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服务业出口的行业重点与政策建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2013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扩大服务业出口的行业重点与政策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扩大服务业出口的行业重点与政策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扩大服务业出口的行业重点与政策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扩大服务业出口的行业重点与政策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扩大服务业出口的行业重点与政策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扩大服务业出口的行业重点与政策建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扩大服务业出口的行业重点与政策建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扩大服务业出口的行业重点与政策建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扩大服务业出口的行业重点与政策建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扩大服务业出口的行业重点与政策建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扩大服务业出口的行业重点与政策建议.docx

《扩大服务业出口的行业重点与政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大服务业出口的行业重点与政策建议.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扩大服务业出口的行业重点与政策建议.docx

扩大服务业出口的行业重点与政策建议

扩大服务业出口行业重点及政策建议

2005-08-2609:

22  安徽省商务厅

   当前,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而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却是一个不争事实。

在我国货物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同时,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逆差进一步增加。

由于服务业包括11个大门类、150个分支部门,许多门类不仅是独立产业,而且还是其他产业发展基础和命脉。

因此,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不仅直接影响了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而且制约着我国货物贸易附加值提高,甚至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

因此,在我国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过程中,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有重点地扩大我国部分领域服务贸易出口,以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

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不能脱离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背景,从全球服务贸易发展中,能够更加清晰地找出我们优势、劣势和今后发展方向。

1、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特点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呈现出以下特点:

(1)服务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自1990年至2000年10年中,国际服务贸易年均增长率为7%,超过同期货物贸易年均增长率1个百分点。

进入21世纪以来,服务贸易增长速度依然领先。

(2)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倾斜

尽管国际运输、旅游等传统产业依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全球服务贸易逐渐从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传统产业转向以知识、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为基础电信、金融和IT业等现代服务产业。

(3)发达国家是服务贸易领先者

在规模上,发达国家是服务贸易领头羊。

据WTO统计,多年以来,美国牢牢占据世界服务贸易榜首,2003年出口额2825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市场份额16%,尽管美国服务贸易进口也居世界首位,但顺差高达643亿美元。

2003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国家和地区中,只有中国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进入前10位。

在产业结构上,发达国家也占据显著优势,以美国为例,在世界主要13个服务贸易出口国家和地区中,其在专利权使用和包括律师服务、会计服务等在内其他商业服务中,分别占据60.28%和21.45%份额,计算机和金融业市场份额也分别达到22.98%和32.03%。

而且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出口产业结构也大致如此。

在进口产业结构方面,发达国家主要进口传统服务,如运输、旅游服务。

(4)服务贸易自由化及贸易保护主义并行

 

从整体上说,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国际多边贸易体系倡导和追求目标,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竞争中实力悬殊,服务贸易给不同国家带来利益差异巨大,因此,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对本国服务贸易进行不同方向干预。

一方面是千方百计保护本国市场和国内企业利益,限制服务贸易进口;另一方面,就是通过财政、金融以及产业发展政策等手段,促进本国服务业迅速发展和出口增加。

2、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特征

服务业是服务贸易基础。

我国服务业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决定了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特点。

(1)增长速度提高,贸易逆差扩大

据WTO统计,由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基数较小,因此近年来进出口总额增长较快,从1995年443.53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98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0.46%,但进出口逆差呈现扩大趋势。

2003年服务贸易总额比上年增加120亿美元,增长13.94%,比世界平均增长率高出约2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445亿美元,进口538亿美元,贸易逆差93亿美元,逆差比上年增长37.11%。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推动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主导因素,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特别是紧随过渡期结束,外商在我国服务业直接投资迅速增加,也加速了服务业进口增加。

(2)出口产业结构落后,现代服务业进口增加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分析,我国服务贸易产业分布特点如下:

一是产业集中度较高,进出口主要分布于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其中旅游业是顺差最大部门,及货物贸易相关运输业是逆差最大部门,占全部服务贸易进出口逆差120.45%;二是及制造业相关专利权使用及特许费用进口规模大,排在世界第5位,该项进出口逆差占各项服务进出口逆差总额40.14%;三是保险业、计算机服务以及咨询服务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进口增长迅速,保险服务单项逆差占各项服务进出口逆差总额45.59%;四是其他商业服务出口规模较大,顺差仅次于旅游业。

