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砌石挡墙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54465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浆砌石挡墙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浆砌石挡墙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浆砌石挡墙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浆砌石挡墙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浆砌石挡墙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浆砌石挡墙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浆砌石挡墙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浆砌石挡墙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浆砌石挡墙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根据已放出的挡(栏石)墙轴线,准确测定出挡(栏石)墙边线和原地面标高,经核查无误后上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开挖基坑(槽)。

1.1.3.基槽开挖

根据现场施工设备和施工环境,基坑(槽)的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修整的方法。

对基槽深度超过2m地段,开挖时为确保开挖作业的安全,首先设置1:

1的坑壁坡度,再在基槽四周打入木桩,设立挡土板,防止基槽四周坍塌。

另外,基槽开挖过程中,防止雨水流入或地下水渗出,必须在基础尺寸外侧开挖排水沟和积水坑,配一台潜水泵,以便把积水立即抽排出积水坑外,保证挖基槽工作在无水情况下安全进行。

挖出的土石不能任意堆放,以免妨碍开挖基坑(槽)及其他作业。

基坑(槽)开挖应避免超挖,底面应高于设计高程20cm左右,以保证夯实后满足设计要求。

挖成的基坑(槽),先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当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需及时上报监理、业主以及设计单位,经监理、业主以及设计单位允许后方可进行地基处理。

挖成的基坑(槽),凡有扰动和毁坏的地方追加开挖深度,并按工程师批准的材料回填到设计标高,分层夯实。

地基处理结束并经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人工整平,然后夯实。

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1.1.4.浆砌石材基础

挡护工程的基础是施工的关键环节。

开挖后及时检查地基承载力、基坑(槽)断面尺寸,合格后及时进行基础施工。

砌筑前先将基底表面风化、松软土石清除。

雨季施工时,在基坑(槽)开挖完成并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基础封闭。

砌筑前,将石材中的风化石,杂质等清理干净,砂必须是经过试验合格的,砂浆拌合采用搅拌机拌合。

砂浆加水量采用搅拌机自动计量器控制水的需用量,砂用磅秤计量,搅拌时间不小于3min。

砌筑前,再次复核各部尺寸,另外测量组将基础顶标高控制桩打在基槽四周,以便砌筑基础时拉线控制基础顶标高。

砌筑前先开挖凸榫基槽,砌筑凸榫,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基础的砌筑。

砌筑基础根据厚度的不同分两层或三层砌筑,每层砌筑的厚度30~35cm,但分层不找平,使基础上下交错连成一体。

保证基础最小埋深。

砌筑时用砖刀和捣浆棒一起将缝密实,不出现空洞和砂浆不饱满现象。

砌筑工作分段进行,每个段施工基础时,首先按图纸的要求将沉降缝位置确定且固定好,当砌筑到此时,用沥青麻絮将此隔开。

基础砌筑完毕后,采用石灰土回填基槽四周,夯实采用震动打夯机,用灌砂法作密实度试验,密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1.1.5.浆砌石材墙身

基础砌筑完毕后,必须与设计图纸核对,检查几何尺寸与基础顶设计标高是否有偏差,经自检确认符合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后开始墙身砌筑。

砌筑前,先将基础表面清理、冲洗干净。

砌出地面后立即回填夯实,并做好基坑(槽)顶面排水、防渗设施;

伸缩缝与沉降缝内两侧平齐无搭叠,缝内沿顶、内、外三边填塞深度不小于20cm的沥青木板。

为保证墙身位置及断面尺寸的准确,当底面尺寸放好样后,用木板制成墙身断面挂线样板,将挂线样板固定在沉降缝位置,在墙端转角点挂线控制墙身的砌筑。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挂线样板位置、基础沉降缝与墙身沉降缝位置是否一致、墙身平面位置及外侧坡度,随时纠正不合要求之处。

砌筑第一层时,首先坐浆砌筑。

墙身分层砌筑且墙体较长时分段砌筑,分段位置设在沉降缝,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差不超过2m。

各砌层都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里层,外圈与里层砌块要交错连成一体,并借助瓦刀和捣浆棒将各部位捣固密实,不出现空洞和砂浆不饱满现象。

工作段墙身高度超过2米时,在砌筑时,必须搭设安全可靠的脚手架,使砌筑时减轻工作负担和保证砌筑安全,在砌筑时,绝对禁止在已砌好的墙体上抛掷、滚动、翻转和敲击石块,避免振动给下层作业带来不安全因素,另外,墙身砌筑到2m左右高度时,在高填方段,应在墙身内侧回填土,以降低作业的垂直高度,保证作业安全。

1.1.6.泄水孔

墙身在高出地面部分或常水位以上部分分层设置泄水孔。

泄水孔间距2~3m,上、下排交错布置,孔内预埋外径5cmPVC管,PVC管伸出墙背5cm,其端部15cm用土工滤布包裹,最下面一排泄水孔出口保证排水顺畅不得阻塞,在泄水孔进水口处设置粗颗料材料堆囊以利排水。

最低一排泄水孔高出路基边缘30cm;

并需铺设一层机织防渗土工布隔离层。

1.1.7.沉降缝

根据地形及地质变化情况设置沉降缝,间距一般为10~15m;

缝宽2cm,沉降缝内沿内、外、顶三边用沥青麻絮填塞,深度为15cm。

施工时先将遗留在原缝内的水泥砂浆或小石块等清理干净。

勾缝采用凹缝,勾缝砂浆宜用过筛砂,勾缝砂浆强度不应低于砌体砂浆强度,勾缝应嵌入砌缝内20mm,勾缝前须对墙面进行修整,再将墙面洒水湿润,勾缝的顺序是从上倒下,先勾水平缝后勾竖直缝。

勾缝后应用扫帚用力清除余灰,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避免砌体碰撞、振动、承重。

成活的灰缝水平缝与竖直缝应深浅一致、交圈对口、密实光滑、搭接处平整,阳角方正,阴角处不能上下直通,不能有丢缝、瞎缝现象。

灰缝应整齐、拐弯圆滑、宽度一致、不出毛刺,不得空鼓、脱落。

1.1.8.养护

砌筑好的基础、墙身等用草袋将其覆盖好,并及时洒水养护,覆盖养护7~14天。

砌体均采用挤浆法施工,勾缝采用平缝压槽(凹槽),在砂浆初凝后,覆盖养护7~14天,期间避免碰撞、振动和承重。

1.1.9.墙背回填

回填采用砂砾石分层回填,严禁使用含有淤泥、淤泥质土、腐质土及有机物的土方填料。

墙体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墙背回填。

根据回填部位,选用适当的机具进行分层回填、夯(压)实,保证压实度。

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层厚,并在墙背划出回填区域,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