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1692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docx

湖北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

湖北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单选题(本小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激素只通过组织液运输到靶细胞

B.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是内环境

C.淋巴细胞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D.组织液中的pH是相对稳定的

2.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B.增加体内水分

C.增加体内无机盐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

3.如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和c成分的差异是c中不含大分子物质

B.细胞1种类最多

C.c中的物质是稳定不变的

D.细胞2有的种类不消耗氧气

4.下列关于兴奋传递和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进行双向传导

C.神经递质进入受体细胞后可引起其兴奋或抑制

D.神经元上兴奋的产生和传导与某些无机盐有关

5.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功能下降有关。

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抗抑郁药。

下图是正在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AOID能增加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

B.细胞X释放的单胺类神经递质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C.细胞Y的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蛋白M

D.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后,将导致细胞Y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6.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是机体唯一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B.血糖降低可直接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关系表现为相互拮抗

D.胰岛素分泌不足使心肌细胞对血糖的摄取能力减弱

7.在下列①~④中,可以用所给模型表示的是

①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

②A为促甲状腺激素,B为甲状腺激素

③细胞1为甲状腺细胞,细胞2为垂体细胞

④细胞1为胰岛B细胞,细胞2为胰岛A细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若T细胞表面的某些分子被激活后,会使T细胞活性受到抑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激活这些分子有利于移植器官的存活

B.T细胞起源于骨髓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C.阻断这些分子的作用可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

D.T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直接识别相应的抗原并与之结合

9.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一般来说,去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D.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

10.某研究小组对胚芽鞘尖端进行不同条件的实验处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论不同

B.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较小,但可影响生长素分布

C.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大部分运输到背光侧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生长

11.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不符合实际的是

A.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黄麻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B.辣椒开花后,喷洒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培育无子果实

C.利用高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D.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时需要考虑药物浓度和药物毒性

12.为研究某种矮生南瓜属于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还是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研究者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赤霉素对正常南瓜茎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B.南瓜茎对赤霉素更敏感

C.喷施赤霉素或生长素不能使矮生南瓜的茎恢复正常

D.该矮生南瓜不属于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

13.草原植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调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在植物密集处选取样方地②根据植物种类确定样方面积③若调查区域为正方形地块,宜用五点取样法④统计样方内植物的个体数时,压线个体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原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4.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1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16.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中个体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的丰富度是不同的

C.一般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降低

D.丰富度越高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17.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18.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

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

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19.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异养型生物全是分解者

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B.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

C.煤和石油燃烧以及微生物分解产生的CO2,促进了碳循环

D.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循环的,且均具有全球性

21.森林中,狼能依据兔留下的气味来猎捕后者,兔同样能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追捕,这个事实说明

A.生命活动的进行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C.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22.以下哪种方法能有效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减少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数量

B.减少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长度

C.增加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D.使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数量上平衡

23.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

24.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身的消耗标准

25.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层能降低太空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B.人类活动对大量野生生物的灭绝没有影响

C.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

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

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

27.(10分)人类心脏组织受损后难以再生。

该现象可追溯到哺乳动物祖先,随着它们恒温状态的建立,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减弱。

(1)哺乳动物受到寒冷刺激后,通过______________(神经/体液/神经-体液)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以维持体温。

(2)活跃分裂的动物细胞多是二倍体细胞,多倍体细胞通常不能分裂。

①对比不同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及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如图。

恒温动物的心脏组织因二倍体细胞比例_________,再生能力较差;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______。

由此表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呈负相关。

②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培育了一种小鼠,使其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导致心脏细胞不受______调节。

与正常小鼠相比,该小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心脏组织中二倍体细胞数目却大幅增加。

由此证明甲状腺激素__________正常小鼠心脏组织再生能力。

③以斑马鱼为材料进一步研究。

将成年斑马鱼分成A、B两组,分别饲养在不同水箱中,A组作为对照,B组加入甲状腺激素。

若________组斑马鱼心脏组织受损后的再生能力比另一组弱,则证明甲状腺激素对变温动物斑马鱼心脏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与对恒温动物小鼠的影响一致。

