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八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23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八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八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八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八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八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八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八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八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八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八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八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八下.docx

《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八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八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八下.docx

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精练精析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综合检测北师大版八下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综合检测

(一)

第六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下列光学器材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

2.(多选)小丽佩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

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

3.(2013·遂宁中考)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4.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

B.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

C.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

D.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

5.(2013·凉山中考)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距离凸透镜20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距离凸透镜10cm时,一定不能成像

B.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蜡烛距离凸透镜30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6.(2013·包头中考)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2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cm  B.12cm  C.24cm  D.6cm

7.小明同学把一块透明的玻璃板放在书面上,在玻璃板上滴一个小水珠,透过小水珠看书上的字,如图所示。

在玻璃板平行于书面并逐渐远离书面的过程中,小明看到的()

A.一定是放大的虚像

B.不可能是放大的实像

C.不可能是缩小的实像

D.可能是放大的实像或缩小的实像

8.(多选)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A.甲图:

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乙图:

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

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丁图: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9.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

这时叶面上的水珠相当于    ,它对光起    作用,使透过它的光可能    

而将叶子烧焦。

10.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    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       ,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11.患近视眼的小张,在阳台上埋头看书,被街对面电子眼的闪光干扰了,他戴上眼镜后,好奇地观察街道上的情况,清楚地看见了一辆轿车绝尘而去,消失在街道的尽头。

小张戴的眼镜是    透镜;电子眼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当轿车绝尘而去,电子眼所拍摄到轿车的像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

12.(2013·孝感中考)在如图所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是缩小清晰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清晰的像,在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透镜。

照相机就是根据    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13.如图,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一光学元件,在圆筒左侧中心轴上放一光源S,圆筒右侧中心轴上垂直固定一光屏。

现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光源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时,光屏上第二次出现清晰的像。

则此光学元件是    透镜,第二次所成像的性质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14.(2012·河南中考)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处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                    。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15.(4分)(2013·青岛中考)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凹透镜的光线,完成光路。

16.(5分)(2013·包头中考)如图所示,一条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CC′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入射于平面镜上的N点(平面镜与主光轴平行),经平面镜反射后与主光轴CC′相交于B点,过N点作平面镜的法线与主光轴CC′相交于A点,O点为凸透镜的光心。

(1)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前和折射后的光路图。

(2)若OA=4cm,AB=1.5cm,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

17.(5分)小光用放大镜观察远处一面旗帜,他看到了旗帜在镜中成如图所示的像。

请在虚线框中画出此时那面旗帜的实际画面。

要求:

画出大致轮廓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1分)

18.(15分)(2013·山西中考)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f=5cm。

(1)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器材是      。

(2)调整后将蜡烛向右移动5cm,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移动后小明观察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3)如果小明取下光屏,从光屏原来的位置正对凸透镜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

19.(1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为了能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重新调整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    cm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3)当把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小明做完实验后,想进一步研究透镜成像的情况。

他又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表盘及指针的位置,然后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

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    。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照相机、望远镜和放大镜都是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自行车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

故选C。

2.【解析】选B、C。

本题考查视力的矫正及透镜成像的特点。

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戴上眼镜时,眼睛在透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

故本题选B、C。

3.【解析】选A。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物距减小,像增大、像距增大,则B错,A对;图中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为照相机,而投影仪是利用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错;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需光线射到光屏上发生漫反射,故不能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错。

4.【解析】选B。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双塔在湖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所以A说法错误。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应减小镜头与塔之间的距离,所以B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

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应增大镜头与塔的距离,所以D说法错误。

故选B。

5.【解析】选D。

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由f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

6.【解析】选A。

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在一倍焦距之外、二倍焦距以内的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f<12cm<

2f,解得6cm

7.【解析】选D。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

在玻璃板上滴一个小水珠,则凸起的小水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图可知,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玻璃板平行于书面并逐渐远离书面的过程中,书面可能位于一倍焦距以内或以外的某一地方,故可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也可能成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D正确。

8.【解析】选C、D。

本题考查了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以及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有关知识。

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A错;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B错;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C正确;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其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D正确。

9.【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的判定及对光的作用。

叶面上的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它对光起会聚作用,使透过它的光可能会聚于一点而将叶子烧焦。

答案:

凸透镜 会聚 会聚于一点

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即在10~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成像时,按照光沿直线传播,会竖直向上射出,投射不到屏幕上,加上平面镜,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从而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答案:

10~20cm 改变光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解析】本题考查近视眼矫正及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张患有近视眼,故他戴的眼镜是凹透镜;电子眼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轿车绝尘而去,物距增大,像变小,像距变小,故电子眼所拍摄到轿车的像将逐渐变小。

答案:

凹 凸 变小

12.【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由题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缩小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若成放大实像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应向左移动凸透镜。

照相机就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答案:

左 凸透

13.【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

能够使物体成实像的光学元件是凸透镜,且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凸透镜与光源距离分别为a、b时,在光屏上两次成像,第一次物距小于第二次物距,故在a处,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b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

凸 缩小 倒立

14.【解析】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

能够被光屏接收的像是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去掉光屏后光线会继续传播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在A处的人能够看得到烛焰的像,像可能会不清晰。

答案:

能 光会聚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所以能看到

15.【解析】本题考查凹透镜的三类特殊光线。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第一类是可以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第二类是可以使将要射向焦点的光线变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第三类是使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图中给出的是平行于主光轴的折射光线,显然入射光线是将要射向焦点的光线。

答案:

16.【解析】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

光路图如图所示。

f=OF=OA-FA

=OA-AB=4cm-1.5cm

=2.5cm。

答案:

(1)见解析 

(2)2.5

17.【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小光用放大镜观察远处一面旗帜,由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故成的是旗帜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旗帜的实际画面与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且比像大。

答案:

如图所示

18.【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时,应使蜡烛的烛焰、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故应向下调节凸透镜。

(2)因为凸透镜的焦距f=5cm,则2f=10cm,当将蜡烛向右移动5cm后,其物距u则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之间,像应在二倍焦距2f之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因为实验中凸透镜成的是实像,故人的眼睛在光屏原来的位置能看到烛焰的像。

答案:

(1)凸透镜 

(2)右 放大 (3)能

19.【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若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则烛焰的像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甚至无法成像,所以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物距为u=50cm-20cm=30cm,焦距f=10cm,此时物距u>2f,像距应为f

(3)当把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时,此时物距为

50cm-35cm=15cm,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根据这个成像规律制成的;因为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不仅左右相反,而且上下颠倒。

故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A。

答案:

(1)同一高度 

(2)60~70 (3)投影仪 A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