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45620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雨霖铃教案12篇Word下载.docx

  

(2)这幅画面又是出此刻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

句中的醒字,更提醒了两个世界的存在一个过去沉醉的熟悉;

一个醒后对面的陌生。

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诗句),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试想,柳永此时但是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应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词句)阿

  (六)连绵不断的愁包围着词人,词人日后的生活将是此去经年,应试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两句历来被评为余恨无穷,余味不尽,你是否有体会到这不尽的余味?

请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1)作者设想了以后什么样的情景?

推想到离别之后惨不成欢的情景。

  

(2)为什么会是这样一幅图景呢?

因为词人深沉地感到即使有良辰好景值得欣赏流连,可也等于虚设,而千种情、万种意又能向谁倾诉呢?

以孤寂落寞之情收束全诗,既突出了前景渺茫,又表露出余恨无穷的哀怨。

  五、归纳写作特色:

  1、融情于景的写法:

2、虚实相济拓展:

  (时间允许的话)读完这首词,让我想到了当代人写的一首歌黄磊的《背影》。

这首歌的意境与《雨霖铃》有几分相似。

让我们在歌曲中,去体会去品味吧。

  附一:

板书设计:

雨霖铃景情寒蝉骤雨长亭悲戚别时兰舟不舍(实)烟波暮霭楚天愁苦别后杨柳晓风残月孤寂落寞(虚)附二:

另种导入在清朝末年,有一位著名学者,名叫王国维,他在《人间词话》中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其中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几句话出自北宋词人晏殊的《蝶恋花》;

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几句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那么这三种境界中的第二境界是什么呢?

那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谁明白这两个名句出自哪位词人的笔下?

这两句也是出自一位宋代著名词人的笔下,这位词人名叫柳永。

附三:

宋词的发展脉络: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北宋前期词坛的中心人物是晏殊和欧阳修,之后大政治家范仲淹又开辟了词的意境并启发了豪放派词风,慢词圣手柳永拓宽了词的篇幅并发展了宛约派词风。

北宋后期大文学家苏轼对词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周邦彦则成为此时宛约派之集大成者。

南宋前期辛弃疾、陈亮等继承了豪放词风并构成了爱国词派,李清照是此时的宛约派大家。

南宋后期出现了以姜夔为首继承了宛约派词风并发展为格律词派。

  整理如下:

时期作者成就代表作北宋前期范仲淹开启豪放派词风《渔家傲》北宋后期苏轼开拓豪放派词风《念奴娇》南宋前期辛弃疾继承→爱国词派《永遇乐》北宋前期柳永发展婉约派《雨霖铃》北宋后期周邦彦婉约派集大成者《苏幕遮》南宋前期李清照婉约派大家《声声慢》南宋后期姜夔继承→格律词派《扬州慢》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

这天我们一齐走进柳永,透过《雨霖铃》感受他的情思。

  雨霖铃教案

  (九):

雨霖铃教案

  【导入】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说:

如果让我选取,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的学者余秋雨也说: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短暂而风雨飘摇的宋朝凭什么让这些名人,对它充满了神往?

其中有一人,他的词在当时就是最流行的歌曲,直到千年后的这天还在独领风骚。

他就是柳永。

  这天让我们走进柳永这个多情的浪子世界,品赏中国词语史上的盛宴。

  一、大声的诵读这两首词

  1、扫清字词障碍,感知大意

  2、小组交流,以什么样的语调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

  二、读读品味两首词的基调第一首:

哀婉、悲伤、凄清第二首:

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

’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

  (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如果说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浅酌低唱的话,那么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则非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引吭高歌不可。

  《望海潮》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相去不远。

  传说金主完颜亮在读罢这首词后十分羡慕钱塘的繁华,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之后就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请大家一齐朗诵《望海潮》,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

词中哪些资料可能会勾起完颜亮入侵大宋直指杭州的野心呢?

