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9848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docx

高速公路水稳层底基层总结试验段

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总结

一、试验段工程概述

我项目部于2011年4月17日进行了水稳试验段工程的施工。

水稳底基层试验段选择在K43+340~K43+540右幅,长度200米,在认真深入学习了水泥稳定碎石设计要求及施工相关技术规范的同时,我部又组织了所有参于施工人员进行了工前详细的技术交底和现场演练,并进一步熟悉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

二、试验段施工参加人员

1、为了确保试验段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且各环节质量都在受控状态,项目部成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岗位划分与职责,定人定岗、责任明确。

在试验段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更是不断强化管理、明确责任,将岗位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与深化。

整个施工过程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亲自组织实施,项目总工(技术主管)负责技术数据的统计、分析,后场由拌和场厂长负责,前场由施工队长负责,试验室主任负责前、后场试验检测,测量组负责施工前放样、施工中标高控制、松铺系数测定以及成型路段的测量检测,综合办公室主任负责现场宣传、文明施工监督以及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所有人员均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各司其职,坚守岗位。

2、本次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我部配备各类管理人员13名、设备操作人员8名、其他辅助人20名。

项目部人员配备及分工一览表

姓名

职务

职责

刘小平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直接领导

李泽民

项目副经理

具体负责各项协调工作

李清柳

技术负责人

全面负责项目的各项技术管理

陈怀平

安全负责人

全面负责施工现场各项安全工作

梁宇航

专职安全员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及交通管制

李志忠

试验室负责人

全面负责试验、检测等相关工作

袁强

试验员

配合试验负责人完成试验相关工作

谭吉

后场负责人

全面负责水稳混合料的生产拌和

邓国志

前场负责人

全面负责前场各项工作的落实

胡吉龙

全面负责现场的摊铺、碾压及养生

张林军

办公室负责人

负责后勤及内部协调工作

李春

测量、放样负责人

全面负责测量及数据分析工作

杨宗柏

检测负责人

具体负责现场的各项检测工作

现场详细人员分工

姓名

岗位

职责

许多伦

施工队长

全面负责现场的摊铺、碾压及养生

赵宇

找平负责人

带六名找平人员对摊铺机后进行找平、测量厚度、监测摊铺机感应器

张林军

材料员

指挥车辆进行现场、签票

梁宇航

专职安全

负责现场安全布置、配二名安全辅助人员指挥倒车、挂红布等

李春

测量负责人

全面负责测量及数据分析工作

邓国志

挂线负责人

配四名辅助工,根据测量提供数据挂钢丝,并对钢丝进行检查

邓国志

测量员

带一名测量辅助工,摊铺机后进行跟踪测量,记录相关测量数据

陈龙平

民工队长

根据施工队长的要求安排民工工作,并对碾压区覆盖及养生。

胡吉龙

碾压负责人

根据要求指挥碾压,并检查碾压区安全。

陈龙平

后场负责

全面负责水稳混合料的生产拌和、指挥装载机及拌和操作人员

李志忠

后场试验负责

全面负责后场的各项试验检测

李志忠

试验室主任

检测原材料、灰剂量、级配。

袁强

试验员

无侧限试验

苏丽慧

试验员

全面负责前场的各项试验检测

陈玉娟

试验员

带一辅助工,前场压实度、平整度等检测

三、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

为了确保本试验段施工取得圆满的成功,项目部组织所有用于试验段施工的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均于2011年3月15日前进场,进场前设备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维护、保养,设备性能良好。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摊铺机

RP751

1

2

摊铺机

MT9000B

1

3

振动压路机

徐工202

2

4

洒水车

康明斯

1

8T

5

水稳拌合机

WCB-500

1

500T/h

6

装载机

ZL50

2

7

运输车

6

40T以上

试铺段施工前一天,项目部对全套机械设备进行了试启动,并进行了短时间的模拟运作,进一步确认了机械设备的完好。

四、试验段施工目的

通过试验段工程施工,确定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工艺,查找施工中的问题,并修正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以指导全面保质保量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具体内容包括:

