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1305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考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docx

《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研.docx

考研

考研

考研,即“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之意。

其英文表述是“Takepartintheentranceexamsforpostgraduateschools”。

目录

报考条件

考研程序

相关常识

1.研究生种类

自主划线高校

1.专业规划及盲点

【考研调剂】

【硕士研究生招生一般调剂程序】

【调剂知识】

【通过调剂诀窍】

报考条件

考研程序

相关常识

1.研究生种类

自主划线高校

1.专业规划及盲点

【考研调剂】

【硕士研究生招生一般调剂程序】

【调剂知识】

【通过调剂诀窍】

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往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09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69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考研程序

  考研的确是一件关系到大学生前程的事情,但是同学们也没必要考虑得太早了,从大三开始考虑完全来得及,考虑太早,最后变化也快,这个时代节奏太快,计划赶不上变化,等到大三了,学业各方面都差不多稳定了,这时候再考虑,对自己未来的定位会更准确。

究竟该不该考研?

该考哪个学校?

一些人甚至从大一大二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确实对于这个大的问题,是否做,如何做,多花些时间来考虑是必要的。

但在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时,你首先要知道的是考研的整个流程,它要经过哪些阶段,在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情,这些都要心中有数,以便及早安排,计划周详。

根据我的理解,考研大致要经过以下过程。

  

(一)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这种获得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1、招生简章。

一般在7-8月份初,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

上面会列出:

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也不列出,即使列出,经常列出的书目太多,或太少)。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而关键的信息,却没有列出。

  2、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集。

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

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他们一般要到11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左右才能确定。

  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那对于考生是莫大的福音了,要是没有看到以前的这些试题,复习准备无异是盲人摸象。

但遗憾的是,公布试题的单位相比较还是很少的,如何能找到专业课试题,就看个人的本事了。

不过现在有一些考研的网站收集了不少专业课试题,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3、导师。

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

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学校,和导师联系的必要性也越小。

好的学校一般信息比较透明,黑箱操作比较少,出题也比较规范,很少有偏题、怪题。

  4、在读研究生。

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

因此,我建议,如果想考研,尽量找到研究生咨询,你绝对不会后悔。

  5、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6、网站。

如果能上网,现在有很多考研的网站,能提供很多信息。

  

(二)先期准备

  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该踏实看书复习了。

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

至于具体如何复习,比如:

何时开始复习,公共课如何复习,专业课如何复习,是否要上辅导班等等诸多问题,也许要分成若干文章分别予以论述,才能说得大概清楚。

  (三)报名

  考研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网上报名一般在每年的10月,现场报名确认在每年11月,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提前报名一般在9月,具体时间可看教育部通知。

  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按招生单位的规定任选一种。

  (3)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国家按照一区、二区、三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二区包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三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报考地处二、三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

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等部队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在职人员报考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是:

  在职人员中很多人遇到的问题是同等学力问题,即大专生和大专生以下的考生如何报考的问题。

按照规定,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在入校读研究生时必须有两年工作经历。

比如一位大专学生2001年7月毕业,它可以在2003年9月入校读研究生,这样的话,他在2003年1月可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002年11月就可以报名。

他应该在此前很长时间,甚至一毕业就开始准备复习。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学校对同等学力的考生还有一些另外的规定,比如要求有四级英语成绩单,或者要发表过相关领域的论文等等。

考生在确定报考哪一个学校时,一定要事先看看最新的招生简章,以免白花功夫。

  (四)初试

  初试一般在1、2月份,春节前1、2个星期。

考试要持续2天,进行4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也有进行两天半的考试专业。

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

  (五)调剂

  大约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

再过1、2周,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

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多联系,实在不行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

  (六)复试

  复试一般在5.1前后,一般是等额面试,少数热门的专业会选择差额复试。

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学校一般还要书面测试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近两年国家还在较好的学校,比如清华、北大进行了复试时测试英语口语的试验。

但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等额面试,可以说非常轻松,主要是聊一些学习兴趣,读过哪些书,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本科时老师都怎么教的等等,所问的专业知识也都是最基本的内容。

