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485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原文

长廊的建筑非常精美,人们称它有三绝。

这第一绝就是造型绝。

全长728米的长廊整体造型从地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如果坐在飞机上看,就会发现它的形状像一只倒挂着的蝙蝠。

为什么要把它建成蝙蝠形呢?

因为我国民间有在建筑物上面刻蝙蝠的习俗,而蝙蝠倒挂就表示“福到了”。

第二绝是位置绝。

长廊北倚万寿山,南临昆明湖。

从气候上看,冬天,万寿山挡住了北边的寒风;夏天,从南面的昆明湖上吹来阵阵的凉风。

因此,夏天天气再热,长廊中也是凉风习习。

从环境上看,长廊依山傍水,构成美丽的图画。

当人们在长廊里行走时,就会发现,园中美景随水波而动,随四季而变,真可谓变化无穷。

长廊的第三绝是结构绝。

长廊是斗拱结构,全部是由木头搭成的,竟没用一个钉子。

这是先辈们留下来的精湛技艺!

在273间长廊里,一景一画,变化和谐。

真是人在廊中走,景在身边移。

长廊还是颐和园的一条中轴线,它平分了颐和园的山水,构成了颐和园的主旋律,成为建筑美学的典范,在世界上知名度也很高。

长廊奇,但更奇的是长廊上的画。

它一共有一万多幅!

长廊上的画是有由来的。

当年乾隆下江南,游山玩水回来,意犹未尽,很留恋江南的景致,连做梦都经常梦到江南。

于是,就让画工在长廊上画上了许多江南的美景。

这以后又加上了许多花鸟、山水画以起装饰烘托的作用。

而人物画是最后才出现的。

人物画有许多情节,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它有好几种类型,有民间传说中的故事,有文学名著中的故事,还有神话传说中的故事。

长廊上的画十分精美,中外游人看后都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这就是颐和园的廊与画,你想去看看吗?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教案

1、会写本课8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会认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4、初步学习按照观察顺序,抓住每初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按照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有关颐和园廊与画的放大图片、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介绍颐和园概况。

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这篇课文,描写了颐和园的廊与画,展现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教师简介颐和园)

二、初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法。

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和描写顺序,划分段落。

2、学生自学,边读边想,边批画边述说。

教师巡视辅导。

三、检查交流初读课文情况。

1、检查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A、课件出示生字。

B、指名认读。

C、教师校正读音。

D、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词语。

3、检查交流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

本课有9个自然段,文章首尾呼应,先概括讲颐和园的长廊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然后具体介绍长廊的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最后总结全文。

4、检查划分段落的情况,理清条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总写颐和园的长廊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

具体介绍了长廊的精美建筑。

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

具体介绍了长廊的绘画艺术。

第四部分(第9部分):

总结全文。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2、这一部分写了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3、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二部分。

2、学生自读第二部分,汇报自读情况。

A、这一部分里,写了长廊的造型绝。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长廊的造型绝?

B、这一部分里,写出了长廊的位置绝。

找出描写长廊位置绝的句子读一读。

C、这一部分里,写出了长廊的结构绝。

将描写长廊结构绝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D、这一部分里,写出了长廊是建筑美学的典范。

为什么说长廊是建筑美学的典范?

找出有关句子,齐声朗读。

3、小结:

这一部分是从四个方面来表现长廊的建筑精美的,即:

造型绝、位置绝、结构绝以及长廊是颐和园的一条中轴线,从而说明了长廊的建筑艺术成就高。

三、导学第三部分。

1、教师提示学法:

由自然段到意义段,一个一个自然段地弄清意思;找出这个意义段的中心句,明确段意;理清各自然段的关系,了解段落的叙述顺序。

2、学生自学,边读边想,边批画边述说。

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四、检查交流第三部分学习情况。

1、第6自然段指出长廊上的画奇,长廊上的画一共有一万多幅,多得让人惊奇。

2、第7自然段交代了长廊上的画的由来,这一自然段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先总写长廊上的画是有由来的,再具体介绍长廊上的画。

3、第8自然段共两句话。

第1句话写出了长廊上的画的各种类型,说明了长廊上的画的内容非常丰富,题材广泛,构图多样,从中可感悟到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第2句话写出了长廊的画十分精美的特点。

启发学生想象:

中外游人看完长廊上的画后,会说些什么?

