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3936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84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注册测绘师复习总结.pdf

案例分析总结目录测绘师案例分析总结之制图篇.2昆仑派第一式:

套框法.2昆仑派第二式:

资料选取.3昆仑派第三式:

要素编绘.4第三式外式:

要素编绘作业流程.5昆仑派第四式:

专题图表示方法.6第四式外式:

如何表达专题要素.7测绘师案例分析总结之GIS篇.8武当派第一式:

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流程.8武当派第二式:

基础数据入库流程.9武当派第三式:

属性挂接空间信息.10武当派第四式:

空间分析.10测绘师案例分析总结之大地测量篇.12崆峒派第一式:

GPS处理流程.12崆峒派第二式:

选点.12崆峒派第三式:

坐标系转换.13第三式外式坐标转换关系建立.14崆峒派第四式:

水位改正相关.14崆峒派武学心经.15测绘师案例分析总结之摄影测量篇.16峨眉派第一式:

航空摄影基础心法.16峨眉派第二式:

像片控制测量.18峨眉派第三式:

空中三角测量.19峨眉派第四式:

立体测图.20峨眉派第五式:

DOM生产.22测绘师案例分析总结之DLG采集篇.23结后语.25测绘师案例分析总结之制图篇昆仑派第一式:

套框法公式:

制图比例尺分母精确值=Max【实地宽/图纸宽|实地高/图纸高】例题(会这一题其他相关题目都应该会了)已有资料:

城区制图,城区东西宽12km南北长8km图纸使用310X200问:

城区图制成横版还是竖版比例尺为多少答:

由于该市东西宽12km南北长8km适宜选择横版宽比例尺12x106/310=3.871x104长比例尺8x106/200=4.0x104由于4.0x1043.871x104需选用较小比例尺以覆盖制图范围所以比例尺适宜为1:

4W套框法属于地图比例尺的选择,之前出现频繁,但近两年已经真题没有出现,需要复习全面,其他制图相关内容如地图分幅、地图编号、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选择(套框法)、地图定向、坐标网选择,需要再多熟悉一下。

昆仑派第二式:

资料选取要知道怎么选取资料,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编绘地图,编绘地图就是拿一堆数据源(DLGDOM交通图旅游图行政区划图景点图等等,这些数据源根本就不是为了编图而生产的,所以肯定有很多地方不符合要求)去编写一幅地图,首先第一步就是选取数据源,再次就是制图综合,最后整饰出图。

选取XX(比如2015年生产的1:

2000dlg)作为编绘某地图的基本资料选取SS(比如2017年的交通图)为补充资料,用于更新XX的某要素(道路)选取MM为参考资料,用于参考其中的要素表达方法(老图,但比例尺差不多)用于校验要素表达的正确性(新图,但比例尺不适合)选取技巧基本资料:

要素齐全,但现势性低,且比例尺与坐标系与目标编绘地图的接近补充资料:

要素单一,但现势性高,一般用于更新补充资料参考资料:

要么比例尺太大,要么现势性太差,要么就是图纸资料无法被编辑,只能看不能用,总之有大毛病的只能当做参考资料。

昆仑派第三式:

要素编绘地图编绘比较难,没有固定答案,而且教材上写的那几个要素编绘完全不能看,无法灵活运用到实际真题案例当中。

所以比起套路,更重要是会套题干,题干上有什么要求,一定要一个字不漏地写上去!

其次再是套路里的话。

以下重点编绘要素方法仅供参考。

居民地:

大比例尺居民地:

以平面图形表示,平面图形的形状化简与概括要与实地形状相符。

正确反映居民地内部通行情况正确反映街区图形平面特征正确反映街道密度和街区大小对比正确反映居民地外轮廓图形小比例尺居民地:

以圈形符号加名称注记表示应优先表示重要居民地圈形符号的大小与居民地等级相适应圈形符号应定位准确,通常定为于居民地区域中心居民地名称应尽可能靠近圈形符号,不应压盖与居民地联系的重要地物(道路)道路:

重要的道路优先选取(例如国道、省道、城市主干道)特殊意义的道路优先选取(如大比例尺中通往居民地的唯一道路,作为区域分界的道路)道路的选取与居民地相适应(居民地等级高道路也高,居民地密集道路也密集,居民地分散道路相应也会分散)正确反映道路网平面图形结构特征,同时需要表示道路类别、等级。

道路要素发生矛盾冲突时应优先表示高等级道路,对低等级道路采取位移或删除的方式处理。

注意:

实际答题时千万不要默写上面内容,比如问:

本项目中道路如何选取答:

重要道路优先选取,特殊意义的道路优先选取评卷:

0分正确回答方式:

国道、省道、城市主干道全部选取,乡道部分选取,选取通往居民地、景点的唯一道路,同时道路的选取注意与图上居民地相适应。

解析:

一定要结合题干写具体内容,千万不要背诵,切忌内容空泛,以题干为核心。

第三式外式:

要素编绘作业流程编绘作业流程可能也叫编绘作业步骤,总之不是如何编绘!

而是问我们要干编绘这个事,需要怎么一步步来,列出步骤。

之前没有考过,但是15年、16年连续考,主要回答如何进行资料选取与利用,需要重视,是资料选取的升级版。

步骤1.资料选取2.资料更新(比例尺、现势性达到要求)3.制图综合4.符号和注记配置5.整饰出图简答样例:

1.选取2015DLG中道路数据并利用2017年导航路网数据更新现势性至2017年2.选取国道、省道、部分乡道,并对道路进行制图综合,使其符合1:

150W比例尺的道路显示要求3.为道路配置显示符号与注记、最后整饰出图,完成交通地图的编绘工作昆仑派第四式:

专题图表示方法答题框架1.选用什么数据作为专题表达的地理数据(如全国行政区面图层、全国城市位置点图层)2.选用什么数据作为专题表达的专题数据(如全国人口统计表、城市GDP统计表)3.选用什么方式作为专题表达的方式(如分区统计法、定位图表法-饼状图)4.如何表示(在人口越多的区域颜色越深,在GDP中哪个产业比重越高,饼状图显示比例越大,注意把关键字段名称写出来)例题:

已有资料:

1.A省内县级行政区划数据2.A省内各县级人口统计数据(如张县:

60W人,李县:

35W人)问:

使用何种专题表达方法表达A省的人口密度,如何表达答:

1.选用分级统计图表法表达A省的人口密度2.选用A省内县级行政区划数据作为专题表达的地理数据3.选用A省内各县级人口统计数据作为专题表达的专题数据4.具体表达方法见下面各专题常用表达方法汇总第四式外式:

如何表达专题要素注:

其实各种专题表达方法都能做人口统计,只有适合不适合,以下内容为了演示各种专题方法的表达方法套路,统一以表达人口统计为样例,具体操作请以实际题干要求为准。

请问如何用定位符号法表达人口统计:

1.以定位符号为表达方式2.根据区域内人口数量的大小,调整符号大小,人口数量越高,符号形状越大3.符号配置在区域范围内中心点。

请问如何用定位图表法(分区统计图表法)表达人口统计:

1.以柱状图为表达方式2.根据区域内人口数量的大小,调整显示数值,人口数量越高,数值越高3.图表配置在区域范围内中心点(如果配置在居民地符号附近不要压盖居民地符号)。

请问如何用分区统计图法(分级设色法)表达人口统计:

1.以分级设色为表达方式2.根据区域内人口数量的大小,调整显示颜色,人口数量越高,颜色越深3.注意调整各级颜色的对比性,尽量平滑过渡。

套路:

1.以X为表达方式2.根据X调整X,X越,X越3.注意XXX小知识,各种统计图表选用情况:

柱状图表示具体数量对比(2015、2016、2017人口数量)饼状图表示比例关系(2017人口男女比重关系)折线图表示变化率(2015、2016、2017三年人口增长率)测绘师案例分析总结之GIS篇武当派第一式:

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流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1.确定更新策略(指出更新的内容与更新的范围)2.变化信息获取(一般是新DOM套合老旧DLG生成外业调查底图进行外业调绘)3.变化信息采集(外业采集、摄影测量、采集车等等,属性信息使用外业调绘或者资料)4.现势数据生产(对新增、消失、变化等信息进行处理,整合到要素层)5.现势数据入库(使用最新的数据对数据库进行更新)专题地理数据更新流程1.数据准备底图+专题数据=调查底图2.外业采集收集专题数据(外业调绘)3.内业更新内业编辑制作更新数据4.入库将数据入库更新电子地图数据生产流程1.数据源准备(注意处理现势性更新、坐标转换、投影变换、格式统一)2.内容提取3.模型重构4.规范化处理5.符号化表达6.地图整饰7.瓦片生产8.脱密处理导航数据生产流程1.生产计划编制2.公共情报信息收集3.情报信息初步处理4.实地采集采集:

道路(等级、路宽、方向、名称、通行信息)、兴趣点不得采集:

公路的路面材质,隧道的高度与宽度,桥梁的限高、限宽、载重、坡度不得采集:

控制点、管线管道、植被覆盖信息、行政区划线5.数据库制作6.逻辑检查7.产品检测8.保密处理9.数据审查10.数据转换和编译11.产品发布武当派第二式:

基础数据入库流程1.数据预处理:

现势性更新、坐标转换、投影变换、格式统一2.数据预入库:

将整理的数据按照数据库建设标准,入库到相应要素层中3.数据处理:

主要是图幅物理接边,保证几何对象唯一,不存在冗余对象,各种路网保证在数据全范围内连续无缝。

4.元数据整理入库:

入库过程中将元数据修改、合并、汇总,产生元数据入库。

5.质量检查:

接边质量检查、入库武当派第三式:

属性挂接空间信息1.数据准备(注意处理现势性更新、坐标转换、投影变换、格式统一)2.表格数据利用:

以表格数据T为属性模板,创建要素图层ST,属性项包括XXX(表格数据中的属性从题干中抄过来)以及坐标(x,y)3.空间图层利用:

使用S图层的X字段作为关键字与ST图层中的X字段进行关联匹配,提取S图层中的坐标(x,y),到要素图层ST完成创建例题已有资料:

1.2016年全市范围内地名地址数据,包括坐标(x,y),地名、门牌号等属性2.全市范围内的景点的表格数据,包括景点名称、景点介绍、门票价格、门牌号问:

如何利用表格数据制作景点专题空间数据层答:

数据准备:

提取2016年全市范围内地名地址数据提取全市范围内的景点的表格数据景点表格数据利用:

以景点表格数据为属性模板,创建景点专题空间数据层景点专题空间数据层的属性项包含门牌地址、景点名称、景点介绍、门票价格以及坐标(x,y)地名地址数据利用:

使用地名地址数据中的门牌号字段作为关键字,与景点专题空间数据层中的门牌号字段进行关联匹配。

提取地名地址数据中的坐标(x,y),到景点专题空间数据层,完成景点专题空间数据层的创建。

解析:

黑色加粗都是题干原文内容,此类题目答题要点就是用题干里的话来回答题目的提问,自己只需要添加少量语言进行组织即可。

武当派第四式:

空间分析1.图层准备(注意处理现势性更新、坐标转换、投影变换、格式统一)2.提取图层13.空间分析(如缓冲区)分析得到图层k4.提取图层2与图层k进行空间分析(如叠加分析)得到图层s5.图层s即Result真题中常见的空间分析:

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注意设置缓冲半径)、最短路径分析(需要路网数据)、淹没分析(需要DEM数据)例题1已有资料:

1.全市范围内中小学用地范围数据,面图层2.全市范围内网吧经营场所数据,点图层问:

如何检索出全市范围内在学校200米之内开设的网吧答:

第一步,利用中小学用地范围数据,设置半径200m生成缓冲区第二步,利用缓冲区与网吧经营场所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检索出落入缓冲区内的网吧得到全市范围内在学校200米之内开设的网吧。

例题2已有资料:

1.全市范围内医院坐标,点数据2.全市范围内交通路网数据,路网数据3.全市范围内公交站数据,点数据问:

如何检索出全市距离每家医院最近的公交站答:

第一步,利用医院坐标数据得到每家医院的坐标点第二步,利用交通路网数据与公交站数据对每家医院的坐标点进行最短路径分析,得到距离每家医院的公交站测绘师案例分析总结之大地测量篇崆峒派第一式:

GPSGPS处理流程1.数据准备:

数据格式统一,录入必要参数2.基线解算:

对基线精度、同步环、独立环、重复基线闭合差、较差进行检核(比如11年真题里有几句基线解算的描述,抄一下题干到这里来)3.WGS-84下无约束平差:

题干中有写剔除粗差就在这里写一下4.2000(或80)坐标系下约束平差(约束平差注意指定平差基准,引入题干里给的起始数据,如3个国家点)5.精度评定并处理结果崆峒派第二式:

选点通俗要求:

地面稳固、交通方便、视野开阔远离水源(题干有海边、水源要写)远离高大建筑物(题干有建筑物密集区要写)远离无线电发射塔、震动源、地质松散区(题干里出现类似干扰源要写)崆峒派第三式:

坐标系转换基本概念高斯坐标:

平面上的x,y坐标大地坐标:

椭球上的B,L正常高:

h,用水准测量得到的结果,与平面坐标x,y配对,起算面:

似大地水准面大地高:

H,用GPS测量得到,与大地坐标B,L配对,起算面:

参考椭球高程异常:

=Hh似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的差距四参数转换模型:

需要最少2个重合点解算4个参数(2平移1旋转1缩放)七参数转换模型:

需要最少4个重合点解算7个参数(3平移3旋转1缩放)同一坐标系坐标形式的转换(需要知道椭球参数)二维坐标形式转换:

高斯(x,y)大地(B,L)三维坐标形式转换:

空间直角坐标系(X,Y,Z)大地坐标系(B,L,H)不同坐标系下的转换(需要借助转换模型)空间直角坐标系(X1,Y1,Z1)空间直角坐标系(X2,Y2,Z2)例题已经有资料:

1.A点在1980坐标系高斯坐标(x,y,)正常高h高程异常2.4个具有1980与2000的重合点坐标问题A点在2000坐标系下大地坐标(B,L)与大地高H答案:

1.选取重合点,建立转换模型(七参数)2.高斯反算获取A点在1980下的(B,L)19803.根据=Hh获取A点在1980大地高H19804.将(B,L,H)1980通过七参数经由空间直角坐标形式转换到(B,L,H)2000第三式外式坐标转换关系建立1.选取点位资料(选取4个重合点坐标,重合点转换为空间直角坐标)2.确定转换模型(建立七参数转换模型)3.计算转换参数(3个平移3个旋转1个缩放)4.分析残差(去除不符合精度要求的重合点)崆峒派第四式:

水位改正相关例题(会这一题其他相关题目都应该会了)已有资料:

验潮站辅助水准点高程6.406水尺零点与辅助水准点高差11.806理论深度基准面在平均海面以下1.93问:

验潮读数为6.27时答:

做这类题一定先要在草稿纸上画个图,清晰明了。

另外注意水位改正肯定是负值V=11.806-6.406-1.93-6.27=-2.8m崆峒派武学心经心经1:

GPS公式基线测量误差公式:

=2+(bd)2应用,接收机精度1+5PPM基线长5km求上公式参数解:

a=1b=5d=5(实质上b有个10-6与长度的km正好抵消)同步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公式:

Wx35Wy35Wz35异步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公式:

Wx3Wy3Wz3(n为环的边数,所以基线选取要求1.独立2.闭合3.质量好4.较短5.异步边少)复测基线长度差公式:

Ds22心经2:

GPS同步环参数计算例题(会这一题其他相关题目都应该会了)已有资料:

三等网、10台机器、点连式、37个C级点问:

计算GPS同步环参数答:

n=37N=10k=1同步环个数T=()=4Ceil向上取整单环基线数=()=45单环独立基线数=N-1=9总基线数=同步环个数X单环基线数=180总独立基线数=同步环个数X单环独立基线数=36总必要基线数=n1=36多余基线数=总独立基线数-总必要基线数=0测绘师案例分析总结之摄影测量篇峨眉派第一式:

航空摄影基础心法航摄季节与时间选择原则:

1.避免与减少地面覆盖物(冰雪、植被、沙尘)对摄影的不良影响2.具有充足的光照度、避免过大的阴影航摄相机选择原则:

1.大比例尺单像测图(制作正射影像),使用常角摄影机(焦距较长,减小投影差)2.立体测图,使用宽角摄影机(焦距较短)航摄摄区划分原则:

1.分区地貌特征应尽量相同2.分区地形高差不大于1/4相对航高,或1/6(当航摄比例尺大于7000)3.在符合地形高差条件下,分区尽量划大航摄数学基础:

1.航摄比例尺S=相机主距f/相对航高H2.分区摄影基准面H=(Hmin+Hmax)/23.基线长度B=(1-航向重叠度)X摄影比例尺分母4.航线间隔D=(1-旁向重叠度)X摄影比例尺分母5.单航线影像数=Ceil单航线长度/基线长度6.分区航线条数=Ceil分区宽度/航线间隔7.分区总像片数=Sum单航线影像数8.分区总模型数=分区总像片数-分区航线条数9.最高点航向重叠=航向重叠度+(1+航向重叠度)X(基准面最高点)/相对行高航摄质量保障1.飞行记录:

像片倾角、旋偏角、航线弯曲度、太阳高度角、航高差均不得过大重叠度符合要求。

2.像片质量:

清晰、层次分明、颜色饱和、无坏点色斑、无大片云影遮挡航摄成果提交1.技术设计、技术报告2.航片原片与航片索引文件(接合表)3.航摄相机检定文件4.飞行记录峨眉派第二式:

像片控制测量像片控制测量是在航摄任务完成后,为获取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进行的外业工作。

像片控制测量点位布设1.全野外布点(综合法:

隔片四角点布设、立测法:

像对六个标准点位布设)2.非全野外布点(区域网布点,区域网:

从航摄分区一片很大的区域中划分出一片小区域,用于空三加密)像片控制点在像片上选点要求:

1.在像片上应该选择清晰易判别的明显目标点作为像片控制点2.像片控制点应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片重叠范围内3.像片控制点应离像片上测量标志一定距离,否则影响立体判读4.像片控制点应离像片的边缘一定距离5.平面控制点的点位目标应选择细小线状地物交点、明显地物折角顶点(道路交叉口)6.高程控制点的点位目标应选在高程变化较小的地方(圆山头)峨眉派第三式:

空中三角测量空中三角测量是在外业控制点布设完成后,为获取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恢复每张像片摄影瞬间在地面坐标系的空中位置与姿态而进行的内业工作。

流程:

1.资料利用必须:

影像数据、外业控制点可选:

GPS(POS)数据、数码像片需内定向参数2.内定向获取框标点量测坐标可选:

数码像片无需内定向,使用胶片则需要3.相对定向确定两张像片的相对关系,获取5个相对定向元素,需要至少6对同名点4.绝对定向确定像片(像对)在空中的位置姿态,获取7个绝对定向元素,需要至少2个平高点,1高程点,且它们不能在一条直线上原理:

空间后方交会5.可选:

联合平差,GPS辅助、POS辅助情况下需要6.成果获取影像像片的外方位元素空三方法区分:

航带法:

对区域网中整条航线上的像对逐一进行相对定向,再对整条航线绝对定向独立模型法:

对区域网中每个像对近相对定向,再对每个像对绝对定向光束法:

对区域网中每张像片根据共线方程直接求解外方位元素,精度最高峨眉派第四式:

立体测图立体测图是在空三加密完成后,构建立体相对,获取DLG成果的工作常规流程(先内后外)1.资料准备(原始像片、空三成果)2.构建立体相对(VirtuoZo里叫核线影像生成)3.立体作业环境下DLG数据采集(地貌高程信息通常通过同名匹配自动完成生产DEM)原理:

空间前方交会4.外业调绘与补测(DLG套合影像生成外业调查底图)5.矢量数据编辑(外业成果整合,接边处理)6.成果输出(矢量地形图,分层建库数据)7.质量检查8.验收、提交成果立体测量质量检查内容1.空间参考系:

大地基准、高程基准、地图投影2.精度:

几何精度、属性精度3.完整性:

地图要素、地物要素4.逻辑一致性:

属性一致性、拓扑一致性、格式一致性5.表征质量:

地图表达、符号、注记、图面整饰6.附件质量:

技术设计、技术总结、验收报告立体测量成果提交内容1.DLG图幅数据文件2.图幅结合表3.元数据文件4.技术设计、技术总结、验收报告了解立体测图生产流程:

先内后外:

1.外业控制测量2.内业空三3.内业立体采集4.根据内业生成的DLG与DOM套合形成调绘底图,用于补测新增变化5.内业编辑成图先外后内:

1.外业控制测量2.外业像片调绘3.内业空三4.根据外业的调绘片进行内业立体测图5.内业编辑成图。

神秘人解析:

早些年的时候,内业仪器少又贵,人力却相对便宜,大家等不了内业完成,先出去把外业调绘做了。

再一个当时飞机上又没有POS,所以外业需要布设的像片控制点比较多,所以本来就要全测区到处跑做像控,不如连调绘一起做了。

最后像片分辨率又不高导致判读不准,需要调绘的地方比较多,迟早要出来到处调绘,不如现在就出去调绘。

多种原因导致需要先外后内,而且没有像片底图出去调绘难度非常大,调绘成果也不见得那么好。

综上所述所以先外后内,可见先外后内是比较老的作业方式。

先内后外的原因:

现在计算机精度又高而且不值钱了,人手一台,天天对着电脑,现在是人精贵,跑不起。

而且有了POS,外业基本不用设置太多控制点,不可能把摄区都跑一遍。

最后成图精度高,判读也越来越准,外业只需要少量补测与调绘即可完成。

所以先内后外,可见先内后外是比较新的作业方式。

了解DEM:

DEM表示的是地貌,而地貌一般很多年都不怎么变化(谁没事去挖山填沟),所以DEM更新的在实际生产中并没有更新地那么频繁,DEM的采集考试中案例里比较少。

但是DEM的应用出现了好几次(案例真题出现了工程应用(土方计算)、生产DOM、晕渲图制作、淹没分析等等),所以比起生产DEM,应加深对DEM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峨眉派第五式:

DOMDOM生产DOM是在空三加密完成后,根据现有成果,获取DOM成果的工作。

常规流程1.资料准备(原始像片、空三成果、DEM成果)2.原始像片纠正(利用DEM对原始像片进行数字微分纠正)纠正范围尽量选取像片中心并保证与邻片有一定重叠度以便进行镶嵌3.匀光匀色调整纠正后影像的明暗,缩小色差,处理后不应有痕迹残存4.可选:

影像融合(遥感影像用全色(高精度)+多光谱(红绿蓝)融合=真彩色)5.影像镶嵌(多个DOM根据重叠区域,拼成一整块)镶嵌线应避开高达建筑和影像差异明显区域,尽量选择沟、河、路、渠等线状地物,处理后不应有痕迹残存,镶嵌过渡自然清晰。

6.图幅裁切(将一整块拼接后的DOM,按照图幅范围进行裁切,形成产品)保证相邻图幅色彩、色调、对比度的一致性7.质量检查8.验收、提交成果DOM质量检查内容1.空间参考系:

大地基准、高程基准、地图投影2.位置精度:

平面精度3.影像质量:

DOM分辨率,色彩质量、信息是否丢失,裁切范围4.逻辑一致性:

文件组织、命名5.附件质量:

元数据、技术设计、技术总结、验收报告DOM成果提交内容1.DOM图幅数据文件2.图幅结合表3.元数据文件4.技术设计、技术总结、验收报告测绘师案例分析总结之DLG采集篇从2012年开始开卷第一题(2011年是第二题)必定是DLG数据采集,本篇把DLG知识点结合真题进行总结,以提问回答的方式进行汇总,DLG采集本身不难,就前两年的题目来看基本考察大比例尺测图,就最近两年的真题来看,考题与地图制图题非常相似,关键点在于充分利用题干给出的已有条件,合理的进行采集方案设计。

DLG要素大类有哪些(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水系、地貌、植被与土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