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演变规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1498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词义演变规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词义演变规律.docx

《词义演变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义演变规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词义演变规律.docx

词义演变规律

词义演变规律

词义的演变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一、构词方式

语音构词(用改变声、韵、调的方法记录新词义)

语法构词(用增加音节和词长的方法记录新词义)

词义构词(增加新的义项却未改变词形:

语音、词长)

1、语音构词,如:

“好”hao3,形容词hao4动词,这是声调构词

2、语法构词,如:

“民”——“百姓、人民”(偏正、并列)“信”——“诚信”(并列)

3、词义构词,如:

客1[kè]

1.来宾,宾客。

《易·需》: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2.特指上客,贵宾。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季氏饮大夫酒,臧纥he2为客。

”杜预注:

“为上客。

”3.谓以客礼对待。

《战国策·齐策四》: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

’”4.对人的客气称呼。

《韩非子·喻老》:

“翟人有献丰狐玄豹之皮于晋文公,文公受客皮而叹曰:

‘此以皮之美自为罪。

’”亦常用以称呼从事某种活动的人。

如:

刺客,侠客;墨客;说客。

5.指朋友。

《史记·魏公子列传》:

“侯生又谓公子曰: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

”6.新王朝对旧王朝后人的称呼。

《诗·周颂·有客》: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

”朱熹集传:

“客,微子也。

周既灭商,封微子于宋,以祀其先王,而以客礼待之,不敢臣也。

”7.门客,寄食于贵族豪门的人。

《韩非子·内储说上》:

“中山之相乐池以车百乘使赵,选其客之有智能者以为将行。

”8.旅客;顾客。

前蜀李珣《南乡子》词: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水浒传》第九回:

“林冲等得不耐烦,把桌子敲着说道:

‘你这店主人好欺客,见我是个犯人,便不来睬着,我须不白吃你的,是甚道理?

’”9.指佃户,庄客。

宋陆游《初夏闲居》诗之四:

“箫鼓赛蚕人尽醉,陂塘移稻客相呼。

”自注:

“乡中谓佣耕者为客。

”10.特指嫖客。

清孔尚任《桃花扇·传歌》:

“[旦皱眉介]有客在坐,只是学歌怎的?

[小旦]好儍话,我们门户人家,舞袖歌裙,吃饭庄屯,你不肯学歌,闲着做甚?

”11.旅居;寄居。

汉应玚《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

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

”12.指他国或外地人在本国或本地做官者。

秦李斯《谏逐客书》: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13.古代指战争中入侵的一方。

《国语·越语下》:

“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天时不作,弗为人客。

”韦昭注:

“攻者为客。

”14.指战争中防守的一方。

《老子》: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苏辙注:

“主,造事者也;客,应敌者也。

”15.中医用语。

指病邪自外侵入。

《素问·玉机真藏论》:

“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

”16.邪祟的代称。

《红楼梦》第三五回:

“原是我昨儿吃了酒,回来晚了,路上撞着客了,来家没睡,不知胡说了些什么。

”17.过去的。

多指刚过去的一年。

参见“客岁”、“客冬”。

18.在人类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

如:

客观;客体。

19.量词,用于论份出售的食品、饮料。

邹韬奋《萍踪忆语》二四:

“承他们客气,对于我吃的那客晚饭,一定不要我付钱。

”20.姓。

汉有客孙。

见《续通志·氏族略八》。

根据最近的研究发现:

汉语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是单音节词,构词方式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双音节→一个半音节→单音节→双音节

在单音节这个阶段前面,汉语的构词一直是以语音的方式进行构词,此后才是以语法的方式进行构词。

当然词义构词一直贯穿其中。

词语个体内部的词义引申一直存在,不分上古、中古和近代、现代。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汉语是单音节语言。

近年来,通过和亲属语言比较研究,学者们开始意识到,早期的汉语可能是双音节的。

沙加尔(1992:

37):

“据初步了解,有两个因素可以证明原始汉澳语应该是复音节的,

(1)Blust(1988)把原始南岛语的不少词语的末一音节作词根看待,说其居前音节不能看作独立的构词成分,该是原有的;汉语声母当中全清与次清的对立只能看作是居前音节留下的痕迹(居前音节收鼻音韵尾时,末一音节声母就送气。

