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0882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docx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

伊布利特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理及药代动力学.txt你站在那不要动!

等我飞奔过去!

  雨停了天晴了女人你慢慢扫屋我为你去扫天下了  你是我的听说现在结婚很便宜,民政局9块钱搞定,我请你吧你个笨蛋啊遇到这种事要站在我后面!

  跟我走总有一天你的名字会出现在我家的户口本上。

  伊布利特一新型的抗心律失常药

伊布利特(Ibutilide)是一种新近推出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其作用机制与其它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不同,更与其它类抗心律失常药作用机制不同。

它即是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同系物,又是一种甲基磺胺类化合物。

此药仅供静脉注射,主要用于快速转复心房颤动(房颤,AF)/心房扑动(房扑,AFL),尤其对房扑效果更为显着。

1995年12月,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其应用于临床。

本文就伊布利特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一、药理作用

(一)化学结构

富马酸伊布利特(FumarateIbutilide),化学名为(±)-N-[4-[4-(乙基庚基氨基)-1-羟丁基]苯基]甲磺酰胺富马酸盐,是由美国普强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离子通道拮抗剂类抗心律失常药,1996年首次在美国上市,商品名Convert,另在德国等11个国家上市。

文献[1]以甲磺酰苯胺为起始原料,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与丁二酸酐经Friedel-Crafts反应制得4-氧代-4-(4-甲磺酰胺基苯基)丁酸,在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1-羟基苯并三唑催化下与N-乙基庚胺缩合成酰胺,经四氢铝锂还原后,再与富马酸成盐得富马酸伊布利特,总收率17.6%。

(二)作用机制

伊布利特的结构与索他洛尔相似,均是甲基磺酰胺的衍生物。

伊布利特具有延长复极的作用,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与其它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一样,它的基本作用原理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APD),但有独特的作用特点。

1.伊布利特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生理基础

(1)抑制复极时K+外向电流(Ikr):

心肌细胞复极时K+外流是促进心肌细胞复极的主要离子流,Ca2+和Na+内流和K+外流的相对速率决定了复极平台期的长短。

细胞电生理证明伊布利特有抑制K+外向电流的作用,这也是本药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理由。

通过对K+外向电流的抑制,可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限、延长QT间期和有效不应期。

(2)促进平台期缓慢内向Na+电流:

这是本药独特的电生理特征,其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此作用。

研究表明伊布利特在常用剂量下就具有促进缓慢Na+内流的作用,通过这一作用可延长动作电位时限、延长心肌的有效不应期和QT间期,减慢传导使折返激动不易形成,本药的这一作用使其终止AF和AFL转复窦性心律的作用加强。

在人的心房细胞实验中,伊布利特诱导的内向电流是通过L型钙通道的钠电流,可能介导其抗心律失常作用[2]。

(3)促进平台期内向Ca2+内流:

这是本药区别于其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另一个特点。

在复极Ⅱ相时由于Ca2+内流,抵消了部分K+外流的作用,使复极Ⅱ相出现平台期。

最终K+外流速率超过Ca2+内流,或Ca2+内流停止使复极Ⅱ相结束。

伊布利特通过促进Ca2+内流,也可起到延长动作电位时限和延长QT间期的作用。

由于APD延长,使Ca2+在2相平台期内流增多,易诱发早期后除极,它是伊布利特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之一[2,3]。

此外,本药尚有阻滞延迟的整流K+电流作用[4]。

但本药的这一作用目前尚未发现与其临床抗心律失常作用之间的关系。

2.伊布利特对不同部位心肌组织的作用

(1)对窦房结的作用:

动物实验发现[5],伊布利特降低家兔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及最大舒张电位的除极,延长动作电位时间(APD)。

(2)对心房肌的作用:

伊布利特在延长APD同时,也同时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ERP),其对心房ERP的作用比心室更为明显(约为10倍)。

