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055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浅谈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浅谈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

《浅谈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docx

浅谈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

 

浅谈幼儿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

 

浅谈幼儿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

【摘要】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人们更多关注孩子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幼儿园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言行却往往不被人重视。

孰不知,教师良好的语言态度和合格的行为规对孩子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是有深远意义的。

本论文以研究幼儿教师语言态度和自身的行为对幼儿的影响为方向,希望能以此找到改善幼儿教师不规语言态度和自身行为的方法,以便更好的为幼儿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进一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成长。

【关键词】教师行为自身素质行为习惯语言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在当前社会幼儿园老师虐待儿童事件频频被曝光,用针扎孩子,用书包砸孩子头。

幼儿园虐待儿童的新闻接连发生,原因很多,最根本的,还是幼儿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

教师良好素质和言行对孩子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是有深远意义的。

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学习的直接例,因为老师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幼儿成长的三大环境因素,但其中幼儿园又是对他们发展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

幼儿园的教师与幼儿朝夕相处,关系密切,教师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

所以,幼儿时期,教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具权威的人,是孩子最爱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将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

语言在幼儿的认识和思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错过这一阶段,或者在这一阶段给幼儿以不恰当的示或指导,那么很可能使幼儿出现语言障碍,或者形成不良的语言交往习惯。

相反,在正确教育方法影响下,幼儿语言和智力的发展是可以得到加速提高的。

二、从幼儿教师言行角度对幼儿的影响

(一)幼儿教师语言态度对幼儿的影响

“语言态度”是指人们对语言的看法和所采取的行动,这种看法和行动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这里所说的“教师语言态度”是指包括教师对自身和对幼儿两个方面的语言态度。

每位教师的语言态度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只是程度不一而已),而这种倾向性必然对幼儿的语言态度、语言能力和语言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1.教师自身的语言态度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语言态度本身可从不同的角度区分为情感和理智两方面,幼儿的语言态度是属于情感化的,因为幼儿的生活经验贫乏,语言水平低,不能对特定语言实用价值和社会地位进行理性的评价,因而幼儿的语言能力除外在教育外很大程度上依存于教师的语言态度。

如幼儿在倾听教师讲述时在情绪、情感上常常有较明显的反应,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幼儿伴随着老师的讲述不时表现出与故事意境相一致的或喜、或悲、或笑、或哭、或高兴、或生气的表情和动作,得意之处甚至会跳起来。

因此,教师自身的语言态度(声情并茂)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教师对语言态度的认识如果是积极的,那么,他就会关注自身的语言面貌和语言行为。

如坚持用普通话交谈,谈吐自然、亲切,恰当地使用词语,声音抑扬顿挫等,让幼儿感受到教师语言的亲切、幽默、动听等,从而对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变得爱听、想说、乐讲。

相反,如果教师本身对语言态度的认识是消极的,那么,教师常常不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如说话时习惯用方言,或漫不经心或毫无表情、用词单调等,有的老师较向,对幼儿或“沉默寡言”,或不苟言笑。

试想,幼儿在教师这种消极的语言态度影响下,还会产生喜欢说、乐意说的愿望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此,教师只有保持积极的语言态度,才能有效地激发起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从而发展语言能力。

2.教师对幼儿的语言态度产生的影响。

教师对幼儿的语言态度同样也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教师如果对幼儿的语言表达持关注、支持和认可,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就能激起幼儿更强的表达欲望,幼儿就会更想说、更爱说,当然也就更乐说、更能说;反之,如果教师对幼儿语言表达不闻不问、否认缄默,也会影响幼儿表达的积极性。

如面对幼儿没完没了的发问告状,教师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不以回应,即使回应态度也是冷漠的、语言也是消极的:

“老师正忙着呢,别烦老师!

”这样的现象也是有的。

尤其是对语言能力较弱的幼儿,情急中的表达更是语无伦次,半天听不懂意思来,老师更是无从回应。

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产生“我说了老师也不爱听,说了也没用。

”等消极的自我意识,使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阴影,渐渐地对语言表达失去兴趣,变得不想说、不爱说,运用的频率也因此渐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故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以自身积极的语言态度影响幼儿,并对幼儿的语言表达给予积极的肯定与支持,不断激发幼儿积极的语言情感,强化积极的语言行为从而加速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教师行为对幼儿的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说: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不可违犯自己的教训,不能任情任性,随时、随地都要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

否则教师的教育将是白费力气。

幼儿时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自身的意志较薄弱,但行为习惯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带着一种社会责任,直接对幼儿起着影响和教育的作用。

当教师们经常为了设计教育活动而忙碌着,殊不知自身的言行便是一种极好的教育资源,这种言行每时每刻影响幼儿。

如果教师不注意以身作则和为人师表,光凭集体教师中的“言传”而忽略生活中的“身教”就会错失很多教育良机,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为此,教师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榜样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自身行为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四、改善方法