二、扩大服务业出口重点行业

为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党十六大和十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服务贸易,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均衡发展目标。

根据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结构特征,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过程中,我国应该有针对性地发展部分服务行业,重点发展出口导向性服务业,通过过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四种交易方式全方位发展服务贸易出口。

1、全面促进服务业发展

把服务业发展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重点目标,以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使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由目前32%提升到50%,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只有为生产和为生活服务服务业全面发展,服务贸易出口才有基础和发展后劲。

2、优先发展为生产服务服务贸易

日本、德国和美国这些世界主要工业制造业大国在知识产权方面大规模进口毋庸置疑地说明了专利和特许经营权进口对及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重要意义。

伴随我国世界工厂地位不断巩固,我国制造业和加工工业将趋向自动化、高科技化、高附加产值化,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用工量减少,对金融、信息、技术、流通依赖度增加,优先发展为生产服务服务业成为必然选择,从而使为生产服务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不断上升,因为交通、通信和金融业发达、便利,将成为影响工业制造业竞争力直接因素。

我国上海、北京、深圳和大连等大中型城市,应该成为国际或区域性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和交通运输中心。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投入不足,科研能力低下,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加大专利权和特许使用进口,将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提升和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

3、保持为生活服务服务贸易良好增长性

由于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提高,居民闲暇时间增加,对生活服务要求增加,因此,旅游业、疗养保健业、饮食业、教育等行业繁荣是大势所趋。

一方面,要发展出口导向型生活服务业,吸引更多境外消费者,扩大旅游业等出口。

尽管目前我国旅游业是出口最大服务门类,但是,及美、法等发达国家相比,不仅规模小,而且附加值低,及旅游相关服务和产品都没有竞争力。

另一方面,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生活服务,可以部分地实现进口替代,减少教育、旅游、疗养保健和餐饮服务进口。

比如,弹丸之地中国香港,2000年旅游服务出口规模高达125亿美元。

4、重点发展及货物贸易相关运输和商业分销服务业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首先要发展那些能够提高货物贸易出口附加值服务,包括运输服务和商业分销服务。

(1)远洋运输服务

目前,我国运输服务进出口主要集中在远洋运输服务上。

据国际海运组织分析,世界货物贸易中90%以上是通过海运实现。

我国拥有世界第一大散货商船队和第六大集装箱船队,我国货物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三,由于出口货物附加值较低,出口货物量更大。

然而,我国远洋运输企业却不能从获得更多市场机会。

主要原因是两个方面:

第一,我国进出口贸易普遍存在不利于本国运输企业竞争条款,进口多以到岸价计算,出口多以离岸价计算。

第二,我国现行对远洋运输企业投融资政策以及国内造船政策,使得远洋运输企业竞争力不足。

中远集团作为我国最大、世界第7航运企业,其运输业务中竟然有65%为国际货物,仅有三分之一业务是我国进出口贸易货物,而且中远集团在世界商船队中运力和运量排名正在下滑。

远洋运输业竞争力不足,直接影响了我国货物贸易效率和效益。

例如丹麦马士基公司向我国货主征收高额封箱费,无形中增加了我国货主运输成本。

随着我国战略性资源进口持续增加,远洋运输业重要性更加突出,这既是经济问题,也是安全所在。

由于目前我国运输服务进口逆差占全部各项服务进出口逆差120.45%,所以对于我国来说,提高远洋运输服务竞争力,扩大运输服务出口,还直接关系到服务贸易进出口收支平衡问题。

如果运输服务能够实现进出口平衡,则我国服务贸易就会实现平衡甚至实现顺差。

(2)商业分销服务

我国虽然是工业加工和制造业大国,也是货物贸易出口大国,但是我国商业分销服务却远远落后及发达国家。

目前,世界主要分销企业纷纷登陆我国,而我国外贸出口产品分销渠道却基本掌握在东道国企业手中。

从经济利益分析,我国企业获得加工费用仅仅相当于境外分销商流通利润约十分之一。

从企业战略分析,一个没有终端市场企业很难对国际化战略进行控制。

因此,提高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必然要通过对外投资扩大在海外分销服务,提高出口附加值。

(3)信息咨询服务

近年来,为了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商务部建立了信息服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了解国际市场信息不畅窘境。

但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仅仅依靠政府信息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要大力发展商业性信息服务,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更详尽市场信息和渠道。

