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6051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口升学电子技术题库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三、单选

1、单极型半导体器件是(C)。

A、二极管;

B、双极型三极管;

C、场效应管;

D、稳压管。

2、稳压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状态是(C)。

A、导通状态;

B、截止状态;

C、反向击穿状态;

D、正向死区状态。

3、PN结两端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A)而成。

A、多子扩散;

B、少子扩散;

C、少子漂移;

D、多子漂移。

4、三极管超过(C)所示极限参数时,必定被损坏。

A、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B、集—射极间反向击穿电压U(BR)CEO;

C、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

D、管子的电流放大倍数

5、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的(A)元素构成的。

A、三价;

B、四价;

C、五价;

D、六价。

6、用万用表检测某二极管时,发现其正、反电阻均约等1KΩ,说明该二极管(A)。

A、已经击穿;

B、完好状态;

C、内部老化不通;

D、无法判断。

7、测得NPN型三极管上各电极对地电位分别为VE=2.1V,VB=2.8V,VC=4.4V,说明此三极管处在(A)。

A、放大区;

B、饱和区;

C、截止区;

D、反向击穿区。

四、简答

1、某人用测电位的方法测出晶体管三个管脚的对地电位分别为管脚①12V、管脚②3V、管脚③3.7V,试判断管子的类型以及各管脚所属电极。

答:

管脚③和管脚②电压相差0.7V,显然一个硅管,是基极,一个是发射极,而管脚①比管脚②和③的电位都高,所以一定是一个NPN型硅管。

再根据管子在放大时的原则可判断出管脚②是发射极,管脚③是基极,管脚①是集电极。

2、如果把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对调使用?

三极管会损坏吗?

为什么?

集电极和发射极对调使用,三极管不会损坏,但是其电流放大能力大大降低。

因为集电极和发射极的杂质浓度差异很大,且结面积也不同。

第二章复习题

1、基本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分别是: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

2、放大电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发射)结正偏;

(集电)结反偏。

3、射极输出器具有(电压放大倍数)恒小于1、接近于1,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同相,并具有输入电阻高和输出电阻低的特点。

4、对放大电路来说,人们总是希望电路的输入电阻(越大)越好,因为这可以减轻信号源的负荷。

人们又希望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越小)越好,因为这可以增强放大电路的整个负载能力。

5、多级放大电路通常有(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和变压器耦合的三种耦合方式。

二、判断

1、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让交流信号叠加在直流量上全部通过放大器。

(√)

2、共射放大电路输出波形出现上削波,说明电路出现了饱和失真。

3、分压式偏置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能够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放大器。

(√)

4、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通常等于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1、基本放大电路中,经过晶体管的信号有(C)。

A、直流成分;

B、交流成分;

C、交直流成分均有。

2、电压放大电路首先需要考虑的技术指标是(B)。

A、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

B、不失真问题;

C、管子的工作效率。

1、共发射极放大器中集电极电阻RC起的作用是什么?

RC起的作用是把晶体管的电流放大转换成放大器的电压放大。

2、放大电路中为何设立静态工作点?

静态工作点的高、低对电路有何影响?

设立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使放大信号能全部通过放大器。

Q点过高易使传输信号部分进入饱和区;

Q点过低易使传输信号部分进入截止区,其结果都是信号发生失真。

3、指出下图所示各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工作,如不能,请校正并加以说明。

(a)图缺少基极分压电阻RB1,造成VB=UCC太高而使信号进入饱和区发生失真,另外还缺少RE、CE负反馈环节,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易使放大信号产生失真;

(b)图缺少集电极电阻RC,无法起电压放大作用,同时少RE、CE负反馈环节;

(c)图中C1、C2的极性反了,不能正常隔直通交,而且也缺少RE、CE负反馈环节;

(d)图的管子是PNP型,而电路则是按NPN型管子设置的,所以,只要把管子调换成NPN型管子即可。

五、计算

1、如下图所示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中,已知RC=3.3KΩ,RB1=40KΩ,RB2=10KΩ,RE=1.5KΩ,β=70。

求静态工作点IBQ、ICQ和UCEQ。

(图中晶体管为硅管)

解:

静态工作点为:

2、下图所示电路,已知IEQ=2.87mA,RB1=40KΩ,RB2=10KΩ,RC=3.3KΩ,β=70,画出它的微变等效电路,并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

要求解出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电路的输入电阻ri及输出电阻r0。

微变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动态分析:

ri=RB1//RB2//rbe=40000//10000//943≈843Ω

r0=RC=3.3KΩ

第三章复习题

晶体管由于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及电网电压不稳定的影响,使

输入信号为零时,放大电路输出端仍有缓慢的信号输出,这种现象叫做(零点)漂移。

克服该漂移的最有效常用电路是(差动)放大电路。

1、差动放大电路能够有效地抑制零漂,因此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

2、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都是电路传输和放大的有用信号。

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ui1=10mv,ui2=0mv,它的共模和差模输入电压uic和uid分别是(A)。

A、5mv、10mv

B、10mv、5mv

C、5mv、5mv

集成运放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作用如何?