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接到复试通知,只要你不是替考的,在复试时一问三不知,录取一般都没有问题。

  (七)复试调剂

  调剂的主要渠道有三:

第一条是网上渠道。

不少大学的研究生部网页都有网上调剂信息登记系统,大家可以通过登陆系统提出调剂申请,请注意,一定要准确、完整填写个人信息。

首次登录时一般要靠准考证和身份证号码登录。

在填写时还应注意:

1、所填写的基本信息应与你原始报名信息卡一致。

2、待4月份国家分数线下达后,符合该校调剂条件的考生,学院将与考生本人联系,请及时将调剂材料(原始报名材料)寄交所选择的学院。

  第二条是电话渠道。

调剂要尽早并且准确。

一旦得出自己的分数可能达不到报考院校分数线的要求,除了上网查询并申请调剂外,还可以选定几所有可能录取自己的学校,向他们的研究生院打电话获得最新信息,并最好联系上该学院相关专业的导师,往往导师的肯定在这时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第三条是人情渠道。

这条渠道要求你和报考专业的导师有比较良好的关系。

  尽量不要坐着等学校来调剂你,调剂也是一个残酷竞争的过程,你晚去一步,位置就可能被人占了,一定要尽早行动,从速从早。

  (八)录取

  复试通过后,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主要是政治性问题),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你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委培培养除外)。

  接到录取通知书,按照上面的报名时间,一般在9月初,你就可以赶往心仪已久的学校了。

一般通知书上会要求考生准时按规定的几天报到,不能晚也不能早,但其实你可以早两天报到,也许能获得一些好处,比如可以捡一个好位置的床铺。

  (九)毕业生就业

   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回定向或委托单位。

  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或按照培养合同就业。

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其他

   

(一)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

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

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二)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被录取为硕士生后,培养经费及在学期间的待遇按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培养合同办理。

  (三)各省级教育招生管理机构可根据本简章,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补充规定。

  (四)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及军队系统的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相关常识

  考场规则

  1)考生应在考试前一天到考试地点了解考场有关注意事项。

  2)考生进入考场,不得携带任何书籍(包括外语词典等工具书)、报纸和稿纸。

只准带必需的文具,如钢笔、圆珠笔、绘图仪器、计算尺和电子计算器,或根据招生单位的通知携带所需要的用具。

  3)考生在每科考前10分钟,凭准考证进入考场,对号入座。

入座后将准考证放在桌面右上角,以便检查。

考生须随身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工作证、学生证,以备查对。

  4)除在试卷上规定填写的项目外,不得作其他任何标记,否则试卷作废。

  5)考生答题一律用蓝色、黑色钢笔或蓝色、黑色圆珠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楚。

答题书写在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6)考生对试题内容有疑难时,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

如遇试题分发错误和字迹模糊问题,可举手询问。

  7)迟到15分钟不得入场。

考试3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

  8)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准吸烟。

交卷后,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谈论。

  9)考生不准交头接耳,不准偷看、夹带、抄袭或者有意让他人抄袭答题内容,不准接传答案或者交换答卷等。

  10)考试终了时间一到,考生应立即停止答卷,并将试题和试卷纸装入原信封内经监考人员核查无误后,离开考场,试题、试卷纸和草稿纸不准带走。

  考研人数下降

  研究生报考出现降温迹象,始自2007年。

专业人士分析:

以下几种情况均可能是导致考研人数减少的原因。

  一、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问题开始显现:

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招生比例有所下降,而某些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的专业招生比例却有所上升。

此外还表现出了学术型研究生比例偏高,应用型研究生比例偏低的情况。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录取名额连年增加、学制由三年缩短为两年等,带来了研究生录取标准和培养质量的降低。

在高校里,过去的研究生教育通常是导师和学生一对一或一对二,现在普遍是一个老师带多名学生,有的还兼带博士生,很多学生甚至一个月见不到导师几次。

随着研究生人数的增多,传统的讨论式教学难再继续,培养方式仍是本科时的老师讲、学生听,师生互动越来越少,这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并无太大帮助。