Baskin等[6]报道,离体白鼬心房心室细胞实验中,伊布利特增加心房ERP(90%~110%)比增加心室ERP(10%~20%)更有效。

提示药物终止房性心律失常可能比室性更为有效。

(3)对房室结的作用:

临床应用中发现,伊布利特可延长AH间期、房室结文氏周期长度,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明显延长。

(4)对希氏束-蒲肯野纤维系统的作用:

试验表明,用药后,希氏束-蒲肯野纤维系统相对以及有效不应期均增加61%[7]。

(5)对心室肌的作用: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伊布利特可延长家兔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豚鼠游离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限和QT间期。

近期动物试验中已证实,伊布利特对抑制室性心律失常也有作用,在狗的心肌梗死模型上伊布利特抑制心室颤动(以下简称室颤)和室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速)的发生,并降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时的除颤阈值[3]。

Chen等[8]报道伊布利特延长狗的心室复极和增加心室复极离散度呈剂量依赖性和慢频率依赖性(reverseratedependence),心室肥厚在伊布利特的致心律失常中有重要作用。

Wood等[9]对一组55例冠脉疾病患者的电生理研究中发现,使用伊布利特后有44%的患者不能再次诱发出单形型室速,且心室肌的ERP、QTc和心室单相APD均延长,呈剂量依赖性。

对旁路(AP)的作用:

Kathryn等[7]报道,伊布利特可延长房室结、希氏束-蒲肯野纤维系统和AP的不应期。

旁路前传的有效不应期延长,可使AP前传阻滞。

3.对人整体的作用

人体研究表明,当伊布利特剂量为0.03mg/kg时,可延长AH间期、房室结文氏周期长度、心房和心室有效不应期、心房和心室单相动作电位时限和校正的QT间期(QTc)[10]。

虽然伊布利特可轻度减慢窦性心率和房室结传导,延长心房、心室有效不应期,但对正常心肌传导很少有影响。

因而在治疗剂量时对心率、PR间期和QRS时限无影响。

在房扑患者中,应用伊布利特可延长扑动周期[11],减慢频率[12],有利于房扑的转复,对房颤患者作用相似。

伊布利特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很小,可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3]。

Stambler等[13]对一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35%的病人静脉注射伊布利特后发现,患者的心输出量,平均动脉压和肺动脉楔嵌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

二、药代动力学

由于肝脏的首过代谢效应,伊布利特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因此无口服制剂,所以目前此药仅供静脉注射。

其药物动力学与剂量呈线性相关。

静脉用药后迅速分布于细胞外液,血浆分布容积为6.6~13.4L/min。

体循环廓清率高,其半衰期为2~12h,平均为6h。

4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通过肝脏代谢。

除1个代谢产物外,其余7个代谢产物均无活性。

代谢产物基本无药理作用。

其代谢产物均无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主要代谢途径为庚基侧链氧化。

因药物的肝内代谢的酶系尚未确定,所以难以评价与其它药物相互之间的作用。

本药代谢不受地高辛、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影响。

大约5%~10%的药物以原型由尿排泄。

肝脏功能受损时药物清除可能减少,作用时间会延长,因此在应用时需延长监测时间。

人体静脉滴注伊布利特所致的QT间期延长,与用药剂量、血药浓度和给药速度有关。

最大QT间期延长随剂量和滴速而变化,最大剂量和最大滴速时QT间期延长最多。

QT间期延长峰值出现在滴注结束时,2~6h后又恢复至基线值,即用药前水平[14]。

临床研究表明,伊布利特作用迅速,其延长QTc的作用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相关,在10min内快速静脉滴注伊布利特0.03mg/kg时或8h内缓慢静脉滴注0.01mg/kg时,使QTc延长36%和45%[15]。

伊布利特与华法令、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无相互作用。

在各种动物模型,心功能正常病人和有心功能不全病人上,伊布利特对血流动力学无负性作用,不加重心衰。

临床研究也表明本药对心率、血压及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影响,伊布利特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静脉滴注后原有心功能不良者心排出量、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等均无明显变化。