潘悟云先生认为:

(2000b:

114)把汉语中各种能反映汉语早期音节结构的材料综合起来,并跟亲属语言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对汉语音节结构的源流分析十分透彻。

潘先生认为:

构词方式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双音节→一个半音节→单音节→双音节。

在上古,由于语法重心向后移,语义重点落在了后面的一个音节上,首音节只是一个次要音节,表义的重心是后面一个音节,所以前面一个音节逐步弱化,首先是元音脱落,形成一个半音节或者是复辅音,而后这个一个半音节和复辅音又进一步弱化脱落,形成单音节词(这就是所谓的次要音节理论,搞语言理论研究和现代汉语研究的不承认这种理论的解释力,往往是京派的不承认海派的理论,潘悟云是海派的)。

在单音节词的语音屈折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汉语记录词义的需求时,汉语被近使用语法构词方式来记录词义。

这形成了复音化合成词。

上古汉语大量的重言词往往表现为双音节的联绵词:

如辗转、孑孓(jie2jue2)(蚊子幼虫)、间关(鸟儿鸣声婉转)、犹豫正是双音节词存在的证明。

还有上古汉语中存在不少这种首音节不表义的现象。

如:

“马”、“姑”、“胡”、“不”在上古汉语中,往往不表义。

如:

马蜩、马陆、马蓝;蝴蝶(你们想想,为什么不叫“彩蝴、粉蝴”而叫“彩蝶、粉蝶”?

这正是前面提到的次要音节理论所说的,首音节是次要音节,所以“蝴蝶”这个联绵词中只有后面一个音节的“蝶”字能够成为构词的语素,而前面的“蝴”字不能成为构词语素。

)、胡梨、胡绳;姑获、姑居;不律、不蜩等。

这些词语看起来就像是次要音节。

正如藏语的前置字母。

俞敏先生认为藏语的mnam,原来读音应是manam,前置字母ma是一个仅起语法作用的语素。

古汉语中的“无”、“不”这类词头正类似前置字母ma。

首先是双音节的单纯词,也就是联绵词,由于首音节的韵母或者元音脱落,这个双音节变成了复辅音词。

在先秦时代,汉语中还有大量的复辅音词,同时还有大量的一个半音节词。

古人用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所以我们无法从汉字的形体中察觉一个半音节的存在。

因为在有复辅音的语言中,一个半音节k·la听起来更像、更接近于一个带复辅音kla的单音节词,而与双音节kala不一样;所以古人把一个半音节也看成是一个音节,定成一个汉字。

在《诗经》中,有时为了凑足音节,也会把一个半音节拆成两个音节。

古人把这种现象称为急读和缓读。

如:

孔-孔孔-孔宠-窟窿;角-角落;霾-不来;笔-不律。

先秦用两个音素表达一个语素的单纯词到了后来经过缩减,逐步演变成单音节词。

它们的演变过程应该是:

CVCV→C·CV/CCV/CV→CV(C辅音V元音)。

汉藏语系许多语言都走过这条路。

后来又演变成双音节词。

如董为光先生在《汉语“异声联绵词”初探》一文证明联绵词“披离”和方言“跋踉”为同族词,与有复辅音的亲属语的“分散”相对应。

现代汉语方言中广泛分布着“扒拉”一族联绵词。

声母格式是p-l-,词族演化的语义核心是“分离”。

仅就晋中的材料说,就有:

pa?

la(跋踉):

叉开腿pa?

la(跋躐):

妨碍

po?

la?

(薄腊):

拨往一边l~?

lau(薄捞):

把堆放的颗粒分散开

汉语文献里“扒粒”族词先秦两汉已很不少:

仳离:

人相别离(《诗·中谷有蕹》)披离:

离散之貌(宋玉《风赋》)

拨刺:

以手分披(《广韵·十二曷》)敷与:

开舒四布(《汉书·礼乐志》)

敷藩:

花瓣开舒(《尔雅》郭璞注)亲属语言有关对应词列举如下:

藏文nbral被分开hphro分散

缅语pra分成几部

巴兴语bra分散

克钦语bra分散

卡垴里语bra路的分叉,铺展

夏罗语hibra交叉点

迪马萨语bara--bubra树的分杈

彝语phe半

景颇语bra分散

羌语dapala解散

苗语phlual分开pha5劈破

瑶语phla2扒拉、散开pha5破劈

剥隘壮语pa3分、破

泰语pha5分、破

榕江侗语rha5分、破

水语pha5分、破

从“仳离”“披离”这一词族与晋中方言与亲属语的对应情况可以肯定*P-/l-声式的联绵词是由*pl-这个复辅音分化来的。

尽管一些学者(如唐兰、朱星、刘又辛、徐德庵诸先生)撰文力主上古汉语无复辅音,但通过亲属语言的比较研究,确信上古汉语原有复辅音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原来持反对意见的人,也转而承认了这一现象。

”这其中,同源联绵词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从两汉开始,汉语进入单音节词为主的阶段,从两汉到隋代以前,汉语构词方式主要词义构词和音变构词为主,其中的音变构词有变声、变韵、变调和更复杂的音变方式。

这个阶段的音变构词可以说是汉语的单音节词的语音屈折变化构词。

词义构词主要是以词语个体内部的词义引申为主。

清人和前辈学者常常谈到的对转和旁转主要是描写了声变和韵变的音变构词手段,他们不承认调变也是一种音变构词方式。

1998年,北大第一批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孙玉文的论文是《汉语变调构词研究》。

他的论文证明了:

就在单音节词开始出现的上古汉语中,就已经出现音变构词。

声变、韵变与调变的音变构词形式同时存在。

调变(周祖谟先生将其称作“四声别义”)也应该承认是其中的一种音变构词手段,它们与声变、韵变构词一样,是当时口语和上古语音实际的记录,而不应当作是中古“经师人为”现象。

好就是说当时就有“四声别义”现象,否则无法解释现代汉语中的“好”(hao3、hao4)的存在以及各种方言中大量存在的变调构词现象。

但是一个词语毕竟不能记录太多的词义和语音,多音多义字往往容易造成歧义,所以单音节词的内部屈折语音变化构词(即用改变声、韵、调的方法记录新词义)最终被逐步兴起的语法构词方式所取代。

这时汉语就进入了新的双音节词阶段。

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第四十节《构词法的发展》说,上古汉语主要以单音节词为主,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

汉语复音节词的构成主要有:

(1)连绵词;

(2)词根加词头、词尾;(3)仂语的凝固化。

并认为前两类在中古汉语中所占比例不重,第三类才是中古汉语最主要的构词方式。

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在单音节词这一阶段以前,汉语的构词手段主要是以语音为主,在单音节的语音屈折构词方式不能满足汉语记录词义要求时,汉语就进入了语法构词的阶段。

二、词义演变方式

词义演变发展

纵向发展:

一个词语内部的历时引申发展

横向发展:

不同词语之间的渗透或是类化

词义虚化:

由具体向抽象转化,其间存在语法化

和词汇化

修辞生义:

由修辞引发词义的固化而产生新义

词义演变方式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来说,换一个角度来说,“纵向的发展”应该是从一个词语内部的词义演变方式来说,这个我们在学习古汉语时已经学过,也就是:

从演变的结果来说,词义演变不外三种:

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从词义引申演变的方式来说,有放射式引申、链条式引申、综合式引申。

(一)纵向发展,一般叫做词义引申。

1、演变结果——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

2、演变方式——放射式引申、链条式引申、综合式引申

3、演变动力——相似联想、相关联想

1、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这是从词义发展的结果上发现词义演变的方式)

(1)词义扩大:

新义项的外延要比旧义项的外延大,内涵减少,在语义场上,引申义由下位义变成了上位义,从概念上看,是种概念变成了属概念。

如:

嘴,鸟口——鸟、人、兽之口

洗,洗脚——洗手、脸、身及人身之外的物品

彊,弓有力——有力

狂,狗发疯——人、畜发疯

好,女子貌美——美好

(2)词义缩小:

词义外延缩小,内涵增加,在语义场中,上位义变成了下位义,从概念上看,是属概念变成了种概念。

如:

穀,百谷之总名——稻谷、小米

金,金属——金属中的金子

坟,高土堆——埋人的高土堆

虫,动物之总名——昆虫

宫,房屋之总名——帝王宫殿

(3)词义转移:

引申义保留旧义的某些义素,而改变其他义素,尤其是改变中心义素,使之由表示甲事物变成了表示乙事物,由一个语义场转移到了另一个语义场。

词义转移是因词义概括的客观对象发生了变化,或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如:

寺,官府,官署——佛寺

汤,热水——以水制成的有味道的食物

狱,诉讼——监狱

穷,境遇不好——财物缺乏

勤,疲劳——努力工作

写,描摹——书写

兵,武器——执武器之人

本,树根——事物的根本、基础

涕,目液——鼻液

2、演变方式——放射式引申、链条式引申、综合式引申(本义和引申义及引申义之间的联系方式)

(1)放射式引申如朝zhao1:

朝1[zhāo]

1.早晨。

《易·坤》:

“臣弑其君。

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2.特指辰时。

参见“朝晡(朝时(辰时,8时,即上午8点)至晡时(申时16时,即下午4点)。

亦指朝时与晡时。

)”。

3.初,始。

《荀子·礼论》:

“然后月朝卜日,月夕卜宅,然后葬也。

”杨倞注:

“月朝,月初也。

”4.天亮;明亮。

晋潘岳《哀永逝》诗:

“闻鸣鸡兮戒朝,咸惊号兮抚膺。

”5.指东方。

参见“朝(东方)夕(西方)”。

6.日;天。

《孟子·告子下》:

“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7.“三朝”的省称。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

“到第三天,鲍家请了许多的戏子的老婆来做朝。

南京的风俗:

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去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

”参见“三朝(旧时婚后或出生后第三日均称“三朝”。

)”。

(2)链条式引申,

朝2[cháo]

1.指诸侯定期朝见天子,报告封国情况。

朝,古代凡见人皆称朝。

→(动作)2.诸侯相拜见。

→3.臣下朝见君王。

→4.晩辈问候长辈;部下进见长官。

→5.拜访。

→6.使来朝见。

→7.诸侯或卿大夫处理政务。

→11.会聚。

→(动作涉及对象,转为名词)8.指政事。

→9.祭拜;礼拜。

→10.小水流注大水。

→12.对,向。

动词。

谓人或物正对某个方向。

→13.对,向。

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针对的方向。

14.宫室。

→(空间)15.指君王处理政务处。

古代君王及高级官吏处理政务的地方皆称朝。

后专指帝王接受朝见处理政务处。

→16.指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吏治理政务处。

→17.指以帝王为首的中央政府。

→(时间)18.朝代。

指同一世系帝王的统治时期。

→19.朝代。

指某一帝王统治时期。

(3)综合式引申

3、演变动力——相似联想、相关联想

(1)相似联想:

新义项的产生是基于相似联想而产生的。

如:

題1[tí]

1.额头。

《楚辞·招魂》:

“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hai3些。

”王逸注:

“题,额也。

”2.指物体的前端或顶端。

3.引申指起始,开端。

《元典章·户部八·新降盐法事理》:

“虽是周岁立额例于九个月攒办,自二月为题煎烧,十月终足备。

”5.题目;标题。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谢(谢安)看题,便各使四坐通。

”6.书写,题署。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太极殿始成,王子敬时为谢公长史,谢送版,使王题之。

王有不平色,语信云:

‘可掷箸门外。

’”唐杜甫《弊庐遣兴奉寄严公》诗:

“把酒宜深酌,题诗好细论。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

“这‘瓣香’两个字倒还容易明白,只是题在卧房门上不对啊。

(2)相关联想:

新义项的产生是基于相关联想而产生的。

如:

领1

1.脖子。

《诗·卫风·硕人》: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毛传:

“领,颈也。

”《孟子·梁惠王上》: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2.衣领。

晋陶潜《闲情赋》: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

”3.指被子的被头。

《礼记·丧大记》:

“紟五幅,无紞”汉郑玄注:

“紞,以组类为之,缀之领侧,若今被识矣。

生时襌被有识,死者去之,异于生也。

”孔颖达疏:

“领为被头,侧谓被旁,识谓记识,言缀此组类于领及侧,如今被之记识。

(二)横向的演变(不同词语之间演变,一般叫做词义渗透)

