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2247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目前,我国的软件外包产业正处在高速发展中,这方面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国家层次,从发展现状、企业模式、资格认证、人才培养等各处着点,理论和实践部分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路径。

但关于南昌市发展软件外包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改革方向,却鲜有文献和资料的综合分析,因而在此产业变革的关键时刻,找到南昌软件外包自身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对策十分必要。

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实用性的方法,笔者重点分析了南昌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以应对和解决南昌在发展过程当中所遭遇的困难和阻碍,规划好、制定好软件外包发展的宏伟蓝图,推动南昌软件外包产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1软件外包概述

1.1软件外包的概念及业务简介

软件外包指企业将非核心的IT业务以及基于IT的业务流程,交由外部专业服务商提供。

参与软件外包的双方称为发包方和承包方,通常所谓的“软件外包企业”,指的就是软件承包企业。

在一个大型完整的软件外包项目中往往包括软件系统分析、框架设计、软件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软件管理等多个环节,由于有人才、技术和产业等方面的优势,软件外包最先在发达国家出现并得到发展。

当然在这一产业化进程当中,受益则不仅限于发达国家,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内部也正掀起一股软件外包产业狂潮,在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条件下,发展服务性经济是摆脱资源和环境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

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业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服务外包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新业态,逐渐被各个国家所接纳并成为主流产业。

而作为服务外包最主要的业务领域,软件外包在2007年底已占到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60%,并将在未来若干年内保持这一态势。

可以说,发展软件外包对各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将带来一次巨大的变革。

1.2软件外包的分类

软件外包的分类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依照业务形态来划分,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一般分为软件产品外包、IT的应用服务外包、业务流程外包、IT基础设施外包和设计研发外包。

依照地域来划分,可分为离岸外包和境内外包。

离岸外包指发包商与承包商来自不同国家,外包工作跨国完成,发包方看重的是降低成本、技术熟练的廉价劳动力。

境内外包指由国内的一些专业公司进行的服务,外包工作在国内完成,发包方看重的是价值增值。

软件外包按照不同的外包需求②,又可以分为四类:

人员外派、软件项目合作、软件项目开发和软件咨询/设计/技术合作。

1.3软件外包产业化与软件出口外包

软件外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迅速成为一种新的、高技术含量的商务形式,如今外包和软件外包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

正如著名的外包专家米切尔F•卡伯特所言:

“外包不仅仅是昙花一现的时尚,实际上,外包对于下一代的经理人员将像计算机对于我们的孩子一样自然。

”软件外包形成产业化是各相关方共同的诉求,对于发挥集中优势和品牌效应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更是软件外包自然发展的必然导向。

发展软件外包产业需要具备三个主要条件:

一是需要企业形成严格的软件开发流程管理和软件质量控制体系;

二是需要大量的既懂软件开发,又懂得外语和企业管理的外包专业人才;

三是需要一个能够从境外接包,并在境内分包的网络平台。

这三个条件相互制约,相互架构,为软件外包产业化之路创造前提。

而把软件外包作为一种出口形式,即软件出口外包,更能体现产业化的优势,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能给本地区软件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软件出口早已不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软件出口也已经成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潜力增长点,对于增强国内软件企业的国际化能力,提升中国软件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实现产业化和集中化模式,软件外包才能长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2.1全球软件外包总体情况

软件外包是全球化背景下软件生产和服务在全球进行资源有效配置的必然产物,是产业革命的助推器。

目前,全球软件有近三分之一的产值要通过软件外包来完成,软件外包也日渐成为发展中国家新兴的产业类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软件外包产业就开始进入一个竞争和整合的阶段,现在世界软件外包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国际间分工的格局。

发包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

美国作为世界软件强国,一直处于核心技术和标准制定的上层地位,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发包市场,占据全球软件发包市场40%的份额,日本仅为10%。

接包市场主要集中在印度、爱尔兰、以色列和中国,其中不得不提爱尔兰、印度、以色列在国际软件外包方面形成的富有特色的3I现象。

爱尔兰垄断了差不多整个欧洲市场,是全球最重要的软件外包基地。

印度则主要是以为美国和欧洲提供软件外包编码③的专业代工起家,并逐步向高端外包市场,即提供服务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方向发展。

印度作为全球软件外包第一大国,主要外包业务来自美国,约占美国发包市场60%的份额,且其软件业80%的收入依赖软件外包业务。

但随着各国对软件外包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和技术、管理的成熟,世界软件外包市场时刻处在变动中,2008年,俄罗斯信息技术与通信部部长列昂尼德•雷曼介绍,俄罗斯的软件外包产值继印度和中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便是一个明证。

2.2我国软件外包总体情况

中国软件外包市场起步较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今已初具规模。

软件外包的大幅度增长为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从全球的软件外包市场来看,美国和日本是主要的软件外包需求国,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印度是主要的供给国,中国目前排在全球IT外包业务的第四位。

