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1086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8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Word下载.docx

①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

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

②日常生活中,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等说明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优质优价(优质产品的价格通常比较高)的商品,其价格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商品质量(使用价值)好,而是其包含的价值量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多。

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特有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评析:

“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与“物美价廉”

4)从外延上把握:

商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货币含义:

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

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注意:

不能说金银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金银只有在充当货币时才是一般等价物。

[疑难解析]

弄清几对关系:

(1)货币和其他商品:

货币是商品,但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和一般商品的主要区别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和一般等价物有别:

①产生时间不同;

②特征不同;

③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3)等价物和一般等价物:

等价物存在于物物交换阶段,用来表现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价值;

一般等价物存在于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阶段,用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1)含义:

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原因:

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3)特点: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4)货币单位:

人民币、美元、欧元的单位是“元”,英镑的单位是“镑”。

(货币名称≠货币单位)

(5)价值尺度和价格的关系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判断: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价格(×

)简析:

只有当货币产生后

流通手段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又称购买手段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4)公式:

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后,原来的商品交换(商品——商品)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5)初期的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初期的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

公式

商品—商品

商品—货币—商品

产生时间

货币产生前就存在

货币产生后出现

买卖行为

同时同地进行

在时空上是分离(先卖后买)

都是商品交换的形式。

本质上都是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6)货币流通规律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

(7)区别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如发工资、领利息、付房租、还欠款等。

与流通手段最大的区别是支付手段在时空上是分离的,而流通手段必需是同时同地进行,也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3.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的含义:

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比较:

货币与纸币、纪念币、纪念钞

纪念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货币的一切职能。

纪念钞是纸币,本质上不是一般等价物,是价值符号,只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等部分职能。

纸币和货币

区别(从五个方面区别)

货币

①货币是商品;

②货币有价值;

③货币有五种职能;

④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⑤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纸币是货币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

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

①纸币不是商品;

②纸币没有价值;

③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④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

⑤纸币是国家发行的。

注①: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后,人们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为货币。

注②:

货币发展的历程:

金属货币→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注③:

纸币是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

因为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候,人们只关心它的实际购买力,并不关心它本身的价值,从而产生了没有价值的纸币。

(2)发行规律: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额与发行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也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

度。

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市场决定的。

注:

纸币的面值(面额)≠纸币的购买力(纸币代表的价值,或者实际能购买商品的能力)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时,纸币贬值,纸币的面值大于纸币的购买力;

通货紧缩时,纸币升值,纸币的面值小于纸币的购买力。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能将物价上涨等同于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不能将物价下跌等同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含义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

表现

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

①纸币发行过多;

②社会需求旺盛;

③成本上升等。

①纸币发行过少;

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

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去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

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对策

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

具体就是提高银行利率,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发国债,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率。

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具体就是调低银行利率,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发国债,提高财政支出,减低税率。

①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纸币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

②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

备注

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

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

物价下跌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下跌不一定是通货紧缩。

4.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1)信用卡含义:

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其本质不是一般等价物,而是与纸币一样,是一种价值符号,自身没有价值。

信用卡不可以任意透支,不可以随意申领,不可以在任何地点消费使用,不是绝对安全。

(2)功能:

信用卡具有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等功能。

(注意与银行的业务相联系)

(3)优点:

使用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5.了解外汇和汇率。

1)外汇的含义:

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第一,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

只有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第二,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除包含外币,还包括:

以外币支付的支票、汇票、股票、债券等。

外汇可以在中国直接流通。

(×

2)汇率:

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

反之,则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1)我国汇率的表示方法(直接标价法,也即人民币外汇牌价)

外币对人民币(不能颠倒)的汇率=人民币元/100外币。

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821.48。

买入价和卖出价

买入价:

也称买入汇率,即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卖出价:

也称卖出汇率,即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买入卖出之间有个差价,这个差价是银行买卖外汇的收益,

一般为1%一5%。

我们通常说的外币对人民币汇率指买入价。

人民币对外汇汇率是人民币汇率,外汇对人民币汇率是外汇汇率,人民币外汇汇率是外汇汇率。

(2)汇率变化与本币币值、外币币值的联系

一般来说,一国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表明同量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币减少,则通常意味着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