三、临床应用

(一)伊布利特对房颤/房扑的治疗伊布利特的抗心律失常临床研究始于90年代初,临床上主要用来转复房颤和房扑,多个临床试验已报道伊布利特转复房颤和房扑是有效的。

大部分报告转复AF的成功率可达到30%~50%,转复AFL的成功率可达到50%~70%甚至可高达80%~90%。

伊布利特转复AF/AFL的时间平均为19±15min(3~70min)。

近80%病人病人多在治疗后30min内转复至窦性。

伊布利特对终止房扑效果更佳,但存在着发生多形性室速和TdP的危险。

大部分资料研究表明年龄、性别、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包括慢性心瓣膜病)、左室EF、以前服药(β阻滞剂、钙拮抗剂、地高辛)情况、血浆伊布利特浓度和QTc延长程度对转律与否无预测作用。

但Gowda等[16]发现,伊布利特转复AF/AFL有种族差异。

非洲人QTc的延长较白种人明显,转复AF/AFL更有效,但发生尖端扭转室速(TdP)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Antonicelli等[17]在80多岁的人群中研究发现伊布利特0.87mg,10min静注,可使房扑快速转复,转复成功率为75.9%,平均转复时间为31±20min。

但TdP发生率为6.9%,且均为女性。

QTc延长不能预示心律失常的终止,但是心律失常的终止与其持续时间有关。

房颤患者如房颤持续时间短、左房较小则复律成功率高,而房扑患者无此规律。

伊布利特对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影响[18]。

伊布利特不加重心力衰竭。

伊布利特复律不成功者无其他并发症。

本药复律失败也可使其后快速心房调搏终止房扑的成功率增加[19]。

在犬的房扑模型中[20],发现伊布利特使折返环局部传导减慢,而致房扑折返环长度增加,使房扑终止。

但在房扑患者中,伊布利特引起复极延长可能比减慢传导作用更为明显,引起折返环兴奋性降低,有助于转复房扑[21]。

对房扑患者,在伊布利特(0.005~0.025mg/kg)应用前、转律前和转律后作房扑时联律间距测定,结果表明复律成功者在复律前房扑联律间距变异性增大,而复律不成功者无此变化。

但无论复律成功或不成功,伊布利特均使房扑波联律间距增加。

伊布利特转复房扑/房颤,24h内86.3%的转复病人不复发[22]。

(二)伊布利特对房颤/房扑伴有心力衰竭的治疗

2000年Varriale报告伊布利特对AF/AFL伴有心力衰竭患者的转复功率高,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心功能状态无进一步恶化,具有良好的耐受性[23]。

(三)伊布利特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伊布利特终止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有限,目前尚未见大规模临床试验报告。

(四)伊布利特对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患者的治疗房颤在预激综合征患者中可引起致命性的室性心律失常。

Kathryn等[7]研究发现,伊布利特可延长AP前传的有效不应期,从而使AP前传阻滞。

(五)伊布利特对心脏手术后出现AF/AFL的治疗有学者[24]统计一组心脏手术治疗后出现房扑、房颤的300例患者,静注总量为2mg伊布利特可使57%患者转复为窦律,同期安慰剂组转复率为15%。

但Richard等[25]认为,术后阵发的AF,不必进行常规的抗心律失常治疗。

(六)伊布利特与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比较伊布利特终止AF/AFL起效快、疗效高,与其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相互作用强。

1伊布利特与索他洛尔的比较1996年公布欧洲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比较了伊布利特和索他洛尔治疗AF/AFL的疗效,结果伊布利特治疗的患者转复窦性心律的成功率高于索他洛尔组。

伊布利特2mg组使65%的AFL患者和40%的AF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而索他洛尔1.5mg/kg仅使20%的AFL和15%的AF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15]。

2伊布利特与amiodarone的比较Bernard等[26]在心脏手术后出现房颤的病人中比较了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的疗效,研究发现:

40名患者,AF持续时间3h。

伊布利特组,给予伊布利特0.008mg/kg,静注10min,如果AF/AFL持续,可重复给药。

如果4h内仍未转复,可给予胺碘酮5mg/kg,静注30min,随后给予胺碘酮15mg/kg,静注24h。

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5mg/kg,静注30min,如果AF/AFL持续,随之再给予胺碘酮15mg/kg,静注24h。

结果:

用药后前4h,伊布利特组AF转复率为9/20(45%),胺碘酮组为10/20(50%),两组无显着差异。

但胺碘酮组2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压,而伊布利特组无此不良作用出现。

3伊布利特、propafenone与amiodarone对房扑作用的比较在典型房扑病人中,伊布利特与propafenone、amiodarone比较研究中,伊布利特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和在短起搏周期(250ms)时减慢心房峡部传导速度,对心房游离壁传导速度无影响,终止房扑67%(8/12),propafenone减慢峡部和心房游离壁传导速度并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但终止房扑33%(4/12),amiodarone对传导速度和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影响小于前两种药物,终止房扑33%(4/12),心房扑动的终止是由于冲动波的前沿不能通过峡部[27]。

静脉胺碘酮对心房组织仅有轻微的作用,但通过钙通道阻滞和抗交感神经作用显着减慢房室结传导和延长房室结有效不应期[28]。

伊布利特延长正常房室组织的动作电位时间和不应期,从而使QT间期延长,可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

而长期应用胺碘酮(amiodarone)也能明显延长QT间期,但很少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

四、不良反应

(一)伊布利特对动物的毒性实验研究动物毒性实验研究表明:

该药的大鼠静注给药半数致死量大于50mg/kg。

高剂量时会产生神经毒性,如中枢抑制、呼吸急促、抽搐等。

对鼠的生殖研究提示[29],伊布利特对胎儿可能有致畸作用。

对药物排入乳汁无研究报告。

包括Amesassay在内的多中心试验均未有遗传毒性报告。

目前尚未见动物试验有关药物致癌报告。

(二)伊布利特对人体的不良作用在静推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房扑过程中,发生最多且最值得注意的不良事件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PVT),其中包括TdP(文献报道发生率4.3%[30])。

TdP的发生,绝大多数在静脉用药起40min之内[3],故早期心电监测十分必要。

而用药1h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减小,安全性提高,这一特点有利于临床治疗。

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女性、非白种人、持续心衰、体重较轻,心率偏慢可能是诱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TdP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男女人群对伊布利特的QTc反应性存在性别差异,并与月经周期相关,其中月经期和排卵期QTc延长最明显[31]。

伊布利特引起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机制与其延迟复极有关,值得注意。

但只要选择合适的患者,排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血电解质紊乱和以前发生过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掌握好合适的剂量,用药过程中进行严密的监测,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性可减少。

目前尚无死亡的报告。

除TdP外,其他常见的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有:

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低血压、束支阻滞、心动过缓等。

有资料表明:

小剂量伊布利特以传导阻滞和低血压(1.8%)多见,大剂量则以多源室性心动过速(09%)最重[32]。

伊布利特心脏以外的不良反应小,最常见心外副作用为恶心(<2%),还可见其他非特异性反应,如头痛、胸痛、呕吐、发热、腹泻、眩晕、脑血管事等。

曾有报道[33]使用伊布利特后发生严重急性肾衰1例,但此后未再有类似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伊布利特的一个重要优点是起效快、疗效高,可用于首次发作的AF/AFL,也可用于慢性AF/AFL,是目前用于终止AF/AFL转复窦性心律的重要药物,值得深入研究。

伊布利特(Ibutilide)是一种新近推出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其作用机制与其它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不同,更与其它类抗心律失常药作用机制不同。