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

1.1、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沙、水泥、水的重量,测量拌和设备计量的准确性。

1.2、调试并确定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

1.3、检查混合料含水量、集料级配、水泥剂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

2、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和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3.1、混合料配比的控制。

3.2、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碾压组合、碾压方案等)。

3.3、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4、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

5、施工缝(纵、横向接缝)的处理方法。

6、确定施工产量及每天作业段长度,修订施工组织计划。

7、发现和记录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影响正常作业的其它问题。

五、原材料及配合比

为了切实保证本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结果,既而为后续分项工程规模施工的如期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项目部对原材料及配合比的准备工作给予了最高程度的重视。

多次深入周边市场,考察、调研原材料的生产、供应及质量等情况,经过再三的比对、权衡,最终择优确定了原材料的供应厂家,并及时进行备料、配合比设计等准备工作。

1、原材料

水泥稳定碎石的主要原材料有水泥、碎石及沙。

所采用水泥、沙、集料等材料的各项技术均符合规范要求。

我部对所购材料均按规定要求的频率做好检测工作,以保证上路材料的质量。

(1)水泥:

利森水泥建材厂生产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项目

标准

试验结果

标稠用水量

/

26.7%

凝结时间

初凝

≥240min

315min

终凝

≥360min

415min

安定性

不大于5.0mm

合格

胶砂强度(Mpa)

抗折

3d

≥3.5

5.4

28d

≥6.5

抗压

3d

≥17.0

24.2

28d

≥42.5

(2)碎石:

石料:

1#料(3-5mm)、2#料(0-3mm)、3#料(10-20mm)、4#料(5-10mm)、5#料(20-30mm).配合比如:

1#:

2#:

3#:

4#:

5#=9%:

16%:

23%:

17%:

35%。

集料主要指标如下:

试验项目

标准

试验结果

压碎值

≤30%

15.1

(3)水:

采用洁净的地下水

2、配合比设计验证:

原材料进场后,根据原材料检测结果并结合试拌混合料检测情况,将水稳质量配比确定为:

1#料:

2#料:

3#料:

4#料:

5#料=9:

16:

23:

17:

35,水泥量为3.2%,最佳含水量为4.0%,最大干密度为2.320g/cm3。

六、水稳混合料的拌和

1、拌和前的准备工作

(1)、拌和机称量系统在试拌前己通过标定。

在试铺前一天,对拌和楼进行了一次试拌,验正拌和楼计量系统的精确性和混合料的级配。

(2)、参与施工的所有机械操作手在试验段施工前对各自的机械再次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施工期间机械的完好性。

(3)、试验人员现场检测原材料,并验算施工配合比。

2、拌和

(1)、拌和楼操作人员根据试验室下发的施工配合比通知,将各种材料的配比输入拌和楼的控制电脑。

(2)、拌和机设计产量为500T/h,本次试铺过程中,我部决定将拌和机的生产能力暂定为400T/h,现场采用2台ZL50装载机分别上五种集料,能满足上料需求。

每个料仓都进行了加高处理,以防止窜料现象。

(3)、拌和楼设有5个料斗,碎石料斗口安装钢筋网盖,筛除超出粒径规格的集料及杂物。

(4)、试验段生产从3月18日13:

00时开始生产,到20:

00时结束,共生产混合料1825.39吨。

(附:

材料运送单)

水稳拌和用料情况

仓号

1#

2#

3#

4#

5#

水泥

用量(T)

164.285

292.06

419.84

310.32

638.89

56.41

(5)、开机后,对混合料进行取样检测含水量、混合料级配、水泥剂量,并按试验规程制作了1组*9个=9个标养试件,进行标养。

(6)、拌和过程中根据混合料外观进行目测,并结合试验来验证来实时观测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水泥含量,发现问题及时予与调整,以满足施工质量需要。

七、水稳混合料的运输

本次试铺段落距拌合厂约2.5KM,项目部投入了6辆载重40T以上的运输车,总运量能够满足拌和产量,运输时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运输车辆车厢已经清洗干净无其它杂物;

2、料车在接料过程派专人指挥分前、后、中三次接料,尽量避免装料环节出现集料离析;

