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7654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发展.docx

《教师专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专业发展.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专业发展.docx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第一章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演进

试论述教师职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2009B卷论述题2.P2-10)

一、教师职业的原始阶段

二、教师职业的泛专业化阶段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初级阶段

1.教师职业逐渐脱离经验化和随意化,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

2.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但总体水平不高。

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阶段

1.教师呈现高学历化2.教师聘用证书化3.教师培养专业化4.教师培养终身化

第二节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特点

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一)职业

1.职业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指出,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职业须同时具备:

①目的性②社会性③稳定性④规范性⑤群体性。

现在一般认为,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职业既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又是一个社会人应当承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

这一定义至少包括四层涵义。

2.职业的基本特征

(1)产业性

(2)行业性(3)职位性(4)组群性(5)时代性

(二)专业(2009A卷名词解释题1.P13)

1.专业的含义:

一般认为,专业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

2.专业的特征:

第一,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

第二,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

第三,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

第四,专业人员需经过长期、严格的专业培养与发展。

(三)专业化:

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简单地说就是指职业专门化。

一种职业要真正成为专业,需经历一个专业化过程。

其主要条件包括:

形成一套专门知识和技能体系,实施专业教育和专业资格认证制度,规范职业伦理,建立专业组织等。

那些被社会认可为专业的职业群体一方面对社会有不可或缺的功能,从业人员被赋予极大的责任并提出了很高要求;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履行社会职责过程中要花费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专业群体拥有更多的社会地位和资源。

因此,对于一些新兴职业来说,其专业化的过程就是提升职业群体社会地位的过程。

(四)教师专业化

1.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

具体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二是指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三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

三个层次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就会阻碍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2.教师专业化的特点

(1)丰富性

(2)多样性(3)发展性(4)多主体性

首先,政府通过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教师教育课程认证、教师资格认证三位一体的资格认证系统,为教师专业化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加大教育投入。

第三,大学通过提高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

第四,教师个体要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有明晰的发展目标。

第三节教师专业化的标准

一、专业的标准:

①其成员的业务实践有系统的理论做依据,有专门的技能做保证,有不断的研究做支持。

②其成员把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首位,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

③其成员的行为不受外力的限制,有专业性的自主权。

二、教师专业化的标准

目前,最能明确地正式表达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文件是美国卡内基基金会的改革委员会组织的“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NationalBoardforProfessionaTeachingStandards)的《教师专业标准大纲》(1989)。

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教师接受社会的委托负责教育学生,照料他们的学习。

第二,教师了解学科内容与学科的教学方法。

第三,教师负有管理学生的学习并作出建议的责任。

第四,教师系统地反思自身的实践并从自身的经验中学到知识。

第五,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

这五项标准,概括起来就是:

学生、知识、管理、反思和合作。

第二章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与丰富,成为成熟专业人员的过程。

主要指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丰富与娴熟,专业信念与理想的坚持与追求,专业情感与态度的深厚与积极,教学风格和品质的独特与卓越。

(2009A卷名词解释题2:

教师专业发展)

五大内容: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伦理、专业精神、专业智慧(简答题:

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P24))

它们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而有机融为一体。

其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专业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追求和集中体现

第一节专业知识

一、教师专业知识的涵义

1.国内代表性观点:

林崇德、申继亮: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教师知识作为教师认知活动的一个基础,从其功能出发,可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本体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二是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三是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在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或者更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四是文化知识

陈向明将教师的知识分成两类:

“理论性知识”;“实践性知识”。

叶澜:

最基础的层面:

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

第二个层面是具备一至两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由学习者本人根据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

这部分知识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

第三个层面是教育学科类知识,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性知识构成。

这三个层面知识相互支撑、渗透并有机整合。

2.国外代表性观点:

美国教学研究专家舒尔曼(Shulman)认为:

学科知识;一般教育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育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教育背景知识;教育目的、价值、哲学和历史基础知识

教师专业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教学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等的总称。

二、教师专业知识的构成(2009B卷简答题4.教师专业知识由哪些内容构成?

