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0991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语文优质课《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船长》第二课时

  类别:

小学语文编号:

  【教学内容】7船长

  【教材简介】《船长》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

课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撞击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指挥众人脱险,自己却坚守岗位,随轮船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嵩高精神。

课文习作上有两个值得借鉴的特点:

一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二是在叙述中恰当的融入议论。

  【设计理念】语文姓语名文,语文课堂教学要巧妙寻找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点,带领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句用心品读,透过字、词、句的训练,引领学生品读其中包含情感及含义,并相机进行写法的渗透与指导,不仅知道课文在“写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他们懂得“如何写”。

  【设计思路】采用“一点突破法”中的“尾部突破”,凸显尾部,以“忠于职守”为契机,梳理串连遇险、自救、牺牲三个环节。

通过创设环境、读悟结合,读议结合等形式,采用换位、体验、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挖掘语言文字的情感与内涵。

最后回到末段,赞颂哈尔威船长的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如此重点突出,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5-30自然节。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品读具体语言文字,感受哈尔威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品味课文具体语言,引导学生学习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赏析,理解含义深的句子,感受哈尔威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并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感悟

  1、直接板书课题:

7船长(生齐读课题)

  2、师: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起因是什么?

经过怎样?

结果又如何?

  3、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小结。

(遇险→自救→牺牲)

  

  二、巧妙设问,切入末段

  1、教师:

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呢?

好好品读课文,你觉得文中哪句话是对他的最好的概括?

注意圈出重点词。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圈画。

  3、集体交流:

  a、学生找读句子: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b、师相机板书:

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英雄

  过渡:

那他又是如何“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呢?

他履行的“做人之道”又是什么?

  【设计意图:

采用“一点突破法”中的“尾部突破”,凸显尾部,直奔中心】

  三、创设情境,感受氛围

  1、师播放轮船快沉没时人们仓皇逃命、混乱恐惧的镜头。

  2、师:

同学们,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你心中会想到哪些成语?

  生:

危在旦夕、千钧一发、迫在眉睫等

  3、师指导朗读:

真是惊心动魄、千钧一发,用你们的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吧!

  4、学生有感情地诵读第2自然段。

  过渡: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哈尔威船长是如何做的呢?

他是一位怎样的船长?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为下文感知船长的英雄形象作了铺垫。

  四、聆听命令,感悟形象

  1、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1)学生默读课文3-29自然段,思考问题:

  哈尔威船长一共下了几次命令,从中你能感受到他是一位怎样的船长?

  (教师友情提醒:

抓住关键词句品读,可以在句子边上用简短的语句写上自己的感受或发现。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品读语言

  

(1)品读第一次命令

  a、出示:

  b、师生交流:

  生:

我感觉船长爱护弱小。

  师:

你从哪发现的?

  生:

他让妇女先走。

  师:

是的,妇女相对来说要弱小些。

  生:

“吼”说明他很有威信。

  生:

当时太混乱了,必须大吼才行。

(并结合第二自然段遇险说明)

  师:

你真会学习,能联系前文思考问题。

  生:

我感觉船长从容镇定,大家都慌了,他还能很果断地下命令。

  师:

作者巧用对比的手法,更突出了船长的形象。

  师:

我有个疑问,船上仅有“60”人吗?

  生:

我知道,是“61”人,他把自己给忘了。

  师:

这表现了一个怎样的船长?

  生:

舍己为人

  师:

明明是61个人,而他心中却只装着60个乘客和船员,却把自己给忘了。

生死存亡关头,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还关注弱者,让妇女先走,这些正是他履行做人之道的有力表现啊。

  c、师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3、4自然节。

  d、师过渡引读第5自然节:

  【设计意图:

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分析的机会,教师只是个引导者,而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引领学生有正确的思考方向。

  师过渡:

面对这乱得不可开交的场面,面对这越来越逼近的死亡,哈尔威船长又是怎样指挥的呢?

  

(2)品读第二次命令

  a、出示:

  b、师生交流:

  师:

船长该不该下这样的命令?

  生抓住“一窝蜂、乱得不可开交”等词理解情况紧急,船长不得不下这样的命令。

  师:

船长真的会开枪吗?

  生分组辩论。

  师:

是啊,大家想得都很合理,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我想船长始终会将拯救大家摆在首位。

  c、学生分角色读6-21自然节,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师相机指点,抓住“够了”这个词理解船长的经验丰富、能正确判断,并果断地决策。

  d、引读理解重点句:

  出示:

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指生读句子,理解“意志”、“伟大的灵魂”。

  ·师补充小结:

面对死亡,他心中始终想到的是船上的乘客和船员,唯独忘了自己,人们被他这种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伟大人格征服了,此时,他们觉得就是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学生诵读感悟

  e、师过渡引读第25自然节:

  ·师设疑:

他真的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吗?