  三、再读:

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赏析(手法、情感)江南胜景自古令人魂牵梦绕,展开柳永的望海潮满眼一派商似繁盛的承平气象,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那里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脱俗的美。

  【举例】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一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有人拿它代表柳词。

那里没有一个字写情,而没有一个字不写情。

李白诗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后,杨柳和离别就似乎有必然的联系了。

借杨柳抒离情成了常用的手法。

如白居易杨叶比愁眉,愁长比柳丝。

因为有这种习俗的存在,所以离别的人一看杨柳就会涌起离愁别绪,因而杨柳岸三个字明写前景,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韵味。

词中晓风残月也是最能触动人的感情的事物,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曾写过: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曹植也曾写过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秋月的风是凉的,秋日的早晨的风更凉;

月光是清冷的,残月的光更加清冷,而早晨残月就显得个性凄凉。

所以晓风残月给人一种个性浓重的凄凉冷落之感。

  这样在短短的两句词里,作者集中写了一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而这幅凄清的画面又出此刻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

  酒醒之后的惆怅和眼前最能触动离愁的景象交融在一齐,这情景是多么的凄凉难耐的阿

  【小结】这天,我们走进这位天才词人的心灵世界,真切体味到他那动人的情感、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所营造的异域美空间。

也真实地触摸到了他的灵魂:

真情、真爱、真词,真男人;

也看到了这么一个历经磨难成为自己境界中真正的王者白衣卿相柳永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心中怀才,唯不遇赏才之人;

内心落寞,偏不逢安慰之人。

虽悲哀别离,浪迹天涯,宦游浮沉,却将万千情绪化为苦酒,酿化出最洒脱的词章,在历史长河中永存如此美妙的世界,南怪汤因比、余秋雨等大学者都愿活在宋朝。

  1、倜傥豪放柳三变,少有奇才功名恋。

三赴科场葬流年,满腹牢骚鹤冲天,奉旨填词风流现,晓风残月别情倩,宦海浮沉诗情拈,金鹅峰下月枫念。

  2、暮霭沉沉,孤柳独立,晚风催得雨声碎。

寒秋时节,谁怜落花卷霜帷。

只守驿外,何时揽得乌纱归?

佳人翘首,才子归去。

蝉鸣引出离别泪。

枉断空肠,酒香却道离别怅。

长亭一别,纵是那时雁过也心伤。

  3、告别了杨柳岸的晓风残月,你踏上兰舟向着暮霭沉沉的楚天驶去。

依稀可望见的孤舟遥影在茫茫水天之际若隐若现。

岸上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拭不去的泪水迷茫了整个江岸,连同这个令人伤感的秋。

  4、忘不掉那一双泪眼中凝聚的爱意,拂不去被晓风吹在脸上的发丝。

滔滔江水,清秋千里,你孤独漂泊的影子如惊鸿一般短暂,转瞬即逝般不见在梦中人的眼里。

  5、犹记得当年意气风发十年寒窗夏雨冬雪,无奈你却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

从此你便因为一时的少年豪气而踏上了一生的颠簸流离。

你选取了词,词也选取了你,于是凡有井水处便得歌柳词。

  6、他是个罪人,不仅仅写下了《望海潮》,让觊觎江南的完颜亮更加觊觎,更用多情细腻的笔触,让痴情的女子更加痴情。

  7、柳永之词,始终以一情字为主线贯穿整个文学创作之路。

动情处,令七尺男儿泪满衣衫;

细微处,像雨夜听荷般诗意。

写前人所写,却更胜一筹;

创前人未有,泽被后世。

  8、男欢女爱,美而不俗。

文笔坦露、大胆,不落窠臼;

心涌友善,以平等地位之观念,抒写红尘女子喜怒哀乐。

在他的眼里,男女平等,即使烟花女子也一视同仁。

此种情怀,若无一颗金子般的心灵,岂能这样至情、至诚。

  9、这天,我们走进这位天才词人的心灵世界,真切体味到他那动人的情感、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所营造的异域美空间。

