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5846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危机干预总题库Word文档格式.docx

2.1心理危机干预的六步法

(1)明确问题。

从受害者角度确定心理危机问题,这一步特别需要使用倾听技术。

(2)保证受害者安全。

(3)强调与受害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积极、无条件地接纳受害者。

(4)提出并验证应对危机的变通方式。

(5)制定计划。

(6)获得承诺。

2.2危机减压团体

(CriticalIncidentStressDebriefing,CISD)

●减压团体是最为普遍使用的危机团体的介入模式,是Mitchell在1980年左右提出。

●减压团体是一个结构性的团体过程,主要以危机介入概念及心理教育的原则及技巧一步

一步的分析与带领;

●因此,它是一个心理教育模式,而不是心理治疗。

●在过程中,目的并不是咨商,而是让参与减压团体的成员,有机会抒发自己在此危机事

件之后的想法与情绪,同时聆听到别人经历此一事件会出现的反应与症状;

●在过程中,领导者以正常化(normalize)的技巧来协助成员接受自己可能会有的反应,

并教导成员在危机事件之后,我们可能会出现的症状与状况,以做预备。

●时间:

大约需要1.5~3小时团体规模:

约8-12人较为恰当。

步骤包括以下7个:

(1)简介(introductionphase)

(2)搜集讯息(factphase)

(3)想法(thoughtphase)

(4)反应(reactionphase)

(5)症状(symptomphase)

(6)教导(teachingphase)

(7)重新出发(reentryphase)

3心理危机干预的评估

(1)对当事人的功能水平进行评估,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

(2)对当事人的应对机制、支持系统和其他资源进行评估

●(3)危险性评估包括对当事人自伤和伤人可能性的评估

第二章灾难性危机的干预

1关于灾难性危机的概述

1.1灾难性危机的含义

●灾难(disaster)可以分为人为伤害与天然灾害这两大类

●灾难迷思:

(1)媒体或者民众对灾民的心理或者行为的错误推论;

(2)救灾与重建视为政府的重要任务

1.2灾难心理卫生的危险因子

(1)暴露的强度

(2)年龄

(3)性别

(4)社会经济因素(SES)

1.3心理反应历程

(1)紧随灾难后产生:

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怀疑和麻木等。

人们倾向于相互合作,有时

可以看到英雄行为的出现。

(2)灾难后一周到数月,此时重建刚开始。

不适应者有症状出现。

否认特别明显,常伴随着抱怨躯体症状而增加就医次数。

幻灯片7

(3)持续时间会为一年,当灾后协助与复原的期望落空时,失望与不满的情绪变得明显。

此时个人倾向于关心自身需求。

(4)重建阶段持续数年。

幸存者重建生活,在灾区重建中重新赋予灾难事件意义,并整合新的自我概念,解释心理与躯体症状,获得成长。

2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

2.1心理卫生救援目标

(1)预防灾民发生精神疾病

(2)协助灾民适应生活

(3)协助灾民重建支持网络

2.2灾难性危机干预的迷思

(1)为调查而调查

(2)不敢接触

(3)专业惯性思维

(4)专业霸道

(5)代替做

(6)忽略救援人员

3灾难性危机干预的原则

基本原则

(1)促进安全感;

(2)促进镇定平静;

(3)促进效能感;

(4)促进联系感;

以及

(5)灌输希望

心理卫生工作人员在灾后早期的参与行动是重要的

灾难心理卫生的关键观念

(1)每一个看到灾难的人均会受影响。

(2)幸存者的哀伤反应是一种从灾难中复原的正常过程。

(3)集中救援效果常打折扣

(4)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接触方式

(5)介入方式必须适合灾难的不同阶段

(6)避免灾区重建中二次伤害

第二章灾难性危机的干预

(2)

1灾难救援阶段

●紧急救援

●过渡安置

●过渡服务(transitionalservices)或短期安置期

●灾后重建。

●长期社会暨心理重建的时期

2灾难性危机的问题提出

●所处的环境会让个体容易复元还是困难复原?

