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2726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一、单选题

1.在下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A.

C.

D.

【答案】C

【解析】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的比例,则1-a表示植物性食物所占的比例,要求至少需要生产者的量,能量流动效率应该取最大值20%,据此可以列式y=ax*5*5+(1-a)x*5=20ax+5x,选C。

2.某生态系统中有鹿、蛇、猫头鹰、草、兔、鼠等生物,形成下图食物网。

据图分析,最不可能使猫头鹰数量增多的因素是

A.蛇减少B.草增多C.鹿减少D.蛇增

【答案】D

【解析】略

3.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参考如下模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在群体营养级水平上

B.研究能量流经某一种群的能量时,要考虑到能量被利用和未被利用等方面

C.模型中的“能量输入”就是指捕食者的捕食

D.模型中的“能量散失”主要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答案】C

【解析】

捕食者的捕食的能量=模型中的“能量输入”+粪便中的能量。

能量的散失主要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能量储存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分解和未被利用;选C。

4.动物生态学家对林区周边区域进行了4种经济动物的调查,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中信息,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被调查的4种动物中,分布最广的是物种D

B.A1、A3、A5之间可能存在地理隔离,不存在生殖隔离

C.如果各物种间存在着食物关系,且物种A处于最高营养级,那么各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是B→D→C→A

D.如果选一区域,用标志重捕法调查4种经济动物的种群密度,最好选用第三号区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表中信息可知分布最广的物质是D,故A正确。

不同的种群间可能存在地理隔离但还是同一个物种说明不存在生殖隔离,故B正确。

营养级越高数量越少,而此表中没有反应出数量的多少,无法进行判断,故C错误。

只有在第三号区域这4个物种都有,故D正确。

考点:

5.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积累的不能分解的物质越少

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

【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A项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不可能都对捕食者有利,有的对于被捕食者有利,如:

鸟的叫声,提醒同伴有捕食者等,B项错误;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动物的体型与营养级的高低关系不大,如大象比狮子体型大,但是它的营养级比狮子低,C、D项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6.有关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

B.只能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才能返回无机环境

C.都能通过燃烧返回大气    

D.无机环境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答案】D

【解析】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也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物质进入生物群落,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的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CO2,矿物质通过燃烧不一定产生气体返回无机环境。

7.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

B.草原返青时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可以采食的信息

C.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

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

【答案】B

【解析】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①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如养鸡场在秋季通过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产蛋量;②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如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远离农田或利用性引诱剂防治害虫。

B选项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即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8.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的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利用的信息是()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生物信息D.行为信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音响设备发出的信号属于物理信息,故A正确,BC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下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层食物网简图。

苔类、物种C、G和I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E和F则在白杨林中部来回飞动寻找食物。

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共有7条食物链

B.图1中只有I、D、A是次级消费者

C.若除去全部物种A后,物种C、E和F数量将大量增加

D.若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则一段时间内A的数量可能无明显变化

【答案】C

【解析】图1中共有7条食物链,A项正确;图1中只有I、D、A是次级消费者,B项正确;若除去全部物种A后,物种C大量繁殖占据白杨树的中层树干,太累减少,E和F因缺乏食物而数量减少,C项错误;若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由于A的食物来源广泛,一段时间内数量可能无明显变化,D项正确。

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B.动物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D.生态系统中植物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生态系统中以物理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和生物,A项错误;动物通过特殊的行为,即通过行为信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B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C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并不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1.农业上常用性引诱剂来消灭害虫,因为性引诱剂首先破坏害虫()

A.性别比例B.种群密度C.出生率和死亡率D.年龄组成

【答案】A

【解析】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通过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故选A。

12.下列有关右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有二条捕食链

B.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C.狐与鸟之间既捕食又竞争

D.体内含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草

【答案】A

【解析】图中有二条捕食链:

草→兔→狐、草→昆虫→鸟→狐,A正确;细菌属于分解者,不占营养级,B错;狐与鸟之间只有捕食,C错;重金属在生物体内具有富集作用,营养级越高,体内含重金属越多。

狐营养级最高,体内含重金属最多,D错。

故本题选A。

13.假设某池塘中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5%,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