(4)会展和广告服务

会展和广告业是货物贸易提高知名度、拓展国际市场重要途径。

例如,久负盛名广交会实现成交额占我国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约三分之一。

此外,会展还是带动旅游业出口重要途径。

因此,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会展服务出口;另一方面,要加大广告服务进口,在境外媒体上宣传我国产品,为品牌战略服务。

5、继续发展我国特色服务贸易出口

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上,具有中国传统特色服务门类有着广泛市场,包括中医医疗服务、中文教育、中医教育、体育专业服务、中餐餐饮服务等等。

这些特色服务产业发展,将会面临较少竞争,而附加值则随之提高。

6、促进现代服务业跳越式发展

以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为代表科技含量较高现代服务业,是新兴产业,各国基本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我国计算机应用普遍性和先进性决定了我国在计算机服务人才和消费市场两个方面都拥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优势。

促使现代服务业跳越发展,将为我国服务贸易乃至整个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提供新竞争力。

在这一点上,印度和爱尔兰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三、推动重点服务领域出口政策措施

鉴于我国服务贸易增长迅速,进口增加,贸易收支平衡压力加大,行业结构稳中有变,高技术含量产业更加活跃现状,而且部分行业存在跳跃式增长潜力。

我们认为,加快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具有一定优势和潜力服务贸易领域,面临很多机遇:

一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质量改善,将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多层次市场需求;三是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将为服务业发展开辟新领域;四是全球新一轮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带来机遇,为我们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服务服务贸易提供了更加广阔空间。

1、明确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

发展出口导向性服务产业,谋求具有比较优势服务产业扩大出口、进而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平衡发展,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方向。

围绕这个方向,应进一步明确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在合理科学战略指导下推动服务贸易健康发展。

2、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服务贸易涵盖了众多行业和部门,因而更加需要完善宏观管理体制。

宏观管理不到位,服务贸易发展必然是分散而缺少凝聚力和竞争力。

(1)管理构架

各服务行业主管部门是我国服务业相关产业发展管理者,但是在国际服务贸易宏观管理上,商务部责无旁贷。

目前商务部外资司、WTO司和合作司虽然各有一个服务贸易处,但都分管具体事务,尚不足以形成对服务贸易进出口宏观管理。

因此,建议商务部组建服务贸易管理司,加强对服务贸易宏观管理。

(2)工作机制

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和协调机制。

商务部对服务贸易宏观管理主要是负责发展战略、出台进出口促进和管理政策、协调各产业在进出口环节利益关系,参及谈判。

由于服务贸易涉及部门较多,因此,商务部宏观管理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建议成立由国务院主管副总理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国务院服务贸易协调小组”,统筹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相关政策。

小组秘书处设在商务部服务贸易司,以便推动相关工作进展。

(3)改善服务贸易出口统计制度

为了切实从宏观上把握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动态,适时进行宏观管理,必须进一步改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一方面,按照世贸组织《服务贸易统计手册》进行BOP统计分析;另一方面,鉴于我国服务业外资迅速增加,因此应该借鉴美国做法,建立FAT统计制度,以便进行宏观决策。

3、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方式

改变服务贸易增长方式,首先要拓展新贸易方式和渠道,全方位提高出口质量,增加附加值。

(1)四种交易方式

根据服务贸易各相关们列特点,通过服务贸易4中交易方式分别拓展发展空间。

a、过境支付:

增加服务业科技投入,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出口、国际电信服务(包括汉语网络服务)、金融服务、远洋运输服务、远程医疗诊断和教育服务等过境支付模式服务贸易出口,营造后发优势,实现跳跃式增长。

b、消费者跨境消费:

旅游业、国际会展、教育、传统医疗服务。

c、商业存在:

扩大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其他跨国经营。

尤其是要增加在金融服务、商业流通和交通运输业对外投资,为扩大货物贸易出口建立通道。

d、自然人流动:

提高我国外派劳务技术含量,拓展发达国家市场。

一方面要加大市场准入谈判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出口通道,培养经营高级劳务出口管理人才。

(2)承接服务外包

在我国承接服务外包,虽然依然不会超出服务贸易四种交易方式,但这是一种新思路,我们可以经过承包软件开发等远程服务、招商引资、对外投资以及外派劳务等途径,在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全球生产要素重组中,获得外包服务,进一步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知识结构多元化优势,甚至发现和形成新竞争优势。