(一)教师不规语言态度的改善方法

提高语言素养是教师保持良好语言态度的基础。

教师的语言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的思维形象,直观,语汇贫乏。

语言情境性成份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符合幼儿年龄、心理特征和接受水平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说话质量,为幼儿做出良好的语言示。

具体的说,教师的语言应做到以下点:

1.规、准确

做到规和准确,要求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坚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在语言发音上,做到清晰到位;在词汇要素的搭配上做到准确无误;在语句的表达上做到通畅流利。

给幼儿一个完整的、标准的语言示,这也是幼儿教师在语言修养方面的最基本的要求。

2.浅显、直接

做到浅显和直接,要求教师在说话时,尽量不用或少用“成人的话”;多用实词少用虚词;直接地说,不拐弯抹角;多具体少抽象,让幼儿在听话时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

只有让幼儿能听清、听懂老师在说些什么,语言教育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3.句式简短、明了

做到句式简短和明了,要求教师在说话时,尽量使用短句、单句,把附加成分多的长句、复句简单化,这样幼儿听起来不会感到吃力,更便于他们理解和接受。

4.适当地运用体态语

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各种语言均对幼儿产生影响。

体态语的恰当运用,会极大地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当孩子做得对或者犯小过失时,教师冲他点点头,或者摆摆手,用体态语来表示你的赞许或批评,会更显亲切、自然,也会让孩子获得满足和得到应有的尊重。

因此,教师在注意有声语言的作用的同时,应重视和充分利用体态语这种非言语的交流手段,来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师不规行为的改善方法

教师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幼儿时期,教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具权威的人,是孩子最爱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将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

所以幼儿教师应该为幼儿做出良好的行为模,具体的说应该做到以下这些:

1.教师应有良好的交谈习惯。

自觉使用普通话。

语言文明、说话轻声悦耳。

对幼儿使用正面语言,不当面批评幼儿,不训斥幼儿,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2.教师应养成良好的举止行为习惯。

照顾幼儿动作要轻柔、细心。

提问幼儿时,不用手指点幼儿,应用手心向上的“请”姿势。

在教育场合,就坐时不翘二郎腿,手不叉腰,不环抱,不背手,不插兜。

与幼儿交谈时,视线、身体姿态与幼儿持平(弯下腰、蹲下身)。

带班期间,不允许吃零食,不当幼儿面进餐,不干私活。

上班时间不接打私人。

在工作时间不闲逛、不扎堆、不串班、不办私事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户外游戏时不聊天,老师之间保持2米以上距离照看幼儿,不脱离幼儿视线。

(三)政府加强力度提高幼儿教师素质

1.政府应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对巩固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国家重视、社会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也是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

学前教育是奠基性事业,具有极高的个人和社会发展价值。

学前教育是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

2.政府应利用政策的导向,加大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

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严把幼儿教师入口关。

严格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实施教师资格注册制度,强化教师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

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组织对未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通过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一律不得在幼儿园及农村学校附设学前班任教。

完善幼儿园园长管理制度,加强幼儿园园长管理,建设高素质的幼儿园园长队伍。

推进幼儿园保教改革,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五、总结论

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都应当时时注意以积极的语言态度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得到感染、熏陶,陶冶情操,诱发热爱语言的情感,感受语言交流的乐趣,大胆尝试运用语言和提高运用频率,发展语言能力,让语言更好地为生活服务,不断提升生活质量。

教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注意思想品德修养,树立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形成讲文明语言和规语言的习惯和观念。

、加强心理素质修养,培养积极进取的态度、健康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全面发展思维品质,建立合理的思维能力结构,是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努力学习专业只是,并不断提高教育理论素养,不断扩大知识领域。

深入生活,注意积累丰富社会经验,并从实践中采集口语表达的正误案例,不断探索和掌握口语表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锤炼语言,努力使自己的口语。

养成良好的习惯,给幼儿做一个很好的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缚天.教师的语言修养及训练.新华2006年4月.

[2]寄石.学前教育论稿中国轻工业2005年5月.

[3]王晋.新《纲要》引领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变化.人民教育2007年3月

[4]红幼儿教师语言的心理卫生要求研究人民,2007年1月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国教育部2005年

[6]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新疆:

教育2006年9月

[7]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人民教育2007年10月

[8]寄石楼必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教育2007年1月

[9]教育部《关于幼儿园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2003

[10]《学前教育》“亲子园:

一种社区非正规学期教育模式”2007.02

[11]檀传室《论师表美》《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12]连山《学高为正,身正为》《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年第10期

[13]云燕《幼儿园教学艺术》西南师大学,2004.1

[14]王振宇《儿童心理学》教育,200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