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群业动漫艺术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2368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顾群业动漫艺术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顾群业动漫艺术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顾群业动漫艺术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顾群业动漫艺术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顾群业动漫艺术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顾群业动漫艺术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顾群业动漫艺术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顾群业动漫艺术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顾群业动漫艺术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顾群业动漫艺术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顾群业动漫艺术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顾群业动漫艺术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顾群业动漫艺术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顾群业动漫艺术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这都是从国外过来的词。

卡通,实际上我们跟国外交流的时候,他们大多数称动画叫卡通,从老百姓这个角度,他们叫卡通,但是我们从专业角度一般就说我们动画专业就叫Animation,还有漫画Comic,还有日式动画,日式动画因为它风格非常鲜明,所以它有一个专门的词叫Anime。

今天我们主要是讲动画片,讲这个Animation。

动画的起源,就是这个手翻书,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经历,我小学的时候,我就在书的一角画上火柴小人,比方说四方块、圆,用手这样快速地翻动它,就可以形成动画。

动画和电影其实是同宗的,在电影产生之前,动画实际上就是电影,它实际上是一个概念,动画是电影的前身,可以这样讲。

这个东西叫诡盘,我不知道大家小时候玩过没有,我当时是做过的,手工课做过这个东西。

它分上下两个硬卡纸,上面这个圆盘是有镂空的方格的,我转动底下这个带画面的圆盘,就可以看到动态的影像,就可以看到动画了。

这个东西叫活动视景,大家看这个也很有意思,还很有装饰性。

它是在中间的柱子上有些小镜子,图画是贴在周围这一圈转盘上,转动这个转盘的时候,我们透过镜子就可以看到活动的影像。

实际上都是“视觉暂留”这样一个原理。

这个人叫雷诺,这是我们在学术界公认的他是动画的创始人,最早他是在一个蜡像馆,算是合作吧,跟蜡像馆合作,跟我们现在一些经营模式可能也差不多,租个场地。

大家看,动画一开始的时候也是一种技术手段,就是一种很新奇的技术,好多新的艺术形式它最初都是由一种新的技术所带来的。

这个雷诺当时用的一些技术,比方说活动影像,比方说人物角色跟场景它是分开的,它是画在透明纸上的,主要人物画在透明纸上,然后用一些摄影手段,循环运动的一些技法,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动画一直到今天,他发明的这些技术我们到现在还在用。

一会儿大家可以看一个小动画片。

真正的动画,现代意义上的动画,它是因为活动影戏机这个东西发明了,发明了之后,美国人做了第一部动画片,叫《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大家看一下,这就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

大家看动画的发展历史并不长。

大家看这个虽然制作很粗糙,但是很有意思,这是第一部走入院线的动画片,叫动画电影,就是可以从电影这个角度来讲的一个动画片。

刚才讲到了动画最早也是由技术发展来的,但是后期的发展它会越来越向艺术的方向发展,包括随着一些美术思潮的出现,艺术动画也逐渐兴起。

这是迪斯尼,说到迪斯尼,大家能想到哪些动画片?

(有观众答:

《灰姑娘》)。

迪斯尼最著名的动画形象是米老鼠。

我这儿准备了最早的关于米老鼠的一个影片。

反映了当时动画的制作水平。

实际上中国的动画起步是很早的,我们几乎是跟美国动画片同时起步的。

学界一般都认为,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是万氏兄弟做的,叫《大闹画室》。

我不知道万氏兄弟大家有没有听说过?