有预测显示,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到2011年将达到96亿美元规模,保持33.8%的平稳高速增长,并将在国际市场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软件外包服务已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并在国内软件外包市场和对日外包模式成熟的情况下,未来增长明确;

对欧美外包经营潜力大,利润也十分丰厚。

中国目前已经有不少的公司开始介入软件外包这一领域,软件外包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有上海、北京、大连、深圳、西安、天津、南京等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并有一大批大中城市在靠拢和聚集。

软件外包给中国带来的将不只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机会,更有先进的软件开发管理流程,以及严格的软件质量控制体系。

  

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领域逐步拓宽,业务范围主要涉及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对象涉及日、韩、欧、美、印度等。

在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分布中,我国所占市场份额还比较小。

2005年我国软件外包出口的总量大约为9.6亿美元,仅占全球软件外包出口总额的2.3%,其他外包服务业的市场份额则更小。

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形成了一批外包产业集聚、经济效益显著的国际服务外包园区;

本土外包企业迅速成长,逐步改变了最初以外资企业为主的格局。

  为推动中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国务院已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建设若干个服务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

商务部2006年开始启动了承接服务外包的“千百十”工程,确定的首批五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分别是大连、西安、成都、上海、深圳;

2007年初,天津、北京、南京、杭州、武汉和济南被认定为第二批“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首批五个基地城市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规模、水平和方向各有特点,但是,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

一是人才资源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虽然拥有多所高校,具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但人才结构并不十分合理。

以软件产业为例,目前软件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形结构,而软件人才结构则呈“橄榄型”,位于产业上层的软件架构师、系统设计师严重短缺,属于产业基础的软件蓝领非常稀少,而处于金字塔中层的系统工程师相对过剩。

  二是布局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服务外包也很讲究规模效应,但目前我国服务外包发展布局比较分散,企业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缺乏规划布局引导政策,承接与开发大型服务外包项目能力不足,集聚效应受到较大制约和影响。

  三是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

服务外包的发展涉及到宽领域、多部门,需要完善的配套措施进行产业支持。

从外包企业的工商登记政策、人才政策到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需要有一整套的优惠政策对服务外包进行扶持。

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配套的扶持政策,虽说目前我国都有政策支持服务外包的发展,但是这些政策仅涉及某一领域,加之有些政策(如税收)又无法落到实处,政策效应很难体现。

  四是市场不够规范。

我国服务外包市场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如外包服务质量的监控还不到位、服务外包合同还不是很规范、履行合同也不是很严格,缺乏行业标准以及市场不正当竞争等现象仍较多。

  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思路

  尽管我国服务外包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规模还很小,但发展的潜力巨大,优势明显。

从人力资源看,2005年全国科学家和工程师超过250万人。

全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在400万人以上;

从市场看,跨国公司制造业继续向我国转移,为我国承接与之配套的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务提供了市场。

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将继续吸引外资企业在华承接服务外包业务。

我国企业对于开拓国际市场、创建国际品牌的需求增加,也将吸引跨国公司将现代服务业向我国转移;

从政策环境看,我国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很多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建立了较完整的支持服务体系;

从基础设施看,我国交通、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供了较好的硬件条件。

  ——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提高认识。

有数据显示,相较于制造业2%-5%、最高不超过15%的增值幅度来说,服务外包的增值幅度高达100%。

从收益来看,服务外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来料加工制造业的20倍,能耗却只有制造业的20%。

因此,服务外包产业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

我们要利用服务外包这个“绿色引擎”促进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升级,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增强对发展服务外包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对服务外包产业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议国家尽快建立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

尽快由国家有关部门和服务外包重点城市组成联合小组,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若干意见》。

强化对全国发展服务外包的指导和支持,集资金、土地、人才等多方面的政策资源,加快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尽快取得突破。

  ——统筹规划布局。

各地应根据自身比较优势确定重点发展领域、重点承接国家和地区,实行错位发展,打造城市服务外包品牌。

国家认定的服务外包重点城市,要抓紧组织编制服务外包发展规划,明确服务外包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和区域,立足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及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物流采购中心、管理营运中心等,发展高端服务外包产业,发挥基地城市的带动作用。

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应要重点规划建设服务外包集聚区,充分发挥聚集效应和带动作用,打造集研发、生产、服务应用为一体,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规模优势、成果优势、技术优势,示范引导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甚至更大范围的产业发展。

  ——发挥产业政策的促进作用。

为促进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服务外包产业快速成长,应根据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扩大优惠政策在现代服务外包行业的覆盖面,针对行业特点制定分类优惠政策。

尽快研究出台全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建立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外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加国际软件认证、人才教育培养以及全省公共技术服务设施建设和集聚区建设。

