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3112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9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pdf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pdf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pdf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pdf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pdf(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pdf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总第198期)103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毛军(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北京100875)摘要在当前的区域经济增长中,产业集聚十分重要,其与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日益明显,这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专业化人力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前提条件,它所带来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产业集聚区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产业集聚有利于专业化人力资本由专用性向通用性转化,促进区域内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竞争与积累,激发和带动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提升。

关键词产业集聚;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珠三角;长三角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一0209(2006)060103一08一、引言产业集聚现象古已有之,如今正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产业集聚(industrialagglomeration),也称“企业集群”(enterprisescluster),是指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生产活动在地理空间的集中现象。

这种集中给企业带来显著的外部经济效应,构成了一个具有共性和互补性的专业化企业生产网络,从而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快速组织生产,并产生外部经济,例如降低运输成本、共享市场和技术信息、减少信息搜寻成本等等,最终提高企业和整个产业的竞争优势。

从根本上说,产业集聚的实质是要素的集聚,其中也包括了人力资本要素的集聚。

在已有的文献中,波特(MEPorter)多次提到劳动者素质与产业竞争优势之间的相互影响,不过他只是将人力资本视为生产要素之一,从一般意义上进行阐述1(P70一81)。

而有些学者则进一步认识到产业集聚区内的非正式交流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方式23(P330一333)45(P10511o),还有一些学者着重分析了地方企业家对产业集聚的重要作用6(P163198)7(P85101)。

但浏览已有研究,系统讨论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之间互动关系的成果仍不多见。

那么,作为现代经济增长主要源泉的人力资本是如何影响区域产业集聚的形成的?

产业集聚又是如何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

本文拟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具体探讨。

二、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的相互作用机制产业集聚以产业内分工深化和生产迂回程度增加为前提。

从物的角度看,产业集聚是把生产产品的工艺环节分解成独立的生产过程,拉长初始投入与最终产出之间的链条,不断出现新的中间产品,形成了产品多样化。

这意味着生产迂回程度的增加。

从人的角度看,产业集聚将原来属于企业内部的分工转变成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分工,工人将越来越多的时间用于产品生产的某一环节,导致工人的专业化程度收稿日期2006一06一06作者简介毛军(1971一),女,福建省松溪县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博士后。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点项目“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力市场管理研究”(70233003)。

万方数据104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总第198期)加深,即其专业化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专业化生产水平,致使产业内分工不断深化。

由此可见,产业发展与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相互作用贯穿于产业集聚的整个动态调整过程。

(一)人力资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分析1专业化人力资本影响产业集聚的形成首先,专业化人力资本是产业集聚的必备条件,甚至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

对于任何一个产业来说,高素质的劳动力与专业化人力资本往往都是稀缺的要素。

当劳动力素质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时,企业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难以达到优化配置,企业的生产水平只能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造成生产能力的闲置。

反之,如果企业能够获得符合要求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那么人力资本就能充分发挥其对物质资本的互补性,推动生产能力的扩张。

而且,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分布会影响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

马歇尔就指出,技能型工人的分布与企业的区位选择会相互影响,“雇主们往往到他们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门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找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像他们那样的技能的地方去,因而在那里技能就会有良好的市场”L8J(P284)。

例如,跨国公司将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海外转移时,就并非一味追求劳动力的低成本,而是更多考虑了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员工素质。

其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以知识密集型部门的人力资本为依托。

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密集的地方。

例如,美国硅谷毗邻斯坦福大学,波士顿128号公路紧靠着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和林肯实验室等大公司的科研部门。

大学和研究机构是知识密集型部门,集中了大量的科技研究人员。

高新技术企业与这些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广泛的合作,大学或研究机构可以说是高薪技术产业的知识技术中心。

再次,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产业集聚形成的重要因素。

企业家对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最终决策权。

企业家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导致其决策能力的差异,由此必然影响到对企业区位选择正确与否。

在企业区位选择过程中,企业家需要充分了解和解读各方面的信息,在不同方案中进行权衡。

另外,产业集聚表现为大量中小企业的集聚,这同时也是企业家资源的集聚。

企业家的成功往往起到一种示范作用,会带动本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地区,并促进新企业的产生,这一产业也由此在该地区逐渐发展起来。

2人力资本是产业集聚区创新的基础产业集聚区以中小企业为主,竞争十分激烈,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集聚区要获得持续的产业优势,都需要不断创新。

而在企业投入的所有要素中,高素质技能型工人、研发人员、管理者和企业家所具有的人力资本是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是企业创新的关键。

就研发环节而言,研发人员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是R&D所有投入中最关键的因素。