集成运放由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和偏置电压四部分组成。

输入级是决定运放性能好坏的关键环节,一般采用差动放大电路,作用是使运放具有较高的输入电阻和很强的抑制零漂能力;

中间级一般采用多级共发射极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作用是获得高开环电压放大倍数(103~107);

输出级常采用互补对称的射极输出器组成,作用是为了得到较低的输出电阻和较强的带负载能力,并能提供足够大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偏置电路一般由各种晶体管恒流源电路构成,其作用是向上述三个环节提供合适而又稳定的偏置电流,以满足电路具有合适工作点的要求。

第四章复习题

将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全部或部分通过某种方式回送到输入端,这部分信号叫做反馈信号。

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减小,放大倍数也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放大电路中常用的负反馈类型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

射极输出器是典型的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反馈元件是(B)。

A、电阻RB;

B、电阻RE;

C、电阻RC。

2、射极输出器是典型的(C)。

A、电流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压串联负反馈。

第五章复习题

电压放大器中的三极管通常工作在(小信号放大)状态下,功率放大器中的三极管通常工作在(极限)参数情况下。

功放电路不仅要求有足够大的电压,而且要求电路中还要有足够大的电流,以获取足够大的功率。

1、微变等效电路不能进行静态分析,也不能用于功放电路分析。

2、甲类、乙类和甲乙类功放电路均存在有交越失真。

1、功放首先考虑的问题是(C)。

A、管子的工作效率;

C、管子的极限参数。

2、功放电路易出现的失真现象是(C)。

A、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C、交越失真。

第六章复习题

1、集成运放工作于线性应用时,必须在电路中引入(负)反馈;

集成运放若工作在非线性区时,则必须在电路中引入(正)反馈或处于(开环)状态。

2、集成运放的理想化条件是:

Au0=∞,ri=∞,ro=(0),

KCMR=(∞)。

3、(施密特滞回电压)比较器的电压传输过程中具有回差特性。

1、输出端交流短路后仍有反馈信号存在,可断定为电流负反馈。

2、集成运放使用时不接反馈环节,电路中的电压增益称为开环电压增益。

3、理想运放构成的线性应用电路,电压增益与运放内部的参数无关。

4、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电压只有两种数值。

1、理想运放的开环增益Au0为A,输入电阻为(A),输出电阻为(B)。

A、∞;

B、0;

C、不定。

2、由运放组成的电路中,工作在非线性状态的电路是(C)。

A、反相放大器;

B、积分运算器;

C、电压比较器。

在输入电压从足够低逐渐增大到足够高的过程中,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和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各变化几次?

在输入电压从足够低逐渐增大至足够高的过程中,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和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均只跃变一次。

 

1、下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阻Rf=5R1,输入电压Ui=5mV,求输出电压U0。

A1为输出跟随器,U01=Ui1=5mV;

第二级运放A2为差分减法运算电路,所以:

2、下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1=2K

,Rf=5K

,R2=2K

,R3=18K

,Ui=1V,求输出电压Uo。

此电路为同相输入电路。

第八章复习题

一个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部分必须包括(整流)环节、(滤波)环节和(稳压)环节三大部分。

W7800 

系列和W7900系列都是负极性电压输出。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若整流桥中有一个二极管开路,则输出(A)。

A、输出电压只有半周波形

B、输出电压仍为全波波形

C、输出电压无波形,且变压器或整流管可能烧坏

D、对电路无实质性影响

1、带放大环节的三极管串联型稳压电路是由哪儿部分组成的?

其中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大小对输出电压有何影响?

带放大环节的三极管串联型稳压电路是由取样电路、基准电压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和调整环节四部分组成。

其中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UZ 

越大,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就越大。

2、下图所示单相全波桥式整流电路,若出现下列几种情况时,会有什么现象?

(5分)

(1)二极管D1未接通;

(2)二极管D1短路;

(3)二极管D1极性接反;

(4)二极管D1、D2极性均接反;

(5)二极管D1未接通,D2短路。

(1)二极管D1未接通开路时,整流桥只能有半波整流,输出电压只有0.45U2;

(2)二极管D1短路时,整流桥在输入电压正半周仍可整流,但在负半周D1短路,所以负载上只能通过正半周的输出电压,而在负半周时变压器副边短路而过热;

(3)二极管D1极性接反时,整流桥正半波不通无输出,负半波由于短路会引起变压器副边过热现象;

(4)二极管D1、D2极性均接反时,整流桥正半波不通,负半波也不通,无输出;

(5)二极管D1未接通、D2短路时,整流桥正半周不通,而在负半周不能整流,负载上只有正弦半波电流,输出电压即U2负半波。

1、有一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已知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U2=60V,负载RL=2kΩ,二极管正向压降忽略不计,试求:

(1)输出电压平均值UO;

(2)二极管中的电流ID和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AM。

(1)输出电压的平均值UO=0.9U2=54V

(2)二极管中的电流ID=0.45U2÷

RL=27÷

2=13.5mA

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AM=1.414U2=1.414×

60≈84.8V

2、在下图所示的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U2=20V,RL=40Ω,C=1000μF,试问:

(1)正常情况下UO=?

(2)如果有一个二极管开路,UO=?

(3)如果测得UO为下列数值,可能出现了什么故障?

①UO=18V②UO=28V③UO=9V

(1)正常情况下,U0=1.2U2=1.2×

20=24V

(2)如果有一个二极管开路,U0=1.2U2/2=1.2×

20/2=12V

(3)①如果测得UO=18V时,可能是电路中的滤波电容不起作用了;

②如果测得UO=28V时,可能变压器出故障了;

③如果测得UO=9V时,可能一个整流二极管发生开路,且电容也不起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