(P27-33))

(一)学科专业知识

1.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2.学科发展历史和趋势

3.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方法4.相关学科的知识

(二)教师专业知识

1.一般教育学知识2.一般心理学知识3.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三)实践性知识

1.情境性知识2.操作性知识3.人际知识4.自我知识

(四)普通文化知识

1.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2.自然和技术类知识3.工具类知识

4.艺体类知识5.劳技类知识6.时政知识

三、教师良好知识结构的特征

(一)多元性:

多元性是指教师知识结构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二)动态性:

教师知识结构的动态性是指教师的知识结构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是指知识结构的开放性和超前性。

(三)发展性:

教师知识结构的发展性是指教师的知识结构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的方向发展。

(四)整体性:

教师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是指教师专业知识各构成部分之间并非独立成块,而是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发挥着协同效应。

第二节专业技能

一、教师专业技能的涵义

技能是指运用知识和经验进行有目标活动的能力。

教师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具体包括三层涵义:

第一,教师专业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的整体体现。

第二,教师专业技能的形成是内外兼修的结果。

第三,教师专业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教师专业技能的构成

备课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技能、教学语言表达技能、教学媒体选用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检查学习效果技能、说课与听评课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和教学反思技能

(一)备课技能

备课技能主要包括钻研教材技能、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技能和编写教案的技能。

(二)教学设计技能

教学设计技能是指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对象,确定教学起点和终点,并对教学诸要素(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等)进行优化安排和策划的行为方式。

尽管每种教学实践都是具体的,教师制订的教学方案会有所不同,但也表现出一些共同特征:

①指导性②系统性③操作性④预演性⑤创造性。

(三)课堂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而运用的稳固的教学行为方式。

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师专业技能的核心。

课堂教学技能分为课堂导入技能、课堂讲授技能、课堂提问技能、课堂倾听技能、课堂板书技能、教学反馈和强化技能、结课技能、布置和批改作业技能等。

(四)教学方法技能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

它包含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以及教与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技能主要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技能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技能。

(五)教学语言表达技能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

广义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口语、书面语言(如板书、作业批语等)、体态语言(如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等)。

狭义的教学语言专指教学口语,它是教学语言的主要形式。

有时又把教学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

教学语言表达技能主要包括教学口语表达技能、教态语言表达技能和书面语言表达技能。

(六)教学媒体选用技能

教学媒体选用技能主要包括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技能。

教学媒体的选择要坚持发展性、综合性、经济性和条件性原则。

(七)学法指导技能

学法指导技能主要包括常规学法指导技能和新型学习能力(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指导技能。

(八)检查学习效技能果

检查学习效果就是对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进行检测,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使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的整体优化。

检查学习效果技能是指通过收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有关方面的信息,进而做好教学调控的教学行为方式。

(九)说课与听评课技能

(十)教学评价技能

(十一)教学研究技能

教学研究技能是指教师运用教育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究,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应用技能和专业素质等的一系列活动方式。

教学研究技能主要包括教学研究基本方法技能、课题选择与论文写作技能、信息检索技能等。

(十二)教学反思技能

第三节专业伦理

一、教师专业伦理的涵义

教师专业伦理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性。

具体说,是教师担负起教师角色品质,即实现教师之特殊性目的的品质,能充分实现教育潜能的品质;是履行教育教学责任和义务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道德力量;是教师在体验为师之道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内在的、运用自如的教育行为准则。

第一,教师专业伦理是规范伦理。

第二,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内在的自我德性。

第三,教师专业伦理是外在规范与内在德性的统一。

二、教师专业伦理的表现

(一)为人师表

(二)客观公正(三)有责任感(四)至真至善

三、教师专业伦理的特征

(一)践行性

(二)超越性(三)动力性(四)统合性

第四节专业精神

一、教师专业精神的涵义

教师专业精神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敬畏与自豪,对社会、对学生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对教育工作的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对自己的一种严格要求和自我发展的意识,是一种专业自律和自我教育的力量。

专业精神集中体现在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个人自身价值实现的追求中,体现在教师的专业进取和创新中,充分表现了教师的人格风范和活力。

教师专业精神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它是教师专业价值与功能充分发挥的保证。

第二,它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完善。

第三,它是影响学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四,它是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

二、教师专业精神的构成

(一)专业自我

教师专业自我是指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

凯尔卡特曼认为,专业自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我意象②自我尊重③工作动机④工作满意感⑤任务知觉⑥未来前景。

