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 V.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44226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 V.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 V.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 V.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 V.docx

《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 V.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 V.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 V.docx

“数字化”教学向我们走来

——评彭华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各位领导、老师:

上午好!

下面我就彭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目标导读

彭老师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学生“起点”,带领学生经历“感知策略——建构策略——内化策略”的过程,达成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通过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借助平台的“聚焦”与“互助”等功能,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促进同伴互助学习,进一步进行生命化课程资源开发。

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二、教材解读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列表和画图来解决问题,对这两种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已经有了体验和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不能直接从外部输入,只能在方法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体验获得,而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获得的意识与感受。

学生从第一段无序列举、个别列举到第二段的有序列举、全面列举,再到第三段的切题列举、分类列举,但其基本思想不变,即把事情发生的情况一一列举出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让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就更容易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

三、教学流程

纵观全课的流程:

开放导入,引出策略;核心推进,感知策略;多元变式,提升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事无巨细地讲解,也没有不负责任地放手,而是引导学生整理信息、操作活动、选择策略、尝试列举、讨论思路、优化策略,让每个学生亲身经历“一一列举”策略的形成过程,获得丰富的策略体验。

学生从无意识地列举到有意地运用策略解决问题,转识成智,实现策略教学的根本目的。

四、教学特色

1.策略价值,彰显自然。

在策略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感悟到策略的价值,当他们体会到学习的这种策略对于解决问题有价值的时候,学习兴趣和热情自然就产生了。

在本案例课始——彭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导入“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你能设计一种围法吗”教师在此设计开放式问题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然而然产生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然后在平板上着手表示出来。

课中——动手操作,学习指南:

“先想一想会有哪些不同的围法然后把每种围法用你喜欢的方式完整地记录下来。

”随着问题情境的推进,由一种围法拓展到多种围法,不同资源直观对比,逐步凸显出“一一列举”在解决问题时的优势,既不重复,也不遗漏,从而形成用“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积极心向和由衷认可。

2.策略操作,便捷有效。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动手操作则是他们思维的纽带。

彭老师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利用数字化学习方式改善学生原有的课堂学习状态,在教学中安排多次“人机互动”活动。

例题1设计了“算一算、画一画”的活动:

18根1米栅栏可以围成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花圃又如例题2的教学方式有所改变,由起初的“先扶后放”变为“先放后扶”,但是仍然借助于数字化平板,允许学生学习途径多样化,通过“独立尝试——同伴互助——自我修订——交流完善”的数字化学习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分享的能力。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便于学生直观操作,也有利于教师第一时间掌握所有孩子的研究成果,并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直接、具体、有针对性的指导,分析和比较,既共享了资源,又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课尾部分,彭老师通过程序化设计练习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并给予全课积分,再次激发学生数字化学习乐趣,尽可能地使策略操作走向便捷,这样学生才更加愿意使用策略。

3.策略形成,建模过程。

在教学时,我们希望通过数学建模,帮助学生进一步明晰题目的结果特征和相应的分析与解决策略,使学生通过学习能熟练地运用策略解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这里,彭老师精心设计了两次“画一画”训练(即例1和例2),积极引导学生独立审题、仔细分析、一一列举、完成解答。

在此过程中,彭老师还用不同色笔表达“一一列举”的步骤与优势,体现了思维的有序和严谨。

例1和例2的主要思维过程是“识别——提取模型——重复已有的解决方法”;可以说,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作业布置的“自我测试题”是另一种挑战性变式练习。

学生学习时需要“探索研究

——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经验——重组新的认识”,从而在解题活动过程中发展思维,形成策略。

五、值得商榷

然而,在数字化教学新浪潮的背后,却引发了我对当下“数字化课堂”的一些思考。

1.过多关注“外在形式”,忽略了“教学内涵”。

数字化课堂极易变成“电影式”教学,预设了演示过程,限制了课堂进程,生硬的让教师适应课件,机械的让学生配合教师。

教师过多地关注课件媒体的操作,忽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记得彭老师总是在讲台前等待,直至学生完成后,就把所有资源大屏幕全体呈现。

这个过程表明了该教师对于外在结论的重视,而没有“俯下身子”走近学生,对他们“半成品”进行指导,或者师生之间“答疑解惑”的情感交流。

此处应当清醒地认识到:

课件只是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并不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

2.缺乏“自我思考”,削弱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精致的数字化课件往往占用了教师大部分精力和时间,也极大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使他们变为了课堂外的看客,并没有真正深入进课堂学习中去。

我还察觉到:

每一次的策略探究活动和变式练习,包括最后的自我测试题,彭老师都提供了多种帮助方式——“老师在线、同学互助”。

这无疑大大降低了“自我思考、自主学习”的含量,也缺乏主动思考的空间。

“同伴互助”更容易造成“千篇一律”的局面和“人人掌握”的假象,更谈不上个人想象力和自我创造力的发挥了。

数字化教学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

相信今后的数字化教学能扬长避短,优势越来越明显,带给老师和学生更多的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