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3019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框构桥碗扣支架计算书文档格式.docx

沈阳南站施桥-07A);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J162-2002);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三.施工方案

本桥拟采用满堂碗扣式支架。

跨中部分支架竖杆顺桥向间距为0.9m,横桥向间距为0.6m;

梗肋部分支架采用顺桥向间距为0.6m,横桥向间距为0.6m。

立杆顶端设置可调托架。

托架顶采用150x150mm方木做为纵梁,纵梁上铺置100×

100mm方木,其上铺600*1500mm钢模板作为底模,方木净间距200mm,支点处净间距为100mm。

侧模板利用组合钢模板,钢管加固,拉筋采用∮16圆钢筋,间距@1000*750mm。

四.支架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

(一)碗扣架参数

1.各种参数:

①碗扣布置

碗扣支架规格为φ48mm×

3.5mm焊管制成的定长杆配件,横杆与立杆连接采用独特碗扣接头。

由下碗扣承接横杆插头,上碗扣锁紧横杆插头。

纵向间距布置跨中段位0.9m,梗肋处为0.6m;

横向间距均为0.6m,脚手架上铺15×

15cm横向方木。

横向方木上铺10×

10cm纵向方木作,间距20cm。

碗扣架水平横杆步距为60cm。

②钢管相应参数

φ48mm*3.5mm钢管相应参数

外径(mm)

壁厚(mm)

截面积(cm2)

惯性矩(cm4)

截面模量(cm3)

回转半径(cm)

每米长质量(kg/m)

48

3.5

4.89

12.19

5.08

1.58

3.84

③立杆容许承载力

Nd=φAf=0.437×

489×

205=43807N=43.8KN

考虑结构抗力调整系数1.333,

则Nd=43.8/1.333=32.9KN

A—单根立杆的截面积,A取489mm2

f—钢材强度设计值,对Q235钢取205N/mm2

φ—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按λ=l0/i查表取值。

l0=kμh;

k取值1.155,μ取值1,h(步距)取0.6m。

l0=kμh=1.155×

0.6=0.693m

模板支架立杆计算长度l0=h+2a

a—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l0=h+2a=0.6+2×

0.2=1.0m

按较大的取值

λ=190/1.58=120.3,φ取0.437;

④支架单根立杆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

(二)碗扣架计算

1荷载计算

①不组合风荷载

1-1现浇主梁自重所产生的荷载:

钢筋混凝土按26kN/m3计算

a主梁跨中均布荷载:

q1=1.2*1*26=31.2kN/m2;

b主梁梗肋处均布荷载:

q1=1.9*1.0*26=49.4kN/m2

②脚手架及其附件荷载

钢管:

38.4N/m

a主梁跨中

水平杆:

(0.9+0.6)×

38.4=57.6N(每步设置)

扣件:

14.6×

2=29.2N(每步2个旋转扣件)

8.0m高支架单根立杆自重合计:

q2=38.4×

8.0+(57.6+29.2)×

8.0/0.6=1.465kN

b梗肋处截面

(0.6+0.6)×

38.4=46.08N(每步设置)

8.0+(46.08+29.2)×

8.0/0.6=1.311kN

③施工人员、机具、材料和其他临时荷载:

q3=2.5Kpa

④倾倒砼拌合物时产生的冲击荷载:

q4=4.0Kpa

⑤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q5=2.0Kpa

⑥模板系统荷载:

q6=2.5Kpa。

跨中截面每根立杆受力面积:

0.9×

0.6=0.54m2

梗肋处截面每根立杆受力面积:

0.6×

0.6=0.36m2

2计算公式

按概率极限承载力计算

即Sd(rgG;

rqΣQ)=1.2SG+1.4 

SQ

式中SQ:

基本可变荷载产生的力学效应

SG:

永久荷载中结构重力产生的效应

  Sd:

荷载效应函数

rg 

永久荷载结构重力的安全系数

rq:

基本可变荷载的安全系数

强度满足的条件为:

Sd(rgG;

rqΣQ)≤rbRd

式中rb:

结构工作条件系数

Rd:

结构抗力系数

SQ

3荷载计算结果

支架布置参数信息

序号

支架部位

立柱高度(m)

立柱横桥向间距(m)

立柱顺桥向间距(m)

顶板厚度(m)

混凝土自重(KN/m2)

1

跨中

8.0

0.9

0.6

1.20

31.20

2

梗肋根部

1.90

49.40

支架布置荷载信息

单根立柱自重(KN)

模板系统(KN/m2)

砼施工倾倒(KN/m2)

砼施工振捣(KN/m2)

施工机具人员(KN/m2)

1.465

2.5

4

1.311

荷载组合信息

分项组合

组合值(KN)

允许值(KN)