大力改善服务外包企业投融资条件,鼓励银行向软件出口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

服务外包企业在税收、外汇、海关、工商等方面享受软件企业同等待遇,软件和信息服务出口免征关税,国家重点软件出口企业免征所得税;

外包企业实行网上报关,经核准,凭海关手续办理结汇和退免税手续;

将服务外包纳入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考核奖励体系。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服务外包提供商,重点吸引欧、美、日等国家来中国设立服务外包企业,带动提高地区服务外包层次。

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创新招商方式,推进集聚区招商、网上招商、代理招商,举办形式多样的服务外包专题招商会、研讨会。

积极培育服务外包企业及品牌,通过发展信用担保机构、支持服务外包企业直接融资,扶持其做大做强。

积极为企业创造与跨国公司接触的机会,树立良好的中国服务外包形象。

  ——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

服务外包重点城市要制定吸引服务外包高级人才集聚的政策措施,在居住和其他生活方面给予更大便利;

设立专门人才引进资金,加大对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

对经培训签订工作合同的人员,给予培训费补贴。

引导和推进各类研究院、设计院转型升级,引导各类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增加有关服务外包的课程设置,加强日语、英语教育,培养实用人才,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外包专业教育。

支持建立校企结合的服务外包人才综合培训和实验基地,对大学毕业生开展实训,大力培养适合外包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能型和创业型人才,建立创新型公共培训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和提升现有公共实训基地,加大对服务外包领域急需的新职业开发,每年推出若干个服务外包领域的职业培训项目。

——做好统计与分析。

建立服务外包公共信息平台,组织对国外技术规范的引进和翻译工作,尽快使国内规范与国际接轨。

加强服务外包统计管理,为有关研究、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根据商务部《服务外包统计报表制度》规定,从服务外包企业、服务外包合同和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三方面制定服务外包统计对象的界定标准。

此外,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完善保护知识产权法规体系,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熊智伟.南昌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战略思考.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邹文健,张郁萍,肖斌.南昌发展软件外包服务的思考.企业经济,2009,(9)

3.孙军,孔祥琦,塔拉.浅述我国软件外包的发展.商场现代化,2008,(553)

4.刘绍坚.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现状、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国际贸易,2007,(6)

5.吴爱华.浅谈软件学院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7)

6.王梅源.软件外包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7.周临震,林德仿.面向制造业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

8.张弛,马涛.我国承接软件外包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软件导刊,2009,(3)

9.贺红,贺宝麟.软件企业进行CMM认证的必要性分析.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1,(4)

10.李峻峰,徐日春,徐同胜,吴光华.江西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商业时代,2010,(14)

11.金柘苗,臧新.南京软件外包业发展战略选择.江苏科技信息,2008,(8)

12.罗莹.经济危机下软件外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导报,2010,

(2)

13.杨丽琳.“雁形模式”视角下对江西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思考.金融与经济,2010,

(2)

14.嵇留洋,何有世,张璇.江苏省软件外包产业的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8)

15.张宇馨,徐枫.关于北京软件外包发展的思考.江苏商论,2010,(3)

16.易莎莎.软件外包企业的过程改进分析.软件导刊,2009,(3)

17.葛菲.大连软件外包竞争力分析.管理观察,2009,(7)

18.叶娇.我国软件外包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实证分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

19.吴琳.软件外包兴起的深层次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11)

20.张淼,武夷山,黄军英.论软件外包企业的客户服务.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5)

21.徐群.软件外包产业发展成功模式盘点.中国国情国力,2007,(3)

22.朱三元.拓展上海软件外包新领域.上海经济,2007,(12)

致谢

饮其流时思其源,成吾学时念吾师。

回首两年坎坷、曲折而快乐的应用本科学习生活,对每一位老师的讲授都感到受益匪浅,他们那种对专业,对教学,对育人所表现出来的执着精神始终是我努力践行的方向。

虽然,不能再继续聆听他们的教导,但是通过他们的精心指导与有益讨论,我的思想得到了许多启发,知识面得到了较大开拓,在这里要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谢意。

论文写作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此,谨向王宇楠导师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从开始选题到确定思路,从资料的搜集、提纲的拟定到内容的写作与修改,继而诸多观点的梳理、删除与保留,都得益于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匠心点拨。

期间遇到过不少困难和阻碍,但导师的点评总是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与她的每次交谈我都能从中获益。

她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活跃的学术思想、执着的科研精神及高尚的做人原则,以及对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都给予我极其深刻的印象。

与导师的接触和交流中,从研究开始直至论文的完成,能深深感受到她进取的治学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我不仅体会到知识与研究的魅力,也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同时,也非常庆幸学校能够给自己提供这一次更深的学习和专研机会,并安排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教员进行周末辅导,使我在自身专业以外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

最后,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们,感谢你们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鼓励、关心和无私的帮助。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理解和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