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1239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7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地理模拟四.docx

高三地理模拟四

平邑一中高三地理模拟训练(四)

一、选择题

  图5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活动。

读图回答1~3题。

1.乙地海拔可能是

A.346米  

B.265米 

C.417米 

D.178米

2.若考察小组在甲处突遇泥石流,最佳逃生方向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饮水河

A.夏汛明显             B.无结冰期

C.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干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读图,完成下面4~5题。

4. 下图中最能示意立冬这天南京(约32°N)太阳视运动的是

A.       B.       C.       D.

5.下列节气中,关于南京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若大寒节气日降雪,则可能受冷锋影响 B.若雨水节气日降水,则多为对流雨

C.白露和寒露节气日,南京日出方位相同 D.惊蛰和清明节气日,南京日出时间相同

下图为某游客于2015年7月25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约41°N)某光伏发电产业园区一角拍摄的照片,该产业园通过租借农田,将农业生产和光伏产业有机结合。

读图回答6~7题。

6. 拍摄者位于太阳能集热板的______方向。

A.正南     

B.正北   

C.东南     

D.西北

7. 拍摄当日,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最接近

°     °      °     °

天文日照时数是指如果一个地方一直都是晴天,太阳照射地面的时数,也就是实际日照时数的上限。

实际日照时数与天文日照时数的比值,就是日照率,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方晴天的发生率。

图4中①为雷克雅未克实际日照时数、②为北京实际日照时数、③为北京天文日照时数、④为雷克雅未克天文日照时数。

结合图3、图4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北京和雷克雅未克日照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北京天文日照时数季节变化比雷克雅未克小

 B.柑克雅未克实际日照时数各月均少于北京

 C.雷克雅未克夏季日照率低于北京

 D.北京日照率夏季高于冬季

9.雷克雅未克天文日照时数季节变化幅度较北京大的原因是

 A.雷克雅未克全年昼长大于夜长

 B.雷克雅未克夏季比北京晴天多

 C.雷克雅未克纬度高,夏季昼长于北京,冬季昼短于北京

 D.雷克雅未克有极昼极夜现象

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

正常情况下,下面的岩层总是比上面的岩层古老。

化石多保存于沉积岩层中,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10.据上图判读地点3地层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

B.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

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某河流。

读图,完成11~13题。

11.该河流

A.水流湍急,流速快  B.水量稳定,季节变化小

C.右岸陡直,左岸平坦 D.虚线为枯水期河岸线

12.图示河流的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支流流速慢     B.支流汇入干流凹岸

C.干流侵蚀作用强   D.支流汇入处落差大

13.近年来河漫滩形成速度减慢,其原因是

A.上游新建大型水库    B.上游种植业规模扩大

C.下游新建防洪大堤   D.下游河道疏浚畅通

 读下图“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背风坡  

15.图中①②之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针阔混交林      B.高山草甸        

C.高山针叶林      D.高山荒漠

   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意图,图中①②两点为河流水文固定监测点。

据此回答16~18题。

 

16.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河水流速和含沙量的差异是

A.①处流速快、含沙量小,②处流速慢、含沙量大

B.①处流速快、含沙量大,②处流速慢、含沙量小

C.①处流速慢、含沙量小,②处流速快、含沙量大

D.①处流速慢、含沙量大,②处流速快、含沙量小

17.在自然状态下,多年之后,①②两处河水流速与往年同期相比

A.①变快,②变慢    B.①变慢,②变快     

C.都变快         D.都变慢

18.一艘采沙船在②处附近水域作业时,发现从不同深度采上来的沉积物大小不同,不仅有大量细沙,还有较多的砂砾甚至鹅卵石。

此处沙、砾共存的原因可能是

A.该河流域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搬运能力强

B.该河段地势起伏较大,水流急,侵蚀力强

C.该河段河道弯曲,流速缓慢,沙、砾一起沉积

D.该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

下图为某山地资料图(局部)。

读图完成19~20题。

19.南坡为 

A.阳坡、背风坡 B.阴坡、迎风坡

C.阴坡、背风坡 D.阳坡、迎风坡

20.关于该山地说法正确的是 

A.该山地可能为泰山 

B.该山同一自然带南坡高于北坡

C.该山地不可能有冰川

 D.该山麓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糖料主产国、第二大食糖消费国。

糖料作物是继棉花、油料之后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宗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商品化程度远高于粮食。

1990年代我国开始对糖料生产区域布局实施政策性西迁。

近年来,从糖料作物布局来看,我国糖料生产出现了新的格局。

甘蔗生产已由传统种蔗大省闽、粤向西南桂、滇转移,甜菜生产则由包括黑、吉在内的东北和华北产区转向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产区。

下图为我国1978年—2013年糖料作物生产基本情况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21~23题。

21.表述与1978年以来我国糖料作物生产情况不相符的是

A.1978年—1982年糖料增产总体上得益于甜菜和甘蔗种植面积扩大

B.1983—1987年糖料增产主要取决于甘蔗面积扩大

C.从作物构成来看,甘蔗产量的波动上升是糖料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D.我国甘蔗播种面积与糖料作物总播种面积始终呈正相关