判断是否满足强度条要求

恒载1.2(KN)

活载1.4(KN)

23.60

6.43

30.02

32.9

满足

23.99

4.28

28.28

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各处立杆受力均小于32.9KN。

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4组合风荷载情况下支架强度计算

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可按下式计算

按照跨中和梗肋处分别验算

①跨中处截面验算

uz:

地面粗糙度按B类,支架高度8.0m时取1.0。

uz=1.0

us取值:

us=ustw=ust×

(1-ηn)/(1-η)

φ=An/A

An—杆件和节点挡风的净投影面积

A=L×

b支架的轮廓面积

An=(8.0+0.9×

14+1.08×

6)×

0.048=1.300m2

A=8.0×

0.9=7.20m2

φ=An/A=0.181

b/h=0.9/0.6=1.5<2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3.1—32η=0.899

ust=φus

uzw0d2=1.0×

0.4×

0.0482=0.0009216

H/d=0.6/0.048=12.5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3.1—36b取不利值

us=0.922

ust=φus1=0.181×

0.922=0.167

us=ustw=ust×

=0.167×

(1-0.8993)/(1-0.899)

=0.452

w0=0.4kPa

wk=0.7uzusw0=0.7×

1.00×

0.452×

0.4=0.1266kPa

MWk=wklah2/10=0.1266×

0.62/10=0.004102KN·

m

Mw=0.85×

1.4MWk=0.85×

1.4×

0.004102=0.00459KN·

φAMw/W=0.437×

4.89×

10-4×

0.00459/(5.08×

10-6)=0.193KN

N=1.2∑NGK+0.85×

1.4∑NQK+0.119

=23.6+6.43×

0.85+0.193

=29.26KN<Nd=32.9KN

②梗肋处截面验算

us=ustw=ust×

φ=An/A

An—杆件和节点挡风的净投影面积

An=(8.0+0.6×

14+0.85×

0.048=1.032m2

0.6=4.80m2

φ=An/A=0.215

b/h=0.6/0.6=1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3.1—32η=0.822

uzw0d2=1.0×

us=0.922

ust=φus1=0.215×

0.922=0.198

=0.198×

(1-0.8223)/(1-0.822)

=0.495

wk=0.7uzusw0=0.7×

0.495×

0.4=0.1386kPa

MWk=wklah2/10=0.1386×

0.62/10=0.00299KN·

0.00299=0.00356KN·

0.00356/(5.08×

10-6)=0.149KN

1.4∑NQK+0.149

=23.99+4.28×

0.85+0.149

=27.78KN<Nd=32.9KN

5刚度计算

已知钢管∅48×

3.5,I=1.22×

105mm4,A=489.3mm2。

按照以上计算钢管最大应力为:

σ=N/An=30.02×

1000/489.3=61.35(N/mm2)≤f=205(N/mm2) 

已知钢管截面应力σ=61.35(N/mm2),钢管长度取L=8.0m,弹模E=2.0x105MPa。

钢管竖向弹性变形量ΔL=σL/E=61.35x8.0/2.0x105=2.45mm

6屈服强度计算

10mm4,弹模E=2.0x105MPa,中间立杆间距0.6m,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μ=1.55。

则屈服强度Pcr=π2EI/(μl0)2=113.14kN>

30.02kN

屈服强度符合要求。

7稳定性计算

  已知采用∅48×

3.5,i=1.58cm,长度附加系数值取1.0,钢管的步距为0.6m。

l。

=1.0×

0.6=0.6m

λ=0.6×

100/1.58=37.97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ψ=0.946 

N/(ψA)=σ/ψ=61.35/0.946=64.85(N/mm2)≤f=205(N/mm2)

稳定性符合要求。

(三)模板计算

1.钢模板强度计算:

(取1m宽板,跨度0.3m)

面板截面抗弯系数为:

W=bh2/6=1.0×

0.0032/6=1.5×

10-6m3

b-板宽,h-厚度

惯性矩:

I=bh3/12=1.0×

0.0033/12=2.25×

10-9m4

板跨中弯矩M=qL2/8=74.18×

0.32/8=0.834kN•m

(q=1.2SG+1.4SQ=(1.2x(P1+P2)+1.4x(P3+P4+P5))x1=74.18kN/m,按照梗肋处计算) 

抗拉应力为:

σ=M/W=0.834/1.5×

10-6=55.6MPa<

205MPa

故符合要求。

(四)横向方木计算

(横向方木间距0.3m,跨度0.6m)

截面抗弯系数为:

W=bh2/6=0.1×

0.12/6=1.67×

10-4m3

b-截面宽,h-截面高度

I=bh3/12=0.1×

0.13/12=8.33×

10-6 

m4

跨中弯矩M=qL2/8=22.25×

0.62/8=1.001 

kN•m

(q=1.2SG+1.4SQ=(1.2x(P1+P2)+1.4x(P3+P4+P5))x0.3=22.25kN/m)

σ=M/W=1.001/1.67×

10-4=5.59MPa<

60MPa

2.横向方木挠度计算

fmax=5qL4/384EI=5×

22.25x1000×

0.64/(384×

1.1×

1010×

8.33×

10-6)=0.92mm<

l/400=2.25mm

(q=1.2SG+1.4SQ=(1.2x(P1+P2)+1.4x(P3+P4+P5))x0.3=22.25kN/m)

(五)纵向方木计算

(纵向方木间距0.6m,跨度0.6m)

W=bh2/6=0.15×

0.152/6=5.625×

I=bh3/12=0.15×

0.153/12=4.22×

10-5m4

跨中弯矩M=qL2/8=44.51×

0.62/8=2.003kN•m

(q=1.2SG+1.4SQ=(1.2x(P1+P2)+1.4x(P3+P4+P5))x0.6=

44.51kN/m)

σ=M/ 

=2.003/5.625×

10-4=3.56MPa<

60MPa

2.纵向方木挠度计算

47.32x1000×

4.22×

10-5)=0.45mm<

l/400=2.25mm

44.51kN/m)

故符合要求

五.设置剪刀撑

横向、纵向剪刀撑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通过扣件与碗扣架的立杆相连,当支架高度在10m以上时,每隔一排立杆设置一道横向剪刀撑,每跨设置2道纵向剪刀撑;

10m以下每隔二排立杆设置一道横向剪刀撑,每跨设置2道纵向剪刀撑。

六.施工注意事项

(一)支架预压

支架拼立好后采用超载预压工艺,支架预压采用袋装黄砂堆积法,用水准仪测出各断面点在堆载前、堆载后、卸去箱梁自重的50%重量后及全部卸载后支架的标高变化,以之为依据调整托座。

支架预压前将全部碗扣用铁锤打紧。

考虑梁体自重、地面下沉及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等因素影响,粗略调整好底模标高后进行配载预压,配载可以用砂袋或水袋,或二者相结合,加载重量不得小于梁体自重。

预压时间根据地质情况、梁体重量、支架类型等进行现场预压试验后确定,以支架不再出现沉降为度,一般要求预压时间为2~3d。

支架的变形及地基压缩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δ=δ1+δ2+δ3+δ4+δ5

     δ1——箱梁自重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δ2——支架弹性压缩量;

     δ3——支架与方木、方木与模板、支架与枕木之间的非弹性压缩量;

     δ4——支架基础地基的弹性压缩量;

     δ5——支架基础地基的非弹性压缩量。

通过预压施工,可以消除δ3、δ5的影响,则在底模安装时,其预拱度的设置按Δ=δ1+δ2+δ4计算,在模板的高程控制时加入预拱度数值。

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考虑到张拉时起拱, 

预拱度的设置要适当减小或不设预拱度。

(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应尽量采用分层浇筑,避免从一侧向另外一侧依次浇筑施工。

混凝土的振捣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间要适当掌握不要漏振也不要过振。

振捣棒不得撞击各种预埋件,避免其跑位。

钢筋较密处可以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小直径振捣棒功率低、作用半径小,注意适当延长振捣时间、加强振捣。

振捣顶、底板及翼缘板砼时要在棒头上作好振捣深度标记,严格控制好振捣深度,避免振捣棒触及模板。

混凝土浇注完后,马上用蓬布和塑料膜盖起来,根据气候情况,12小时内洒水养生,养护期不少于7天,在此时间内要保持砼面处于湿润状态。

(三)其他注意事项

1搭设前对碗扣件进行检查,检查碗扣件有无弯曲、接头开焊、断裂现象,否则要进行处理,无误后可实施支架搭设。

2事前要控制支架基础的高程,使得底座、上托悬出高度≯40cm。

3支架立杆位置放样需用全站仪放出主梁中心线,然后用钢尺放出底座十字线,并标示清楚。

4底座按设计的间距安放后必须用水准仪将底座螺栓调至同一水平面,安装第一层所有立杆和横杆,检查立杆的垂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搭设。

5现浇支架最关键的一点是支架的稳定,支架往往因为发生失稳壤成大祸,造成经济损失并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保证碗扣扣紧的情况下,当支架高度在10m以上时,每隔一排立杆设置一道横向剪刀撑,每跨设置2道纵向剪刀撑;

10m以下每隔二排立杆设置一道横向剪刀撑,每跨设置2道纵向剪刀撑,并用脚手架钢管将桥墩周围的碗扣架与桥墩连接起来,保证支架的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