横向的演变,换一个角度说,是从不同词语之间的相互影响所造成的词义演变考察其演变方式。

学者们发现,不同的词语之间也会因为语言的组合关系(比如在语流中处于邻近关系或经常共同作某一个句子成分)、聚合关系(比如同是同义词或反义词关系)甚至是语音上的假借而发生种种关系,相互影响彼此的词义演变。

孙雍长将这种演变方式称作“词义渗透”、蒋绍愚称之为“相因生义”。

横向发展:

1、组合关系引发(比如在语流中处于邻近关系或经常共同作某一个句子成分)

2、聚合关系引发(比如同是同义词或反义词关系)

3、语音上的假借引发

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不过是“把自然现象的客观联系稍许简单化了,只是近似地反映这种联系,人为地把一个统一的世界过程的某些方面孤立起来”。

(①“词义渗透”的提出,初见于孙雍长《古汉语的词义渗透》(载《中国语文》1985年第3期)。

蒋绍愚有《论词的“相因生义”》,成稿于1980年,刊于《语言文字学术论文集----庆祝王力先生学术活动五十周年》(知识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

许师嘉璐先生《论同步引申》刊于《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先生“同步引申”之见解则早在八十年代初即已向学生提出。

“相因生义”说与“同步引申”说都大大突破了传统引申说的局限,是对“引申”说的发展。

尔后或言“转训”,或言“同化”,或言“沾染”,或言“词义引申组系的‘横向联系’”,名虽各异,实皆不出“同步引申”说与“相因生义”说之范围。

而孙雍长有关“词义渗透”的见解,又有引申规律所绝不能兼赅之内容,与“相因生义”说、“同步引申”说实有异同。

又高名凯先生在《普通语言学》第288页中谈到词义的互相影响,则与“渗透”说最近。

长时期以来所盛行的“本义·引申”说,事实上即是把各个语词的所有义项都看成是“这一个”语词的“本义”衍生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语词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给词义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这是一种绝对的“人为地孤立起来”的词义系统观,是与“相互渗透律”这一自然规律普遍地存在于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类思维·语言这一基本事实相左的。

我们只有摆脱“人为地孤立起来”的语词观念的束缚,突破传统“本义·引申”说的拘囿,把语词的“这一个”放置到词汇系统中,放置到整个语言文字系统中,在不割断此一语词与彼一语词、此一词义与彼一词义的种种联系中来考察词义变通的运动轨迹,才能更深入更全面地得出符合人们思维认知规律和语言自身规律的正确结论。

这就是我们提出“词义渗透律”的认识基础。

词义渗透是词义发展的必然现象,它有着不同于词义引申的特点。

词义引申说认为,“引申”是沿着“本义”所决定的方向进行的,“本义”是其最初出发点。

因此,关于“引申”,往往紧紧围绕着本义来认识和分析。

例如“封”,陆宗达说:

“封字的本义是培殖土田的生产。

《左传·昭公二年》:

‘宿敢不封殖此树以无忘《角弓》。

’封殖连用,可证封是培植。

《左传》在这里是说以土培树,其实以土培植农作物也叫‘封’。

……培植生产,必须聚土,所以《周官.封人》郑注说;‘聚土曰封。

’奴隶制社会中大奴隶主以土地分封小奴隶主,使其以土田进行生产的剥削,这就是《说文解字》所说的‘爵诸侯之土’。

用聚土作为诸侯边界的标志,并以大社之土封其社,所以这个制度也叫做封。

……因此,封字又引申为边界之义。

《左传·成公二年》:

‘无入尔封。

’杜注:

‘封,竟(境)也。

’《周礼》有‘封人’,就是管边界的官吏。

再有,坟也是聚土作成的,古代坟叫封。

如《广雅·释丘》:

‘封,冢也。

’《礼记·檀弓》:

‘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左传·文公三年》:

‘封殽尸而还。

’贾逵注:

‘封,识也。

’也就是聚土把尸首埋起来做标志。

因此,封字有封闭、封锁、封盖的意义。

总起来说,‘封’字以聚土为核心意义,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引申义。

”(①陆宗达:

《说文解字通论》第121~122页,北京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由此可见,“引申”主要是词义发展的一种纵向运动,这种运动形式按其“本义”特点一般都显示出一环套一环、有轨迹可循的事理联系来;而且,这种联系主要反映在“这一个”语词意义本身,它并不牵涉其他语词的意义。

