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447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Word文件下载.docx

后者则为执妄之无明,由根本不觉所生起,继而产生业相、转相等三细、六粗之相,受生死流转之苦。

依止不觉,故生起三种细相,与“不觉”相互依存、互不分离。

这三种细相,一为根本无明造业之相即“无明业相”,由不觉而起心动念,就是造业。

心念既动,就会招致无边生死之苦,生死之苦果离不开动念的业因。

二为能见之相,即“转相”。

由于前业相的动念而生起能见。

如果没有了动念,就不会有能见之相。

三为境界之相,即“现相”。

由于能见的转相,转现出虚妄境界。

远离一切转相妄见就没有虚妄境界可现。

由三细所现的境界为缘,又生起六粗。

一为“智相”,依三细相所现境界,心生虚妄分别之念,计度境界的好坏,生起爱与不爱之心。

二为“相续相”,依智相,生起苦受与乐受,并由此二觉生起种种心念,与爱不爱境相互依存,永不断绝。

三为“执取相”,依相续相,攀缘、思念苦受乐受的境界,生起执着之心。

四为“计名字相”,依前执取相,妄起执着,分别假立名字言说之相。

五为“起业相”,依计名字相,求取执着,造成种种善业恶业。

六为“业系苦相”,依起业相而受种种果报,不得自在。

无明能生起一切染污之法,一切染污之法都是不觉之相。

《起信论》还指出:

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

此义云何?

以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

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

一切生灭现象,都是众生依止心、意、识三类精神现象辗转生起:

依阿梨耶识而起“不觉”之业相,依不觉之业相而起“能见”之转相,依能见之转相而起“能现”之现相。

“能取境界”是能取现识所现境界的智相。

“起念相续”是依能取境界的智相,于所取境界生起各种念头的相续相。

这五种相辗转相生,因此叫做“意”。

此“意”又有五种名称。

一者名为“业识”,即依止根本无明的力量,使“不觉”妄心起动。

二者名为“转识”,即依止前“业识”的动心,转成“能见”之相。

三者名为“现识”,即依止前“转识”之相,“能现”一切境界。

四者名为“智识”,由转识的能见作用,而有现识的一切境界,内心与外境相接触,而起分别染净的心就是智识。

五者名为“相续识”,每一智识分别的染净、善恶,都构成一种影像留于心识中。

念念相应不断,能使已经过去之事,现在忽然起念;

对未来之事,不觉而生种种妄想。

《起信论》认为,“意识”是由于“相续识”(一念接着一念相续不断之识),计度“我和“我所”而起种种妄执。

随顺攀缘,对色声香味触法六种认识对象逐个加以认识。

此意识依于六根,别取六尘,故名“分离识”。

又此识能分别过去、未来、内外种种事相,故又名“分别事识”,它是依仗见烦恼和爱烦恼而逐步增长起来的。

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

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三界的一切虚幻不实,唯是如来藏一心之所造作。

离开了一心,就不会有三界六尘的种种实在境界,这是因为:

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

一切分别,即分別自心。

心不见心,无相可得。

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

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一切法都是由心起妄念而辗转生起,所以一切心的分别只不过是自心分别自心。

世间一切境界都是由于人们的无明妄心而得以执着。

因此,一切法如同镜中的人像,没有自体可得,只是如来藏心的虚妄显现。

因为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起信论》将染心分为六种。

一是“执相应染”,指执着心外有法。

二是“不断相应染”,指分别法执,相继生起不断。

三是“分别智相应染”,指能分别世间、出世间诸法染净之智。

四是“现色不相应染”,指依根本无明而熏动净心,以示现境界色相,犹如明镜能示现诸色相。

五是“能见心不相应染”,指由根本无明一念动心,转成能见之相。

六是“根本业不相应染”,指由根本无明力不觉心动而起业。

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

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相故。

因为“烦恼碍”依止“根本业不相应染”(染心)、“能见心不相应染”(能见)、“现色不相应染”(能现)和三相应染心,妄取境界而有能所对待差别,与真如平等根本智无能所差别相违背。

世间的一切诸法,本来常住寂静,无有起灭之相。

由于无明不能觉知法性本寂的道理,生起妄念与法性相违背,以致于不能随顺真理,对世间一切境界的差别业相,不能有如实之知。

《起信论》的迷失论,从染污的生灭缘起而言,是依心起意,依意起意识,展现人的心性作用。

根据这种理论,只要把生灭心中的染污减遣涤除,本觉真心即可显现。

《起信论》在迷失论上有着细致缜密的思考。

禅宗思想深受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缘显现的心生灭门

《起信论》立一心二门,心真如门恒常不变,心生灭门随缘显现。

心性的作用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真如之体虽恒不变异,而随缘生出万有,成为悟迷净染的存在;