3、一经装料,即采用彩条布覆盖,不停留,直接驶入工地;

4、料车进入摊铺现场后不得立即揭彩条布,待前车在摊料准备驶离摊铺机时才能揭开彩条布,避免料堆顶部混合料失水;

5、运输车辆驶入摊铺现场后,在指挥人员的指挥下有序停放,直行驶入路基上,直接倒车进入摊铺机进行摊铺;

6、由专人指挥卸料,卸料车井然有序,在摊铺机前30cm左右处停车,确保运输车辆不撞击摊铺机,挂上空挡,由摊铺机推动料车前进。

在卸料过程中,分二次将混合料倒入摊铺机料斗中,每次倒料一次到位,一是避免混合料溢出料斗,二是防止在倒料过程中出现混合料离析;

八、水稳混合料的摊铺

1、对施工段土路基进行清扫,确保下承层表面无浮土和杂物,洒水车在表面洒水湿润,洒水量为保证表面湿润但又不积水,以确保水稳与土路基的联接。

2、沿纵断面方向,在距路基中线0.46m及路基边缘土路肩外0.29米,用钢钎固定,拉钢线,摊铺机以钢线标高控制摊铺高程。

3、按测出的横断面方向距中桩0.46米和12.54米处钉红布钉子的钉头实际标高,确定出底基层的松铺基准高度,在钢钎上基准标高处固定放扭绕式钢丝绳作为基线控制高程,距中桩7.96米的整桩号处设置可调支架,根据高程调好支架高度,在上面放置铝合金控制横坡,用自动找平仪进行找平,以更好地保证平整度。

4、采用两台摊铺机作业,内侧摊铺机宽度为7.5米,外侧摊铺机宽度为4.5米。

当前一台摊铺机驶出约8~10m时,后一台才开始摊铺。

正常摊铺时两台机相距6-10m,纵向搭接宽度20cm,减少混合料离析。

摊铺时2台摊铺机摊铺速度设定为1.5m/min。

在摊铺中严格控制速度,保证摊铺的连续性和均匀性。

5、由于两台摊铺机新旧程度不一样,夯锤震级不同,新机锤震级调为4.0级,旧机调为5.0级。

6、为减少离析,每辆摊铺机旁都配备4名辅助工对料仓两边余料进行拢料,并在拢料的过程中采用“扣”料的方式,以防止混合料离析。

7、在摊铺机摊铺后面设专人(配备4名辅助工)消除混合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筛出的细集料进行填补。

8、为保证水泥稳定碎石的平整度,摊铺后严禁人员在水泥稳定碎石上走动。

9、本次试验段从下午13:

00开始摊铺,到20:

00结束,平均摊铺速度控制在1.5m/min。

九、水稳混合料的碾压

1、每台摊铺机后面,按照施工顺序逐次碾压,一次碾压长度为50m。

各碾压段落设置了明显的分界标志,设有专门碾压负责人。

2、碾压遵循试验路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

稳压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

碾压过程中,采用灌砂法跟踪检测,满足不了压实要求及时报告碾压负责人时,重复再压。

碾压变数及压路机组合如下:

碾压工艺:

(K57+280-K57+480)

底基层第一层碾压工艺:

初压:

徐工202振动压路机往返静压一遍,速度控制在1.5~1.7km/h;

复压:

徐工202振动压路机轻振碾压一遍,速度控制在1.8~2.2km/h;

徐工202振动压路机重振碾压二遍,速度控制在1.8~2.2km/h;

底基层第二层碾压工艺:

初压:

徐工202振动压路机往返静压一遍,速度控制在1.5~1.7km/h;

复压:

徐工202振动压路机轻振碾压一遍,速度控制在1.8~2.2km/h;

徐工202振动压路机重振碾压三遍,速度控制在1.8~2.2km/h;

终压:

徐工202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速度控制在1.5~1.7km/h,碾压至无轮迹为止。

在底基层第一层碾压中,当复压重振第一遍结束后进行灌砂法检测压实度为94.3%,重压二遍结束后检测压实度为97.9%;随后进行了第三遍重压,检测压实度为99.3%;

