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基底强夯处理试验段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004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基底强夯处理试验段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路基基底强夯处理试验段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路基基底强夯处理试验段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路基基底强夯处理试验段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路基基底强夯处理试验段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路基基底强夯处理试验段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路基基底强夯处理试验段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路基基底强夯处理试验段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路基基底强夯处理试验段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路基基底强夯处理试验段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基底强夯处理试验段总结.docx

《路基基底强夯处理试验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基底强夯处理试验段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基基底强夯处理试验段总结.docx

路基基底强夯处理试验段总结

路基基底强夯处理试验段总结

LT

**

平地机司机

现场施工

**

起重机司机

现场施工

**

安全员

现场施工

其他配合工人4人

三、现场投入机械设备

施工现场主要工程机械、设备统计表

机具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挖掘机

PC220

1

平地机

PY180

1

压路机

YZ22

1

装载机

50

1

自卸车

陕汽奥龙

4

履带吊

1206(40T)

1

全站仪

TCR-402

1

水准仪

DSZ2

1

四、强夯总体施工方案

检测路基基底含水量,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时,平地机平整施工场地,压路机碾压平整后,放设边桩和控制点,并用白灰标示出需进行强夯的范围,并测量控制点高程,确定强夯范围。

根据强夯范围,布置4m×4m的方格,方格内根据夯锤直径定出点夯夯点位置。

夯前,在该段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试夯,试夯点选择4-6个点。

通过强夯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确定点夯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

根据试夯确定的标准进行大面积点夯,现场强夯满足最后两击的夯沉量不大于50mm、夯坑周围地面无过大隆起以及不因夯坑过深而起起锤困难,停止夯击并记录该点实际夯击遍数及累计沉降量。

三遍点夯过后,以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场地标高。

满夯时,夯迹彼此重迭搭接1/4夯锤直径。

夯击过程中由质检员负责对各种数据记录和原始资料的整理。

五、强夯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见下框图所示:

 

六、强夯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1)组织机械、测量及检测设备和人员进场。

(2)清除地基处理范围内的浮土,人工配合机械整平试验场地。

(3)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4)施工前,按初步设计确定的参数,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试夯,通过强夯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确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

2、强夯施工

(1)夯点放线定位

按夯点布置图进行测量放线,定出第一遍强夯各夯击点的位置后用白灰或小木桩标示,并测量场地高程。

(2)设计夯击能要求:

点夯3000KN.m,满夯1000KN.m。

(3)实际夯锤参数及落距

夯锤质量:

20T,夯锤面积:

4.71m²,

点夯落距h1:

h1=3000÷(20*10)=15m

同理:

满夯落距h2=5m

(4)点夯

起重机就位,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将夯锤提升到预定高度,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

若发现错位或坑底倾斜过大,用砂土将坑底整平再夯。

按照规定的夯击次数重复吊、落夯锤,直到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用推土机将场地推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第一遍夯击要求逐步完成全部点夯遍数。

(5)满夯

点夯完成后,达到预定的间歇时间,以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场地标高。

满夯时,夯迹彼此重迭搭接1/4夯锤直径。

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

施工时,对每一点的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等做详细的现场记录。

七、夯击数据分析

夯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如下。

1-4#点

2-5#点

3-4#点

4-5#点

5-4#点

6-5#点

八、强夯施工过程控制要点

1、点夯试夯

点夯试夯是强夯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性工序之一。

其要点在于:

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试夯,通过强夯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确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

夯击次数具体根据现场试验得到的夯击击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同时满足最后两击的夯沉量不大于50mm、夯坑周围地面无过大隆起以及不因夯坑过深而起起锤困难三个条件,且以使土体竖向压缩最大而侧向位移最小为原则。

2、点夯每遍夯击顺序及夯点位置的控制

点夯每遍夯击顺序及夯点位置的控制是强夯施工过程中的最重要的控制要点之一。

每遍夯击顺序如右图所示:

为第一遍夯击点,

为第二遍夯击点,

为第三遍夯击点。

夯点位置的控制要点为第一遍夯完后,场地经过推平碾压后,第二遍强夯时点位的准确控制,避免重叠或漏夯。

我工区主要采用左中桩控制法来精确控制每一遍的夯击点的点位。

3、路基基底含水量控制。

路基基底含水量的控制是强夯施工过程中的最重要的控制要点之一。

由于本地区蒸发量非常大,根据现场试验,强夯时,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之间。

九、结论

1、按照上述施工工艺对路基基底进行强夯加固,机械配备及施工组织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处理得当,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确定单点的夯击次数,夯击10次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湿陷性黄土经强夯处理后,地基强度得到了提高、土体孔隙得到挤密、湿陷性得到消除,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十、附件

1、强夯施工记录表

2、强夯地基湿陷性系数试验检测报告

3、施工过程照片

 

路基基底强夯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