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管员岗位技能竞赛笔答试题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2307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管员岗位技能竞赛笔答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保管员岗位技能竞赛笔答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保管员岗位技能竞赛笔答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保管员岗位技能竞赛笔答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保管员岗位技能竞赛笔答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保管员岗位技能竞赛笔答试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管员岗位技能竞赛笔答试题答案.docx

《保管员岗位技能竞赛笔答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管员岗位技能竞赛笔答试题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保管员岗位技能竞赛笔答试题答案.docx

保管员岗位技能竞赛笔答试题答案

TheponywasrevisedinJanuary2021

 

保管员岗位技能竞赛笔答试题答案

中储粮西安分公司保管员岗位技能竞赛笔答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共计20空,每空分,合计10分)

1、机械通风降温空气途径比为,降水空气途径比为。

2、粮油保管损耗分为水份减量和保管自然损耗。

3、平房仓测温电缆水平间距不大于5米,垂直方向点距不大于2米。

4、虫粮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基本无虫粮、一般虫粮、严重虫粮、危险虫粮。

5、磷化氢气体浓度检测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磷化氢(PH3)气体检测仪、

磷化氢(PH3)气体检测管、硝酸银(AgNO3)试纸检测法。

6、中央储备粮实行均衡轮换制度,每年轮换数量一般为20%--30%。

7、粮温在15—25℃时,每15天扦样检查一次储粮虫害,如遇粮温不正常上升时要随时扦样检查害虫的密度。

8、粮食发热的检查,在气温上升季节,粮温上升的太快,超过仓温日平均值3-5℃可视为发热迹象。

9、当年入仓的夏粮,在气温下降时,容易出现粮堆局部水份增高的分层现象,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结顶。

10、由于粮食的吸附滞后现象,不同水份的粮食在一起存放不可能达到同一水份,而是不均匀的。

11、粮食的水份和粮堆中空气的水份含量越大,粮堆的导热性越大。

12、储粮保管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13、新收获的小麦,由于后熟作用未完成,其烘焙、食用品质未达到最佳状态。

二、问答题

1、下图为西北地区某高大平方仓8月中旬某一天的粮温检测记录表,经检查粮情测控系统正常,仓房完好。

此仓散装储存的是2002年本地产小麦5000吨,请根据此表回答以下问题。

(4分)

1、分析上表所示(1-16盒)中粮温,发现什么问题?

12盒中温度异常(相对于其他点)(2分)

2、出现问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可能局部有虫害活动、水分大、杂质大。

(2分)

2、某库现存今年新收购的小麦6000吨,粮温29℃,发现玉米象12头/kg,谷蠹4头/kg,现对该仓进行整仓PH3和CO2环流熏蒸,设定有效浓度为140ppm,仓房体积15000m3,请计算ALP片剂的用药量及二氧化碳的配备量(考虑吸附、漏气等因素)

(8分)

解:

(1)PH3的克数140÷700=m3(2分)

(2)AIP片剂的量×3=m3(1分)

(3)考虑吸附、漏气等因素,AIP的实际用量为×2=(1分)

(4)总用药量×15000=18000g=18kg(1分)

(5)PH3质量18÷3=6kg(1分)

(6)CO2的质量按PH3和CO2的质量比为2比98计算

6×(98÷2)=294kg所需二氧化碳294,即12瓶。

(1分)

考虑冲洗管道作业需2瓶,实际需14瓶。

(1分)

3、2003年12月入库玉米2000吨,平均水分16%,最高水分≥20%,夜间温度达-10℃左右,现露天堆垛散存,在粮情检查时记录2号点粮温变化情况如下(粮情检测系统正常):

日期

上层

中层

下层

12月21日

0℃

7℃

5℃

12月23日

10℃

9℃

6℃

12月25日

25℃

13℃

8℃

请问:

粮情是否处于安全稳定状态粮温变化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是什么应注意什么问题(8分)

答:

1、粮情处于危险状态(2分)。

2、由于水份不均衡,温差较大,引起玉米的水分转移,导致玉米垛表层水分较高,产生结露。

(2分),

3、为玉米子粒的呼吸及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提供了适宜条件,引起了玉米的发热,如果处理不及时易发生大面积的霉变、品质劣变的储粮事故。

(2分)

处理办法:

首先要将堆垛玉米的高度降低,破坏已经形成的结露层。

(1分)

尽快采取摊开晾晒、同时利用机械通风及烘干的办法进行。

在此过程中,粮情检查的工作必须跟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也必须加强对天气情况的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1分)。