在底基层第二层碾压中,当复压重振第一遍结束后进行灌砂法检测压实度为94.4%,重压二遍结束后检测压实度为97.1%,重压三遍后检测压实度为98.6%;

在终压碾压结束后及时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压实度结果均符合要求。

序号

检测项目

单位

检测结果

质量要求

判定

第一层

第二层

1

压实度

(重振一遍后)

%

94.3%

94.4%

不小于97

不合格

2

压实度

(重振二遍后)

%

97.9%

97.1%

不小于97

合格

3

压实度

(重振三遍后)

%

(补压)

99.3%

98.6%

不小于97

合格

4

终压结束

%

检测6个点均合格

不小于97

合格

3、压路机碾压时重叠1/2轮宽。

4、压路机倒车换挡做到了轻且平顺,不拉动底基层,在第一遍初步稳压时,倒车后原路返回,换挡位置在已压好的段落上,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挡倒车位置错开,成齿状,出现个别拥包时,配专人进行铲平处理。

5、碾压时,由底往高压。

正常路拱时,由外侧向内侧碾压,弯道超高时,由内侧往外侧压。

6、压路机碾压时速度:

振动压路机速度1.8~2.2km/h。

7、压路机停车错开,而且离开3m远,停在已碾压好的路段上。

8、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做到了不调头和不急刹车,保证了水泥稳定碎石表面不被破坏。

从拌合加水到最终碾压结束能控制在4小时之内。

十、施工横缝的处理

试验段结束处设置有横缝。

横缝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其设置方法如下其设置方法如下:

1、摊铺结束后,人工将两台摊铺机摊铺末端的混合料整理整齐,并将摊铺机末端修成一条整齐的直线,用方木沿横向接头紧靠混料合末端,用钢钎固定。

2、按正常的碾压方式进行碾压。

碾压时整个压路机碾压至方木上,以保证摊铺末端处的压实度;

3、当天碾压结束后,人工用3米直尺在摊铺末端检测平整度,定出横缝的位置,并垂直路面车道中心线带线,将线外侧靠摊铺末端平整度不合格的混合料挖沟铲除;

4、人工将横缝的横断面修理整齐,并将作业面进行清扫,下次施工时经过再次修整、洒水湿润后撒泼水泥浆起步摊铺。

碾压时压路机沿接缝横向碾压,由前一天压实层逐渐推向新铺层,碾压完毕再纵向正常碾压。

5、由于底基层分两层摊铺,两层接头应错开3-5米。

十一、水稳生产中的协调配合

拌和机设计产量为500T/h,本次试铺过程中,我部将拌和机的生产能力定为400T/h,在试铺过程中,摊铺机保持1.5m/min的平均速度,机前能始终有2-3辆料车等候卸料,证明运输能力与拌和站的生产能力能够较好匹配,摊铺速度设定合理。

运输车辆6辆,保证每台摊铺机前始终有1-2辆车等待卸料,拌和楼前,始终有2~3辆运输车辆等待装料,运输能力略大于生产需求能力,满足要施工要求。

大面积施工后,随着运距的变化我部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输车数量,保证混合料的连续供应。

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前后间距6-8米,相互基本不受影响。

试铺过程中,当天最高气温为14度,按50米为一个碾压段,能满足在最佳含水量碾压的需要,且能在4小时之内完成终压。

大面积施工时,进入夏季6、7月份,气温会较现在有所上升,我部拟按30~50米为一碾压段施工,再根据现场含水量情况紧跟碾压,以减少混合料表面水份损失。

十二、松铺系数和松铺厚度的确定

本次试验段得出的松铺系数为1.30,铺筑过程中,用水准仪分别测量每一点位的土路基高程、松铺后高程和碾压结束后高程,计算出松铺厚度和压实厚度,最终得到每一测点的松铺系数。

我部对碾压结束后测量了每10-20M一个断面的松铺系数,其算术平均值为1.30,我部将1.30松浦系数用于指导大面积施工。

松铺系数

测点桩号

路基顶高程V1(m)

