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6231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篇.docx

《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篇.docx

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篇

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篇

  2018-10-13本文目录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她是乡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分管司法、文化工作,依法治乡领导小组副组长。

  开展xx”普法工作以来,她带领依法治乡领导小组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依法治乡、执政为民”为主题,牢牢抓住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这个关键环节,有力地推动了乡依法治乡工作的开展。

  一、坚持学法懂法,做依法治乡的表率在市场经济、政治民主、文化多元并驾齐驱的时代,同志认识到,政府的行政手段、政策推动以及红头文件”指导这些老办法的效力已经日渐削弱,政府要变为有限政府、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靠的不是人治”,而是法治”。

  认识到了这一点,她就丝毫不敢放松自己对学法懂法的要求。

  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现在是法制社会,我们开展任何工作都必须按照法制程序办事,尤其是领导干部。

  我是分管司法工作的,我要带好这个头,就首先得自己学法懂法。

  ”为了能真正对领导依法治乡工作负起责任来,为了给全乡领导干部做出表率,她首先为自己和全乡机关干部确定了学习内容: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xx同志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重要论述;宪法和法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维护社会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与领导干部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等等。

  然后,她就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寻找多种方法进行学习。

  工作忙、会议多,她就经常把书和笔记带在身边,放在车里,开会途中、会议休息期间把书拿出来看一会儿、做上点笔记。

  虽然只是一点儿时间,但她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积少成多。

  一到工作之余或休息日,她总是孜孜不倦地浏览着网上的讲座。

  党建网页上的论坛也成了她经常去的地方,成了她讨论工作、交流思想、学习经验一个互动平台。

  学习就难免遇到问题,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涉及法律上难以解决的问题,当在书本和网上找不到答案时,她就会把它记下来,属于工作范畴的在领导办公会上交流讨论,属于学习问题的就随时向司法机关、专业律师人员咨询。

  她自己说,这叫带着问题学,既有针对性,又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还记得扎实,以后再碰到这种事情就可以自己解决了,一举三得。

  就是凭着一点点的挤时间,几年来,她陆续学习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理论和xx关于依法治国的思想等多种法律知识和书籍,多次参加全市的法制理论学习活动,组织并带头参加领导干部学法律知识考试。

  二、依法建章立制,积极推进普法、学法进程普法工作,制度建设是基础,领导干部是关键。

  同志多次在司法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依法治乡工作的带头人,要通过学法用法,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提高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

  在她的积极参与和领导下,乡依法治乡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多项规章制度,推动了工作的全面开展。

  亲力亲为,加强组织领导。

  为落实好xx”普法,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志组织依法治乡领导小组研究并制定了《乡xx”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核细则》,研究期间她亲自参与,提出具体意见,与同志们一起熬夜、一起推敲考核标准、一起琢磨方法措施,对机关、各村、学校、企业等明确了工作内容,要求把xx”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党政工作日程,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机构成立、骨干队伍、工作制度健全,活动开展有序,成效显著。

  这些措施的实施,确保了普法活动不走过场,在依法治乡、诚信守法”企业、依法治校、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健全制度,强化依法管理。

  为规范执法部门行为,切实发挥依法治乡工作的效能,营造出一个优良的软环境氛围,在同志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健全了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每年不少于一次,建立健全了机关干部及工作人员经常性法制法规学习制度。

  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提高了领导干部法律意识,使乡各方面工作面貌、精神状态为之一新。

  三、坚持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要创建民主、法治、和谐社会,首先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让群众知道法律、了解法律,群众是xx”普法的重要对象之一,但庞大的群体、无组织的松散状态增加了普法的难度。

  为此,同志提出普法宣传一定要重实效,一定要下基层,一定要为群众。

  高度重视,灵活开展普法宣传。

  为搞好面向群众的普法宣传,她要求司法所干部,对全社会广大青少年进行了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地点的法制授课,从而全面提高了全乡广大青少年的法制意识。

  同时对法制意识较差的兴旺村实行了专项普法教育,重点学习《低保条例》、《土地法》,进一步推动普法工作进一步深入。

  每年的12.4”法制宣传日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在群众中广泛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安全生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学习。

  树立典型,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

  同志主抓司法工作,她不但关心农民的收入问题,也关注农民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

  在她的指导下,制定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评比方案》,明确了民主法治村的创建标准。

  通过创建活动,检查评比、发掘典型、总结经验,促进了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落实了四民主两公开”,使村干部的领导方式发生了改变,村里的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有了极大提高。

  突破死角,法律服务进村组。

  长期以来,农村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只注重在集中街道设点,这种方法往往只是面向部分群众,忽视了绝大多数群众。

  按照玉门市依法治市办的要求,同志就法律进村组提出了四项具体要求,即法制宣传进社区、依法行政进社区、法律服务进社区、依法自治进村组,并深入各村讲法制课20余场。

  通过四项活动和不断的探索尝试,拓展了普法教育阵地,为全面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奠定了基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同志正以自律、求实、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实现乡依法治乡目标而不断努力,为乡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无时无刻不为大家的实际利益着想。

  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2)|返回目录纪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鞠躬尽瘁只为人民的大山女儿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在偏远山区纪检监察第一线坚守十一年,对于腐败分子,她坚持原则,毫不留情。

  对于困难群众,她满含柔情,时时牵挂。

  在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后两年时间,她一直没有放弃工作,最终倒在了她倾注生命热情的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上,她用生命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责任与美德。

