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641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水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丽水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丽水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丽水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丽水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丽水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丽水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丽水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丽水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丽水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丽水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丽水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docx

《丽水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丽水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docx

丽水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

丽水市服务业发展状况研究

近年来,我市经济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新特征,经济增长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对国民经济运行及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深刻影响。

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不仅是减缓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也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助推器”,更是孕育新经济新动能成长的“孵化器”。

  一、服务业成为稳增长主动力

 服务业发展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促进了经济平稳增长。

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不仅表现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工业,而且表现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工业增速放缓带来的压力,使经济增速换挡而不失速。

(一)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

2016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568.30亿元,比上年增长8.7%,高于GDP增速1.6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从2014年起连续三年超过第二产业,继续保持增长最快产业的态势,服务业已成为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拉动作用继续强化。

从2015年开始,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47.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6.4%,高于第二产业16.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逐渐上升态势,成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表1:

2010-2016年第二、三产业发展状况

计量单位:

亿元,%

年份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增加值

增速

占GDP比重

贡献率

增加值

增速

占GDP比重

贡献率

2010

326.99

15.2

49.2

48.4

274.84

12.3

41.3

43.8

2011

398.14

12.1

49.8

51.7

328.06

12.0

41.1

43.3

2012

439.73

10.6

49.3

49.7

373.16

11.9

41.8

47.0

2013

483.69

10.0

49.0

53.7

420.17

9.5

42.5

43.2

2014

505.57

6.5

48.1

46.3

457.63

8.4

43.5

50.8

2015

503.91

3.4

45.7

26.6

508.02

10.5

46.0

70.6

2016

536.29

6.2

44.7

40.2

568.30

8.7

47.3

56.4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83.96亿元,增长8.5%,高于GDP增速2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增速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0.4%,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二)结构调整不断优化

服务业较快发展,促进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由2010年9.5:

49.2:

41.3调整为2016年的8.0:

44.7:

47.3,第一、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逐年下降,分别比2010年回落1.5和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逐年提升,比2010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

图1:

2010-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服务业供给结构不断优化。

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2016年,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13.66亿元,增长19.3%,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29.4亿元,增长12.5%,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28.39亿元,增长13.3%,分别高于全部限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4%)12.9个、6.1个和6.9个百分点。

 (三)吸纳就业作用稳步增强

服务业具有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的特点,能够吸纳各种不同素质的劳动者就业,服务业发展开拓产业领域,促进就业持续扩大。

近年来,我市工业企业用工需求有所减弱,但由于服务业发展较快,用工持续增加,2016年末,服务业从业人员55.27万人,比2010年增长20.2%,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6.5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口总量的比重为38.7%,比2010年提高5.3个百分点,比重呈稳步上升态势。

服务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报酬,促进居民收入增加。

服务业发展在增加就业的同时,会加快改变全社会劳动力供求关系,进一步推动劳动者报酬上涨。

2016年,全市规上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7989元,比上年增加了3283元,同比名义增长7.3%;全部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2057元,比上年增加了6835元,同比名义增长9.1%,比2010年44979元增长了82.4%。

随着服务业在供给体系中比重上升,劳动者报酬在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份额逐步提高,与2010年48.2%相比,2016年劳动者报酬占比提高了6个百分点;促进农村居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增长,从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此外,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有利于加快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表2:

2010-2016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变化情况

年份

全社会从业人员(万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总量

比重(%)

总量

比重(%)

总量

比重(%)

2010

137.62

57.74

41.96

33.89

24.63

45.99

33.41

2011

137.90

56.98

41.31

34.14

24.77

46.78

33.92

2012

139.20

55.29

39.72

34.89

25.06

49.02

35.22

2013

140.07

53.58

38.25

35.95

25.67

50.54

36.08

2014

140.63

51.80

36.83

37.08

26.37

51.75

36.80

2015

141.15

51.71

36.66

36.86

26.11

52.88

37.23

2016

142.70

50.27

35.23

37.15

26.03

55.27

38.73

 (四)成为财政增收重要支撑

  文化旅游、金融、房地产业、信息传输、租赁和商务服务以及与第三产业密切相关行业的财政税收增长较快。

2016年,服务业实现税收47.15亿元,增长15.8%,增速比全部税收快0.7个百分点,占全市地方税收65%,成为地方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

现代服务业税收增长较快,为第三产业税收增长奠定了基础,其中,金融业税收5.99亿元,占税收总量8.3%,增长42.8%;房地产业税收18.62亿元,占税收总量25.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增长61.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税收增长24%,创新驱动成为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为服务业税收的增长增添了新动力。

 表3:

2016年服务业税收收入(亿元)

 

