右。

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每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

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

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

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

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3)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

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4)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5)测定坍落度的同时,可用目测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见下表,并记录备查。

混凝土拌和物目测性质评定标准表

目测性质

评定标准

分级

棍度

按插捣混凝土拌和物时难易程度评定

表示插捣容易

表示插捣时稍有石子阻滞的感觉

表示很难插捣

含砂情况

按拌和物外观含砂多少而评定

表示用馒刀抹拌和物表面时,一两次即可使拌和物表面平整无蜂窝。

表示抹五、六次才可使表面平整无蜂窝。

表示抹面困难,不易抹平,有空隙及石子外露等现象。

保水性

指水分从拌和物中析出程度。

评定方法:

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和物的保水性能不好;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和物的保水性良好。

粘聚性

观测拌和物各组成分相互粘聚情况。

评定方法:

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良好;如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

(6)当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如发现粗骨料在中央集堆或边缘有水泥浆析出,表示此混凝土拌和物抗离析性不好,应予记录。

二、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

(1)混凝土试件制作规定

①试验前,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②在实验室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精度:

水泥、掺合料、水和外加剂为±0.5%;骨料为±1%。

③取样或实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应在板滞后尽短的时间内成型,一般不宜超过15min。

④根据混凝土拌和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振实;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检验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宜与实际采用的方法相同。

(2)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

振动台振实法:

①取样或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和物应至少用铁锨再来回拌合三次。

②将混凝土拌和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和物高出试模口。

③试模应附着或固定在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

人工插捣法:

①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②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

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

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

③每层插捣次数按在10000mm2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

④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

插入式振捣棒振实:

①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

②宜用直径为Ф25mm的插入式振捣棒,插入试模振捣时,振捣棒距试模底板10~20mm且不得触及试模底板,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且应避免过振,以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振捣时间为20s。

振捣棒拔出时要缓慢,拔出后不得留有孔洞。

(3)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4.混凝土试件的养护方法

(1)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

(2)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编号、拆模。

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或在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

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3)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拆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试件仍需保持同条件养护。

(4)标准养护龄期为28d(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

三、强度试验

抗压试验步骤:

(1)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2)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

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3)在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均匀地加荷。

(4)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急剧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破坏。

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1)试件从养护地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试件表面擦干净。

(2)装置试件,安装尺寸偏差不得大于lmm。

试件的承压面应为试件成型时的侧面。

支座及承压面与圆柱的接触面应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3)施加荷载应保持均匀、连续,至试件接近破坏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4)记录试件破坏荷载的试验机示值及试件下边缘断裂位置。

4、课堂总结3分钟

5、布置作业2分钟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次序号:

一、课  题:

试验5沥青三大性能指标试验

二、课  型:

试验

三、目的要求:

掌握沥青三大指标试验的操作方法

四、重点、难点: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的操作方法和结果分析。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试验教学

六、参考资料:

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七、作业:

实验报告5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班  次

九、授课效果分析:

良好。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1、复习0分钟

2、导入课题2分钟

3、教学内容82分钟

针入度试验

(1)沥青试样准备方法

①将装有试样的盛样器带盖放入恒温烘箱中,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有水分时,烘箱温度80℃左右,加热至沥青全部熔化后供脱水用。

当石油沥青中无水分时,烘箱温度宜为软化点温度以上90℃,通常为135℃左右。

沥青试样不得直接采用电炉或煤气炉明火加热。

②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有水分时,将盛样器皿放在可控温的砂浴、油浴、电热套上加热脱水,不得已采用电炉、煤气炉加热脱水时必须加放石棉垫。

时间不超过30min,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防止局部过热。

在沥青温度不超过100℃的条件下,仔细脱水至无泡沫为止,最后的加热温度不超过软化点以上100℃(石油沥青)或50℃(煤沥青)。

③将成样器中的沥青通过0.6mm的滤筛过滤。

(2)制备试样方法

过滤后不等冷却立即一次将试样灌入盛样皿中,试样深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10mm,并盖上盛样皿,以防落入灰尘。

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