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0288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24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现状教学楼面积为2795.4m²

体育器材室面积为513.27m²

看台及主席台面积为359.43m²

消防控制室面积为30.42m²

其他面积为1080.9m²

地下车库面积为3984.14m²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三版

2、《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规程》DBJ/T50-074-2020

3、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20年)

4、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渝建{2020}301号

5、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1~8号)

6、施工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三、地基与基础工程

(一)、机械旋挖钻孔灌注桩

孔底虚土多

1.现象

成孔后孔底虚土过多,超过规范所要求的不大于5cm的规定。

2.原因分析

(1) 

 

松散填土或含有大量炉灰、砖头、垃圾等杂物的土层,以及流塑淤泥、松散砂、砂卵石、卵石夹层等土中,成孔后或成孔过程中土体容易塌落。

(2) 

钻杆加工不直或在使用过程中变形,钻杆连接法兰不平,使钻杆拼接后弯曲。

因此钻杆在钻进过程中产生晃动,造成孔径增大或局部扩大。

提钻时,土从叶片和孔壁之间的空隙掉落到孔底。

钻头及叶片的螺距或倾角太大,如在砂类土中钻孔,提钻时部分土易滑落孔底。

(3) 

孔口的土没有及时清理干净,甚至在孔口周围堆积有大量钻出的土,钻杆提出孔口后,孔口积土回落。

(4)成孔后,孔口盖板没有益好,或在盖板上有人和车辆行走,孔口土被扰动而掉入孔中。

(5)放混凝土漏斗或钢筋笼时,孔口土或孔壁土被碰撞掉入孔内。

(6)成孔后没有及时浇筑混凝土,孔壁长时间暴露,被雨水冲刷及浸泡。

(7)施工工艺选择不当;

钻杆、钻头磨损太大;

孔底虚土没有清理干净。

(8)成孔后,不及时浇筑混凝土,孔壁长时间暴露,水分蒸发,孔壁土塌落。

(9)出现上层滞水造成塌孔。

(10)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不够详细,对季节施工考虑不周。

3.预防措施

仔细探明工程地质条件,尽可能避开可能引起大量塌孔的地点施工,如不能避开,则应选择其他施工方法。

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对钻杆、钻头应经常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钻杆、钻头应及时更换。

根据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选用不同型式的钻头。

(3)钻孔钻出的土应及时清理,提钻杆前,先把孔口的积土清理干净,防止孔口土回落到孔底。

(4)成孔后,尽可能防止人或车辆在孔口盖板上行走,以免扰动孔口土。

混凝土漏斗及钢筋笼应竖直地放人孔中,要小心轻放,防止把孔壁上碰塌掉到孔底。

当天成孔后必须当天灌完混凝土。

(5)对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应选用不同的施工工艺。

一般来说提钻杆的施工工艺有以下三种:

1)一次钻至设计标高后,在原位旋转片刻再停止旋转,静拔钻杆。

2)一次钻到设计标高以上1m左右,提钻甩土,然后再钻至设计标高后停止旋转,静拔钻杆。

3)钻至设计标高后,边旋转边提钻杆。

(6)成孔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7)干作业成孔,地质和水文地质应详细描述,如遇有上层滞水或在雨季施工时,应预先找出解决塌孔的措施,以保证虚土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8)钢筋笼的制作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以免变形过大,吊放时碰刮孔壁造成虚土超标,同时应在放笼后浇筑混凝土前,再测虚土厚度,如超标应及时处理。

4.治理方法

(1)在同一孔内用本条预防措施(5)中第一种方法做二次或多次投钻。

(2)用勺钻清理孔底虚土。

(3)孔底虚土是砂或砂卵石时,可先采用孔底灌浆拌合,然后再灌混凝土。

(4)采用孔底压力灌浆法、压力灌混凝土法及孔底夯实法解决。

四、建筑、结构主体工程

(一)模板工程

1、模板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2、模板标高偏差

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

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末按标记施工。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

(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1)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3)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

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

(4)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与模板。

(5)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3、结构变形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