反之同理。

外币

本币

外币币值

本币币值

外汇汇率

本币汇率

不变

更多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

更少

本币汇率降低,则外币贬值。

(√)

(3)影响汇率的因素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外汇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4)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

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

③由①②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

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⑤有利于境外旅游、留学。

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

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

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附:

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①可以降低企业进口成本,有利于我国企业扩大进口;

②在竞争的压力下,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

③进口品价格降低,到境外旅游会比较便宜,居民的消费水平会有所提高。

不利于出口,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一些劣势企业会面临较大的困难。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从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3)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含 义

性 质

决定或影响因素

联 系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反映价值,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在供求关系影响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

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①商品价值②供求关系③纸币发行量④地区、季节等因素

[易错点]价格只能由价值决定,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格由购买力决定”“价格由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决定”“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由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决定”等提法都是错误的。

价格不由使用价值决定。

但价值与使用价值有密切的联系。

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载体、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的好坏影响商品价值的实现。

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形成价格是不矛盾的。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所以价值决定价格。

然而价格的形成又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市场形成价格,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市场形成价格”后价格又反过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

当商品的人格高于价值时获利就高,就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扩大此商品的生产;

当价格低于价值时,生产者就会退出或减少该商品的生产。

价格上下波动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接近价值。

这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惟一表现形式。

所以“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形成价格”是相互联系的。

2.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名称

单位时间生产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值量

价值总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反比

正比

无关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

图示:

[易错点]①个别劳动时间不能决定商品价值量。

②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无关。

3.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1)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的,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

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2)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行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即社会劳动生产率。

4.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1)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供求关系与价格是相互制约

巧记方法:

供求影响价格——供大价低,供小价高(相反);

价格影响供求——价高供大,价低供小(一致)。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

卖方市场:

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抬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物以稀为贵)

买方市场:

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货多不值钱)

对谁有利就是谁的市场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如商品价值、供求关系、货币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宏观政策等,其中只有商品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但通常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主要受供求的影响。

价格、供求和价值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不能说“决定”),而价值与供求无关(价值只取决于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1)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生产规律)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交换规律)

(2)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第一,价格为什么会上涨或下跌?

因为供求影响价格。

第二,价格为什么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

不但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会影响供求,二者相互影响,使得价格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只能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说明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

(注:

价格不会无限涨落的直接原因是价格也会影响供求,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

第三,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也唯一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由于价格影响供求,所以价格会出现上涨或下跌。

2、市场经济中,商品都由企业定价,因此,企业决定商品的价格。

(×

联系实际:

生活中的“联合限价”、“恶意降价”等非法垄断行为,使供求不能调节价格,价格人为背离价值,都是违背价值规律的行为。

[易错点]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认为每次交换都是等价的、等价交换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等说法都是不准确的。

正确理解等价交换

第一,等价是指价值量相等。

货币产生以前,等价交换要求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

货币产生以后,等价交换要求价格和价值相符。

第二,等价交换并非指商品交换的个别场合,而是从商品交换的总过程来讲的,指的是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符。

第三,等价交换在存在于商品交换领域,而不能适用于社会生活领域。

1、等价交换就是价格和价值相符。

)简析:

货币产生前

2、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

(√)

正确理解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它既不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规律,也不是某一个社会(比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

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这也是正是我们为什么放弃计划经济而选择市场经济的客观原因。

对价值规律作用的辩证分析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是市场调节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又有局限性,需要辅之以政府的宏观调控。

6.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需求定理)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需求量(“量”字不能少)减少。

“买涨不买跌”违背需求定理吗?

不违背,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这种现象受消费心理影响。

*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不同:

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

2)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①互为替代品: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正向变化)

②互补商品: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

(反向变化)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

说明:

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

结论:

不管是“影响价格的因素”还是“价格变动的影响”,归根到底都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当遵循价值规律,时刻关注价格的变化,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①市场:

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

遵循价值规律要求,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经营的十六字方针是: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

②科技:

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科技,注重自主创新;

③管理:

加强管理;

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提高产品的质量

④素质:

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⑤效益:

努力降低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⑥品牌: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

⑦竞争力: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影响消费的因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有:

(1)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2)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①收入水平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对于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3)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

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主观因素:

消费预期、消费偏好、消费心理(课本阐述了四种常见的消费心理,此外还有其他如爱买心理、安全心理、求便心理等)。

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