  四川省南江县是座山城,运输不便。

  于是许多农民来到城里,用背篓帮人运货谋生,人们形象地叫他们背二哥。

  廖庆和就是他们中的一员,白天背着背篓跟老乡一起走街串巷,晚上就露宿街头。

  XX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廖庆和躺在路边的水泥地上睡觉。

  恍惚中觉得有人给他把掉在地上的被子掖了又掖。

  当他睁眼看去,一个瘦小柔弱的身影已经上了汽车。

  后来他听人说,给她盖被子的人叫王瑛,是县纪委书记。

  1961年,王瑛出生在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的一个回族家庭。

  童年时家里生活困难,是党的好政策改变了她的命运。

  从考入西南民族学院的那天起,王瑛就牢牢记住父亲的那句话:

这辈子不要忘了共产党,没有党,就没有你的今天。

  当做了纪委书记,王瑛心中的信念,更坚定、明晰:

是党的政策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现在我成为党的纪委书记,就要为党和人民好好工作。

  南江县上两乡羊滩村地处大山深处,村民出行本就不便,一条河还把村子一分为二。

  羊滩村一社社长周伯君说,村里的承包田差不多都在河对岸,无论春夏秋冬,村民都只能淌水过河:

我们的承包田都在河的这边,所以收割粮食、种庄稼,肥料种子都要从河的这边运输过去,非常艰难,而且危险。

  有一年下大雨,村民过河去收割,差点被洪水卷走。

  苦于没有经费,桥一直没能建起来。

  有一天,王瑛到上两乡帮助贫困户。

  遇见一位村民正扛着一袋农家肥,在河里艰难涉水。

  王瑛赶忙下车,向前问明情况。

  雷厉风行的她,在现场跟大家就算清了修桥需要的经费和物资。

  第三天,她就带着相关部门的人员来到羊滩村。

  周伯君说,没想到事情能办得这么快:

她就说,基础开挖由村里负责,资金和材料由他负责,必须把桥建起来。

  给老百姓安全感。

  第三天她就带着林业局的工作人员来了,给我们现场协调了资金三万,四百米的铁绳,还给我们留下了电话,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她。

  仅仅20多天,一座120米长的铁索桥就把羊滩村两岸连接在一起,大人孩子从此再不用淌水去务农和上学了。

  老百姓的心暖了,自发在桥头刻上连心桥三个醒目大。

  他们说,有了王书记,我们跟党连得更紧了。

  在王瑛看来,要让农民脱贫致富,送钱送粮远远不够,要想实现真正的富裕,就要帮助他们开拓事业。

  XX年,在外务工多年的燕山乡农民岳显丰回到家乡,承包了本村500多亩荒山草坡,建起了养牛场。

  事业刚起步的时候,因为缺乏资金,养牛场开始入不敷出。

  XX年春节前夕,就在他要打退堂鼓的时候,王瑛带着慰问品来到了山上:

我跟她说,牛不赚钱,打算明年再去陕西干活。

  她就跟我说,小打小闹抓不到钱,做大做强才能赚钱。

  她首先从县上派来了技术人员直到我,因为大雨牛棚倒塌的时候,她又帮我协调资金三万元。

  四月份,王书记又帮我协调了33万元扶贫贴息贷款。

  现在我年存栏300头,纯收入达到了40万元。

  岳显丰没想到的是,就在33万元贷款到位不到7个月的时间,这位好书记好大姐就永远地离开了。

  现在,岳显丰已经是显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大王,他说:

王书记在我心中是我创业致富的引路人,我觉得心目中的党员就应该是她这样的。

  王瑛的遗物中有一张两万元的存折,她的同事每月都会取出500元,汇给四川农业大学的学生黄霞。

  XX年夏天,黄霞第一次见到王瑛,当时王瑛正在八庙乡检查工作。

  黄霞告诉记者:

XX年我接到大学的通知书,可是我家条件不太好,所以没办法供我念大学。

  我本来打算不念了,出去打工。

  好在这时候遇到了王瑛阿姨,她让我别着急,一定要我迈进大学校门。

  没过几天,她叫我去她的办公室,见面之后,她掏出3000块钱给我,说早就给你准备好了,到了学校一定要认真学习。

  打那儿以后,王瑛每月都会给黄霞寄去500元生活费。

  病情恶化后,她把上级奖励给她的两万元奖金存进了银行,委托同事按时给黄霞寄生活费。

  王瑛的工资并不宽裕,对于素不相识的困难群众,她也总是慷慨解囊。

  对于她最亲的人,王瑛却近乎苛刻。

  一次,王瑛出差,路过儿子所在的学校,问儿子有什么要求,懂事的儿子说只想买一双鞋,可王瑛只给了孩子100块钱。

  王瑛的弟弟王勇一直在阿坝州工作,弟妹高学勤下岗在家,按理说,作为县纪委书记,在南江给弟妹安排个工作不成问题,但王勇每次提出要求,王瑛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绝。

  弟妹高学勤说,以前是无论如何想不通的:

一直没有给她说话,也没有通电话。

  嫂子经常对我说,我们是亲戚,下岗人员这么多,我把你安排了,别人怎么办?

王瑛去世那天,看到追悼会现场无数干部、群众自发赶来悼念,王勇这才明白,姐姐这样做是对的。

  王瑛对家人的不近情理,恰恰是因为她心里蕴藏着深厚的爱!

她的丈夫张勇至今还记得妻子留下的那个笔记本:

王瑛去世的前几天,在办公室里歪歪斜斜的写下这么几个,写的是给儿子给儿子,这个本本里面也就是说她当时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对儿子的爱,一个是对儿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好好的报效国家!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在南江县,王瑛是群众的好书记、好大姐。

  从病情确诊到去世的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王瑛每做一件事都投入了最大的热情,力求尽善尽美。

  这一切都源于她对这片土地、对生活爱的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