  ·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说一说。

  ·师指导生有感情读背第25自然节

  【设计意图:

通过角色朗读加深体会船长的临危不惧,威严镇定。

让学生在思维的撞击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3)品读第三次命令

  a、出示:

  b、师生交流:

  师:

一个见习水手他都不愿放弃,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个怎样的船长?

  生:

爱护弱小

  生:

关爱孩子

  师:

他这也是在履行做人之道啊!

  (4)品读第四次命令(略)

  (5)想象、朗读、表达,升华情感

  a、出示船长图片,逐渐放大!

请一生配乐朗读第29自然段。

  b、师启发生想象:

“凝视”是什么意思?

此时,人们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想说些什么呢?

  c、引导回返朗读感悟并练习背诵。

  d、质疑:

船长为何不自救?

  e、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

结合图片,引导想象,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感受,体会船长人性美,并为之感动。

  五、回到未段,浑然一体

  

(1)师激情引读。

  

(2)理解“又一次”。

  (3)齐读。

小结。

  【设计意图:

首尾呼应,概括全文,浑然一体。

  六、诵读巩固,迁移练笔。

  1、师指导背诵25-30自然节。

  2、总结习作方法:

  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典型的事件,在一个典型的环境中表现典型人物的。

另外,文中还有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形象来表现人物的手法。

这样人物形象鲜明,具体可感。

  3、学生仿写。

  4、集体交流,老师点评。

  【设计意图:

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6、船长

  (英雄)

  果敢机智

  忠于职守

  

  

  舍己救人

  关心妇女

  关爱孩子

  

  

  履行做人之道

  

  《船长》第二课时

  类别:

小学语文编号:

  【教学内容】7船长

  【教材简介】《船长》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

课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撞击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指挥众人脱险,自己却坚守岗位,随轮船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嵩高精神。

课文习作上有两个值得借鉴的特点:

一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二是在叙述中恰当的融入议论。

  【设计理念】语文姓语名文,语文课堂教学要巧妙寻找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点,带领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句用心品读,透过字、词、句的训练,引领学生品读其中包含情感及含义,并相机进行写法的渗透与指导,不仅知道课文在“写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他们懂得“如何写”。

  【设计思路】采用“一点突破法”中的“尾部突破”,凸显尾部,以“忠于职守”为契机,梳理串连遇险、自救、牺牲三个环节。

通过创设环境、读悟结合,读议结合等形式,采用换位、体验、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挖掘语言文字的情感与内涵。

最后回到末段,赞颂哈尔威船长的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如此重点突出,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5-30自然节。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品读具体语言文字,感受哈尔威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品味课文具体语言,引导学生学习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赏析,理解含义深的句子,感受哈尔威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并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感悟

  1、直接板书课题:

7船长(生齐读课题)

  2、师: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起因是什么?

经过怎样?

结果又如何?

  3、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小结。

(遇险→自救→牺牲)

  

  二、巧妙设问,切入末段

  1、教师:

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呢?

好好品读课文,你觉得文中哪句话是对他的最好的概括?

注意圈出重点词。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圈画。

  3、集体交流:

  a、学生找读句子: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b、师相机板书:

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英雄

  过渡:

那他又是如何“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呢?

他履行的“做人之道”又是什么?

  【设计意图:

采用“一点突破法”中的“尾部突破”,凸显尾部,直奔中心】

  三、创设情境,感受氛围

  1、师播放轮船快沉没时人们仓皇逃命、混乱恐惧的镜头。

  2、师:

同学们,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你心中会想到哪些成语?

  生:

危在旦夕、千钧一发、迫在眉睫等

  3、师指导朗读:

真是惊心动魄、千钧一发,用你们的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吧!

  4、学生有感情地诵读第2自然段。

  过渡: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哈尔威船长是如何做的呢?

他是一位怎样的船长?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为下文感知船长的英雄形象作了铺垫。

  四、聆听命令,感悟形象

  1、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1)学生默读课文3-29自然段,思考问题:

  哈尔威船长一共下了几次命令,从中你能感受到他是一位怎样的船长?

  (教师友情提醒:

抓住关键词句品读,可以在句子边上用简短的语句写上自己的感受或发现。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品读语言

  

(1)品读第一次命令

  a、出示:

  b、师生交流:

  生:

我感觉船长爱护弱小。

  师:

你从哪发现的?

  生:

他让妇女先走。

  师:

是的,妇女相对来说要弱小些。

  生:

“吼”说明他很有威信。

  生:

当时太混乱了,必须大吼才行。

(并结合第二自然段遇险说明)

  师:

你真会学习,能联系前文思考问题。

  生:

我感觉船长从容镇定,大家都慌了,他还能很果断地下命令。

  师:

作者巧用对比的手法,更突出了船长的形象。

  师:

我有个疑问,船上仅有“60”人吗?