摊铺后高程V2(m)

碾压后成型高程V3(m)

松铺系数(V2-V1)/(V3-V1)

平均数

1.5m

5.25m

9m

1.5m

5.25m

9m

1.5m

5.25m

9m

1.5m

5.25m

9m

K57+300

566.591

566.524

566.443

567.002

566.934

566.852

566.907

566.837

566.757

1.301

1.310

1.303

1.304

K57+320

566.457

566.385

566.300

566.855

566.781

566.697

566.761

566.687

566.600

1.309

1.311

1.323

1.315

K57+340

566.321

566.251

566.161

566.728

566.644

566.571

566.636

566.549

566.477

1.292

1.319

1.298

1.303

K57+360

566.183

566.104

566.050

566.609

566.528

566.458

566.513

566.435

566.362

1.291

1.281

1.308

1.293

K57+380

566.103

565.995

565.932

566.539

566.498

566.432

566.438

566.380

566.317

1.302

1.306

1.299

1.302

K57+390

566.109

566.021

565.913

566.509

566.442

566.388

566.416

566.346

566.278

1.304

1.295

1.301

1.300

K57+400

566.011

565.919

565.860

566.474

566.433

566.323

566.366

566.314

566.215

1.303

1.302

1.304

1.303

K57+410

565.985

565.859

565.817

566.364

566.321

566.241

566.279

566.215

566.145

1.289

1.297

1.294

1.293

K57+420

565.924

565.864

565.788

566.353

566.264

566.188

566.254

566.171

566.095

1.301

1.304

1.303

1.303

K57+430

565.900

565.821

565.747

566.345

566.236

566.164

566.242

566.141

566.068

1.300

1.297

1.298

1.298

K57+440

565.894

565.819

565.761

566.302

566.246

566.161

566.207

566.146

566.067

1.303

1.305

1.306

1.305

K57+450

565.878

565.815

565.717

566.306

566.205

566.126

566.207

566.115

566.031

1.301

1.299

1.301

1.300

K57+460

565.850

565.762

565.707

566.299

566.209

566.116

566.194

566.105

566.025

1.304

1.304

1.287

1.298

K57+470

565.815

565.742

565.667

566.297

566.194

566.120

566.185

566.090

566.015

1.302

1.299

1.302

1.301

平均数

1.300

十三、试铺段检测结果汇总:

1、平整度(规范要求检测频率:

3m直尺:

每200m测2处×10尺、我部增加2倍检测)

检查桩号

单位

检查点数

实测值

平均值

规范要求

合格率

K57+320左

mm

10

3.56.02.01.52.5

4.03.05.54.05.5

3.8

≤12

100%

K57+380左

mm

10

2.57.03.55.54.0

5.58.02.56.03.5

4.8

≤12

100%

K57+420左

mm

10

6.04.52.01.52.5

3.53.05.06.05.5

4.0

≤12

100%

K57+460左

mm

10

4.01.03.52.05.5

4.08.56.04.53.0

4.2

≤12

100%

2、横坡度(规范要求检测频率:

水准仪:

每200m测4个断面、我部按20m一个断面检测)

检查桩号

单位

检查点数

设计值

实测值

规范要求

合格率

K57+280-

K57+480

%

11

2

2.2、2.1、2.2、2.0、1.9、2.1、1.8、1.9、2.1、2.0、2.3

±0.3

100%

3、宽度(规范要求检测频率:

尺量:

每200m测4个断面、我部按20m一个断面检测)

检查桩号

单位

检查点数

设计值

实测值

规范要求

合格率

K57+280-

K57+480

m

11

12.17

12.25、12.28、12.32、12.24、12.23、12.36、12.41、12.31、12.34、12.35、12.33

不小于设计

100%

4、厚度(规范要求检测频率:

每200m每车道1点、我部在挖孔取芯法检测厚度)

检查桩号

单位

检查点数

设计值

实测值

平均值

结果评定

K57+280-

K57+480

mm

4

320

319、318、317、318

318

合格

5、压实度(规范要求检测频率:

灌砂法:

每200m每车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