某杂食性鱼既吃浮游植物也吃浮动动物,由于池塘水体轻度富营养化造成该鱼食物成分由1/2浮游植物+1/2浮游动物改变为2/3浮游植物+1/3浮游动物,假设单位时间内鱼的含量不变,那么,食物成分的改变将( )

A.不会影响该鱼的生长速度B.使鱼的生长速度加快约15%

C.使鱼的生长速度减慢约2.5%D.使鱼的生长速度加快约12.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食物成分的改变之前,如果杂食性鱼增重1千克,按照1/2浮游植物+1/2浮游动物来计算,则消耗10千克的植物,2.5千克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又要消耗50千克的植物,即总共消耗60千克的浮游植物;改变之后,如果杂食性鱼增重1千克,按照2/3浮游植物+1/3浮游动物来计算,则消耗40/3千克的植物,5/3千克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又要消耗100/3千克的植物,即总共消耗140/3千克的浮游植物,故本题选C。

考点:

能量流动

点评:

本题考查了能量流动的有关计算,具有一定的难度,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14.下图表示某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不足10%

B.该生态系统的全部食肉动物构成一个种群

C.该生态系统的浮游生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构成群落

D.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彼此独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此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0/2491×100%=8.03%,2491/36629×100%=6.8%,都不足10%,所以A正确。

种群是指同种生物,该生态系统的全部食肉动物构成多个种群;群落是指所有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紧密联系的,所以BCD不正确。

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点评:

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15.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简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种成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构成生物群落

B.丁代表的是自养生物

C.①代表光合作用

D.丙中包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答案】D

【解析】由图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非生物成分、分解者。

甲、乙、丁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分解者属于异养生物;①表示生产者被消费者捕食。

16.下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的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若缺少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甲、乙、丙、丁所含能量的总和

D.适当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C

【解析】

17.有关右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有两条食物链

B.狐与鸡之间既捕食又竞争

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D.上图可代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细菌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和食物网反应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故A正确,C错误;从该食物网可以看出狐与鸡之间是捕食关系,故B错;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该图中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故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

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全部杀灭

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物理信息的合理使用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的作用,没有信息传递,生物无法适应环境,故A正确;信息传递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但不能直接杀灭有害动物,故B错误;要提高黄麻产量应促进其营养生长而抑制其生殖生长,延长光照时间不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因此有利于提高产量,故C正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它们共同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成一个统一整体,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19.根据生态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下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自然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____,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特性。

(2)如果将该种群置入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受到影响,用达尔文进化理论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

(3)种群的特征中决定着该种群的增长。

Ⅱ.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请据图分析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

(2)由初级消费者传递给蜣螂的能量为。

(3)能量由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

(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

(4)由图可知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有两个去向:

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

【答案】Ⅰ.

(1)a过度繁殖

(2)在生存斗争中淘汰的个体(3)出生率和死亡率Ⅱ.

(1)N2

(2)0(3)N5/N2×100%(N5/N2)(4)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解析】

20.(10分)右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

据图回答:

 

(1)碳元素在大气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

形式进行的。

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是,B是分解者。

(2)图中DC过程主要是通过作用实现的。

(3)人类活动对碳循环干扰最大的是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途径,这一干扰,增加了CO2的含量,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组成生物

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运动。

【答案】

(1)CO2消费者

(2)光合作用

(3)温室效应(4)

C、H、O、N、P、S

【解析】略

21.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发生频繁发生。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0多个国家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共同协商,签署新的协议。

右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结合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分析A→B和B→C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2)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植物通过

________________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打破生物圈中______________的平衡,形成温室效应。

(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储存在1800kg葡萄糖中,则图中最高营养级释放CO2的最大量为_____________(假设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全部用于自身消耗)。

(4)“周一请吃素”,这是哥本哈根环保会议中支持环保的进步青年提出的一个新理念,这一理念也得到了广大环保人士的支持。

试从碳循环和能流动角度分析该理念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松土是许多地方栽培植物中经常使用的一项措施。

但是现在有些专家认为松土会加剧全球变暖,结合示意图分析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

(6)哥本哈根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再次重申,到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实现这一减排目标应该采取哪些减排措施(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分)

(1)A→B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B→C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

(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碳循环(3)105.6kg

(4)减少了食物链的营养级,降低了能量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5)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成二氧化碳

(6)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解析】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