  生:

我知道,是“61”人,他把自己给忘了。

  师:

这表现了一个怎样的船长?

  生:

舍己为人

  师:

明明是61个人,而他心中却只装着60个乘客和船员,却把自己给忘了。

生死存亡关头,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还关注弱者,让妇女先走,这些正是他履行做人之道的有力表现啊。

  c、师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3、4自然节。

  d、师过渡引读第5自然节:

  【设计意图:

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分析的机会,教师只是个引导者,而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引领学生有正确的思考方向。

  师过渡:

面对这乱得不可开交的场面,面对这越来越逼近的死亡,哈尔威船长又是怎样指挥的呢?

  

(2)品读第二次命令

  a、出示:

  b、师生交流:

  师:

船长该不该下这样的命令?

  生抓住“一窝蜂、乱得不可开交”等词理解情况紧急,船长不得不下这样的命令。

  师:

船长真的会开枪吗?

  生分组辩论。

  师:

是啊,大家想得都很合理,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我想船长始终会将拯救大家摆在首位。

  c、学生分角色读6-21自然节,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师相机指点,抓住“够了”这个词理解船长的经验丰富、能正确判断,并果断地决策。

  d、引读理解重点句:

  出示:

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指生读句子,理解“意志”、“伟大的灵魂”。

  ·师补充小结:

面对死亡,他心中始终想到的是船上的乘客和船员,唯独忘了自己,人们被他这种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伟大人格征服了,此时,他们觉得就是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学生诵读感悟

  e、师过渡引读第25自然节:

  ·师设疑:

他真的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吗?

  ·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说一说。

  ·师指导生有感情读背第25自然节

  【设计意图:

通过角色朗读加深体会船长的临危不惧,威严镇定。

让学生在思维的撞击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3)品读第三次命令

  a、出示:

  b、师生交流:

  师:

一个见习水手他都不愿放弃,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个怎样的船长?

  生:

爱护弱小

  生:

关爱孩子

  师:

他这也是在履行做人之道啊!

  (4)品读第四次命令(略)

  (5)想象、朗读、表达,升华情感

  a、出示船长图片,逐渐放大!

请一生配乐朗读第29自然段。

  b、师启发生想象:

“凝视”是什么意思?

此时,人们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想说些什么呢?

  c、引导回返朗读感悟并练习背诵。

  d、质疑:

船长为何不自救?

  e、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

结合图片,引导想象,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感受,体会船长人性美,并为之感动。

  五、回到未段,浑然一体

  

(1)师激情引读。

  

(2)理解“又一次”。

  (3)齐读。

小结。

  【设计意图:

首尾呼应,概括全文,浑然一体。

  六、诵读巩固,迁移练笔。

  1、师指导背诵25-30自然节。

  2、总结习作方法:

  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典型的事件,在一个典型的环境中表现典型人物的。

另外,文中还有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形象来表现人物的手法。

这样人物形象鲜明,具体可感。

  3、学生仿写。

  4、集体交流,老师点评。

  【设计意图:

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6、船长

  (英雄)

  果敢机智

  忠于职守

  

  

  舍己救人

  关心妇女

  关爱孩子

  

  

  履行做人之道

  

  《船长》第二课时

  类别:

小学语文编号:

  【教学内容】7船长

  【教材简介】《船长》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

课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撞击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指挥众人脱险,自己却坚守岗位,随轮船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嵩高精神。

课文习作上有两个值得借鉴的特点:

一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二是在叙述中恰当的融入议论。

  【设计理念】语文姓语名文,语文课堂教学要巧妙寻找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点,带领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句用心品读,透过字、词、句的训练,引领学生品读其中包含情感及含义,并相机进行写法的渗透与指导,不仅知道课文在“写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他们懂得“如何写”。

  【设计思路】采用“一点突破法”中的“尾部突破”,凸显尾部,以“忠于职守”为契机,梳理串连遇险、自救、牺牲三个环节。

通过创设环境、读悟结合,读议结合等形式,采用换位、体验、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挖掘语言文字的情感与内涵。

最后回到末段,赞颂哈尔威船长的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如此重点突出,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5-30自然节。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品读具体语言文字,感受哈尔威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品味课文具体语言,引导学生学习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赏析,理解含义深的句子,感受哈尔威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并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感悟

  1、直接板书课题:

7船长(生齐读课题)

  2、师: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起因是什么?

经过怎样?

结果又如何?

  3、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小结。

(遇险→自救→牺牲)

  

  二、巧妙设问,切入末段

  1、教师:

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呢?

好好品读课文,你觉得文中哪句话是对他的最好的概括?