全年入库

增长%

各行业占比%

税收收入合计

72.50

15.1

100.00

第三产业

47.15

15.8

65.03

1、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0.45

-9.7

0.62

2、批发和零售业

3.20

-6.9

4.42

3、金融业

5.99

42.8

8.26

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0.39

61.7

0.54

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42

24.0

7.48

6、房地产业

18.62

-1.6

25.68

7、其他

13.08

44.3

18.04

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税收入库27.14亿元,增长35.3%,比全部税收增长快15.3个百分点,占全部地方税收的72.9%,第三产业税收占比进一步提高。

  (五)服务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坚持以投资结构转型引领经济结构优化,着力加快服务业投资建设,服务业成为投资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6年,服务业投资602.31亿元,增长14.4%,占投资的71.6%,比2010年提高12.4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占投资的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

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领域投资,民间投资中投向服务业项目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9%,比全部民间投资增速高17.7个百分点,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增长39.6%、166.7%。

 表4:

2010-2016年服务业投资情况

年份

固定资产投资

服务业投资

绝对值(亿元)

增速(%)

绝对值(亿元)

增速(%)

占投资比重(%)

2010

320.28

16.1

189.76

19.6

59.2

2011

358.47

11.9

232.48

22.5

64.9

2012

471.98

31.7

298.86

30.6

63.3

2013

570.42

20.9

372.37

24.6

65.3

2014

665.08

16.6

458.59

23.2

69.0

2015

751.52

13.0

526.35

14.8

70.0

2016

841.65

12.0

602.31

14.4

71.6

 今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业投资273.74亿元,增长14.5%,服务业投资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快2.3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占比继续提升,达到75.3%,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全市旅游实际完成投资67.36亿元,增长20.6%。

  二、服务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随着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在传统服务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现代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一)传统服务业发展平稳

一是批发零售业平稳发展,2016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17.58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20.7%,比2010年提高1.6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增加值33.91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为6.0%,比2010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农家乐民宿蓬勃发展,成为新增长点,住宿业营业额7.84亿元,增长20.3%,餐饮业营业额6.06亿元,增长10.9%,带动了住宿餐饮业平稳增长。

二是房地产业总体平稳,房地产业增加值57.66亿元,增长8.3%,占第三产业比重为10.1%,比2010年回落0.2个百分点。

三是交通运输业增长缓慢,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1.0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占第三产业比重为7.2%,比2010年减少2.3个百分点;全市公路货物周转量73.13亿吨公里,增长2.5%;公路旅客周转量14.93亿人公里,下降28.9%。

铁路客运量477.41万人,增长377.3%;货运量148.46万吨,增长24.0%。

(二)新兴经济主体不断涌现

服务业发展是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助推器,服务业发展对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等重要的新兴领域增长始终快于服务业整体水平,引领服务业升级发展的作用较为突出。

2016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7%、13.6%,分别快于全市服务业6个、4.9个百分点。

近年来,加快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平台建设,不断壮大“双创”资本引擎,创新创业氛围愈浓。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8.44亿元,增长118.9%。

年末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家数累计分别达到220和495家,分别增长12.2%和53.7%。

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市场新生力量不断增加。

2016年,新设市场主体3.23万户,其中,新设企业0.62万户,比上年增长14.2%;新设个体工商户2.61万户;全市在册市场主体19万户,增长8%,其中,企业3.33万户,增长12.3%。

今年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3572户,增长13.7%,新设个体户1.27万户,增长6.4%,在册企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9.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长32.1%,教育业增长31.1%。

 (三)互联网相关新业态加快成长

 服务业已成为新经济的领头羊,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新日益活跃。

“分享经济”正在向餐饮、家政等传统行业延伸,网络约车、远程教育、在线医疗、数字家庭等新服务方兴未艾。

以“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在各领域持续快速增长,2016年,全市网络零售额达186.33亿元,增长53.5%;居民网络消费达123.16亿元,增长22%;实现农村电子商务销售额112.44亿元,增长85.5%,其中,农特产品网上销售额65.88亿元,增长181.4%。

全市91家限上住宿餐饮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额10.14亿元,增长16.8%,其中客房收入增长26.8%,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客房收入增长80.1%,网络订单的高速增长成为住餐行业新的增长点。

互联网经济发展带动快递业发展迅猛,全市邮政企业和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8.81亿元,增长18.4%;业务总量18.31亿件,增长35.2%。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96.04亿元,同比增长53.5%,全市邮政企业和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完成4.7亿元,增长9.7%;业务总量累计完成9.97亿元,增长17.5%。

(四)旅游经济全域升级持续向好

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来临,丽水这个遗世独立的江南秘境,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避世养生的世外桃源”,“快行慢游”也成为了丽水旅游的新常态。

如今旅游业已从封闭的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方式转变,全市积极推进创建国家旅游示范区建设,旅游投资热情高涨,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旅游经济持续向好。

2016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535.8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增长26.4%,旅游外汇收入增长12.4%。