28.(10分)激动素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为了探究激动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将生长状态一致的豌豆苗随机分为A、B、C三组,实验处理如表。

处理后,定期测量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组别

顶芽处理

侧芽处理

A

去除

2mg/L激动素溶液涂抹

B

保留

2mg/L激动素溶液涂抹

C

保留

蒸馏水涂抹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结果可知,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2)A组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B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原因是。

(3)为了验证激动素对A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处理组D,D组的处理是______,预测该处理的实验结果是:

D组侧芽生长量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组的生长量。

29.(10分)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

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

回答下列问题。

(1)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

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________

_____。

(2)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竟争通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

(3)性引诱剂Y传递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性引诱剂Y可以诱杀B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B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

导致_________________。

降低,从而减轻B的危害。

30.(10分)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温带半干旱区,当农田连续耕作六年后,农作物产量往往下降,弃耕后土地易沙化。

对三片弃耕土地分别采取围封禁牧、人工种植灌木或乔木等恢复措施,灌木、乔木成活后该地自然恢复。

十五年后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

*多样性指数综合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

据表回答:

(1)土壤含水量增加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样地。

土壤全氮增加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___样地,这是该样地内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

_____。

(2)三种恢复措施均可改良土壤,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3)在半干旱地区,节肢动物是物种最丰富和数量最多的类群,在食物网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三种恢复措施中更适宜于中温带半干旱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在中温带半干旱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精编仿真金卷

生物(B)答案

1.【答案】D

【解析】生长激素由腺垂体分泌,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细胞,A错误;细胞内各部分结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正常代谢、遗传等生命活动,B错误;淋巴细胞生存的环境是内环境,因此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不包括淋巴细胞,C错误;组织液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使其pH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D。

2.【答案】A

【解析】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使血液保持正常的渗透压,维持了细胞的生活环境稳定,A正确;注射生理盐水可以增加体内水分,但不是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的原因,B错误;相同浓度的生理盐水可维持血浆渗透压,维持血细胞形态,C错误;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注射生理盐水不能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D错误。

3.【答案】D

【解析】b血浆和c组织液最重要的差别在于b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c中较少,A错误;组织液(c)中的细胞种类最多,B错误;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和含量都是相对稳定的,处于动态平衡中,而不是稳定不变,故C错误;在血浆中,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器和细胞核,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D正确。

4.【答案】D

【解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存在突触延搁,是不同步的,A错误;反射活动中兴奋只能从感受器传到效应器,故在神经纤维上也是单向传导,B错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其兴奋或抑制,不进入受体细胞,C错误;神经元上兴奋的产生和传导与钠钾等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D正确。

5.【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MAOID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止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增加脑内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A正确;细胞X释放的单胺类神经递质需经组织液扩散至突触后膜即可,B错误;细胞Y的树突或胞体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蛋白M,C错误;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后,将导致细胞Y膜内电位由负变正,D错误。

6.【答案】B

【解析】胰岛素是机体唯一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A正确;血糖降低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B错误;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关系表现为相互拮抗,C正确;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因此胰岛素分泌不足可使心肌细胞对血糖的摄取能力减弱,D正确。

7.【答案】D

【解析】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而胰岛素却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①正确;②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却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②正确;③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垂体细胞,抑制垂体细胞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③正确;④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岛A细胞,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④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析】T细胞活性受到抑制,则接受移植器官时可以降低机体发生细胞免疫破坏移植器官的情况,A选项正确;T淋巴细胞是由来源于骨髓的淋巴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后,通过淋巴和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的免疫器官和组织中发挥免疫功能,B选项正确;阻断这些分子,可以使T细胞活性免受抑制,即可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C选项正确;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MHC抗体,而不是直接识别抗体,D选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能够促进扦插枝条生根,A正确;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超过一定浓度会抑制植物的生长,B错误;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除掉顶芽即去除顶端优势,可以促进侧芽生长,C正确;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所致造成的,D正确。

