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242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docx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docx

爱生如子待生如友

——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禹化小学

近日,有幸拜读了苏霍姆林斯的《教育三部曲》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深有感触。

苏霍姆林斯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教育实践的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他说:

“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他把整个心灵献给”

孩子,用力用心用爱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爱生如子”的真谛,这着实令人佩服。

书中提到:

“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爱孩子。

他从18岁开始担任小学教师,始终没有离开过教育岗位。

他曾经先后为三千七百多名学生做过观察记录。

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几百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

在他短短的52年的人生历程中,写了四十多本书,一百多篇论文,一千二百篇童话、短篇小说等。

他的确做到了——就象他的这本书名所说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当初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和你我一样,也是一个普通的教育一线的工作者。

他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家,但是正是这勤奋忘我的精神、热爱教育的品质和对孩子深深的爱,使他攀登上了事业的颠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儿童的尊严是人类

灵魂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

”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独立人格,甚至有自己的秘密。

如果他能受到尊重,便能懂得自尊,也会懂得怎样去尊重别人。

你不信任他,不尊重他,他同样不信任你,不尊重你。

回想起近几年在中学和小学的教学经历,许多事实更能说明尊重的重要性,中学生正处于生理转型期,你如果不尊重他,不要说大声的呵斥辱骂,哪怕是一个对他不屑的眼神,就可能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

小学生的情感表现更是毫无遮掩,爱“恨”分明,因为你的不尊重,他可能路上遇到你不会向你问好,上课更是不会认真听讲。

“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我想,为人师表,我们老师首先要学会尊重每个学生,让学生学会尊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从来没有孩子不愿意学习的情况,他愿意学习只是他不会,他还没有能力集中注意力,没有能力强迫自己学习。

”反思我的教学,我真的不了解我的学生。

忘记了他们只是孩子,而学习不能是单纯轻松的游戏而是一种劳动。

对于儿童来讲,掌握知识这是最终的目的,他不能像成人那样有选择的进行学习和计划学习。

当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愿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厌学情绪产生了,那任你用什么办法也不可能使孩子坐下来念书了。

不了解学生,就没有办法给予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爱学生,应该说是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但如果是始终如一的爱,坚持不懈的爱,面向全体的爱,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爱孩子,很重要的一点是爱得要纯粹。

不是施舍,不搀杂功利。

苏霍姆林斯基说:

“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

”只有这样,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同时,无论年青还是年老,教师都要拥有童心。

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时时提醒自己,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你就能够更宽容,更豁达,也能够让孩子更喜欢你。

爱学生,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

”对于这一点,我想谈谈我的做法:

上课时,我向学生露出亲切的笑脸,投去友善的目光,进行交谈式的教学;下课时,我留在教室和学生们谈心,说笑话……很快地,我和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形成友好、愉快、轻松、和谐的心理气氛。

这时,他们会把我当知心朋友,敞开心扉,让我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并求得我的帮助和指导。

一个好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内心世界的苦恼与忧愁,这样,教师才会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学生。

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

“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们希望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进取向上的动力,是生活的精神支柱,有了自尊心,人才能自爱、自严、自重;做了错事才能自责,才能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及自我教育。

因此,尊重学生是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

爱学生,就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那么,是否爱就应该对学生放宽要求了呢?

当然不是。

爱学生,反而应该要严格要求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对学生真诚的爱。

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

爱而不严,学生成不了才;

严而不爱,容易伤害学生的心灵。

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古代有一位大教育家说: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深沉的爱,是学生尊敬教师的源泉,也是激发学生对教师热爱的源泉,每个教师劳动的内涵在于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

就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同样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的个性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那么作为教师必须热爱每个学生,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工作刚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交流。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那通向孩子心灵的通道将会永远堵死。

既然我已经选择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愿意永远保持与拥有一颗永远童真的心。

“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

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用爱心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懂得付出爱、懂得感恩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