(二)专业理想

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

(三)专业情操

教师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

它是构成教育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

教师专业情操包括理智情操和道德情操。

理智情操是指由于对教育教学能力和作用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荣誉感与自豪感。

道德情操是指由于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三、教师专业精神的表现

(一)忠诚挚爱

教师专业精神表现在对专业的忠诚,即忠诚于教育事业,挚爱学生。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放弃自己的责任。

忠诚于教育事业挚爱学生主要表现在:

第一,有强烈的事业心。

第二,高度的责任感。

第三,公而忘私的品格。

(二)执着追求

教师专业精神表现在对专业永无止境的追求上,对专业充满激情,对学生充满爱。

教师对专业的执着追求主要表现在:

第一,坚守课堂。

第二,宁静淡泊。

第三,提高素养。

(三)敬业奉献

敬业奉献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发自内心的崇敬,全心全意,心甘情愿,—切以育人为上,把知识、智慧、爱心乃至生命献给教育对象和教育事业。

教师的敬业奉献主要表现在:

第一,诚心。

第二,恒心。

第三,爱心。

第五节专业智慧

一、教师专业智慧的含义(2009B卷名词解释1.)

教师专业智慧是教师学识、能力、经验、人格等方面的专业要求在教师身上高度综合的结果,又是教师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体验、感悟、反思、探索、创造的结果,表现为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深刻洞悉、深度思考,合理判断与抉择,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

二、教师专业智慧的构成(2009A卷简答题简述教师专业智慧的构成。

(P54-55))

(一)知性智慧:

知性智慧是基于教师对教育的整体感知、直觉把握所形成的智慧。

(二)理想智慧:

理性智慧是教师基于对教育理论的思考和教育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智慧。

(三)情感智慧:

情感智慧是教师基于职业感、道德感、人际交往和师爱基础上形成的特殊智慧。

(四)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是教师基于个体实践经验积累、体验感悟和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智慧。

三、教师专业智慧的特征

(一)实践性

(二)内隐性(三)个体性(四)动态性(五)情境性(六)整合性

第三章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一、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一)富勒的四阶段理论

(二)伯顿的三阶段理论

(三)伯林纳的五阶段理论

(四)司德菲的五阶段理论

(五)叶澜的五阶段理论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阶段及特征(2009B卷简答题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阶段是什么?

(P62-66))

(一)准备阶段

1.对教师职业充满憧憬

2.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师技能的训练

(二)适应阶段

1.从实践中认知教师角色

2.初步体验现实教学的复杂性

3.开始对教学进行务实探索

(三)发展阶段

1.专业信念逐步确立

2.专业知能不断提高

3.实践知识日益丰富

4.专业角色渐进形成

第二节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一、教师职业生涯

(一)教师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作为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实现职业目标,体现职业价值而进行着与职业期望相关的职业活动。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个体在主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成功扮演教师角色,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二)教师职业生涯具有以下特点:

1.教师职业没有级别变化

2.教师职业生涯宁静而淡泊

3.教师职业劳动工作量和价值难以准确评价

4.教师工作对象群体具有同质性和个体差异性

5.教师职业生涯越长,与学生的年龄差异越大

二、教师职业生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2009B卷论述题1.试论述教师职业生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P68-70))

(一)教师职业生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别

教师职业生涯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内涵更广泛,任何一个以教书为职业的人都可以视为处在教师的职业生涯当中。

教师专业发展则带有目标和价值性,更强调专业方面的变化。

它意味着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从事职业的全过程中寻求自我不断发展的过程。

一个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教师仍然可以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却不可能具有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

同时,教师专业发展更强调个体内在的、主动的发展;教师职业生涯则更显出受动性,教师在一生的职业生涯中是否会变动其职业岗位和工作职位,更主要的是受外在环境和因素的制约。

(二)教师职业生涯与教师专业的联系

1.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整个教师职业生涯

2.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职业生涯的质量

3.教师内职业生涯和教师专业发展是内在统一的

三、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一)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与测定,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通道,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和措施,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安排的动态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充分认识自我,客观分析环境,正确选择职业,科学确立目标,并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的过程。

它不仅是行动前的一种蓝图,更应是“设计——实践——反思——重建”的循环过程。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教师个体根据自身特点和职业的发展,结合学校发展需要,分析所在的环境因素,确定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并不断反馈和修正目标,最终达到既定目标,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职业质量,进而提高从业水平。

(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2009A卷论述题:

结合你个人自身特点和所学学科特点,为自己设计一个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P70-72))

