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280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学设计.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2)班授课人:

邓春晓

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〇教学重点  

1。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〇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〇课时安排  

2课时  

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

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也有“语言”吗?

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

有什么意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

声屏显示课文朗读。

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翩然(piān)孕育(yùn)簌簌(sù)

载途(zài)连翘(qiáo)萌生(méng)

农谚(yàn)纬度(wěi)悬殊(xuánshū)

侵害(qīn)竺可桢(zhúzhēn)

草长莺飞(yīng)销声匿迹(nì)

多音字:

载zǎi(登载)(转载)(一年半载)

zài(载重)(载人)

翘qiáo(连翘)qiào(翘起来)

3.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

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

学生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

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

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明确:

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

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

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

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

不能调整。

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

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

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

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五、布置作业  

1.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收集关于四季放入诗歌,成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