10.【答案】B

【解析】玻璃片和云母片均不透水,因此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论不变,A错误;由甲和乙可知,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比较小。

由丙和丁可知,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B正确;由丙和丁可知,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产生的生长素大部分留在向光侧,小部分运输到背光侧,C错误;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以下的一段向光弯曲生长,D错误。

故选B。

11.【答案】B

【解析】赤霉素能促进植株长高,因此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A正确;辣椒是闭花授粉植物,开花后,受精作用已经完成,喷洒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得到的是有子果实,B错误;由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因此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玉米田中的双子叶杂草,C正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替代植物激素发挥作用,但使用时需要考虑药物浓度和药物毒性,D正确。

12.【答案】B

【解析】正常植株用赤霉素处理以后茎伸长,说明赤霉素有促进茎伸长的作用,A正确;由于两个图中横坐标的单位不同,很明显南瓜茎对生长素更加敏感,B错误;由图中矮生南瓜茎伸长量与赤霉素(生长素)浓度关系可知,对于矮生南瓜茎,赤霉素或生长素不能发挥作用,C正确;由此推测矮生南瓜应该属于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不属于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D正确。

13.【答案】C

【解析】①应随机取样,不能在植物密集处选取样方地,①错误;②据分析可知:

根据植物种类确定样方面积,②正确;③若调查区域为正方形地块,宜用五点取样法,③正确;④据分析知:

统计样方内植物的个体数时,压线个体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原则,④正确。

故选C。

14.【答案】B

【解析】在t0~t2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在t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最大,为K值,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K/2,B正确;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之后,此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而且捕获后种群的增长速率能保持最大,不会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C错误;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D错误。

15.【答案】B

【解析】种群的S型增长条件是资源和环境等条件有限,因此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A正确;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越来越大,个体之间的斗争越来越强,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也越强,B错误;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其增长速率可能相同,因此单位水体的产量也可能相同,C正确;老鼠的繁殖力强,但是也受到空间大小的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导致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因此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种群数量越接近K值,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越强,D正确。

16.【答案】A

【解析】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A错误;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因此不同群落的丰富度是不同的,B正确;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可见,一般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降低,C正确;丰富度越高的群落,说明其物种越丰富,因此结构越复杂,D正确。

17.【答案】D

【解析】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的垂直结构不明显,B错误;阶段Ⅰ到阶段Ⅱ发生的演替是优势取代,不是完全取代,所以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完全相同,C错误;阶段Ⅲ为森林阶段,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D正确。

18.【答案】D

【解析】鲫鱼在食物链藻类→鲫鱼→鳜鱼中是初级消费者,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鲫鱼→鳜鱼中是次级消费者,A正确;鳜鱼的营养级高于鲢鱼,所以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B正确;通气后,分解者的有氧呼吸增强,所以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C正确;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藻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错误。

故选:

D。

19.【答案】B

【解析】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A错误;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对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异养型生物可以是消费者,C错误;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蚯蚓,D错误。

20.【答案】B

【解析】A.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造成温室效应,低碳生活方式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A正确;B.物质循环应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进行的,B错误;C.煤和石油燃烧以及微生物分解产生的CO2,促进了碳循环,C正确;D.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循环的,且均具有全球性,D正确。

21.【答案】C

【解析】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22.【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所以要增加草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就可以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种类,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23.【答案】C

【解析】锁阳叶退化,从小果白刺的根部获取营养物质,故二者为寄生关系,A错误;西北沙漠的生物多样性较低,故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由于环境恶劣,恢复力稳定性也较低,B错误;沙生植物可以防风固沙,维持生态平衡,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锁阳产生变异后,长期干旱条件对锁阳起了选择作用,使其保留下来,D错误。

故选C。

24.【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前者具有全球性、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后者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反复利用,二者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正确、B错误;“退耕还林、还草”是提高并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C正确;人类的活动应该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D正确。

25.【答案】B

【解析】臭氧层能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从而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A选项正确;人类活动曾造成大量野生生物灭绝,B选项错误;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故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