  10、他是一个比谪仙更浪漫的人,他是一个比东坡更多情的人。

他是用词句覆盖了市井陌楼堂馆所,他踌躇满志命运不堪的浪子奉旨填词柳三变。

  11、水墨城镇,是他生活的底色,和着微风,就着夕阳,写下瑰丽的词句。

灯红酒绿,是歌女们穿梭的小巷,伴着琴弦,踏着舞步,他的词曲在神光离合中窜腾。

天纵的才情,奈何年少轻狂,失了一生所向的仕途。

只好怅然行走天下,醉那无用之酒,钟那无用之情,把酒黄昏,作别伊人。

榨尽一生的辛酸悲凉,成那一声声歌女口中词。

  而这一生便郁郁而终。

  (十):

  《雨霖铃》教案有效教学督导课执教:

朱维杰

  【学习目标】⒈在诵读中体味柳永的伤别之情。

  ⒉借助联想、想象,品读语言,体味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相见时难别亦难,古往今来,离别的那一份柔情,那一腔眷恋,给多少有情人的心底投下了浓重的阴影,文人墨客也无法摆脱如此的伤痛,但他们用自己的才思创作了许许多多不朽的名篇。

这天,我们就走进柳永笔下的离别世界,倾听柳永的伤别哀歌。

  二、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生齐读)

  1、在诵读中体味柳永的伤别之情。

  2、借助联想、想象,品读语言,体味意境。

  三、走近柳永柳永(约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

  七、柳屯田、柳郎中。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其词多写歌妓愁苦和城市风光,尤其擅长写羁旅行役之情,表现封建社会文人怀才失意的情绪。

其词情感多凄婉哀伤。

著有《乐章集》。

  四、探究文本

  1、请大家听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读,明确此词的主旨句是哪句?

明确:

多情自古伤离别..感情基调:

哀伤凄苦

  2、请同学们回顾诗词诵读的注意事项:

节拍的划分重读的字词语速的快慢声调的起伏

  3、请同学们在范读的提示下,把握感情基调,注意诵读事项,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4、请选取你最喜欢的句子诵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教师点评并补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明确:

萧瑟之秋,天色已晚,雨后寒意袭人,耳中恰闻凄凉悲切的蝉声。

寥寥几笔勾勒出送别的典型环境,渲染凄清苦切的氛围,对/长亭/晚又极具顿挫之感。

分别时凄凉悲苦之情无不糅进这幅秋悲图中。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明确:

分别在即,欲饮无绪,一面留恋情浓,另一面却兰舟催发,内心的不舍、无奈甚至怨恨的复杂情愫便跃然纸上。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作者描述执看的典型动作,刻画泪眼凝噎的典型情态,执子之手却并不是与子偕老,而是万般无奈心酸的离别,从此天涯海角,相会无期,情如潮涌却都哽咽在喉,变作无语,恰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明确:

江面轻烟笼罩,浩淼空旷,傍晚云气重重下压,给人压抑沉闷之感,未离别已想象行程遥远。

情绪也恰如千里江波般绵长,如沉沉暮霭般厚重,如楚地天空一样空阔无际。

阔远凄清的意境中便弥漫着漂泊无依、孤苦无奈的愁绪,作者因情生景,景中含情,水色天光也投上无边阴影。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作者直抒胸臆,离别伤感,古已有之,但恰逢无限冷落凄清的秋天,情何以堪?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明确:

借酒消愁,却偏于酒醒后见引发别情的杨柳,难免使人触景生情,拂晓凉风,让人凉上加凉心更凉。

偏此时月也残缺不全,月圆人圆的完美愿望也化作泡影。

哀伤凄苦之情与凄清萧瑟之景水乳交融,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明确:

离开心爱之人,自然无心赏良辰美景,良辰美景也就如同虚设;

但良辰美景又怎能虚设?