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得益于研发人员知识创新和对新技术的推广。

有些大型企业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如贝尔加拿大企业设立了北方通讯、贝尔北方研究所,自主研发新产品。

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则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发产品,分享所拥有的特殊人力资本这一稀缺资源。

从生产环节来看,产业集聚区中产业分工更加细致,生产迂回程度增加,相当多的企业仅仅是产业链中的一环。

这种细致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了劳动的熟练程度,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

而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到技能工人创新能力的差异。

工人所具有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水平越高,他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越强,处理相关信息的水平也就越高,也就越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从而推动集聚区的创新活动日趋活跃。

从市场方面来说,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水平决定着企业家的创新能力。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其创新活动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的组织形式9(P737。

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是在竞争激烈、变动莫测的市场环境中把握机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企业家配置能力的体现。

集聚区内同一产业和相关产业的企业密集,竞争十分激烈,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利,就要及时把握市场机会,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生产。

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就越能有效搜寻和准确解读市场信息,积极进行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

万方数据毛军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105

(二)产业集聚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机制分析1产业集聚对专业化人力资本的“拉力”与“推力”效应所谓“拉力”效应,是指产业集聚推动专业化人力资本从一般专业化向特殊专业化提升。

产业集聚中分工更加细化,使工人将更多时间用于完成产品某一环节的工序上,在“干中学”中提高专业化程度。

同时,由于这种分工已经发展到企业间的分工,竞争的外在压力和追求利润的动力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中间产品的附加价值,这就要求工人应及时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小批量、多品种地不断进行产品和技术上的创新。

此外,产业集聚带来专业化人力资本的集中,也加剧了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竞争,迫使他们不断自我追加投资,使其人力资本水平从一般专业化向特殊专业化提升,以保持其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

而“推力”效应则是指产业集聚使专业化人力资本从特殊专业化“渗漏”为一般专业化。

产业集聚带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有些原来属于特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可能会知识老化,这部分人力资本就逐渐渗漏为一般化人力资本。

就如波特所说,专业性生产要素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生产要素如果不能持续升级和专业化,它对竞争优势的价值就会降低。

知识与技术型人力资源虽是提升竞争优势的两大条件,却也是贬值最快的两个条件”1(P75)。

因此,一般专业化人力资本和特殊专业化人力资本也存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

来自集聚区外的人力资本EF般专业化人力资本特殊专业化人力资本图1产业集聚对专业化人力资本的效应图1中A、B分别表示产业集聚区内一般专业化人力资本和特殊专业化人力资本。

原属于A的C经过人力资本投资提升成为特殊专业化人力资本进入B,这一过程反映了产业集聚对人力资本的“拉力效应”;D原来是B的一部分,由于不能符合产业发展的新要求退化成一般专业化人力资本,进入A,这体现了产业集聚对人力资本的“推力效应”。

E、F则分别代表来自集聚区外新加入的一般专业化和特殊专业化人力资本。

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兴起与发展。

不同类型人力资本运动得越快,说明集聚区内知识和技能的扩散、更新越快,产业发展越有活力,产业的竞争优势也越持久。

2产业集聚增强了专业化人力资本的通用性和特殊专业化人力资本的专有性专用性(specificidiosyncratic)资源是“指专门为支持某一特定的团队(企业)而进行的持久性投资,并且一旦形成,再改作他用,其价值将大跌”10。

显然,专用性资源的价值实现依赖于特定的企业。

当某一产业的企业分布比较分散时,专业化人力资本只有与特定的企业结合才能体现其价值,若离开这一企业,便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专业化人力资本的退出成本很高,从而具有较强的企业专用性。

而在整个集聚区内,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布局十分密集,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这一产业通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对专业化人力资本来说,其价值的实现所依赖的是整个产业,而非特定的企业。

显然,产业集聚削弱了专业化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极大地增强了其通用性。

而专有性(exclusive)资源指的是这样一些资源,一旦它们从企业中退出,将导致企业生产力下降、组织租金减少甚至企业组织的解体。

它们是一个企业或组织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基础,其所有者经常处于一个近似的卖方垄断市场上L10J。

当某种资源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时,该资源就具有某种“专有性”。

在产业集聚区内,一般专业化人力资本只具有通用性,而特殊专业化人力资本不仅具有通用性,而且还具有专有性,是企业竞争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万方数据106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总第198期)3产业集聚促进政府和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波特指出:

“一个国家想要经由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又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

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也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以及竞争优势将继续升级或被赶上的命运。

”1(P74一在产业集聚过程中,专业化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积极构筑本国或本地区产业的人力资本支持体系。

其具体措施有一些共同点:

(1)构建专门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支持系统。

(2)从组织层面上看,支持机构既有政府组织设立的,也有由民间机构自发形成的,还有官方和民间合作设置的。

如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在全国设立了由13万名经验丰富的退休人员组成的经理服务公司和950个小企业发展中心,以自愿或合同的方式为小企业家服务11(P138)。

(3)支持的方式或内容灵活多样。

有的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人才培养实施优惠政策并给予经费支持,有的由政府制定全国统一的培训大纲,更多的则以培训的方式举办讲座、讨论会。

4产业集聚对个体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从技能型工人来看,产业集聚带来产业分工细化、工艺过程专业化和精密化,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断提高。

而且,技能型工人之间的工作竞争,也要求个人持续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目前,学历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终身学习的观念开始兴起。

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学校后教育在人们的职业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

就企业家来说,产业集聚能激发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培养。

集聚区内地理的集中性使得企业间竞争行为更加直接,同时,由于集聚区内各企业只是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又必不可少。

企业之间竞争与协作的博弈形成更为复杂多变的市场状况,对企业家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迫使企业家不断自我充实,积极创新,寻找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

同时,产业集聚还提供了一个互动学习和创新依赖的平台,非正式交流成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

产业集聚区内的不同群体有共同的产业知识背景和相近的工作内容,而产业内分工使得他们的知识又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他们不仅有共同的兴趣点,也具有强烈的交流欲望。

在集聚区内,关于产业内技术、市场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大部分是以未编码的意会知识方式存在。

这种知识和信息的溢出具有空间局限性12(P14”,因此非正式交流成为传播隐含经验类知识、未编码知识和许多编码知识的重要途径3(P331)5(P10511o)。

人们通过闲谈、非正式讨论、聚会等方式相互学习,获取重要的技术和市场信息。

这种交流不仅锻炼和提高人们搜寻、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也使生产经验的传播和技术扩散更加迅速。

三、珠三角、长三角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珠三角、长三角逐渐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尤其是在这两大区域形成了显著的产业集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传统产业集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

前者包括在当地传统行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村、专业镇,主要以浙江的“一乡一品”、“一县一业”为特征的“块状经济”及广东的专业镇为代表。

至2001年6月,浙江省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形成了“块状”特色经济,年产值超亿元的区块有519个,年产值超50亿元的区块有29个L”j,块状特色经济总产值5993亿元,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014(P55)。

后者则是在依靠政府扶持和吸引外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上海与江苏的苏州一带以及广东的东莞和深圳。

从产业特征来说,前者属于产品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后者则是高技术含量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一)珠三角、长三角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集聚1人力资本对传统产业集聚形成的影响第一,历史积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为传统产业集聚准备了条件。

珠三角、长三角在历史上就是我国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当地人普遍讲实干,积极追求物质财富的创造,家庭作坊式的手工业生产十分普遍,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各自的产业基础,积蓄了一定数量的能工巧匠。

这些能工巧匠所凝结的专业化人万方数据毛军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107力资本后来成为该地区产业集聚形成的重要基础。

例如,浙江宁波从20世纪初开始就在服装制作领域享有盛名,建国后开始发展现代服装工业,到20世纪70年代末产业规模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以后,宁波依靠上海和海外市场,大力兴办服装产业,出现了大批小规模服装企业,并培育出如杉杉、雅戈尔、罗蒙、培罗成这样的国内知名服装品牌。

由此可见,正是依赖历史上形成的产业基础,某些区域储备了一定规模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因而在改革开放后,这些地区能够迅速组织起当地的资源发展传统产业,并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第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传统产业集聚注入活力。

传统的产业集聚区主要生产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中低档产品。

在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专业化人力资本不断积累经验,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并在生产技术和工艺方面改进和创新,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例如,浙江秀州南汇镇成功地将原来的有梭织机改造成更为先进的喷水织机,降低了设备更新投入,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使这一改造方法得到迅速的推广15(P12”。

第三,丰富的企业家资源对传统产业集聚兴起的作用。

珠三角、长三角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了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文化。

宋明以来浙南盛行的永嘉学派“功利与仁义并存”的价值观以及瓯越文化中的敢于冒险和善于应变的精神,成为这一地区企业家精神的文化根源。

作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和主要分布地带,广东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频繁培育出广东人务实创新的人文精神。

历史地看来,丰富的企业家资源正是广东、浙江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2人力资本水平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实施的“863计划”和“火炬计划”,目前我国已建立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其中有31个位于东部沿海地区12(P153)。

我国最早兴建的苏锡常火炬带就分布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四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6(P17”,它们基本上都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和光机电一体化的产业多元化园区。

对于高技术企业来说,产品的研发是整个产品价值链中最为核心的环节,它高度依赖于特殊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存量。