3灾难性危机的初步干预

3.1提供支持

3.2寻找可能解决途径

3.3和个案一起订出计划

4压力解除过程

4.1压力的情绪表达

●压力解除(defusing)是透过小团体或大团体的运作,营造出一种支持性、个人化并且

安全的互动过程。

4.2解除压力的有效方法与技术

●1.说话

●2.画画

●3.写作

实践一灾难性危机的干预

(1)

1问题采集

1.1建立关系

1.2积极关注

1.3倾听

2危机干预中的倾听技术

2.1倾听技术

●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从求助者的立场出发,确定和理解求助者的问题。

●干预人员使用积极的倾听技术——同感、理解、真诚、接纳以及尊重。

●包括使用开放式问题。

既注意求助者的语言信息,也注意其非语言信息,

重述(Restatement):

又称释义,是将受害者信息中与情境事件人物和想法有关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实际上是对受害者信息内容的再解释,以帮助受害者注意到自己表达信息的内容甚至可以促使问题的实质显现出来。

情感反映(Reflection):

是对受害者的感受或受害者表达信息中的情感内容重新组织编排,以鼓励受害者更多地倾诉其内心感受,帮助受害者支配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个案陈述(OwningStatements):

又称澄清,是受害者发出模棱两可的信息后,咨询师就有关信息向受害者提问以鼓励受害者更详细地叙述检查内容的准确性。

总结陈述要点(Summaryrecapitulation):

又称归纳总结,是释义和情感反映两个过程的进一步延伸将信息的不同内容或多个不同信息加以连接并重新编排,以帮助受害者连接多个元素确定共同的主题回顾整个过程

开放与封闭式问题(Openendedandclosedquestions):

开放式问题是用来搜集有关个案对危机事件所产生的情感、行为与认知的反应,此时也可要求个案谈论更多有关这些反应的内容。

另外,封闭式问题是运用在当危机工作者需要获知特定信息之时。

监视非语言线索(Monitoringnonverbalcues):

包含注意个案的音高、音调、话频、身体动作等,此通常有助于危机工作者去评估个案目前经验到的危机。

2.2确认个案安全(※此为所有介入前要做到的首要之事)

(1)必须使用直接与封闭式的询问方式

(2)判断个案致命的危险程度,必要时和个案建立契约

(3)以立即行动去确保危机工作者本身、个案与重要他人的安全

(4)增强个案的安全行为(5)从个案的观点来定义危机,并与其探索危机的意涵

3特殊群体

4实践操作

当我们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收集实事、观点或建议时,要记住:

1.在提问的时候,你要清楚地认识到你的寻求什么信息;

2.准备一个问话提纲,它能帮助你达到你提问的目的。

正确地使用封闭式、开放式提问方式,并通过一系列连续的追加提问,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并且避免使用非结构式(随意)的提问方式。

3.注意提问时所使用的语言,避免使用语义不清的词句和难以理解的术语。

4.仔细倾听回答,把这些回答自然地转向下一个问题的提问。

有效的提问方式小结

*开放式提问

●(以"

如何-"

"

什么-"

为什么-"

哪个-"

方式开头)

●获取信息鼓励回答(避免被动)

●这件事你怎么看?

*清单式提问

●(呈现出选择、可能性或决择的问题)

●获取信息

●鼓励询问对象陈述优先选择

●鼓励询问对象不只看一种选择

●你认为现在营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营业额、缺勤、工作量太大或是别的什么?

*假设式提问

●(让别人想象、探求别人的态度或观点)

●鼓励人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如果你是我的话,你会怎样处理这个问题?

*重复式提问

●(返回信息以检验是否是对方的真正意图?

检验你得到的信息是否正确)

●让别人知道我听见了他的信息

●检验获得信息的准确性

●你是说......

●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你说的是......

*确认式提问

●(表达出对信息的关心和理解)

●鼓励信息发出人继续与你交流

●我明白了!

●这很有趣!

*封闭式提问

●(得到具体的回答)

●用"

是"

、"

否"

回答

●你今天迟到了吧?

