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细菌感染危险因素和依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49917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冠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细菌感染危险因素和依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冠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细菌感染危险因素和依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冠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细菌感染危险因素和依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冠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细菌感染危险因素和依文档格式.doc

《新冠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细菌感染危险因素和依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细菌感染危险因素和依文档格式.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冠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细菌感染危险因素和依文档格式.doc

表1不同类型病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

由于肺部影像学和多数实验室检查指标用来判断细菌感染并不具有特异性,不能单独作为细菌感染的依据,临床结合实验室指标和患者症状综合判断。

入院48h后继发感染则根据科室内部感染流行病学及患者是否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高危因素选取相应的抗菌治疗。

细菌感染危险因素和依据

1.体温完全恢复正常3天后再次出现发热,不能用病毒感染解释;

2.咳黄脓痰,痰量明显增多,或持续3天以上、且量不见减少;

3.年龄大,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COPD、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卧床等,可能存在呛咳史者;

4.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前明显增高,降钙素原等炎性指标较前明显升高;

5.痰或气道分泌物培养获临床意义大的病原菌;

 

6.肺部CT实变、渗出影较前明显增多,或具提示其他部位感染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7.存在其他部位感染的依据,如尿路感染、血流感染等。

诊断细菌感染应综合评估上述证据,并与病毒感染以及肺水肿等非感染性病变鉴别,从严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

抗菌药物选择

1.门诊患者可选用一二代头孢菌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呼吸喹诺酮类口服;

2.住院患者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米诺、头孢西丁、三代头孢、呼吸喹诺酮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药物静滴;

3.碳青霉烯类药物仅限于有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危险因素患者;

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引起的严重感染也可替加环素治疗;

有MRSA感染证据时可使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药物;

4.怀疑合并不典型病原体感染者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可联合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

5.住院患者如继发真菌感染时,可根据G试验、GM试验、真菌涂片培养等证据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

使用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1.怀疑细菌感染者尽早留取合格痰液标本行病原微生物送检。

高热患者留取痰标本同时留取血培养,明确病原菌后根据药敏调整给药方案。

2.给药方案应个体化,应根据患者体重、肝肾功能等确定给药剂量、给药间隔;

3.怀疑病毒性心肌炎或心肌受累者,或有Q-T间期延长患者慎用喹诺酮类药物;

4.注意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如腹泻患者同时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时应与抗菌药物间隔至少2小时使用,喹诺酮类避免与茶碱类药物联用;

5.能口服给药尽量避免静脉给药。

静脉给药者病情稳定、胃肠功能正常后及时改口服序贯治疗,尤其是使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喹诺酮类药物时;

6.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时,应经抗感染专家会诊后再使用;

7.在患者治疗期间须常规监测患者症状、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影像学等变化。

8.注意监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如转氨酶升高、血小板降低、二重感染等,并注意与患者本身症状相鉴别,发生要进行相应对症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