《大闹天宫》是他们做的,万氏兄弟四个人,但是主要是由他们兄弟三个,前三个兄弟在做动画片,他们做动画完全是出于兴趣,自己出资、自己来做。

但是后来又有人考证,在万氏兄弟之前还有一个叫黄文农的人,他拍了一部动画片,叫《狗请客》。

但是又有人讲,还有一个叫杨左匋的,他做动画片的时间比他们还要早。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制作动画的前辈,杨左匋、黄文农、秦力凡、万氏兄弟,等等。

关于杨左匋的资料很难收集,关于他的信息不多,目前就找到这些。

万氏兄弟,有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兄弟四人,在我们心目中,这就是中国动画的奠基人,对于我们做动画的人来讲,这是我们的“祖师爷”。

我后边还准备了一部动画片,叫《铁扇公主》,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长片,大概一个多小时,大家可以简单看一下。

这部片子是法国中国电影资料中心的主任叫纪可梅提供的,这个人是很多国际电影节的评委,当时我们这个《大闹天宫》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这么高的地位,就是因为她推荐到国际上的。

它后边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我们学动画的,很多有志于从事动画的青年人,很崇拜的一个偶像叫手冢治虫,他是日本动漫的先驱,但是他在日本做动漫是受到万籁鸣的影响,当时他专门到中国来,然后给万籁鸣单膝下跪,正式地拜万籁鸣为师。

这不是演绎,这是史实,有文献记录的。

虽然日本动画现在做得好像比我们要火爆,但是我们是他们的师傅。

《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都是手冢治虫的作品,这些很多我们小时候都看过。

大家注意到没有,当时动画叫“卡通”,用的就是“卡通”这个词。

解放以后我们的动画片叫美术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

实际上动漫这个词是1998年以后才出现的,在之前都没有叫动漫的。

(播放《铁扇公主》)像孙悟空、沙僧、猪八戒、唐僧的造型,基本上就是从《铁扇公主》里开始确定下来的,虽然后来他们的形象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是这个感觉的。

这是孙悟空到铁扇公主肚子里去了。

这种处理手法很有意思,很生动。

动画和电影有不解之缘,最早动画就是在东北的电影制片厂,1945年的时候,最早的时候还是日本人做的,那时候电影制片厂下面的叫卡通部门来做,后来叫“美术片”,解放以后我们看的动画电影我们都叫它美术片。

特伟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厂长,他在我们动画史上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中国动画的发展史,从我个人的理解,不一定对:

中国动画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厂史。

就好像我们讲世界动画发展史,绕不开迪斯尼,这个说法不一定对,但它是有代表性的。

我们中国的动画,因为《大闹天宫》,包括《小蝌蚪找妈妈》,这些水墨动画,包括很多剪纸片、很多年画的元素。

《九色鹿》的成功是因为取材于敦煌壁画。

它跟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国际上是很有地位的。

世界上管我们中国动画叫“中国学派”,我们的动画曾经是很辉煌的。

这是《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的原画叫张光宇,孙悟空这个形象。

他是中国工艺美术的奠基人之一,原来是中央工艺美院的。

我们这个学校和中央工艺美院也是有渊源的,我们山东工艺美院最早的师资很多就是中央工艺美院的,当时周成标老师,还有我们的第二任院长。

我们的第一任书记叫孙长林,山东工艺美院是孙长林先生一手创建的,他去全国挖专家团队,组建的我们学校。

周成标老师是储蓄徽的设计师。

所以说设计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影响的。

我经常跟学生们讲,设计师很牛的,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影响这个世界。

这是当时的一些设计稿,大家看中间这个孙悟空的形象,是张光宇一开始设计的孙悟空造型,他画的,原画,我们现在的概念叫“原画设计师”。

这位是严定宪。

这个形象是严定宪先生改的,因为他属于动画师,他要把原画再转换成适合做动画片的形象,这是他改造之后的孙悟空的形象,这是很经典的形象了。

再插播个广告,我们学校下学期要做一个《大闹天宫》的文献展,到时候会拿当时很多原始的胶片,包括赛璐璐的原稿、台本、海报,很多珍贵的原始文献,都是当时的一些资料,我们在学校美术馆要做一个文献展,也是一个纪念展,到时候欢迎大家去看。

《天书奇谭》,我们去年的时候给它做了一个文献展,也是一个纪念展。

这是一些原画设计,当时这个形象是怎么演变过来的,一些手稿,大家看,这就是定稿。

我不知道这个动画片大家还有没有印象?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大家看右下角那幅照片就是它的大门,现在已经没有了。

中国动画我们还是得看它的未来,还是很光明的,我们现在也在培养一批批年轻的动画人,他们还是很有干劲的,决心重振中国的动画。

你看这部动画片实际上很有意思的,在老的这种体制下,为什么它现在衰败了?