4、某粮库4#仓7月27日入满,仓内为新收当年产小麦,水分为%,粮温为28℃,外温为34℃,并且发现害虫密度为5头/公斤,其中赤拟谷盗4头/公斤。

请判断该仓虫粮属于何种等级,为了保证该仓粮食能够安全过夏,再请你帮助该库简单设计一个处理方案的框架。

(7分)

解答:

虽然赤拟谷盗达到4头/公斤,但赤拟谷盗不是主要害虫,根据《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中虫粮等级标准,该仓虫粮为基本无虫粮(3分)。

因此在有虫和粮食水分高的情况下,应该先利用晚上温度低的时候进行机械通风降水,使得粮食水分降到安全水分以内后再对该仓进行熏蒸处理(4分)。

5、某库1#仓为99年建高大平房仓,配备有粮情检测控制系统,现储存小麦8000吨,粮堆高度6米。

冬季利用机械通风对该仓进行通风降温,通风结束时,粮堆平均粮温与气温相差小于4℃,粮堆各层温度从上到下依次为:

13℃、10℃、7℃、6℃。

粮堆表层水分为%,距地面米处水分为%。

试分析本次通风的结束时间是否合适若不合适,应采取什么处理措施。

(8分)

解答:

结束降温通风的条件是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1)仓外大气的温度低于粮堆的平均温度的值小于4℃;(1分)

(2)粮堆温度梯度不大于1℃/米粮层厚度;(1分)

(3)粮堆水分梯度不大于%水分/米粮层厚度。

(1分)

第一个条件满足,我们来计算温度梯度和水分梯度:

粮情测控系统的测温布点原则是垂直方向点距不大于2米,(1分)

以点距2米来计算,则温度梯度为(13-6)÷6=℃/米粮层厚度。

(1分)

水分梯度为()÷()=%水分/米粮层厚度。

(1分)

因温度梯度和水分梯度不满足结束条件,故结束时间过早,应继续通风至温度梯度和水分梯度满足结束条件。

(2分)

6、已知稻谷温度为30℃,水分为%,大气温度为18℃,相对湿度为80%。

用提供的曲线图判断在这种大气条件下是否允许降温机械通风?

如果可以,在通风初期粮堆内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7分)

解答:

查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换算图得知,大气绝对湿度Ps1为Hg(1分)。

再查稻谷平衡绝对湿度曲线图得知,在粮温T2为30℃时,稻谷平衡绝对湿度Ps2为。

(1分)

粮堆露点TL2为24℃。

(1分)

由于Ps18,所以允许降温机械通风。

(2分)

但由于TL2

(1分)

这是由于在气温低于粮堆露点时,粮堆内部散发出的水蒸气突然遇到冷空气而引起结露,但随着引入粮堆的大量空气将粮堆内的高湿空气带走,结露会很快停止(1分)。

7、某粮库高大平房仓储存当年产小麦8000吨,在入库两个月后发现仓房东北角粮温持续上升,特别是有一个点离地面米处粮食温度持续上升至35℃,而周围其它各点的粮温均在25℃以下。

试判断该点粮温升高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

(8分)

解答:

温度升高的可能原因:

(1)粮食在后熟期中,由于粮粒的成熟度有所差异,含水量也不完全一致,其呼吸量差别较大,因此造成局部温度偏高、局部出汗。

(1分)

(2)由于该点粮食水分过高,加速了粮食的呼吸,使粮食内储备的营养物质分解过快,因此产生大量的热,引起粮食发热。

(1分)

(3)霉菌在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如果粮食水分偏高、粮温不正常,都会导致霉菌呼吸的快速增加,从而引起粮食的发热。

(1分)

(4)大量害虫聚集,其呼吸和代谢产生的热量使局部粮堆温度迅速上升。

(1分)

(5)粮食的自动分级造成局部杂质含量过高,粮堆孔隙度减小,一旦粮堆中有温度的上升,热量不易和周围交换而聚集在局部,导致局部发热。

(1分)

(6)仓房漏雨、仓壁渗水、地坪返潮、粮堆中混有高水分粮,都会引起局部粮食水分偏高而产生局部发热现象。

(1分)

处理办法:

害虫引起的的粮食发热,可先用机械通风降低粮温,而后熏蒸杀虫。

(1分)其余原因引起的发热可用机械通风进行降温降水,从而达到降低粮温的目的。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