  二、研究生就业形式日趋严峻。

  2006年,扩招后的首批研究生毕业开始走向市场,两年多来,其就业形式日趋严峻。

大部分研究生都想留在大城市就业,对月薪的要求也在3000元左右。

然而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硕士研究生的优势并不十分明显,想留校,他们学历不够;想考公务员,竞争相对也是十分激烈;同时,他们也没有过多的实践经验,到企业仍然要从头学起。

  一些重点高校的热门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相对好些,但相当一部分研究生仍对就业感到茫然。

在2007年各省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中,许多省市首次出现了本科生初次就业率高于硕士研究生的情况。

这都使得很多高校应届毕业生对考研望而却步,只要是在本科阶段找到了一份工作,就不再准备考研。

  三、公务员考试趋热。

  随着本科生、研究生就业压力加大,不少大学生将目光投向了公务员考试,以取得“名利双收”的公务员身份。

  2002年以来,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激增,2008年考试人数创历年之最。

据国家人事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共有64万人通过审核参加考试,人数较去年增加12%。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热衷参与这项考试,也使得考研的热度有所降低。

  四、考研成本增高。

  从2008年开始,全国很多高校开始实行研究生收费改革,改革后的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不再区分公费和自费,而采取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

对多数研究生来说,这必然提高读研的成本。

  一般来说,考研的准备费用加上三年学费一般在4万元左右,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起码在七八万元,而将来就业时,月收入最多只能比本科时的同学高几百元,人家还比你多赚了3年钱,怎么算都不值。

  再从时间成本看,读研究生的3年是人生中一段黄金时间,正应该好好在事业上拼搏。

尤其对于女大学生,年龄的增加更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包括工作几年内可能就要结婚生育,用人单位肯定会有一定考虑,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为此,很多学生还选择了出国读研。

据英国使馆提供的最新数字,仅2007年,到英国读研究生的中国留学生就超过了2万人。

在国外,通常只需1年或1年半的时间就能拿到研究生学位。

  五、社会进入相对稳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首先,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不再像过去“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更为客观,很多人都抱着“先找工作再充电”的态度。

  其次,用人单位观念发生变化。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正在从“学历型”向“能力型”转变,不再追求所谓的人才“高消费”。

一些企业的负责人说,本科直接考上硕士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而聘用他们要付出比本科生更高的报酬,成本反而增加。

  再次,社会的“学历崇拜”也在逐年降温。

学生和家长在对学历的认识上更加理性务实,不再为了“学历”而学习,而是选择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的结合点,很多学生从高中就开始向职业学校分流,一些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回炉”,之后从事自己更为适合的工作。

  考研人数增加

  研究生报考新一轮升温迹象,始自2008年,专业人士分析:

2008年的金融危机直接致使考研人数增加,就业难,忙考研。

2010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140万人走进考场,创下了200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关于同等学力考研的一些要求。

  自考生考研:

不同学历要求不同

  自考生能报考研究生吗?

不同学历如何准备考研?

北京考试报日前接到不少自考生的咨询电话,在此,笔者提醒考生,报考研究生要看自己是本科还是专科学历。

  本科毕业可直接报考

   考生:

自考本科毕业,已取得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自考本科毕业,已取得本科毕业证,但未能取得学士学位。

  持有本科毕业证,且有学士学位的自考生,可直接报考;持有本科毕业证,但没有学士学位的自考生,一般情况下可直接报考,但应咨询拟报考院校是否有特殊规定。

如,北京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对此规定为: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而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对此规定为: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者,须在报名前已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硕士生”。

  有本科毕业证、学位证的考生,可按自己实际情况,尽快投入研考复习;无学位证的考生,先要向拟报考院校咨询,确定报考资格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报考院校,投入研考复习。

  同等学力有条件限制

  考生:

自考专科毕业生,自考本科即将毕业。

  据教育部规定:

大专生报考研究生,须在获得大专毕业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生同等学力,并符合研究生招生单位的其他要求。

