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0597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docx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docx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

一、流程图

1.准备

2.采样地点、种类、数量和检测项目确定确定

3.现场采样

6.结果反馈

7.资料录入,归档

二、引用依据:

《食品卫生标准》

三、关键项描述:

1准备:

1.1人员交通工具准备:

通知科室食品监测组人员,并与检验科、质控室、办公室做好沟通。

1.2.设备准备:

散装食品采样箱:

口罩、帽子、无菌台布、无菌乳胶手套、记号笔、签字笔、镊子、75%酒精、火柴、酒精灯、无菌袋、无菌广口瓶,冷藏包。

定型包装食品采样可携带盛放食品用的纸箱。

1.3工作表格

样品采集记录单、根据任务量大小,考虑携带数量。

2确定采样地点、种类、数量和检测项目

2.1样品来源

根据检验目的、食品特点、批量、检验方法、微生物的危害程度等确定抽(采)样方案,样品来源一般为以下几个方面:

经常性卫生监测及上级领导临时布置的监测;卫生许可审核中采集的样品;可疑不合格样品及可疑受到污染的样品;追索突发事故原因的样品;客户委托样品的检测。

2.2采集数量

2.2.1即食类预包装食品,非即食类预包装食品:

原包装小于500克的固态食品或小于500毫升的液态食品,取相同批次的最小零售原包装;单件包装在250克(毫升)以上的小包装食品,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每件样品各为三件包装(不得少于六个);单件包装在100克~250克(毫升)的小包装食品,理化和微生物检验各为六件包装,(不得少于10个);单件包装在100克(毫升)以下的小包装食品,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每件样品需要量按散装或大件包装食品折算。

2.2.2散装食品或现场制作食品

根据不同食品的种类和状态及相应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检验单位,用无菌抽(采)样器现场采集5倍或以上检验单位的样品,放入无菌抽(采)样容器内,抽(采)样总量应满足微生物指标检验的要求。

即理化检验每件样品量为1.5千克(升),分成三份;微生物检验每件样品量为0.75千克(升),分成三份。

2.2常见样品种类、检测项目

见附件1。

3现场采样

3.1采样原则

抽(采)样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集样品,应采用随机原则进行抽(采)样,确保所采集的样品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客观性。

不能随意的采样;抽(采)样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防止一切可能的外来污染。

对样品来源中前两项样品应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注意去其代表性;对于其后两项的样品应选择典型样品,提高阳性检出率。

感官不合格产品不必进行理化检验,直接判为不合格产品。

应采集同一批号样品。

3.2采样方法

3.2.1现场抽(采)样必须由2名以上接受抽样培训且考核合格的抽(采)样人员执行。

抽(采)样前应说明来意及抽(采)样依据,告知被抽(采)样人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在被抽(采)样人或其指定的人员的陪同下进行样品的采集,采集结束后,应让被抽(采)样人或其指定的人员确认并在抽(采)样记录单上签字一式两份,一份留存被抽(采)样单位,一份由抽(采)样人员所在科室留存,统一登记编号。

3.2.2散装食品抽(采)样应遵循无菌操作程序,抽(采)样工具和容器应无菌、干燥、防漏,形状及大小适宜。

应避免样品受到污染,并遵守被抽(采)样人的卫生、安全规定。

3.2.2.1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

3.2.2.2打开采样箱,在采样区域铺设无菌台布

3.2.2.3点燃酒精灯,取出无菌袋及其他所需物品

3.2.2.4戴手套或用75%酒精棉球消毒双手

3.2.2.5取出采样用具(长柄勺、夹子、镊子),并将勺灼烧灭菌

3.2.2.6待勺冷却

3.2.2.7有代表性的采集样品与无菌容器内

3.2.2.8消毒密封袋口(瓶口),贴上标签,标签上记录样品名称、编号、采样人、采样日期。

孔,5只棉拭子)。

每只棉拭子揩抹完两个点后立即剪断或烧断(剪子要经酒精灯燃烧后灭菌)。

置入盛有50ml灭菌盐水的容器中送检。

3.2.5.2烧烤鸡、鸭、鹅。

一只为一份样品,以胸腹、背、头、肛门部为采样部位,用灭菌的板孔为5cm2的金属规板和灭菌棉拭子在胸腹、背左右各揩抹10cm2,在头部和肛门部个揩抹5cm2,共计50cm2操作同上,烧烤熟食欲做理化指标检验,可选每只为一单位(或一大块肉),有代表性的采取若干小块,共计500g为一份样品。

3.2.6冰激凌、雪糕等冷饮食品

用灭菌镊子去除包装纸,然后用灭菌剪刀将木棒剪断,使其落入灭菌采样瓶中,每三包为一份样品。

散装无包装或大包装的冰激凌,取样量在250g以上。

3.2.7液体、半液体均匀食品:

采样以一池、一缸、一桶为一个采样单位,搅拌均匀后采集一份样品;若采样单位容量过大,可按高度等距离分上、中、下三层,在四角和中央的不同部位每层各取等量样品,混合后再采样;流动液体可定时定量从输出的管口取样,混合后再采样;大包装食品,如用铝桶、铁桶、塑料桶包装的液体、半液体食品,采样前需用采样管插人容器底部,将液体吸出放入透明的玻璃容器内作现场感官检查,然后将液体充分搅拌均匀,用长柄勺或采样管取样。

3.2.8固体散装食品:

大量的散装固体食品,如粮食、油料种子、豆类、花生等,可采用几何法、分区分层法采样。

几何法即把一堆物品视为一种几何立体(如立方体、圆锥体、圆柱体等),取样时首先把整堆物品设定或想象为若干体积相等的部分,从这些部分中各取出体积相等的样品混合为初级样品。

对在粮堆、库房、船舱、车厢里堆积的食品进行采样,可采用分层采样法,即分上、中、下三层或等距离多层,在每层中心及四角分别采取等量小样,混合为初级样品;对大面积平铺散装食品可先分区,每区面积不超过50m2,并各设中心、四角5个点,两区以上者相邻两区的分界线上的两个点为共有点,例如两区共设8个点,三区共设11个点,以此类推。

边缘上的点设在距边缘50cm处。

各点采样数量一致,混合为初级样品;对正在传送的散装食品,可从食品传送带上定时、定量采取小样;对数量较多的颗粒或粉末状固体食品,需用“四分法”采样,即把拟取的样品(或初级样品)堆放在干净的平面瓷盘、塑料盘或塑料薄膜上,然后从下面铲起,在中心上方倒下,再换一个方向进行,反复操作直至样品混合均匀。

然后将样品平铺成正方形,用分样板画两条对角线,去掉其中两对角的样品,剩余部分再按上述方法分取,直到剩下的两对角样品数量接近采样要求为止。

袋装初级样品也可事先在袋内混合均匀,再平铺成正方形分样。

3.2.9不均匀食品:

蔬菜、鱼、肉、蛋类等食品应根据检验目的和要求,从同一部位采集小样,或从具有代表性的各个部位采取小样,然后经过充分混合得到初级样品。

肉类应从整体各部位取样(不包括骨及毛发);鱼类,大鱼从头、体、尾各部位取样,小鱼可取2~3条;蔬菜,如葱、菠菜等可取整棵,莲白、青莱等可从中心剖开成二或四个对称部分,取其中一个或两个对称部分;蛋类,可按一定个数取样,也可根据检验目的将蛋黄、蛋清分开取样。

3.3食物中毒食品采样

事故调查时应尽量采集可疑剩余食品。

还应尽量采集可疑食品的同批次未开封的食品。

如无剩余食品可用灭菌生理盐水洗涤盛装过可疑食品的容器,取其洗液送检。

需严格无菌采样,将标本放入无菌广口瓶或塑料袋中,避免交叉污染。

食品样品采集量一般在200g或200ml以上。

用于微生物检验的食品样品一般应置4℃冷藏待检,若疑似弧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等)感染,样品应常温运送,不可冷藏。

用于理化检验的食品样品置4℃冷藏保存运送,如长时间运输需冷冻。

3.3.1固体食品样品

尽可能采集可能受到污染的部分。

一般用无菌刀具或其他器具切取固体食品,多取几个部分。

采集标本需无菌操作,将采集的样品放入无菌塑料袋或广口瓶中。

冷冻食品应保持冷冻状态运送至实验室。

有毒动植物中毒时,除采集剩余的可疑食物外,还应尽量采集未经烹调的原材料(如干鲜蘑菇,贝类、河豚鱼、断肠草等)并尽可能保持形态完整。

3.3.2液体食品样品

采集液体食品前应搅动或振动,用无菌器具,将大约200ml液体食品转移至塑料袋或广口瓶中,或用无菌移液管将液体食品转移至无菌容器中。

3.4采样记录

采样同时认真填写样品采集记录单,样品信息填写完整,保证样品唯一性。

4送样

4.1采集的样品应及时标注标号,能体现唯一性,并和样品采集记录单上的填写记录保持一致。

4.2散装样品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样品中原有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运送途中可用冷藏处理。

定型包装食品按照保存条件,保存运送。

4.3认真填写检测申请表,注明检测项目、执行标准样品信息等内容,和样品一并送达质控室,供质控和检验人员参考。

5发放报告

5.1由食品类工作负责人在质控室进行检测报告领取(两份),一份分类归档,一份放入待发报告档案盒。

5.2及时通知被检测单位领取报告,并做好签收记录。

6结果反馈

6.1检测结果及时告知被检测单位,并有记录。

6.2异常结果以报告书复印件的形式及时告知监督所相关科室,并有告知签收记录。

7资料归档

7.1食品类工作负责人负责报告书归档、档案及时更新,检测内容和结果及时记入档案。

7.2及时把食品类监测信息输入业务工作汇总表,便于汇总整理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