因为在老的体制下,它实际上是国家出钱养着的,当时做一部动画片,一部动画片的团队要两三百人,有时候做一部动画片要做六、七年。

现在是市场经济,怎么办呢?

那就要靠资本。

但是没开好头,做了几部动画片都赔钱,资本就是这样,资本是逐利的,做动画片赔钱,它就不敢再往里投了,这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这个行业里赚不到钱,很多从事动画片制作的人他首先要养活自己,他没有办法生存,所以就造成我们现在这种局面。

我不知道大家现在对中国国产的动画有印象的是哪几部?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近几年操作比较成功的一部。

《葫芦娃》,我们80后可能印象深刻。

《黑猫警长》,这都是属于比较经典的动画片。

动画发展现状。

实际上动画分类很多的,大家看《阿凡提》,这叫偶动画。

看左下角这张照片,这叫沙画,最早这个沙画是从老外那边学过来的,我们现在有很多沙画表演,但这种形式最早是用来做动画片的。

二维动画。

我拍了一些照片,是过去动画片的制作流程,大家看中间这张图,下方中间这张照片,它的背景和人物形象是分离的,背景画的场景是固定的,人物形象是画在赛璐璐上,赛璐璐片。

动作是按逐祯、逐格来画。

大家看右上角这张图片,这是一台照相机,就是一张一张拍出来的,时长一个小时的一部动画片,大概需要十几万张画,这个工作量非常大。

所以大家说一部动画片,三百人做六七年,这个很正常。

原来全部是手工画,一张一张的画。

手绘的二维动画。

我这准备了一些片子可以看一下。

这部动画片是我们学生做的,在央视是作为一个公益广告循环播出的。

前年我去斯里兰卡,午餐的时候大使就问我说你们学校有什么专业,我说有动画,正在说的时候,电视上就在播这部动画片,我说这就是我们做的。

这个是二维的手绘动画。

在央视的新闻频道,作为公益广告,在栏目之间循环播映的。

现在动画制作手段一般是画出来之后,把它扫描进电脑,然后再通过电脑来处理,这样工作效率比原来要提高很多。

这部也是学生作品。

这种动画形式叫二维动画,它的创作手段基本上是手绘的,制作手段上都已经很成熟了。

这是三维动画,现在比较流行的就是三维动画。

三维动画是通过计算机,然后建模,塑造三维的形象。

三维动画,不仅应用于做动画片,实际上它还有很多应用领域,包括医学、教育、军事等等,比方说做这种虚拟的战争对抗,比方说飞机、汽车的驾驶等等,都可以用到三维动画。

在建筑领域也有应用,包括房地产商向你推销房子,他可能会给你播放一段三维漫游的动画,等等,动画片的运用领域还是很广泛的。

这是我们学生的作品,今年的毕业生,刚毕业的学生做的。

讲一个人和苍蝇的战争。

它的技术手段都很成熟,大家看这个片子很完整,感觉做得已经很好了。

这部片子主要还是体现了一个制作技巧。

但实际上这个动画片,我们现在动画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好的剧本,实际上一部动画片最核心的,它的灵魂应该是故事,应该是剧本。

这是通过网络传播的一部小动画片,叫《包强》,它演绎了周杰伦的一首歌。

这是新的传播形式。

我们的动画片不仅走院线了,现在有网络了,它的传播门槛更低了,很多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做动画片。