与“引申”不同,“渗透”则是在两个(甚至两个以上)语词间所发生的意义流转变化,它并不与词的“本义”直接发生事理联系。

也就是说,“渗透义”的产生主要是语言自身因素中词义相互影响、彼此渗透这一规律作用的结果(有些甚至并不与词义发生关系,而只是语音关系、语法关系导致词义变化的结果)。

“清”--“察”

《尚书·吕刑》“明清于单辞(明察于单面之辞,即不偏听偏信)”,“明清”,明察也,《后汉书·明帝.纪》即作“明察单辞”。

《法言,五百卷》:

“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于斯矣。

”“清视”,察视也。

“清视”与“聆听”对文,“聆听”为平列连文,“清视”亦平列连文,皆为动词。

然则“清”何以可训“察”?

盖省察则清明,故“察”有清义(《楚辞·渔父》:

“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乎?

”“察察”,清貌也),是为“引申”。

省察之“察”引申有“清”义,故清明之“清”受“察”义之影响而有省察之“察”义,是为“渗透”。

所以王念孙在说明“清”训“察”的由来时,并不涉及“清”的“本义”,而只是着眼于词与词之间的相互关系。

王氏说:

《大戴礼·子张问入官》篇日: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文选·高唐赋》曰:

“九窍通郁精神察。

”是“察”为“清”也。

“察”训为“清”,“清”亦训为“察”。

(《经义述闻》卷二十七“漠察清也”条)

从总的方面即从语言发展规律来说,词义渗透是符合辩证法的必然现象;但是,从具体的语词来说,究竟哪些语词之间可以发生意义上的“渗透”,却不是任意的,而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

根据初步掌握的材料,我们认为“词义渗透”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因义同或义近关系而发生词义渗透

如果甲词与乙词核心意义相同或相近,那么,甲词(或乙词)的某一义项就有可能渗透到乙词(或甲词)的涵义范围,从而使乙词(或甲词)也具有这一意义。

“慕”--“思”--“悲”

“慕”有悲义。

“慕”之所以有悲、哀之义,盖受“思”的影响。

古“思”字有二义:

一为思虑之“思”,此为常义,人所易晓;一为忧思之“思”,此乃古义,人多不知。

苏轼《前赤壁赋》: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顾久先生说:

“其中‘如慕’之‘慕’,或以为简单而不释,或释‘怀爱’,或释‘眷恋’,或释‘爱慕’。

这些解释都与这段文义不符。

吴功正先生分析:

“‘羽化登仙”是为“乐”,“叩舷而歌”是为“悲”,情绪因之一转,随后便逐渐跌落。

洞箫吹奏,渲染了悲情;倚歌和唱,深化了悲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描述了悲声;“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悲音的具体化。

’这里显然没有‘眷恋’爱慕’的意思,只是渲染了一个‘悲’字。

那么,‘慕’有‘悲’义吗?

有的。

《晋书·左贵嫔传》:

‘我后安厝(.停柩待葬),中外俱临,同哀并慕’;沈约《登台望秋月》有:

‘居人临此笑以歌,别客对之伤且慕’;刘孝仪《行过康王故第苑》诗有:

‘送禽悲不去,过客慕难穷’。

上引三例,分别由‘哀’‘伤’‘悲’与‘慕’互文,可见‘慕’有悲哀义”,“因为‘慕’与‘哀’同义,所以能和‘哀’同义连用,组成‘哀慕”,“又因为‘痛’‘慕’义近,所以能组成‘痛慕”,“又因为‘怨’有‘哀怨’义,与‘慕’义近,还可组成‘怨慕”(①见(中国语文)1991年第4期《语词札记四则·慕》。

)。

孙氏案,“慕”有悲义哀义,顾久所见极是,只可惜未得其义之由来。

窃以为,“慕”之所以有悲、哀之义,盖受“思”的影响。

古“思”字有二义:

一为思虑之“思”,此为常义,人所易晓;一为忧思之“思”,此乃古义,人多不知。

《诗·关睢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思”与“哀”对文,愁悲之谓也,故孔疏云:

“亡国之音既哀又以愁思者”,即以“愁思”连文释“思”字。

《文选·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李善注:

“思,悲也。

”“思秋”谓悲秋,女子“思春”亦谓悲春,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