它即是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同系物,又是一种甲基磺胺类化合物。

此药仅供静脉注射,主要用于快速转复心房颤动(房颤,AF)/心房扑动(房扑,AFL),尤其对房扑效果更为显着。

1995年12月,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其应用于临床。

本文就伊布利特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一、药理作用

(一)化学结构

富马酸伊布利特(FumarateIbutilide),化学名为(±)-N-[4-[4-(乙基庚基氨基)-1-羟丁基]苯基]甲磺酰胺富马酸盐,是由美国普强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离子通道拮抗剂类抗心律失常药,1996年首次在美国上市,商品名Convert,另在德国等11个国家上市。

文献[1]以甲磺酰苯胺为起始原料,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与丁二酸酐经Friedel-Crafts反应制得4-氧代-4-(4-甲磺酰胺基苯基)丁酸,在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1-羟基苯并三唑催化下与N-乙基庚胺缩合成酰胺,经四氢铝锂还原后,再与富马酸成盐得富马酸伊布利特,总收率17.6%。

(二)作用机制

伊布利特的结构与索他洛尔相似,均是甲基磺酰胺的衍生物。

伊布利特具有延长复极的作用,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与其它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一样,它的基本作用原理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APD),但有独特的作用特点。

1.伊布利特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生理基础

(1)抑制复极时K+外向电流(Ikr):

心肌细胞复极时K+外流是促进心肌细胞复极的主要离子流,Ca2+和Na+内流和K+外流的相对速率决定了复极平台期的长短。

细胞电生理证明伊布利特有抑制K+外向电流的作用,这也是本药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理由。

通过对K+外向电流的抑制,可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限、延长QT间期和有效不应期。

(2)促进平台期缓慢内向Na+电流:

这是本药独特的电生理特征,其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此作用。

研究表明伊布利特在常用剂量下就具有促进缓慢Na+内流的作用,通过这一作用可延长动作电位时限、延长心肌的有效不应期和QT间期,减慢传导使折返激动不易形成,本药的这一作用使其终止AF和AFL转复窦性心律的作用加强。

在人的心房细胞实验中,伊布利特诱导的内向电流是通过L型钙通道的钠电流,可能介导其抗心律失常作用[2]。

(3)促进平台期内向Ca2+内流:

这是本药区别于其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另一个特点。

在复极Ⅱ相时由于Ca2+内流,抵消了部分K+外流的作用,使复极Ⅱ相出现平台期。

最终K+外流速率超过Ca2+内流,或Ca2+内流停止使复极Ⅱ相结束。

伊布利特通过促进Ca2+内流,也可起到延长动作电位时限和延长QT间期的作用。

由于APD延长,使Ca2+在2相平台期内流增多,易诱发早期后除极,它是伊布利特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之一[2,3]。

此外,本药尚有阻滞延迟的整流K+电流作用[4]。

但本药的这一作用目前尚未发现与其临床抗心律失常作用之间的关系。

2.伊布利特对不同部位心肌组织的作用

(1)对窦房结的作用:

动物实验发现[5],伊布利特降低家兔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及最大舒张电位的除极,延长动作电位时间(APD)。

(2)对心房肌的作用:

伊布利特在延长APD同时,也同时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ERP),其对心房ERP的作用比心室更为明显(约为10倍)。

Baskin等[6]报道,离体白鼬心房心室细胞实验中,伊布利特增加心房ERP(90%~110%)比增加心室ERP(10%~20%)更有效。

提示药物终止房性心律失常可能比室性更为有效。

(3)对房室结的作用:

临床应用中发现,伊布利特可延长AH间期、房室结文氏周期长度,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明显延长。

(4)对希氏束-蒲肯野纤维系统的作用:

试验表明,用药后,希氏束-蒲肯野纤维系统相对以及有效不应期均增加61%[7]。

(5)对心室肌的作用: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伊布利特可延长家兔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豚鼠游离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限和QT间期。

近期动物试验中已证实,伊布利特对抑制室性心律失常也有作用,在狗的心肌梗死模型上伊布利特抑制心室颤动(以下简称室颤)和室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速)的发生,并降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时的除颤阈值[3]。