虽触所缘而显现万有,然其本体不变。

参究一心二门,对禅修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宗密认为,掌握这种理论,可以使禅者提高教理的修养,避免盲修暗证:

《论》中一一云心真如,心生灭。

今时禅者多不识义,故但呼心为禅。

 

依一心二门,心性既有清净恒常的一面,又有随缘起染的一面。

只看到其清净的一面,而忽略了离染修行,就会认妄心为真心,以贼为子,认奴作郎,形成弊端。

禅宗指出,本性清明,具足万德,由于染净二缘,而生起种种差别。

开悟的人发挥其清净的一面,遂证得菩提大道。

凡夫发挥其迷染的一面,遂沉陷于生死轮回。

而实际上染净都是出自同一个本体:

此性本来清净,具足万德,但以染净二缘,而有差别。

故诸圣悟之,一向净用,而成觉道。

凡夫迷之,一向染用,没溺轮回。

其体不二.

传为神秀所述的北宗禅法著作《观心论》云:

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

云何为二?

一者净心,二者染心。

其淨心者,即是无漏真如之心;

其染心者,即是有漏无明之心。

此二种心,自然本来俱有。

虽假缘和合,互不相生。

净心恒乐善因,染心常思恶业。

若真如自觉,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般乐。

若随染造恶,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于是沉沦三界,受种种苦。

何以故?

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

这段话主要是发挥《起信论》一心二门的思想。

人的精神有净染两个方面,两者并存,互不相生。

前者是引发人们修善,使人成菩萨或成佛,超脱生死烦恼的内在原因;

后者把人先天具有的真如之心遮盖,是使人受世俗情欲牵引造恶,轮回生死世界受种种苦的内因。

马祖在讲述自己的禅法主张时,也运用了《起信论》一心二门的理论。

他说“心真如”是“无为”,“心生灭”是“有为”,前者是后者的根本,是其所依。

黄檗《传心法要》云:

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

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

指出虽同称为心,却有两种,一是真如之心,“本源清净心”,是清净无染的心体;

一是世俗之心,即“见闻觉知”的“妄心”,是一般人的意识、精神功能与活动。

黄檗认为由于后一种心的作用,不断产生是非、善恶、有无、人我等等分别见解和贪嗔、憎爱、胜负、取舍等感情与烦恼,以致于将清净的心体覆盖,从而使众生轮回生死苦海。

真正的修行,就是舍弃这种世俗之心,断除一切妄想,停止思虑分别的活动,从而使理想的清净心体显现,达到开悟。

宗密更是大力发挥《起信论》的观点,认为心为万法之源,觉悟的依据,有不变随缘二义,禅宗诸派言教的优劣就在于对此有没有全面的认识。

清净心为什么忽然生起生死法?

这不但是《起信论》思考并试图阐释的问题,也是禅僧致力参悟的话头。

禅宗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仍然是站在《起信论》的立场。

学人问神会“一切众生本来自性清净,何故更染生死法,而不能出离三界?

”神會回答:

“为不觉自体本来空寂,即随妄念而结业。

”对清净心之所以起染,《起信论》解释成是无始无明的作用。

故禅宗修行,深知“无始无明依如来藏,故一念微细生时,遍一切处”,并非常注意对无始无明的破除。

一心二门的关键在于阿赖耶识。

禅宗对阿赖耶识也有独特的体悟。

宗密依据《起信论》阿赖耶识思想,将由悟到迷的过程形象地描绘为十重,指出凡夫虽有本觉真心,却并不觉知,而生起虚妄心念,外见有境,内见有我,生起种种计较执着,从而形成烦恼,轮回于生死。

宗密以梦为喻,将由悟到迷的过程描绘得细致而生动,表达了禅宗在这个问题上的典型看法。

2.一切分别皆分别自心

禅宗对《起信论》“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有透彻的体证,主张“欲亡一切分别心,欲灭一切诸有见。

” 禅宗深谙《起信论》“一切世间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念而得建立”三昧,指出“外境本空,以心有法有,心空境空”, “此心皆因前尘而有,如镜中像无体可得。