●D、假设式提问;

实践一灾难性危机的干预

(2)

1灾难性危机的心理反应

(1)再经验(reexperiencing)

(2)逃避/麻木症状群(avoidance/numbness)

(3)过度警醒(hypervigilence)

持续时间

幻灯片5

2危机干预中的评估

2.1评估的内容:

精神状态及支持系统

(1)受害者心理伤害的严重程度

(2)受害者目前的情绪状态

(3)评估个案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

2.2基本处理原则

(1)找出、认清、并专注于问题上

(2)评估当事人及其问题

(3)评估可用资源

●实践操作:

评估的展开。

3危机评估介入的要点

(1)避免心理卫生的标签

(2)同理心──做他的心灵捕手

(3)先危机辅导,后悲伤治疗

(4)治疗或转介相关专业

实践一灾难性危机的干预(3)

1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危机干预模式的特点

2放松训练

(Relaxationtraining)

●放松训练(relaxationtraining),也叫做松弛训练,这是一种通过控制身心活动的练习程

序。

通过反复的练习,使人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增强适应能力,调整因应激而造成的生理心理功能失调,起到预防及治疗作用。

●放松训练的基本种类有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

2.1呼吸放松法

●腹式呼吸放松法也称作深呼吸法,它是以一种慢节律方式的深呼吸。

每一次呼吸,都用

膈肌把氧气深深吸入肺内。

●因为焦虑或植物神经兴奋最常出现浅而快的呼吸,腹式呼吸以一种更放松的方式取代了

这种浅快的呼吸方式,因而减轻了焦虑。

2.2肌肉放松法

●又称渐进式的肌肉放松(progressiverelaxationtraining)是一种先刻意紧张然后再

放松的方式,如此一来我们才可以去区分紧张与放松两种不同的状态。

通过让人有意识地去感觉主要肌肉群的紧张和放松,从而达到放松的目的。

肌肉放松训练原理

●交互抑制作用(reciprocalinhibition)

●南非行为治疗学者沃尔普(J.Wolpe)的实验研究表明,动物神经性症状的产生和治疗

都是习得的。

●因此,从研究中他发现人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情绪是两个互不相容的过程,一种状态

的出现必然会抑制另一种状态,叫做交互抑制。

故可以利用肌肉放松去对抗焦虑。

肌肉放松训练的基本程序

1.准备工作:

●找一间室内整洁,光线柔和,周围没有噪音,没有其他人打扰房间,身处其中令人

舒适、愉快,不受任何干扰。

房间里必须有一张床、沙发或比较舒适的靠背椅。

始时,先坐在椅子或沙发上,或者躺在床上,姿势尽量使自己舒适。

然后,闭上眼

睛。

2.放松的方法

●针对身体上的各个肌肉群,先集中注意力,然后使肌肉绷紧,仔细感受并体会肌肉

的紧张放松时松软、无力、浊暖的感觉。

用同样的逐一收紧并放松全身的肌肉。

3.放松的顺序:

●手臂部,躯干部,腿部,头部,全身,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新的排列。

4.指导语:

●手和手臂

●现在把注意力放在右手上,慢慢地握拳……慢慢的用力……再用力……继续

用力握紧……继续用力……更用力……。

好,现在请你慢慢地放松下来……

慢慢地放松下来……继续放松……继续放松……继续放松……。

掌心向

上,去感觉放松的右手,是不是有一些麻麻的、放松的感觉?

2.3想象放松法(GuidedImagery)

●想象放松法主要通过唤起宁静、轻松、舒适情景的想象和体验,来减少紧张、焦虑,控

制唤醒水平,引发注意集中的状态,增强内心的愉悦感和自信心。

3表达性疗法

表达性心理治疗(expressivepsychotherapy)

●属于非言语心理治疗(non-verbalpsychotherapy),通过让患者聆听乐曲或参加弹奏、

作曲(音乐治疗),欣赏画册、书法或投入绘画、作书(艺术治疗或绘画治疗、书法治疗),观看戏剧或演出(戏剧治疗),观赏或参加舞蹈(舞蹈治疗)等而改变咨客或患者的心理状态。