注意圈出重点词。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圈画。

  3、集体交流:

  a、学生找读句子: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b、师相机板书:

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英雄

  过渡:

那他又是如何“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呢?

他履行的“做人之道”又是什么?

  【设计意图:

采用“一点突破法”中的“尾部突破”,凸显尾部,直奔中心】

  三、创设情境,感受氛围

  1、师播放轮船快沉没时人们仓皇逃命、混乱恐惧的镜头。

  2、师:

同学们,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你心中会想到哪些成语?

  生:

危在旦夕、千钧一发、迫在眉睫等

  3、师指导朗读:

真是惊心动魄、千钧一发,用你们的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吧!

  4、学生有感情地诵读第2自然段。

  过渡: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哈尔威船长是如何做的呢?

他是一位怎样的船长?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为下文感知船长的英雄形象作了铺垫。

  四、聆听命令,感悟形象

  1、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1)学生默读课文3-29自然段,思考问题:

  哈尔威船长一共下了几次命令,从中你能感受到他是一位怎样的船长?

  (教师友情提醒:

抓住关键词句品读,可以在句子边上用简短的语句写上自己的感受或发现。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品读语言

  

(1)品读第一次命令

  a、出示:

  b、师生交流:

  生:

我感觉船长爱护弱小。

  师:

你从哪发现的?

  生:

他让妇女先走。

  师:

是的,妇女相对来说要弱小些。

  生:

“吼”说明他很有威信。

  生:

当时太混乱了,必须大吼才行。

(并结合第二自然段遇险说明)

  师:

你真会学习,能联系前文思考问题。

  生:

我感觉船长从容镇定,大家都慌了,他还能很果断地下命令。

  师:

作者巧用对比的手法,更突出了船长的形象。

  师:

我有个疑问,船上仅有“60”人吗?

  生:

我知道,是“61”人,他把自己给忘了。

  师:

这表现了一个怎样的船长?

  生:

舍己为人

  师:

明明是61个人,而他心中却只装着60个乘客和船员,却把自己给忘了。

生死存亡关头,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还关注弱者,让妇女先走,这些正是他履行做人之道的有力表现啊。

  c、师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3、4自然节。

  d、师过渡引读第5自然节:

  【设计意图:

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分析的机会,教师只是个引导者,而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引领学生有正确的思考方向。

  师过渡:

面对这乱得不可开交的场面,面对这越来越逼近的死亡,哈尔威船长又是怎样指挥的呢?

  

(2)品读第二次命令

  a、出示:

  b、师生交流:

  师:

船长该不该下这样的命令?

  生抓住“一窝蜂、乱得不可开交”等词理解情况紧急,船长不得不下这样的命令。

  师:

船长真的会开枪吗?

  生分组辩论。

  师:

是啊,大家想得都很合理,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我想船长始终会将拯救大家摆在首位。

  c、学生分角色读6-21自然节,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师相机指点,抓住“够了”这个词理解船长的经验丰富、能正确判断,并果断地决策。

  d、引读理解重点句:

  出示:

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指生读句子,理解“意志”、“伟大的灵魂”。

  ·师补充小结:

面对死亡,他心中始终想到的是船上的乘客和船员,唯独忘了自己,人们被他这种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伟大人格征服了,此时,他们觉得就是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学生诵读感悟

  e、师过渡引读第25自然节:

  ·师设疑:

他真的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吗?

  ·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说一说。

  ·师指导生有感情读背第25自然节

  【设计意图:

通过角色朗读加深体会船长的临危不惧,威严镇定。

让学生在思维的撞击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3)品读第三次命令

  a、出示:

  b、师生交流:

  师:

一个见习水手他都不愿放弃,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个怎样的船长?

  生:

爱护弱小

  生:

关爱孩子

  师:

他这也是在履行做人之道啊!

  (4)品读第四次命令(略)

  (5)想象、朗读、表达,升华情感

  a、出示船长图片,逐渐放大!

请一生配乐朗读第29自然段。

  b、师启发生想象:

“凝视”是什么意思?

此时,人们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想说些什么呢?

  c、引导回返朗读感悟并练习背诵。

  d、质疑:

船长为何不自救?

  e、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

结合图片,引导想象,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感受,体会船长人性美,并为之感动。

  五、回到未段,浑然一体

  

(1)师激情引读。

  

(2)理解“又一次”。

  (3)齐读。

小结。

  【设计意图:

首尾呼应,概括全文,浑然一体。

  六、诵读巩固,迁移练笔。

  1、师指导背诵25-30自然节。

  2、总结习作方法:

  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典型的事件,在一个典型的环境中表现典型人物的。

另外,文中还有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形象来表现人物的手法。

这样人物形象鲜明,具体可感。

  3、学生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