若执实有者,则失本原”。

妄心是由于执着现前的声色香味触法等污染人性的尘埃而生起,而这些前尘只不过像镜中的影子,虚幻不实。

将它看作是实际的存在,就会失去万法皆空的本原。

禅宗谓:

轮回三界皆为有心。

心生则种种法生。

若能一念不生,则永脱生死,不被生死缠缚。

唐代海东僧人元晓,航海来唐,将访道名山。

独行荒陂,夜宿冢间,因渴以手掬穴中水,得泉甘凉。

次日清晨发现贮水之具竟是一具骷髅,正欲呕吐,忽然大悟,感叹道: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骷髅不二如来。

大师曰‘三界唯心’,岂欺我哉!

一切分别皆源于自心,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

以心生则种种法生,以无明力不觉心动能现一切境界,则心随熏动,故云生也。

若无明灭境界随灭,诸分别识皆灭无余,故言心灭则种种法灭。

此则心原还净,故云灭也。

《起信论》心生法生心灭法灭的观点,成为禅宗开示学人的口头禅: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故知一切诸法皆由心造,乃至人天六道地狱修罗,尽由心造。

道流,你欲得作佛,莫随万物。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心法两忘,如挝涂毒鼓,闻者皆丧。

又如大火聚,近之则燎却面门。

悟之者立地成佛,迷之者永劫轮回。

禅宗指出,本心能生万种法,本心能灭万种法。

因此要想认识实相,唯有安顿好自心。

只要此心不执着于善恶等相对分别,万法就会如其本然地呈现。

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

禅宗将妄心看作是生死流转的根本,宣称:

一切境界本自空寂,无一法可得。

迷者不了,即为境惑。

一为境惑,流转不穷。

真心如如不动,万法不迁。

妄心逐境而起,故见万法迁谢。

由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离心之外无别识境”。

(《圆悟录》卷4) 故善恶也都由此心而生起,所谓“善既从心生,恶岂离心有?

”(《祖堂集》卷3《本净》)。

3.妄执情识是迷昧之源,禅宗指出,世人之所以迷昧,是由于种种妄执:

无明因爱相滋润,名色根本渐次生。

七识转处蒙圆镜,五六生时蔽觉明。

触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继续行。

业识茫茫没苦海,徇流浩浩逐飘零。

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殊。

但以无始劫来,未曾了悟,妄执身为我相,故生爱恶等情。

随情造业,随业受报,生老病死,长劫轮回。

……多生妄执,习以性成。

喜怒哀乐,微细流注。

众生迷妄,于无心中而妄生心,造种种业,妄执为有,足可致使轮回六趣生死不断。

一切诸法,但有假名。

……浮泡阳焰,芭蕉幻化,镜像水月,毕竟无人。

无明不了,妄执为我。

于非实中,横生贪着。

杀生偷盗,淫秽荒迷。

竟夜终朝,程程造业。

妄执的根本是业识。

“业识”是依止根本无明的力量,使“不觉”妄心起动。

业识使人生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失去了自由:

业识茫茫,盖为迷己逐物。

但随贪爱重处,业识所引,随著受生,都无自由分。

凡夫见闻,月皎水浑。

心波业识,奔流苦门。

《起信论》指出,依止“业识”的动心,转成“能见”之相,就是转识;

依止前“转识”之相,“能现”一切境界,就是现识。

“转识”、“现识”也是参禅者所致力去除的对象:

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

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

禅宗认为,“现识不生,觉观不起”即是无分别智(《绝观论》),现识、分别事识皆是使清净心流转于染污的缘起:

现识者,《起信》云不相应心也。

依不思议熏故得生,不思议变故得住。

此现识所现境界,动彼心海,起诸事识之浪也。

分别事识者,《起信》云相应心也,依境界故得生,依海心故得住也。

此一识者,皆是无明,熏习真如,成染缘起也。

  

因此禅宗主张回归于对六尘境界无分别的赤子初婴般心态:

初生孩儿,虽具六识眼能见耳能闻,然未曾分别六尘,好恶长短,是非得失,他恁么时总不知。

学道之人要复如婴孩,荣辱功名,逆情顺境,都动他不得,眼见色与盲等,耳闻声与聋等,如痴似兀,其心不动,如须弥山,这个是衲僧家真实得力处。

唯有对六尘境界如初婴赤子般无分别,才能保持自性的澄明,才是参禅悟道的真实受用处。

二、《圆觉经》与禅宗的迷失论

《圆觉经·

净诸业障章》宣示觉性本净,但由于众生从无始以来,妄执有我、人、众生、寿命,妄生嗔爱,堕妄业道,遂不能入于清净觉海。

金刚藏章》提出了一个学佛者容易疑惑的问题:

既然人性本净,又何来的轮回、无明?