幻灯片23

●面临危机、创伤事件时,语言的叙说有时是困难的

●绘图本身就是一种叙说与表达的形式

●图像可以表达、宣泄、释放压力的

幻灯片24

●艺术具体可见,透过触摸、观看等感觉动作,来比较自己与他人的相同与相异;

透过对

作品的掌控与支配,找回自我主控能力

●艺术是一种隐喻(metaphor)可以投射内在情绪,象征性描述(symbolicspeech)的表达,可

以减少防卫与威胁

●艺术提供安全距离,创造安全空间表达自我内在

●艺术治疗被大量使用在临床工作中,这类治疗对促进心理问题者的康复能发挥重要作用

3.1游戏疗法

3.2绘画疗法

●透过画图,多少可以观察出一些心理状态,从中抓出某些讯息,找出问题。

孩子自发性

地重复绘画,心中的焦虑也会慢慢抵销掉,在满足之中,重建他们的安全感。

鼓励他们讲出他们所绘画的内容的涵义。

绘画疗法方案实践

●目标:

1.以绘图及叙说方式做表达、宣泄、分享

2.筛选需进一步转介的个案

3.减缓日后PTSD症状发生

●进行时间:

2小时

●艺术媒材:

蜡笔或是水彩笔(至少6个颜色),每人A4大小复印纸6张(可控制)

(1)开场白

●艺术媒材发放

●说明举行目的

●保密的确认性

(2)非惯用手涂鸦

●邀请成员拿出第1张白纸

●用刚刚选择的颜色来涂鸦

●用非惯用手在白纸上涂鸦

●鼓励成员直接去做、画,来代替去想的暖身活动,帮助成员将自己最原始、抽象的图样

呈现出来

●非惯用手涂鸦,可以减低成员对创作好坏的焦虑

(3)惯用手涂鸦

1)邀请成员拿出第2张白纸

2)再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

3)用惯用手在白纸上涂鸦

●观察成员这两张作品的创作方式及时间,以及是否有成员在这阶段需耗费许多的时间浓

密涂鸦,甚至想平涂,或无法停止的状态。

●带领者评估成员心理反应状态

涂鸦会唤起人们早期涂鸦的经验与记忆

(4)危机事件图像

●创作完,做可视化的冥想--让自己在心里面想象、环顾刚刚画的作品的每一个部分,它

让你想起了什么?

图上的象征性意义是什么?

●平常是以讨论方式进行危机事件的述说

但此方案强调先不说,而是将它「画」在图画纸上

小结

●心理危机干预中的放松训练、表达性疗法的都是为了缓解个案的内心焦虑,因此侧重点

仍然在于压力的释放。

实践一灾难性危机的干预(4)

1心理危机评价工具

1.1中文知觉压力量表的简表PerceivedStressScale(PSS)

(1)第4题需反向计分。

(2)每题按照0、1、2、3、4赋值,各题计分加起来为总分。

(3)总分除以题目数(5)乘以14所得值作为判断压力大小的基准分。

(4)量表分大于25分评价为心理危机阳性。

1.2灾难心理危机问卷

评价方法

●第一种方法:

问卷至少有一个条目应答为“中等”及以上就判定为心理危机阳性。

●第二种方法:

其条目赋分、分数评定及判断与PSS简表方法相同。

1.3危机分类评估量表(TheTriageAssessmentForm,TAF)

由Myer和Williams编制,从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维度1~10等级评分,1~3代表无、或很轻的损害;

4~7分代表轻、中度损害;

8~10分代表显著或严重的损害。

●三个维度相加总分越高,危机反应程度越强。

一.危机事件

简要确定和描述危机的情况:

二.情感方面

●简要确定和描述目前的情感表现(如果有几种情感症状存在,请用#1,#2,#3标出主次)●愤怒/敌对:

●焦虑/恐惧:

●沮丧/忧愁:

三.认知方面

●如果有侵犯、威胁或丧失,则予以确定,并简要描述(如果有多个认知反应存在,根据

主次,标出#1,#2,#3)。

四.行为方面:

●确定和简要描述目前的行为表现(如果有多种行为表现存在,根据主次,标小#1,#2,#3)●接近:

●回避:

●无能动性:

五.量表严重程度小结(评分):

●情感:

●认知:

●行为:

2灾难性危机后的团体辅导

2.1灾后团体辅导的康复作用

2.2团体辅导案例

●儿童心理康复表达性团体辅导

2.3实践操作

●结合雅安心理援助的工作,设计方案。

●讨论方案的主题和可能的方案设计,并给出相应的理由。

第三章自杀与凶杀性危机的干预

1自杀的概念

1.1自杀的概念与分类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Durkheim)定义自杀为受害人以直接或间接之积极或消极行动来

达到他预期死亡结果的一切情形。

●自杀是一个人,以自己的意愿与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它是一种人类生理、心理、家庭、

社会关系及精神等各种因素混杂而产生的偏差社会行为,它也是一种沟通方式,有人藉由它来传达情绪、控制人、换取某种利益(精神上或实质上的),更有可能是为了逃避内心深处的罪恶感及无价值感。

●涂尔干把自杀分为利他、利己和失范三种类型。

●利他的自杀可以是为了维护群体、事业的体面或尊严,也可以是为坚持某种原则而作的

抗议。

●利己的自杀可以是逃脱痛苦、煎熬、屈辱、绝望的手段

●失范的自杀则往往被归结为某种社会病理的原因,如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孤独、焦虑和

失落。

1.2自杀的社会、心理及生物性因素

●自杀行为绝非单一因素可造成

●自杀的成因复杂而多样,往往包含了精神疾病、心理学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家庭因素、

人际关系问题、以及生物性体质因素等。

自杀的危险因子可分为远程因子以及近端因子。

远程因子

1.遗传因素、性格特质、胎儿及周产期因素、

2.早年创伤经验

3.以及神经生物学失调等;

近端因子

精神障碍、躯体疾病、心理社会危机、致命工具的可得性、以及媒体模仿效应等。

人口统计资料

1.性别─男性自杀身亡者多于女性,而女性企图自杀者多于男性。

2.年龄─自杀率最高前二名:

壮年人(25~44岁)、老年人(65岁以上)。

3.婚姻状态─离婚、鳏寡及单身相较于已婚的人自杀风险较高。

独居及分居的人也是比较危险。

4.失业─失去工作比无工作的人与自杀更有关联。

5.迁移─从乡村迁移到城市、迁移到不同区域或国家的人自杀风险较高。

中国自杀者特点

1.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女性多于男性;

2.58%的自杀者为服用农药或鼠药,75%的死者家中存放有上述毒药;

3.27%的自杀死亡者曾有自杀未遂史,其亲朋好友中47%曾出现过自杀行为;

4.63%的自杀死亡者曾患有各种精神疾病,但接受过精神科医生诊治的不到10%。

2自杀高危人群辨识

精神疾病

●大多数自杀者均有精神障碍

●厌食症、严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和边缘性人格障碍是最常见。

身体疾病

(1)神经系统疾病

(2)癌症

(3)艾滋病毒带原/后天免疫不全症候群

(4)慢性疾病

生活压力

●大部分自杀身亡的人在自杀前三个月内会遭遇一些带来压力的生活事件,例如:

1.人际关系问题:

例如和配偶、家人、朋友或情人吵架。

2.被排斥:

例如和家人或朋友分离。

3.失去:

例如钱财损失、丧亲。

4.工作及经济的问题:

例如失去工作、退休、经济困难。

5.社会的改变:

例如政治及经济上的快速改变。

6.其他压力源:

像是羞辱、等待判决担心自己被判有罪

3自杀风险及评估

3.1自杀行为的特征与征兆

1)感觉(Feelings):

无望、无助、无价值感、害怕无法掌控自我、过度的罪恶感、悲伤、

愤怒等。

2)行动或事件(ActionorEvents):

吸毒或酗酒、个人经历失落的经验,如死亡、离婚、

分离、关系的破裂,或失去工作、金钱、地位、自尊。

出现爆发性的攻击、鲁莽性的行为。

讨论或撰写死亡相关情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