1.自我分析2.环境分析3.确定发展目标4.制订行动方案并实施5.在实施中评估与调整规划

第三节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

一、专家型教师及其特征

专家型教师是指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能高效地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师。

1.具有丰富和组织化的专业知识

2.具有较高的自动化问题解决水平和自我监控能力

3.具有创造性的洞察力使对问题的表征更加深入

二、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比较

(一)教学行为

1.课时计划

2.教学过程

(1)课堂规划

(2)集中注意(3)教材呈现(4)课堂练习(5)家庭作业检查

3.课后评价

(二)教师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专家型教师在教学监控能力的四个维度——计划与准备性、调节与控制性、评价与反馈性、课后反省性上均与新手教师有显着差别。

(三)知识结构

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的知识结构在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这三种成分上都表现出明显差异。

(四)问题解决

第一,专家型教师比新手型教师更善于发现问题,识别问题情境的根本特征。

第二,新手教师是根据问题的表面特征来知觉问题,往往形成表面、肤浅的表征。

专家型教师则按信息所表达的意义来归类,是对问题深层次的、抽象的表征。

第三,在问题策略的选择上。

(五)教学策略

三、教师成长:

新手教师——熟手教师——专家型教师

(一)从新手型教师到熟手型教师

(二)从熟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

第四章教师与课堂——在课堂实践中发展

第一节课堂教学新意蕴

(2009年A卷论述题2:

结合你的经验和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谈谈你对课堂教学新意蕴的理解。

(P81-88))

一、课堂教学是一种生活

二、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课堂教学是一种交往性实践活动

提问是课堂实践中交往的重要前提。

对话是课堂实践中交往的重要形式。

倾听是课堂实践中交往的重要条件。

语言是课堂实践中交往的重要手段。

四、课堂教学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动态生成性

课堂实践具有不确定性。

课堂实践具有复杂性。

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

第二节课堂实践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一、课堂实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2009年B卷简答题2:

课堂实践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P89-90))

1.教师个人教育观念转变依赖于课堂实践

2.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来自于课堂实践

3.实践知识和实践智慧的获得来源于课堂实践

4.教师生命价值和意义体验来自于课堂实践

二、课堂实践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课堂设计

课堂设计:

是指教师利用系统思维来规划、安排教学实践活动以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课堂设计主要从关注学生需要和学习来考虑教师的教。

它是教师教学的起点和前提。

它的质量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其科学性和可行性直接影响着课堂实践活动的最终效果。

课堂设计主要涉及到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选择及自我评价等方面。

(二)课堂观察

①课堂观察:

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或偶然)地运用目光,从学生的动作、表情和情绪的变化中觉察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变化,以便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

它不是专门从事的观察,是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分出一部分精力进行观察,而主要精力仍放在教学上。

②课堂观察在课堂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使学生全身贯注于课堂学习,就必须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反应,进而实施正确的有效指导。

其次,在课堂实践中,学生复杂多变的思维,突发而至的灵感,丰富多彩的讨论,都需要教师敏锐的观察,从中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师生的真正交流。

第三,课堂观察对课堂实践具有指导、调整和评价的作用。

2.课堂观察的范围

(1)学习气氛

(2)学习行为(3)神态表情(4)学生活动

3.课堂观察的方法

(1)目视法

(2)提问法

(三)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对自己正在进行的教学进行及时再思考,以便对正在进行的课堂实践进行有效调控,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课中反思需要教师以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较强的课中反思意识和丰富、理性的教学经验为基础。

教师的课中反思水平可以分为三种,即技术性反思水平、实践性反思水平和解放性反思水平。

(四)课堂叙事(2009年B卷名词解释2)

1.课堂叙事概念:

课堂叙事是指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课堂教学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教育理念、思想以及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与理解。

2.课堂叙事的特点主要有:

①真实性。

②自我实践性。

③情境性。

④反思性。

3.课堂故事不同于教育故事。

从根本上讲,课堂故事与教育故事同为教师教育生活的叙事文本,都是教师以叙事方式认识教育的结果,共同体现了教师基于教育生活的教育思考。

但教育故事可以跨越课堂教学的时空,采撷教师人生历程中引发教育思考的浪花。

它可以是师生的一次对话,教师的一次家访,也可以是亲子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或异域他乡的见闻。

而课堂故事较多取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生活,反映教师对自己课堂实践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