易于通过服务外包扩大出口种类和方式有:

影视和文化服务:

包括动画和录像带产品及其分销;动画投射;广播和电视传输;录音;娱乐、文化和运动服务;以及新闻机构服务。

商务服务:

包含各种办公室支持流程,客户交易和技术支持。

例如制作文件摘要和目录、数据录入和加工、电子出版、法律翻译、诉讼支持、邮递名录管理、远程秘书服务、技术性写作、电子营销、电子支持和网站设计等。

计算机及相关服务:

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工具安装服务、数据加工、包括计算机在内办公设备维护和维修以及其他计算机服务。

高等教育和培训服务:

受益于新技术发展使得低成本传递影像和声讯制品成为可能,有时直接通过互联网,促使跨境教育以电子方式蓬勃发展。

我国应该这个市场上建立自己在中文、中医药、数学等教育方面席位。

金融服务:

包括保险和及保险相关服务、银行及金融信息服务等其它金融服务。

我国可以通过合资企业或作为发达国家大型金融服务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出口此类服务。

因为跨国公司分支机构不仅向其母公司和东道国提供服务,而且还向第三国出口服务,包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提供服务。

医疗服务:

包括医疗、牙科、护士、医务辅助服务、医院、社会及其他人类健康服务。

这些服务目前是世界经济各产业增长最快产业之一。

相关服务直接出口包括实验室标本运输、远程放射资料诊断、鉴定和通过传统邮递方式或电子手段提供咨询、病人档案记录和整理等等。

互联网相关服务:

包括提供互联网本身、通信服务、互联网内容、混合商务服务、音像服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

各类专业服务:

包括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稽核服务、税务服务、建筑设计服务等,代表了服务外包尖端领域。

在这些属于发达国家领地服务领域,我国很难取得突破,因为这些领域有很高技能要求,并要求服务提供者在国外市场建立良好信誉。

然而,在为顾客记帐、文件管理、人员配备和IT服务方面我国依然拥有高学历人才众多优势。

(3)以服务贸易带动技术和货物贸易出口

部分门类服务贸易出口,可以带动货物贸易和技术贸易出口,这将成为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重要途径。

对外工程承包和设计咨询业务,是集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和货物贸易为一体特殊贸易方式,可以带动我国资本、劳务、货物贸易全面发展。

应该大力促进此类服务贸易发展,提高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附加值。

远洋运输业也是可以带动船舶等大型机电产品出口或部分出口服务产业,应该得到进一步促进和鼓励。

4、促进服务业出口政策措施

促进服务业出口,不仅仅是贸易问题,而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方向。

因此,为实现重点行业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在产业发展、区域发展、企业竞争力提高、国外市场开放等方面应制定相关政策,发挥促进作用。

促进服务业出口政策措施将远远超出商务部掌控资源范围,例如税收、信贷、教育和财政补贴等等。

(1)大力发展本国服务产业,加大市场化进程

加大服务业市场化进程、实现市场配置资源功能有三个方面,一要对国内企业要打破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限制;二要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全面发展本国服务业,增强国际竞争力;三要鼓励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服务贸易主体是企业,要推动企业在全球化市场范围内、以全球化发展战略为指导、进行全球范围资源组合和配置。

(2)“引进来”及“走出去”相结合,全方位促进服务贸易出口

根据我国加入WTO承诺,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市场对外开放,以开放促进服务业体制改革,促进传统服务产业改组改造,提高技术含量,形成新科学营销方式和业态;扩大市场规模,提升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比重,使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达到50%这一世界平均水平。

支持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并购等方式扩大服务业对外投资;积极组织以劳务输出为核心自然人移动模式出口,进一步扩大对外工程承包等业务。

(3)制定产业政策,重点发展制约性强产业和高端服务业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总体结构,突出发展制约性强服务产业,为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体系服务。

在产业布局上,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实行分类指导,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a、对于运输、旅游等规模大、有发展基础、但显示出发展瓶颈产业,要重点推动其产业内部链条细分,挖掘资源,提升技术含量,增加出口。

b、对就业容量大、及群众生活关系密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将在充分竞争基础上,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经营和组织方式加以改造和提升。

c、对知识密集、在市场发挥中介作用会计、律师、咨询等新兴服务业,以市场导向为基础,施以市场准入和行业管理规范,实现有序发展。

d、对涉及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金融、保险、电信等服务业,对外按国家加入WTO承诺开放市场,同时要对国内资本逐步放宽市场准入,促进业务发展。