Chen等[8]报道伊布利特延长狗的心室复极和增加心室复极离散度呈剂量依赖性和慢频率依赖性(reverseratedependence),心室肥厚在伊布利特的致心律失常中有重要作用。

Wood等[9]对一组55例冠脉疾病患者的电生理研究中发现,使用伊布利特后有44%的患者不能再次诱发出单形型室速,且心室肌的ERP、QTc和心室单相APD均延长,呈剂量依赖性。

对旁路(AP)的作用:

Kathryn等[7]报道,伊布利特可延长房室结、希氏束-蒲肯野纤维系统和AP的不应期。

旁路前传的有效不应期延长,可使AP前传阻滞。

3.对人整体的作用

人体研究表明,当伊布利特剂量为0.03mg/kg时,可延长AH间期、房室结文氏周期长度、心房和心室有效不应期、心房和心室单相动作电位时限和校正的QT间期(QTc)[10]。

虽然伊布利特可轻度减慢窦性心率和房室结传导,延长心房、心室有效不应期,但对正常心肌传导很少有影响。

因而在治疗剂量时对心率、PR间期和QRS时限无影响。

在房扑患者中,应用伊布利特可延长扑动周期[11],减慢频率[12],有利于房扑的转复,对房颤患者作用相似。

伊布利特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很小,可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3]。

Stambler等[13]对一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35%的病人静脉注射伊布利特后发现,患者的心输出量,平均动脉压和肺动脉楔嵌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

二、药代动力学

由于肝脏的首过代谢效应,伊布利特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因此无口服制剂,所以目前此药仅供静脉注射。

其药物动力学与剂量呈线性相关。

静脉用药后迅速分布于细胞外液,血浆分布容积为6.6~13.4L/min。

体循环廓清率高,其半衰期为2~12h,平均为6h。

4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通过肝脏代谢。

除1个代谢产物外,其余7个代谢产物均无活性。

代谢产物基本无药理作用。

其代谢产物均无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主要代谢途径为庚基侧链氧化。

因药物的肝内代谢的酶系尚未确定,所以难以评价与其它药物相互之间的作用。

本药代谢不受地高辛、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影响。

大约5%~10%的药物以原型由尿排泄。

肝脏功能受损时药物清除可能减少,作用时间会延长,因此在应用时需延长监测时间。

人体静脉滴注伊布利特所致的QT间期延长,与用药剂量、血药浓度和给药速度有关。

最大QT间期延长随剂量和滴速而变化,最大剂量和最大滴速时QT间期延长最多。

QT间期延长峰值出现在滴注结束时,2~6h后又恢复至基线值,即用药前水平[14]。

临床研究表明,伊布利特作用迅速,其延长QTc的作用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相关,在10min内快速静脉滴注伊布利特0.03mg/kg时或8h内缓慢静脉滴注0.01mg/kg时,使QTc延长36%和45%[15]。

伊布利特与华法令、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无相互作用。

在各种动物模型,心功能正常病人和有心功能不全病人上,伊布利特对血流动力学无负性作用,不加重心衰。

临床研究也表明本药对心率、血压及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影响,伊布利特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静脉滴注后原有心功能不良者心排出量、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等均无明显变化。

三、临床应用

(一)伊布利特对房颤/房扑的治疗伊布利特的抗心律失常临床研究始于90年代初,临床上主要用来转复房颤和房扑,多个临床试验已报道伊布利特转复房颤和房扑是有效的。

大部分报告转复AF的成功率可达到30%~50%,转复AFL的成功率可达到50%~70%甚至可高达80%~90%。

伊布利特转复AF/AFL的时间平均为19±15min(3~70min)。

近80%病人病人多在治疗后30min内转复至窦性。

伊布利特对终止房扑效果更佳,但存在着发生多形性室速和TdP的危险。

大部分资料研究表明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