全市农家乐民宿经营户(点)3251家,从业人员4万人,餐位24万个,床位3.86万个。

全年共接待游客2220万人次,增长30.5%;实现营业总收入23.3亿元,增长40.6%(其中直接营业收入17.6亿元,增长41.9%)。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96.73亿元,增长19.8%,全市旅行社接待游客38.87万人次,增长8.5%,组团游客量10.97万人次,增长23.2%;全市农家乐民宿共接待游客1213.88万人次,增长30.7%;实现营业总收入12.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5%,其中,直接营业收入9.52亿元,增长37.5%。

三、服务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我市服务业虽有较快发展,但具有高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依然缓慢,金融业、信息传输、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高新服务业占比较低,生产性、流通性服务业等传统低成本比较优势逐步弱化,新的比较优势有待于培育发展;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服务业加快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

 

(一)从纵向看:

增长速度并不高

由于工业经济增长缓慢,直接影响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以至处在全省末位水平,从近几年增速看,第三产业增长也出现明显回落,由2010年12.3%,回落到2013年9.5%、2014年8.4%,2015年有所回升到10.6%,2016年又回到8.7%。

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主要是我市工业经济中传统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金属制品业为主导、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回落所致,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也同样呈回落态势,“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率10.5%,比“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3%低2.5个百分点,2016年比上年低1.9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增速还低0.2个百分点。

表5: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比较

年份

全国

浙江

丽水

2010

10.7

12.1

12.3

2011

11.7

9.4

12.0

2012

9.6

9.3

11.9

2013

8.0

8.7

9.5

2014

7.8

8.7

8.4

2015

10.7

11.3

10.7

2016

7.8

9.4

8.7

(二)从横向看:

仍有较大差距

从增速看,2016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7%,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低于全省增长9.4%水平0.7个百分点,与省内先进城市有较大差距,比最快的杭州13.0%低4.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比全省平均增速低1.3个百分点。

从总量看,2016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568.30亿元,在全省各市中处在末位,比衢州的594.68亿元少26.38亿元。

从占比重看,2016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7.3%,比全省平均51.6%低4.3个百分点,比最高的杭州61.2%低13.9个百分点,还有温州、金华三产比重都已超过50%。

从三产比重超过二产的年份看,2012年全国第三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45.0%),标志着中国经济迈入“服务化”时代;2014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8%,首次超过第二产业(47.7%);我市在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1%,也首次超过第二产业(45.6%),比全国慢3年,比全省慢1年。

(三)从内部看:

结构不优,高端服务发展缓慢

从行业内部看,流通、信息、金融、商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不充分,金融、房地产、租赁和居民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产业规模依然较小,非营利性服务业比重偏高。

2016年,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占全部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6.7%;非营利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2.2%,这两大部分传统服务业就占全部第三产业的58.9%,真正能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高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金融业、信息传输、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高新服务业占比较低,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尚处于初始阶段;生产性、流通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传统低成本比较优势逐步弱化,新的比较优势有待于培育发展。

(四)从企业看:

经营规模普遍偏小

我市服务业产业雷同、竞争力弱、同质化发展的现象比较突出,新兴业态布局分散,规模效应尚不明显,缺少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产业带动能力还需持续提高。

2016年末,我市重点服务业(不含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业、银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24家,排在衢州之前列全省倒数第二位,但是全年营业收入66.56亿元,列全省末位,企业户均营业收入0.25亿元,列全省末位。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业态对服务业企业加速渗透,新兴产业被催生,很多传统的、固化的商业模式受到冲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电信行业和新闻出版业等,电信运营商在以微信为代表的OTT业务冲击下,依靠网络规模、用户数创造收入的盈利模式逐渐减弱,新闻出版业受电子化阅读和媒介对传统报业冲击,业绩持续下滑,丽水日报、电视台等媒体企业营业收入持续下滑,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四、精准发力,探索服务业发展新路径

国务院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战略举措和释放改革红利的重要突破口,服务业加快发展迎来良好机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营改增等诸多利好因素,为服务业继续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需要坚持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力促第三产业扩容提速、换挡升级。

(一)夯实第三产业发展基础。

以现代农业和生态工业作支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遵循生产力布局和城市功能定位,支持各县(市、区)大力发展特色鲜明、功能各异、错位发展、联动互促的服务业,形成区域服务业发展集聚中心。

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产业、特色产业,鼓励和支持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等发展,切实提高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培育发展消费新业态。

第三产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链条和扭带,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生产、消费、流通等各环节,积极引入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引导传统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方向转变。

围绕居民和家庭服务、健康、养老、旅游、体育、文化、法律、教育培训等,丰富服务产品供给,创新服务方式,调动广大群众的消费热情和潜力,催生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培育壮大旅游产业。

顺应消费需求多样化趋势,把以旅游产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精心打造“浙江大花园”,加快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住宿、餐饮、交通、通讯配套设施建设和保障水平,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优化旅游服务,进一步增强旅游在促进消费方面的拉动作用。

课题组负责人:

谢永平

执笔:

胡林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