(4)制定服务业发展区域政策

发挥北京、上海等东南沿海大都市综合优势,重点发展金融、电信、会展和广告、旅游、贸易、教育、运输等具有带动作用现代服务贸易,使之在新产业国际转移当中,依然保持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地位,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带动本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同时,鼓励国内外企业在中小城镇、大都市卫星城以及农村,开展服务业投资,以在普遍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同时,突出中心城市核心作用,综合提升服务贸易出口能力。

(5)加大涉外谈判力度,争取更多市场准入机会

将服务贸易谈判列为多、诸和双边贸易谈判重点,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

较之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谈判更加复杂,且发展中国家利益尚有通过谈判得到扩大潜力,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强服务贸易谈判投入,把服务贸易作为涉外谈判重中之重,加强谈判提案调研工作,最大限度地代表我国产业界意见和利益。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要鼓励和支持区域及双边服务贸易合作,利用产业和市场互补性推动局部一体化进程,以推动有效、有竞争力、有发展潜力服务贸易产业结构,实现双赢或多赢。

(6)建立服务贸易出口专项资金,对产业上游商务活动提供财政补贴

建立服务贸易出口促进专项资金,促进服务贸易出口。

每年从国家财政列支,建立服务贸易出口专项促进基金,由服务贸易出口主管部门用于产业上游说话手活动促进,促进服务贸易出口。

商务部应根据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目标和任务,制定服务贸易出口促进政策,从产业、地区等各个角度建立完善政策体系,例如确定对高端产业和产业链上游业务提供前期市场考察、可行性研究、研发、出国团组、宣传费用等财政补贴,对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优化贸易环境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提供普遍便利。

为了重点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产业及对其它产业有拉动作用上游产业,我国政府应该对于远洋运输企业提供船舶更新补贴;对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提供咨询和设计提供前期费用补贴;对于进入新兴市场企业提供所谓风险补贴等等。

给予我国远洋运输公司在国内造船补贴和出口退税,鼓励远洋运输业进一步发展。

在促进服务业出口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服务力度,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和市场信息,但更多地是要引导这类服务市场化进程,满足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需要。

在吸收服务业外资中,我们要区分各个跨国公司目标市场,而后采取相应措施。

例如,对于那些把我国国内市场作为目标或购买国有企业跨国公司,不需要促进就会进入我国市场,但他们可能缺少相关信息。

而那些将目标定位在出口市场跨国公司则有很多地域选择,需要我们有针对性进行促进。

(7)改革投融资政策,促进服务业企业“走出去”

我国服务业企业扩大对外投资,现行融资政策是“瓶颈”。

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可以提供信贷条件苛刻,制约企业业务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政府不允许企业一BOT等方式在境外融资。

建议改革此类金融政策,为企业军警外融资提供一定便利和支持,使得企业在境外投资码头、港口、建设大型基础设施等业务方面,取得新突破。

(8)建立服务贸易自由贸易区,提供税收优惠

我国应该在总结制造业外资促进方式经验基础上,探索新服务业外资促进措施。

对于出口导向性外国直接投资,如旅游、呼叫中心、计算机相关服务、医疗和社会服务、地区总部和研发服务等,应该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和自由经济区等各种各样自由区激励方式促进出口。

在区域内减免税收,放松管制,必要时还表示可以提供直接补贴以促进出口导向性服务业外商投资。

这种服务贸易自由贸易区比较典型是离岸金融中心和公开注册航运制度。

此外,对各种模式服务贸易出口予以一定税收优惠,尤其对刚刚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应该予以税收减免;对于境外就业劳务人员可适当予以个人所得税减免,以鼓励服务贸易出口。

(9)实施人才战略

增加服务业教育资本投入,鼓励从业人才国际交流,服务业人力资本总体水平素质得到不断提高,竞争力将应运而生。

总之,当前和今后15年,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动全面参及经济全球化重要机遇期,而服务贸易作为产业进步重要推动力,必将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重中之重,也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把发展出口导向性服务贸易、推进服务贸易出口作为重中之重,以争取早日实现按BOP统计贸易收支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