它后边有个制作花絮,大家可以看一下。

《水脑袋》这个片子实际上是对填鸭教育的一种批判。

这部动画片看起来像是手绘的,像是二维动画,实际上是三维的,三维动画。

这是偶动画,刚才大家看的《阿凡提》就是偶动画。

它制作一些人偶,然后定格拍摄,也是一帧一帧的拍,比方说喝水的动作,分解成几个步骤,然后一格格拍出来,再串成动画片。

实际上定格动画和偶动画的概念是有交叉的,很多动画都属于定格动画,包括我们看一些剪纸片都是定格动画。

所谓定格就是逐格的拍摄,它要做一个舞台布景,然后把人物形象做成玩偶,就放在这个环境里,然后用相机一张一张拍,串起来播放就是动画片。

后面有一个偶动画的小短片。

这是个奥斯卡的获奖短片,奥斯卡奖有动画片的单元,专门为动画片设立的。

这些片子反映了人性,很感人。

《自画像》是我们学生做的。

现在偶动画也大量地运用了三维技术。

大家看一下沙画,它的制作流程。

把沙子放在背光板上,跟我们现在沙画表演实际上是差不多的,但它是逐格拍摄的,沙画表演是直接就把制作过程展现出来了。

表现力很强。

动画形式很多,还有油画动画。

动画片不仅是我们看到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有很多艺术形式。

这是《老人与海》(油画动画)。

剪纸动画。

这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作品。

表现手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间剪纸,它的题材也取自民间,《老鼠嫁女》。

水墨动画,这是为我们赢得国际声誉的一种动画形式。

这个片子是1988年拍的,特伟作品。

水墨动画的制作方式很有意思,它是画在那种毛边纸上,叫拉毛纸。

原来还是国家二级机密,日本人专门来偷我们这种技术,但是现在无所谓了,因为现在主要是电脑来制作水墨动画,虽然这个技术当时是机密,现在实际上也用不到了。

它是画在毛边纸上,然后沿着外轮廓的边撕下来,撕下来以后,就会有一个絮的毛边,然后在拍照的时候有一个曝光系数,把那个线条的边拍虚了以后,就像水墨那种感觉。

那时候做这个动画片,就需要一张一张的画。

像这个布景就画一张,然后在拉毛纸上画人物形象,这个主要是画人物的动作步骤,大家看其它的部位是不动的,只有手,还有身体、头部在动,这个是竹子在动。

水墨动画还有《小蝌蚪找妈妈》等很多经典的片子。

这个是Flash动画。

Flash动画曾经流行了一阵,当时有个网站叫闪客帝国,好多年轻人应该知道,我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有一部《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动画,老蒋做的,后来他还给黑豹专门做过一个小动画,因为有网络传播的优势,它就是在大众、在民间传播。

Flash动画特别适合网络上传播,一个是它叫做流媒体,再一个它制作出来的动画片体积很小。

动画的应用领域。

刚才也讲到了,动画不光是用在动画片上,它的应用很广泛,医学、教育、军事等等,在游戏里更不用说了,游戏里需要大量的动画。

这是我带领的团队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做的动画片,开幕动画。

这是应用于大型活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办,我们的三馆,最后落到泰山。

我不知道大家对做动画的机构有没有了解,大家能说出几个动画公司的名字来吗?

世博动漫)世博动漫,这是我们山东本土企业。

这儿列举了几个:

吉卜力,吉卜力就是宫崎峻的吉卜力。

皮克斯,我们看的很多动画片实际上就是皮克斯还有梦工厂这些机构制作的,他们是工作室的形式。

现在迪斯尼把皮克斯收购了。

大家知道皮克斯的老板是谁吗?

乔布斯)对。

最早它也是一个小工作室,属于工业光魔公司,最早我们看那个《星球大战》,就是他们做的,后来被乔布斯收购,现在是被迪斯尼收购。

宫崎峻,大家都知道,这是我们年轻人的偶像,年轻动画人的偶像。

现在已经解散了,很伤感的一件事儿。

这是他拍过的一些动画片,我不知道大家看过几部。

我不太喜欢日本的动漫,但是我看过宫崎峻的《千与千寻》,还是很感人的,大家有机会可以看一下,这些都是很经典的动画片。

大家看日本动漫的风格还是非常明显的,《龙猫》、《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宫崎峻的作品有很多表现飞行的,对自由的一种向往。