研究表明,在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的诸多因素中,智力密集度位居第一3(P183)。

由于存在缄默知识和知识本身的粘性,知识溢出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创新发明活动倾向于产业集聚。

高新技术园区是创新活动的产业集聚地,正是因为知识溢出的地域性,聚集在一起的高技术企业才有更便利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更多的创新动机3(P147,151)。

这里,我们以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SE)人数衡量高技术产业的特殊专业化人力资本水平,以新产品开发项目(PNP)数量和专利授权数(PAG)衡量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分析1998、2000、2002年各地区相关数据,发现:

第一,我国高技术产业特殊专业化人力资本水平和创新能力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分布密集的地区,新产品开发项目和专利授权数也十分可观(见表1)。

这充分证实了特殊专业化人力资本在高技术产业集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表l高技术产业特殊专业化人力资本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相关系数(1998、2000、2002年)资料来源:

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3)第240、249、255页数据计算第二,我国高技术产业特殊专业化人力资本水平和创新能力地区分布不平衡,而且还出现加剧趋势。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SE、PNP还是PAG,极差和标准差值很大并继续趋于增大。

从这三项指标相对值来看,在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中珠三角、长三角表现得十分突出,两区域占全国比重之和从接近13到超过60不等。

万方数据108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总第198期)SEPNPPAG329136624065259156613615459546993341033163818451810175727927761874124316911334149315671996129418511927143638254765资料来源:

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3)第240、249、255页数据计算当前,许多高技术产业研发机构在长三角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以上海和江苏七市、浙江六市构成的小长三角。

例如,上海高科技园区集中了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摩根国际生命科学中心、上海交大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大批研究开发机构。

这些研发机构之所以能够落户小长三角,不仅仅因为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更主要的原因是上海及周边城市是我国科技实力最雄厚的地区,集中分布着一千多家科研机构,四百多所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科研技术人员达一百五十余万人。

广东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总体实力虽远远不如上海和江浙,但是依托企业组建的科技机构数量也比较可观(见表3)。

而且,从1995年以来的高技术产品专利授权数来看,广东也是独占鳌头,并仍然呈上升趋势(见图2)。

表3珠三角、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科技机构数及占全国比重单位:

家资料来源:

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3)第260页计算图2珠三角、长三角高技术产业专利授权数占全国比例相对于产品的研发,高技术产品的生产环节对特殊人力资本的依赖有所减少,但由于产业的特殊性,生产环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依然较高。

因而,一般专业化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也不容忽视。

以PC制造业为例。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许多港台的电子及通信设备企业和PC制造企业投资广东、福建,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东东莞和深圳的电子通信和电子计算机配套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也培养出一批熟练的技能型劳动者。

但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水平和产品质量不高,对港台企业的产业662孔孙鹄踮”28124O422鹪卯弘坨弱昌8捣M,02295弘眩w鸭毗鸲睨毗均加加珀加均加加万方数据毛军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109配套能力弱,因此台资PC企业前往东莞投资,多数是台湾企业协力外包网络的整体迁移,台资企业采购本地化程度比较低。

此外,由于东莞高等院校较少,教育和培训力量不足,且企业研发人员流动性很大,高素质人才比较短缺。

而此时长三角凭借浦东开发的契机,也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上海及周边城市积极吸引外资,以台商为主的IT制造企业从珠三角和闽南大举北上长三角。

2001年仅苏州吸引的台资就高达82亿美元,占当年台湾对大陆投资总额的15,其中23是IT企业L17J。

究其缘由,主要是因为上海、苏州劳动力整体素质较高,节省了企业的培训成本,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本土化比例也大大提升。

而且,当地企业整体技术水平较高,产品质量较好,因此台资企业也增加了当地采购份额。

(二)珠三角、长三角产业集聚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1产业集聚促进了地方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产业集聚导致对专业化人力资本需求的提升。

从企业来说,获得符合企业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具有一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劳动力,无疑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其他要素的产出效率。

而地区教育的主要经济功能是培养本地区主要产业所需要的技能型工人。

因此,产业集聚对技能型工人的大量需求,为地方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随着服装、电子、计算机等产业集聚的形成,广东针对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成立了电子信息、机电、计算机、服装等骨干专业研究中心。

广东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也从中央和省两级办学发展为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不少中心城市纷纷设立高等院校,如深圳大学、五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并出现了很多私立专科学院。

这些学校开办了社会急需的专业,为当地企业培养了大量的紧缺人才,极大地推动了地方产业的发展。

浙江的一些产业群也参与地方教育,创建民办中、高等专业院校,建立各种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或与当地的职业技术教育部门合作,培养本产业所需的专业化人力资本。

宁波就斥资近五个亿筹建了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宁波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