这个问题,也许是佛学中最难解答的问题。

对这一疑问,佛的回答是,人生的迷惑在于取舍,即相对意识的生起: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

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轮回的根源在于取舍,取舍是由于种种恩爱贪欲: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

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

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

众生爱命,还依欲本。

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

境背爱心而心生则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生命便在这十二因果链中不停地轮回。

由于无明与贪爱相和合而生我,因此佛教有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之喻。

而在《圆觉经》中,无明与贪爱是一体不二的,“从无始际”而生起的、成为轮回根本的“种种恩爱贪欲”,即是无明的本身。

卵胎湿化等诸种生命形式,都是淫欲的结果。

由于有各种欲望,形成了循环不已的因果链。

生命是欲望的结果,爱欲是生命的动因。

面对外境或生贪著或生厌离,便入地狱饿鬼之道;

洞知欲望的虚幻不实,舍弃恶念而长养善心,即可重新回到天人之境。

因此要脱生死免轮回,首先必须断除贪欲和渴爱。

这与《楞严经》对爱欲的看法如出一辙。

在《圆觉经》看来,无明没有起始,恒常存在,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惑体。

对此佛教中约有三种解释:

一、从缘生的角度说,一切有为法皆因缘和合而生,故无初始。

如认为有初始,就是外道而非佛法。

二、从惑体相依的角度说,谓枝末无明依根本无明,根本无明依真如,乃是缘起法自然之理。

此时无明是惑的根本,无明之先没有初始的惑法,故称无始。

按此种解释,则无始为根本之异称。

《起信论》以“忽然念起”为无明,天台宗称为“元品无明”,《起信论》之注疏家则称为“根本无明”。

“忽然”、“元品”、“根本”等,都是“有始”的异称。

大乘经论多依此义,这是去妄归真的教法,是“权大乘”之义。

三、从真妄同体的角度说,谓真如与无明,乃一法之异称,如水与冰,冰之自性即为水,无明之自性即为真如。

《楞严经》卷10说: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

”指出发生妄想的本元,根本无所谓为什么原因而发生。

只是在妄想当中,建立它的因缘性。

文殊章》: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花及第二月。

一切众生本具真如,与诸佛如来无别,因为最初的一念妄动,便生起无明。

因为这种无明没有因由,没有最原始的相状,所以说是无始无明。

经文以“犹如迷人,四方易处”来说明无明虽然颠倒,但觉性不动,好比某人虽然迷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其实还在原地。

人身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其实并没有实体。

众生遗失本来清净之性,妄认四大假合之身为我,这就是颠倒。

“六尘缘影”是外六尘与内六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虚幻影像,对此《楞严经》称为前尘分别影事。

前尘(现前的认识境界)如形,此心(第六识)如影。

影随形进退,喻心随尘起灭。

尘有则有,尘灭则灭。

“六尘缘影”就是心逐境转,执幻为真。

众生遗失了本觉妙明真心,妄认缘尘的分别心为真实的心相,这就是我执颠倒。

《圆觉经·

文殊章》中的一段经文可以看作是如来对金刚藏菩萨的回答:

“此无明者,非实有体。

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不但因无明妄执所生的种种颠倒没有实体,而且能执的无明妄心也没有实体。

无明但由一念妄动而有,非实有自体可得。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

”花起花灭,与虚空不相关连;

无明起灭,也未牵动圆觉性。

《圆觉经》以妄见空华譬喻世人执妄为真,从而导致了自性的沉迷。

白居易《读禅经》描状了世人的执幻为真: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一切诸相皆非相。

得了道的境界是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是小乘境界的道果,无余涅槃是大乘境界的道果。

但如果执着于无余涅槃,把它当作一个境界来追求,就反而落入有余涅槃了。

言下顿悟,廓尔忘言,即可一了百了;

人生如梦,所作所为更是梦中之梦,是虚幻中的虚幻。

空花本来虚,阳焰原是幻,因此不可求什么果位,觅什么禅道。

有的参禅者跏趺打坐,拚命想压制心中的杂念,以为这就是学佛就是清静,结果内心反而躁动得更加厉害。

如果不求清净也不求空,自然而然,方是不禅不动,契合如如本心。

此诗形象地摹写出世人执幻为真迷失自性的境况。

人生的轮回源于分别取舍,分别取舍的根源是爱欲。

弥勒章》宣示爱欲为轮回根本,一切众生由于贪欲,产生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提醒修行者求善知识,渐断诸障,证大圆觉。

对这一思想,禅宗也引为同调。

首先,禅宗指出,生死轮回的根源是分别心。

‘教中道:

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

你等诸人,到这里且作么生辨圆觉?