鸟啊、空中的城堡等等,包括各种飞行器,他自己亲自设计各种飞行器。

迪斯尼,它的第一部动画片《蒸汽船威利》,这是第一部带对白的动画片。

这是典型的迪斯尼的风格,这些都是二维动画,现在迪斯尼也主要做三维动画,它通过收购了皮克斯,通过和这些工作室合作,但现在不是合作关系了,现在已经是它的全资子公司了。

所有的领域都是这样,最终是资本说了算,谁有钱谁说了算。

这部完全是电脑制作的。

这些影像都不是拍摄的,全部是电脑制作,都不是真实的影像,做得很逼真。

感觉和拍的一样,实际上是做出来的。

一会儿我还会跟大家讲一种最新的技术,叫虚拟现实。

你看这种影像你能想象到它是电脑做的吗?

你以为就是真实的。

皮克斯,乔布斯花一千万美元买下的。

最早的时候它是一个电脑动画制作部门。

《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汽车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瓦力、爱娃,做得相当好。

刚才大家也看到了很多网络动画片,手机传播,我们现在已经手机不离身了,我们看动画片的渠道也转变了,传播方式会转变。

然后三维的动画电影会成为主流。

因为我写这个PPT的时候,是早些时候写的,我当时预言“未来是立体电影的天下”,但实际上我前天刚刚改变了观念,就是一个新的设备,这个叫“虚拟现实头盔”。

我有一个新的预言:

电影院将来会关门。

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三维的虚拟空间,并通过眼镜、耳机、手套等机电设备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实现身临其境的感受。

比尔.盖茨在他的著作《未来之路》中预言,未来会有一种叫做“虚拟现实紧身衣”的设备出现,这是一种布满了电子触点的机电设备。

触点的作用是模拟人的触觉,穿上这种衣服之后,假如虚拟空间中正在下雨,被雨水浇淋的感觉就会通过这些触点传递给人体,如果你在虚拟空间中被火烫伤,那么你也会随之产生灼痛感。

当然,如果你在虚拟世界中与一名美女接吻,也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

  就是说,由于虚拟现实逼真的效果,体验者会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带来生理上的反应,以至于虚拟世界里的危险会对人体造成真实的伤害。

举个例子:

  二战时期,纳粹拿一个囚犯做实验,把他的手脚绑上,眼睛蒙上,然后在囚犯的手腕上划一个小口,并告诉他要用放血的方式致其死亡,囚犯听着自己滴血的声音,不到十分钟就死掉了。

实际上,囚犯听到的滴血声只是模拟滴血声音的滴水装置。

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强制死亡心理暗示”。

简单说,就是利用模拟的手段让人体丧失对虚拟与真实的判断能力,继而对虚拟的致命伤害产生真实的人体反应。

  如果体验者对虚拟世界中发生的变故感同身受,自然会产生相应的心理暗示,由此导致人体产生一系列诸如紧张、亢奋、疼痛等生理反应,如果虚拟现实的效果足够逼真,那么体验者会不会随着虚拟角色的死亡而死亡呢?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领略了一个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成就,也不断感受到新鲜的刺激。

不过,正如罗素所言,人们是无法从不断地接受新鲜刺激中获得幸福的,因为每一次刺激都会让你的兴奋阈值提高,下一次,你需要更强的刺激来让自己兴奋。

可以预想,人们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沉浸在虚拟现实设备带来的刺激中。

这是一个展望。

我们的感官,全部被机器接管。

我们体验到的,全部都是被设计好的。

科技的进步,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是三维动画片和特效电影之间。

大家看《阿凡达》实际上是一部动画片,你很难说它是动画片还是特效电影,它里边有些场景是在张家界取景的,这些场景是真实的,但它的角色,人物角色全部是三维做的,全部用软件制作出来。

它里边所有的人物形象都是三维的。

当然它有真实的演员,它的表演还是通过真实演员表演的,通过一个面部捕捉仪,把表情捕捉下来,然后用到三维角色上,但是它的呈现,我们看到的这些全不是演员本人,全都是三维做的。

好,今天讲座到这儿,谢谢大家!

 

顾群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