(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刚度差。

(2)组合小钢模,连接件未按规定设置,造成模板整体性差。

(3)墙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4)竖向承重支撑在地基土上未夯实,未垫平板,也无排水措施,造成支承部分地基下沉。

(5)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被挤偏。

(6)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或未夹紧模板,或对拉螺栓配备数量不足,以致局部模板无法承受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

(7)浇筑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度。

(8)采用木模板或胶合板模板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未及时浇筑混凝土,长期日晒雨淋而变形。

(1)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自重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梁底支撑间距应能够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沟,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3)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4)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5)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6)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严格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7)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8)采用木模板、胶合板模板施工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木模板长期暴晒雨淋发生变形。

4、接缝不严

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

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编造成裂缝。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钢模板变形未及时修整。

(6)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

(7)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细部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4)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框外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

(5)钢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6)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5、脱模剂使用不当

模板表面用废机油涂刷造成混凝土污染,或混凝土残浆不清除即刷脱模剂,造成

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等缺陷。

(1)拆模后不清理混凝土残浆即刷脱模剂。

(2)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涂,或涂层过厚。

(3)使用了废机油脱模剂,既污染了钢筋及混凝土,又影响了混凝土表面装饰质量。

(1)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的混凝土残浆后,再刷脱模剂。

(2)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

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

选用的材料有皂液、滑石粉、石灰水及其混合液和各种专门化学制品脱模剂等。

(3)脱模剂材料宜拌成稠状,应涂刷均匀,不得流淌,一般刷两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

(4)脱模剂涂刷后,应在短期内及时浇筑混凝土,以防隔离层遭受破坏。

6、模板未清理干净

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

(1)钢筋绑扎完毕,模板位置未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扫。

(2)封模前未进行清扫。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

(1)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板内垃圾。

(2)在封模前,派专人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

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严。

(二)钢筋加工工程

1、钢筋剪断尺寸不准

剪断尺寸不准或被剪钢筋端头不平。

(1)定尺卡板活动。

(2)刀片间隙过大。

3).预防措施

(1)确定应剪断的尺寸后拧紧定尺卡板的紧固螺栓。

(2)调整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间的水平间隙,对冲切刀片作往复水平动作的剪断机,间隙以0.5~1mm为合适。

4).治理方法

根据钢筋所在部位和剪断误差情况,确定是否可用或返工。

2、钢筋调直切断时被顶弯

使用钢筋调直机切断钢筋,在切断过程中钢筋被顶弯。

弹簧预压力过大,钢筋顶不动定尺板。

调整弹簧预压力,并事先试验合适。

切下被顶弯的钢筋,用手锤敲打平直后使用。

3、钢筋连切

使用钢筋调直机切断钢筋,在切断过程中钢筋被连切。

弹簧预压力不足;

传送压辊压力过大;

钢筋下落料槽的阻力过大。

针对以上几种原因作相应调整,并事先试验合适。

发现连切应立即断电,停止调直机工作,检查原因并及时解决。

4、箍筋不方正

矩形箍筋成型后拐角不成90o,或两对角线长度不相等。

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要求误差过大;

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

一次弯曲多个箍

筋时没有逐根对齐。

注意操作,使成型尺寸准确(参见16.2.7“成型尺寸不准”部分内容);

当一次弯

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

当箍筋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时,对于Ⅰ级钢筋,可以重新将弯折处直开,

再行弯曲调整(只可返工一次);

对于其他品种钢筋,不得直开后再弯曲。

5、成型尺寸不准

已成型的钢筋长度和弯曲角度不符合图纸要求。

下料不准确;

画线方法不对或误差大;

用手工弯曲时,扳距选择不当;

角度控制没有采取保证措施。

加强钢筋配料管理工作,根据本单位设备情况和传统操作经验,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配料时事先考虑周到;

为了画线简单和操作可靠,要根据实际成型条件(弯曲类型和相应的下料长度调整值、弯曲处的弯曲直径、扳距等),制定一套画线方法以及操作时搭扳子的位置规定备用。

一般情况可采用以下画线方法:

画弯曲钢筋分段尺寸时,将不同角度的下料长度调整值在弯曲操作方向相反一侧长度内扣除,画上分段尺寸线;

形状对称的钢筋,画线要从钢筋的中心点开始,向两边分画。

扳距大小应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

为了保证弯曲角度符合图纸要求,在设备和工具不能自行达到准确角度的情况下,可在成型案上画出角度准线或采取钉扒钉做标志的措施。

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钢筋,如要进行大批成型,最好先放出实样,并根据具体条件预先选择合适的操作参数(画线过程、扳距取值等)以作为示范。

当所成型钢筋某部分误差超过质量标准的允许值时,应根据钢筋受力和构造特征分别处理。

如果存在超偏差部分对结构性能没有不良影响,应尽量用在工程上(例如弯起钢筋弯起点位置略有偏差或弯曲角度稍有不准,可经过技术鉴定确定是否可用);

对结构性能有重大影响,或钢筋无法安装的(例如钢筋长度或高度超出模板尺寸),则必须返工;

返工时如需重新将弯折处直开,仅限于I级钢筋返工一次,并应在弯折处仔细检查表面状况(如是否变形过大或出现裂纹等)。

6、己成型好的钢筋变形

钢筋成型后外形准确,但在堆放或搬运过程中发现弯曲、歪斜、角度偏差。

成型后往地面摔得过重,或因地面不平,或与别的物体或钢筋碰撞成伤;

堆放过高或支垫不当被压弯;

搬运频繁,装卸“野蛮“。

搬运、堆放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应平整,支垫应合理;

尽量按施工需要运去现场并按使用先后堆放,以避免不必要的翻垛。

将变形的钢筋抬放成型案上矫正;

如变形过大,应检查弯折处是否有碰伤或局部出现裂纹,并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7、箍筋弯钩形式不对

箍筋末端未按规范规定不同的使用条件制成相应的弯钩形式。

不熟悉箍筋使用条件;

忽视规范规定的弯钩形式应用范围;

配料任务多,各种弯钩形式取样混乱。

熟悉半圆(180o)弯钩、直(90o)弯钩、斜(135o)弯钩的应用范围和相关规定,特别是对于斜弯钩,是用于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在钢筋加工的配料过程要注意图纸上标注和说明。

因为并不是抗震设防地区的所有构件中箍筋都取斜弯钩,而只有某结构部位才用斜弯钩;

至于哪些结构所用构件属于受扭,配料人员也不掌握。

如果图纸上表述不清或有疑问,应了解确切后再配料。

对于已加工成型而发现弯钩形式不正确的箍筋(包括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符合要求),

应做以下处理:

斜弯钩可代替半圆弯钩或直弯钩;

半圆弯钩或直弯钩不能代替斜弯钩

(斜弯钩误加工成半圆弯钩或直弯钩的应作为废品)。

(三)钢筋安装工程

1、骨架外形尺寸不准

在模板外绑扎的钢筋骨架,入模时放不进去,或划刮模板。

钢筋骨架外形不准,这与各号钢筋加工外形是否准确有关,如成型工序能确保各部尺寸合格,就应从安装质量上找原因。

影响安装质量有两点:

多根钢筋端部未对齐;

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

绑扎时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

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

将导致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的个别钢筋松绑,重新整理安装绑扎。

切忌用锤子敲击,以免骨架其他部位变形或松扣。

2、绑扎网片斜扭

绑好的钢筋网片在搬移、运输或安装过程中发生歪斜、扭曲。

搬运过程中用力过猛;

堆放地面不平;

有绑扣的钢筋交叉点太少;

绑一面顷扣时方向变换太少。

堆放地面要平整;

搬运过程要轻抬轻放;

增加有绑扣的钢筋交点;

一般情况下,靠近网片外围两行的钢筋交点都应绑扎牢,而中间部分至少隔一交点绑一扣(易松动的网片,如搬运频繁的情况,应增加绑扣点);

在靠近外围两行的钢筋交点最好按十字花扣绑扎;

在按一面顺扣绑扎的区段内,绑扣的方向应根据具体情况交错地变换;