每遇好景反而引发思情念意,勾起无限伤感凄楚之情,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

千般柔情,万般蜜意,无人可诉,无处可说,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5、在刚才几位同学的深入体会基础上,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全词。

  学生主动读全词。

  6、请大家找出词中的景语、情语。

  (多媒体)总结:

词中描述离别时的典型景物,勾勒人物的典型情态,想象别后的情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淋漓尽致地表现离别时的哀伤凄苦之情。

  7、从文本中选取喜欢的一句话,展开联想、想象,写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可描绘画面也可集中抒情。

  8、学生分小组交流,推荐优秀段落,全班交流,并整理到周记本上。

  这堂课,我们透过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深入品味了柳永因离别而生的哀伤凄苦之情,无论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让我们把柳永笔下的这份人类完美的情感珍藏心间。

  (十一):

柳永《雨霖铃》教案

  【教学目标】

  1、品鉴意象,赏析意境,感受词中的画意美

  2、语言赏析,把握柳永词俗语的特征,体味情感

  【教学重点】

  1、品鉴意象,赏析意境

  2、理解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赏析意境,感受词中的画意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情景还原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邓丽君演唱的《雨霖铃》)

  (师生听歌)师:

上课同学们好生:

  (起立)老师好师:

大家明白这是谁演唱的歌曲么?

生:

邓丽君师:

恩,没错。

相信大家对邓丽君是很熟悉的。

那又是谁为邓丽君作词呢?

柳永

  师:

很好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盛传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可见柳永在当时有多少的粉丝阿,或许比此刻的周杰伦、蔡依林、五月天等歌手还要火吧。

恰好前两年穿越剧活跃在荧屏上,那么让我们也穿越一回,走进柳永的时代,去聆听他的歌曲(板书:

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感师:

  《雨霖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以至于邓丽君和柳永穿越时空合作了这首歌曲呢?

我们走近文本,触摸一下柳永的情感脉搏吧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听录音范读,能够跟着默读,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最能直接表达作者离别情绪的一句话。

  (播放范读)师:

许多同学已经陶醉其中,请告诉我,词中哪句话集中表现了作者和恋人离别的情绪呢?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师:

大家听得很用心,也很善于动脑,作者的情绪在词的下片表露无疑,那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师:

这句话表露出作者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悲哀,凄凉。

是阿佛言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悔、爱别离、求不得。

其中最苦是爱别离。

对于别离我们并不陌生,自古以来多情之人因离别而感伤的情绪是十分普遍的。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少司命》)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而柳永的这种伤离别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生(预设):

我觉得柳永的伤离别比一般人更重,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明柳永的离别是在凄冷的秋季。

文人感秋则悲,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和心爱的人离别呢?

真是双重的痛苦阿

  三、品鉴意象,赏析意境师:

说得真好阿说你是柳永的知音也不为过阿柳永和爱人是在清秋时节离别,那么作者又抓住了清秋时节的哪些特点来表达自己的离别之苦。

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边读边标示出词中的意象。

  生:

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楚天、杨柳岸、晓风、残月师:

大家找得很全。

这些意象有眼前作者所能看到的实景,当然也有作者虚设的景物,你能够辨析么?

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是实景师:

追问,你是如何辨析的?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一句是作者离开恋人之后想象的景物。

念在那里是想、想到的意思。

分析的十分好。

针对这些意象,

  

(1)试分析他们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些意象会给你这种感觉?

(2)这些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一两个词进行概括。

  (前后四人一小组讨论,3分钟时间,做好记录)生1: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留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生2:

长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

这长亭常作饯别,这儿既交代地点,又暗寓离愁别绪。

庾信《哀江南赋》中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句,词人联想到天下悲哀处,长亭更短亭,更能撩人情怀,悲哀难忍。

  生3:

兰舟借指船夫兰舟是对船的美称。

词中的兰舟借指船夫。

骤雨初歇后该是上船启程了,为何在词人心中又是催呢?