22. 1994年—1998年我国甜菜产量变化的主导因素为

A.市场需求 B.播种面积 C.科学技术  D.气候

23.除了1990年代国家对糖料生产区域布局实施政策性西迁诱因之外,造成我国糖料作

物生产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为

A.自然因素对糖料生产影响日渐强于社会经济因素  

B.西部产区人口增长迅速,对食糖的市场需求量大增  

C.糖料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产值不断降低,经济效益较低

D.东部产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

下图是甘肃省南部某山地不同海拔带上不同坡向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统计表。

据此回答24~25题。

24.山地阳坡有机质含量相对阴坡低的原因主要是

A.阳坡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  

B.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土壤水分少

C.阳坡人类活动强度大,植被破坏严重 

D.阳坡降水多,气温高,土壤有机质淋溶、分解作用强

25.在3580海拔上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A.坡度较小  B.降水量大  C.太阳辐射强  D.气温较低

二、综合题

26.图12中甲为大不列颠岛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乙为该岛地形示意图,丙为该岛各区域小麦产量占全国比重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分)

(1)分析大不列颠岛7月等温线向北弯曲的原因。

(4分) 

(2)说出该岛的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并分析其成因。

(3分) 

(3)说出伦敦市区7月均温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6分)

(4)分析该岛北部小麦产量低的自然原因。

(6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

圣诞岛位于印度洋东部,为火山岛,属于澳大利亚的海外领地。

圣诞岛海岸线长80公里,沿岸大多为悬崖峭壁,仅有13处浅滩,最大的一处名为飞鱼湾,是岛内惟一港口和人口主要聚居地。

圣诞岛午后多阵雨(对流雨)。

磷酸盐工业是圣诞岛的经济支柱,澳大利亚政府曾因为其对雨林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而宣布关闭磷酸盐矿。

1990年起允许私营公司在热带雨林资源不受破坏的条件下恢复开采。

材料二:

下图为圣诞岛区域图

 

材料三   下表为圣诞岛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统计资料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降水量(mm)

290

354

303

230

148

158

94

36

29

38

140

193

(1)简述圣诞岛的地势特点。

(4分)

(2)分析圣诞岛沿岸大多为悬崖峭壁的原因。

(2分)

(3)分析圣诞岛的降水季节分配特点及成因。

(4分)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谈谈圣诞岛未来开发的措施。

(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7分)

材料一:

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三江并流地区地理环境独特,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江在此平行南流,形成世界上罕见的“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生物逐渐进行出非常特殊的适应性,成为动物、植物学研究的热点地区,号称“世界级物种基因库”。

材料二:

丽江雪桃产自该去的云南丽江,海拔2400—2800米原生态高原地区,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每年3月开花,10月果子成熟,而其他地区的桃子从开花到成熟大多为3—4个月,丽江雪桃国型硕大、色彩鲜艳、口感甜脆、营养极为丰富,是馈赠礼品中的佳品。

材料三:

下图为三江并流及云南丽江周边区域

(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形成“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奇特景观的地质原因。

(4分)

(2)分析三江并流地区成为“世界级物种基因库”的原因。

(8分)

(3)分析丽江雪桃果型大、色彩鲜艳、口感好、营养丰富的自然生长条件。

(4分)

(4)专家建议在丽江地区扩大丽江雪桃的种植规模,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3分)

 

高三地理试题答题纸

 

(2)

 

(3)

 

 

27.

(1)(4分)

 

(2)(2分)

 

(3)(4分)

 

(4)(4分)

 

 

28.

(1)(4分)

(2)(8分)

(3)(4分)

(4)(3分)

 

参考答案

1~5DBACA6~10CBDCC11~15DAAAD16~20BADDB21~25DCDDA

26、

(1)7月份,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陆地气温高于海岸。

(2分)

(2)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分)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1分)

(3)7月均温大于周围地区。

(2分)机动车、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生了大量热量,(2分)大气污染物浓度大,保温作用强。

(2分) 从而形成热岛效应。

(2分)

(4)以山地丘陵为主,(2分)地形崎岖,不适合小麦种植;(2分)受盛行西风影响,

雨天较多,(2分)光合作用弱。

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差。

(2分)

27、

(1)特点:

整体地势较低;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岛屿中部平坦(台地);岛屿边缘地形崎岖、落差较大,沿海多悬崖峭壁(4分)。

(2)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基岩海岸(1分);(基岩海岸)受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1分)。

(3)特点:

夏季(北半球冬季)降水较多,冬季(北半球夏季)降水多(1分);

成因: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1分),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1分);且地势低,地形抬升不明显,降水较少(1分)。

(4)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对磷酸盐的综合开发利用;磷酸盐开发过程中注重对雨林的保护(加强生态补偿);做好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治理污染);发展旅游业(共4分,每点1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赋分)

28.

(1)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板块相互碰撞挤压抬升,形成一系列平行山脉(2分);在地形抬升过程中,分布于山谷的河流侵蚀切割作用加剧,从而形成了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的自然奇观(2分)。

(2)原因:

纬度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充足(2分);受夏季风(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2分);相对高差大,垂直地域分异显著,自然环境复杂多样(2分);山高谷深,区域空间相对封闭独特,导致生物多样且多特有物种(2分)。

(3)背靠玉龙雪山,有清洁的高山冰雪融水,灌溉便利(1分);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雪桃色彩鲜艳(1分);气候温凉,生长周期长,积累的营养物质多(1分);病虫害少,土壤优质,富含多种微量元素(1分)。

(4)赞成。

该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适合丽江雪桃的生长;丽江雪桃口感好、营养丰富,绿色无污染,市场竞争力强。

(3分)

不赞成。

地处西南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远离市场;大规模种植会引起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