对于面积较大的网片,可适当地用一些直钢筋作斜向拉结加固。

将斜扭网片正直过来,并加强绑扎,紧固结扣,增加绑点或加斜拉筋。

3、平板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准

(1)浇筑混凝土前发现平板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

(2)预制板制成后,板底出现裂缝。

凿开混凝土检查,发现保护层不准。

(1)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不准,或垫块垫得太少。

(2)当采用翻转模板生产预制平板时,如保护层处在混凝土浇捣位置上方(浇筑阳台板、挑檐板等悬臂板时,虽然是现浇的,不用翻转模板,也有这种情况),由于没有采取可靠措施,钢筋网片向下移位。

(1)检查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是否准确,并根据平板面积大小适当垫够

(2)钢筋网片有可能随混凝土浇捣而沉落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保护层偏差,例如用铁丝将网片绑,吊在模板楞上;

采用翻转模板时,也可用钢筋承托网片(钢筋穿过侧模作为托件),再在翻转后抽除承托钢筋(如不是采用翻转模板,则在混凝土浇捣后抽除)。

4、骨架吊装变形

钢筋骨架用吊车吊装入模时发生扭曲、弯折、歪斜等变形。

骨架本身刚度不够;

起吊后悠荡或碰撞;

骨架钢筋交叉点绑扎欠牢。

起吊操作力求平稳;

钢筋骨架起吊挂钩点要预先根据骨架外形确定好:

刚度较差的骨架可绑木杆加固,或利用“扁担”起吊(即通过吊架或横杆起吊,使起吊力垂直作用于骨架);

骨架各钢筋交点都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用电焊适当焊上几点。

变形骨架应在模板内或附近修整平复,严重的应拆散、矫直后重新组装。

5、柱子外伸钢筋错位

下柱外伸钢筋从柱顶甩出,由于位置偏离设计要求过大,与上柱钢筋搭接不上。

(1)钢筋安装后虽已检查合格,但由于固定钢筋措施不可靠,发生变位。

(2)浇筑混凝土时被振动器或其他操作机具碰歪撞斜,没有及时校正。

在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安设好,然后用样板、铁卡或木方卡好司定;

浇筑混凝土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移位,则应矫正后再浇筑混凝土。

(2)注意浇筑操作,尽量不碰撞钢筋;

浇筑过程中由专人随时检查,及时校核改正。

在靠紧搭接不可能时,仍应使上柱钢筋保持设计位置,并采取垫筋焊接联系;

对错位严重的外伸钢筋(甚至超出上柱模板范围),应采取专门措施处理,例如加大柱截面、设置附加箍筋以联系上、下柱钢筋。

具体方案视实际情况由有关技术部门确定。

6、框架梁插筋错位

预制框架梁两端外伸插筋是准备与柱身侧向外伸插筋顶头焊接(一般采用坡口焊),由于梁

插筋错位,与柱插筋对不上,无法进行焊接。

插筋固定措施不可靠,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被碰撞,向上下或左右歪斜,偏离固定位置。

外伸插筋通过样模用特制箍筋套上,再利用端部模板进行固定。

端部模板一般做成上下两片,在钢筋位置上各留卡口,卡口深度约等于外伸插筋半径,每根钢筋都由上下卡口卡住,再加以固定。

此外,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如固定处松脱应及时补救。

梁与柱插筋如不能对顶施加坡口焊,只好采取垫筋焊接联系,但这样做会使框架节点钢筋承受偏心力,对结构工作很不利。

因此,垫筋焊接方案的选择必须通过设计部门核实同意。

7、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过多

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连接区段内(对于绑扎接头,在任一接头中心至规定搭接长度ll的1.3倍区段l内,所存有的接头都认为是没有错开,即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内受力钢筋接头过多,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的数值。

(1)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安排原材料下料长度的合理搭配。

(2)忽略了某些杆件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的规定。

(3)错误取用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数值。

(4)分不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1)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与哪个分号搭配,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小同的,要加文字说明。

(2)记住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如屋架下弦、拱拉杆等)中的受力钢筋接头均应焊接,不得采用绑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