船夫不解作者此时的心意阿,一对恋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

生4:

杨柳岸:

寄托愁思的地方,《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杨柳又是寄别之物,因其枝条柔嫩,缠缠绵绵到天涯,谐音留。

  生5:

晓风:

清冷令人微带寒战的风,因为在冷落清秋节。

  生6:

烟波、暮霭、楚天:

既曰暮霭,又曰烟波,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

既曰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

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能够想见。

  同时,江月如此浩渺更是衬托前途之迷茫、不可知。

师:

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也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手法。

上片有一句典型的情语,你找到了吗?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这是一处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

我们能够透过抓关键词来进行赏析:

  

(1)一个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2)把执手换成牵手握手好吗?

为什么?

(3)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实际上有千言万语。

此时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出话来。

你能否试着代他说两句?

回答师:

[小结]作者在哀婉伤感情绪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凄美的离别图。

正如俄罗斯著名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

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诗或好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独特的意境、风格。

总之,柳永笔下这幅画之所以美,就在于其中有景、有物、有人、有情。

唯有景,才使万物秀丽;

唯有物,才使万物存在;

唯有人,才使万物有灵;

而唯有情,才使这一切富有神韵。

柳永词的美,在于情之真,只因为有情,才如此凄切优美。

与恋人离别后,作者的痛苦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思念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痛,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能体味到柳永那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的相思苦和离别情。

带着柳永的离情别绪,我们再一次来齐读这首词吧。

  三、语言赏析师:

透过分析和朗读,我们发现柳永词的秀丽除其溢满真情,还在于它的语言魅力。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业填词的词人,后人对柳永词的用语有很高的评价。

  (投影冯煦评论)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险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能达之情,而出于自然。

冯煦《蒿庵论词》那我们该如何理解评论中自然一词?

让我们再次走进文字,仔细品味,你觉得柳永的文字有什么特点?

  生1:

写景言语以通常的口语来修饰、形容,寒蝉之凄切,长亭之晚,雨之骤之初歇,烟波之千里,暮霭之沉沉,楚天之阔,其中名句仅以杨柳冠以岸,晓风与残月并列而已。

这些词语都为人们所习惯,虽淡犹浓,虽素愈真。

写人之笔,执手相看泪眼一句,并无可疑形容之处,却传递出情深意蜜的神韵,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写情,多情自古伤离别句,直而不失其真,便纵有千种风情句俗而不失其真。

大家分析的太好了。

自然既指感情之自然,也指用语的自然。

柳永词不喜堆砌辞藻,而是以本色的语言、白描之笔来塑造形象。

犹如李白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柳永词的语言自然、通俗,自有特色。

正是这种情真、语俗的魅力,让柳永的词跨越了民族,跨越了肤色,跨越了时空,故而有凡有进水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

  四、课堂总结什么是经典呢?

我想就应是指那些历经时光打磨和岁月淘洗而依然名之为典范的作品。

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读这首词,我们明白,人世间有一种情感叫离别,有一种感觉叫心痛,有一种情绪叫相思。

字里行间弥漫的是柳永说不尽的离别情,道不尽的相思苦。

在这样的经典里沉醉千年又何妨让我们投入地走进《雨霖铃》,用我们的深情诵读向那位伟大的词人柳永致敬吧(师生齐读)

  五、作业布置师:

词还有个别名,大家明白叫什么吗?

诗余师:

对,诗余。

可见诗词本是一家,那么大家能不能选取《雨霖铃》中的意象,把这首词改写成诗呢?

试试看吧(幻灯9:

  【拓展应用】词改诗)示例1:

别佳人帐饮都门外,相望兰亭边。

凝噎留意处,执手望泪眼。

  晓风杨柳岸,良景徒虚年。

纵有千番情,更与何人言。

  示例2:

长亭别寒蝉凄切骤雨歇,执手相望语凝噎。

  杨柳晓风残月夜,那堪冷落清秋节。

  六、板书设计雨霖铃柳永情景交融虚实相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