’良久曰:

‘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

荷叶圆如镜,菱角尖似锥,万法皆有其各自的相状形态,禅者既要知道它们在相状上有区别性,又要看到它们在本性上都是缘生幻象,而不可执着于相状。

禅宗认为,在乾坤未剖之时,相对的观念还没有产生,没有圣凡之别。

等到憎爱之情生起,人生遂开始了漫长的精神的流浪,以致于“劫劫生生輪回不绝,無終無始如汲井轮!

” 禅宗指出,之所以在生死之河中漂流沉溺,是因为不能体证四大五蕴不净之身的空性,为贪爱所驱使,从而失去了生命的解脱自在。

因此,学道者首先要断绝爱欲之念: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

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断绝妄缘,对世间一切爱欲境界,心如木石相似,直饶未明道眼,自然成就净身。

禅宗指出,人生最大的取舍莫过于爱欲。

禅师谆谆开示:

诸人……因甚么不肯承当,自家歇去?

良由无量劫来,爱欲情重,生死路长,背觉合尘,自生疑惑。

禅宗清楚地意识到生命的本身就是爱欲的结果,因此,要想平息苦海波浪,必须先抽干爱河之水。

但是,禅宗对《圆觉经》“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的观点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进行创造性地转化。

禅者站在般若空观的立场,指出到了彻悟的境界,欲望当体即空,爱欲不须断,烦恼不须除:

诸佛如来住何所?

并在贪淫爱欲中。

今劝断贪淫爱欲,但是方便化童蒙。

贪欲本相真清净,假说空名名亦空。

行路难,路难心中非是心。

寄语真修无念士,慎勿分别毁贪淫。

此偈立意奇警,指出诸佛如来也都在贪淫爱欲之中。

佛教中关于断除贪淫的说教,仅是化导童蒙的权宜之说。

从般若空观的立场来看,贪淫爱欲了无实性可得,因此当体是空,并且连这个“空”也了不可得,故真正修行之人,不可生起贪淫与清净等一系列对立。

对《圆觉经》的迷人四方易处观、六尘缘影观,禅宗也有透彻之悟。

禅宗指出,开悟是回到本源性的状态,认识这种本源状态,就是认识赤肉团上的无位真人,即我们生命深处的原真的自己:

《圆觉》云:

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其实方本不移,悟时亦只依旧。

……荐得则赤肉团便是无位真人,不荐则真人依旧面门出入。

本净禅师说:

汝莫执心,此心皆因前尘而有,如镜中像无体可得。

若执实有者,则失本原。

常无自性。

延寿很欣赏这种说法,并引《圆觉经》“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楞伽经》“不了心及缘,则生二妄想。

了心及境界,妄想则不生”、《维摩经》“法非见闻觉知”三经与之印证。

 宏智《圆觉经颂·

金刚藏章》云:

黄金出矿断前疑,岸走舟安觉所欺。

动目是渠摇湛水,聚萤无我灼须弥。

翳消便见飞华尽,机迅将知击电迟。

识得堆堆庵内主,外魔那得到藩篱?

诗意系化用《圆觉经》而成。

首句“黄金出矿”用《圆觉经》“如销金矿,金非销有。

既已成金,不重为矿。

经无穷时,金性不坏”意。

黄金虽由冶炼而得,实际上早就存在于矿石之中,冶炼之前或之后,金性都存在,是始终不坏的。

圆觉妙心也是如此,在生死在涅槃都是存在的,行般若观照,修种种法门,无非是使原有的圆觉妙心显现。

“断前疑”是说,佛用这个比喻,断除了金刚藏菩萨“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的疑问,之所以产生这种不合佛法的问题,是由于不知佛性有在缠出缠之别。

在缠之时,则有无明;

出缠之时,如黄金出矿,既已成金,不复为矿。

众生若已成佛,不应再有烦恼。

二三句“岸走舟安觉所欺。

动目是渠摇湛水”,用《圆觉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