4、小结:

这一部分介绍了颐和园的长廊的画,长廊上的画不但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而且十分精美,它是我国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

五、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六、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七、自由背诵喜欢的片段,欣赏颐和园廊与画的放大图片。

八、总结全文。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颐和园的廊和画》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们从走进大门开始,跟随作者绕过大殿,来到长廊,感受到了长廊的长和美;随后登上万寿山一饱山下美景;最后来到昆明湖,欣赏了湖边的美景。

作者每到一处,在每段开头都有一句表示位置转移的语句来引出,非常明显。

在开始我提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从文中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这一问题后,大多数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对重点词句的体会也比较好。

描写长廊时,我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长廊特点的词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宋艺涵同学竟一下子说了好多,对每一句都分析得头头是道。

她不仅体会到了长廊的长、美,还由横槛和花木的独特设计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看来她由17课《长城》的知识迁移过来了,这种学习方法还真不错。

后面段落中,其中对于“滑”字的体会学生理解比较透彻,我想可能是由前面的比喻句做铺垫。

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学完每一部分后我还是没能及时小结一下。

课文围绕颐和园的美丽来写,每游览完一处景观,都应该回归到“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这个总起句,以加深学生的体会,进一步感受园内的美丽。

对于写作方法的指导也不到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20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

一、指导思想

体现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根据学校的工作意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二、班级情况分析

(1)班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4人。

原班学生46人,新转入田国琨、孙图珖、缪路瑶3人。

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

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也比较感兴趣。

头疼的是学困生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甚至怎么讲解引导都学不好。

因此,在教学中更多关注学困生的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

上学期参加学校统测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全班47人参考,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4分。

100分的6人,90至99.5分的36人,80至89分的5人。

平均分95.20分,及格率100%,优秀率89.36%。

下学期全县统测,全班46人参考,最高分100分,最低分57.5分,100分的4人,90至99.5分的35人,80至89分的5人,70至79分的1人,50至59分的1人。

平均分94.71分,及格率97.83%,优秀率84.78%。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义解决问题。

5、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测量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措施。

1、对学困生多关心爱护,耐心辅导,给他们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进取。

2、经常和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告诉家长,更好的培养学生。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5、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6、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7、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8、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

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9、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不仅要搞好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品德修养。

一、班级学生概况:

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

借读生中,由于学习环境不稳定、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贫困等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借读生数学素质相对低下,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不够自觉等状况。

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

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

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

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平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

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单亲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

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三、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学难点

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汇总7篇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大部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于本学期学习的打字和画画掌握熟练。

但个体差异也日趋明显,尤其是在为了迎接抽测的复习过程中,发现了几个学生学习相当困难。

如:

一个孩子智力有障碍(早就知道),根本教不会他学任何内容。

还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动手能力差,拼音几乎不会,我也不能代替语文老师的工作,无论是画画还是打字,尽管我是一对一地教,一转身,还是不会,简直让我束手无策,有幸地是这次没抽到他们,但还有以后……,真是“后患无穷”啊。

好斗的三年四班,本期有所改善。

六年级本期上半部分时间,学习效果较好。

自从本校进行了初中招生考试和外国语学校招生后,学生一下子散了,各自找到了去向,哪还有心思学习“副科”了。

这导致课堂纪律混乱,课堂效率低下,老师的精力主要用于维护课堂纪律。

更有甚者,还有打架的,六年级的男生,一个个身材高大,加上一股像蛮牛一样的倔强劲,真让人头疼。

为完成抽测复习,我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不记单词,就那几个简单的logo指令都记不住,还能编程吗?

二、教学措施:

1、调整三年级教材内容:

为了便于更好地学习和练习,开学初,就把编排在教材后面的打字学习调整到学期初学习,跟上期的键盘练习结合起来,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和拓展。

在学习画画期间,每节课前五分钟让学生练习打字,促使学生提高打字速度。

2、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

在平时的学习中,每节课的操作练习,都由组长检查签字,并且组长要负责本组的差生,督导他们完成练习,督导他们认真听课。

在复习期间,由组长协调,安排本组优生一对一地帮助差生。

在组长的协助下,大大减少了老师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课堂效率。

3、适时调整上课内容和进度:

五年级学习的ppt,对于一些动画设置和课件制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对于较难的课件,就把难度降低。

4、以听写的方式帮助学生记英文指令:

六年级学习的是logo,其中记住英文指令对于一些差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于是,就从开学初坚持训练学生记英文指令。

每一节课,前三—五分钟,让学生打开word,由老师念英文或中文,学生写出英文指令,并在logo中录入老师念出的程序。

5、本次出去培训的收获:

由于学校没有机器人,六年级后半部分的内容一直未学。

我们可以用模拟仿真机器人软件,来完成后面机器人的教学内容。

希望能够取消六年级的抽测,多从能力上更多地去培养六年级的学生。

况且六年级学生面临小升初,由于时间上的差异,六年级学生对接受抽测丝毫不重视,我们何不让他们去学习他们感兴趣的知识呢?

这为学生上初中后,参加机器人大赛做准备。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面对的问题还很多,“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求索。

具体讲也就是:

1、计算机基础常识和简单操作;

2、操作系统简单操作与使用;

3、汉字输入及文字处理。

学生具备了这个基础,就能获得计算机学科方面良好的主体结构,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但在教学实践中,又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去帮助学生达到目的,现将本学期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总结如下:

(一)以“玩”促学

小学生对“玩”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的特点。

根据这一特点,选好入切点,让他们在“玩”中接触电脑,感知电脑,即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通过这样就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教学寓教于乐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在《指法》这节课中,一开始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是非常枯燥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