如,北京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对此规定为: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须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署名前2位),通过初试后,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还将加试实验等科目。

”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对此规定为:

“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须具备以下条件: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从大专毕业到2007年9月1日)或两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名时外语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复试时提交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三篇文章。

  即将自考本科毕业的考生,因在现场确认时未能取得本科毕业证,可以同等学力报考。

但这类考生在考研复试时一般能取得本科毕业证,建议考生到所在省市自考办开具相关证明,待初试成绩合格进入复试后,再提交证明,出示本科毕业证书原件,看能否以本科毕业生身份复试及录取。

对此各高校规定不尽相同,考生一定要先咨询报考院校研招部门。

  以同等学力报研,限制较多,考研难度较大,建议考生最好拿下自考本科毕业证和学位再考。

在学习本科段期间,最好能结合专业,多实践,多积累。

即便基础较好的考生,以同等学力报考,也要据自身实力,量力而行。

  自考本科在报考方面与统招本科待遇等同。

但有一点不同,自考本科一般要求在取得本科毕业证后才能报考,自考没有应届一说。

这可能是因为自考对自主性要求很高,无法确保在研究生入学时能取得毕业证。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校在考生报考资格上同等学力考生说明时“自考生除外”的原因。

  金融危机逼出2009年考研热

  今年网上考研报名伊始,就有人预测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将会有大量毕业生为了躲避就业压力选择考研。

11月14日考研现场报名工作结束,虽未发现“井喷”现象,但不少高校考研报名人数较去年都有所增加,出现一定反弹。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大,所以有很多应届高校毕业生选择考研来延后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

以西南大学为例,预计2900人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就吸引了近万名考生前来竞争,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

  一位大学老师说,现在,报名2009年入学考研[3]人数增加,主要是大学生受各种舆论的影响,心态过于消极。

事实上,这种犹豫不决的心态,无论对于找工作还是迎战考研都不利。

考还是不考,如果学生纯粹从直接利益角度来衡量,是判断不出结果的。

在目前形势下,更需要学生从个人兴趣出发,静下心来问自己究竟想干什么。

如果对研究很感兴趣,那么就继续读硕、读博;如果没有研究兴趣和能力,那么先找工作积累经验。

总之,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研究生种类

  1.按攻读学位等级划分

  按攻读学位等级的不同,分为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称“硕士生”)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称“博士生”)两级。

  2.按学习方式划分

  按学习方式的不同,分为脱产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

  

(1)脱产研究生

  脱产研究生是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

  

(2)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是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

专业课要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计划,并参加考试取得相应的学分。

还必须通过国家专门设计的英语、政治及专业全国统考,合格后可以申请学位。

学习、考试、答辩均需交纳一定费用,一般全部下来在数万元左右。

目前只有经过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少数重点大学招收学位生,机会不多,而且必须征得工作单位的同意。

随着学位管理的加强,通过这条途径来获取学位的难度越来越大了。

一般最终能够通过答辩、取得学位的比例并不高。

  目前,多数研究生招生单位只面向本单位职工招收在职研究生,有的单位面向本地区、本系统的职工招收在职研究生。

  3.按在学期间提供经费的渠道划分

  按在学期间提供经费的渠道不同,分为国家计划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简称“委托生”)和自费研究生。

  

(1)国家计划招收研究生

  国家计划招收研究生又分为非定向研究生和定向研究生(简称“定向生”)。

  ①非定向研究生

  国家计划招收的研究生的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其中非定向研究生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实行由本人选报志愿、招生单位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就业制度。

由国家和学校提供全部学费,住宿费需要自己承担,转户口和档案关系。

  ②定向研究生

  a.定向培养研究生,是指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

  b.凡属研究生国家招生计划服务范围的用人单位,即高等学校,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机构,国家重点企业(由国家教委会商有关部门确定),由财政拨款的文化、医药卫生等公益事业单位,党和国家机关以及人民解放军对研究生的需求,均可要求定向培养研究生。

除上述范围外的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不得定向培养,只能由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